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阿司匹林是解热镇痛药,亦为环氧化酶抑制剂。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最终形成血栓,是导致血栓性事件的关键环节,因此抗血小板治疗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阿司匹林抑制环氧化酶,阻断血栓素A2的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也是目前唯一有明确证据并被指南强烈推荐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抗血小板药物。本文就阿司匹林在心血疾病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阿司匹林抵抗”抗血小板治疗是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中,阿司匹林是传统的抗血小板药物,常规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阿司匹林的广泛应用使心脑血管主要事件发生率降低25%。但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部分服用治疗剂量,甚至大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仍发生了血管栓塞事件,此现象被称为“阿司匹林抵抗”。  相似文献   

3.
王燕  史敏  刘永春  李姣 《河北医药》2010,32(20):2794-2796
目的建立一种规范化、标准化的抗血小板药物实验监测方法。血小板反应指数(PRI)并与光学法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进行对比,比较二者在监测抗血小板药物疗效方面的相关性,进一步证实PRI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体检健康者350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心血管患者224例,抽取静脉血进行PAGT和PRI检测,前者血小板聚集率I〉70%为阿司匹林抵抗,后者PRI≥1.25为阿司匹林抵抗。结果健康人PRI参考范围为0.95±0.11;224例患者中,用PRI方法检测,检出阿司匹林抵抗患者30例(13.39%),用PAGT方法检出16例(7.14%)。PRI检出率明显高于血小板聚集率(P〈0.05)。结论PRI可作为监测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临床常规检测技术之一,具有实用、快速、成本低、易操作、不受干扰、准确度和可靠性高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正>2004年公布的抗血小板制剂应用专家共识报告指出,长期抗血小板治疗能够使严重血管事件的联合终点发生率降低约25%,并推荐将阿司匹林预防性抗血小板治疗用于所有效益风险比良好的临床情况,确保阿司匹林在那些已知会获益的人群中得到广泛、适宜的应用。但共识同时指出,近期的调查发现,许多可能会获益的患者并没有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在此次ESC年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合理应用提供临床依据和参考。方法:查阅2000-2011年有关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机制以及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各方面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归纳、整理、综述。结果:阿司匹林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活性,氯吡格雷选择性地阻断血小板膜表面的二磷酸腺苷受体,因其不同的抗血小板作用机制,二者联合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辅助介入治疗和脑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确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具有协同抗血小板作用,且二者长期应用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阿司匹林75~150毫克每天一次,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因此可用于防治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中风及动脉粥样硬化。阿司匹林只需要每天服用一次,因为人体每天有1门0—1,4的血小板是新生的(血小板存活期为7~10天。血小板没有细胞核。不能再生),每天服一次就可以抑制90%以上的血小板。由于晚上18~24点是人体新血小板生产的主要时间段,而肠溶阿司匹林服用后3~4小时才能在人体内达到血药浓度的高峰,因此。有人提出应晚饭后立即服用。这样既减少了对胃的刺激。  相似文献   

7.
保健工作者应警惕低剂量阿司匹林(81mg·d^-1)和布洛芬联用的相互作用。布洛芬将降低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心脏病保护效果。血小板功能试验提示,布洛芬400mg和低剂量阿司匹林有影响药效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反应性与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14例,用药后测定血小板功能。根据抗血小板抵抗将其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氯吡格雷抵抗组,阿司匹林敏感组与氯吡格雷敏感组。比较各组血小板参数与凝血指标并分析抗血小板抵抗与血小板参数[血小板数量(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 D-二聚体(D-D)、凝血酶凝结时间(TT)]的相关性。结果 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后患者组的PT、APTT、TT均较治疗前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D-D、PDW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敏感组与抵抗组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敏感组和抵抗组在TT和PDW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无...  相似文献   

9.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司匹林是非选择性环氧化酶(Cox)抑制药,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炎、抗风湿.小剂量阿斯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Cox-1,阻止血栓素A2(TXA2)的生成,从而实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用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血管病)的发生,目前临床上阿司匹林已成为国内外相关指南推荐的惟一心血管一级预防抗血小板用药[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镁铝匹林(阿司匹林、甘羟铝、重质碳酸镁复方制剂)对心血管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且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增高的患者223例,随机分为两组,即镁铝匹林组(113例)和阿司匹林组(110例),试验组给予镁铝匹林2片(含阿司匹林162 mg),对照组给予阿斯匹林150 mg口服。于用药前及用药6周后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组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51)。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别为-(20.28±22.45)%,-(21.57±23.67)%。镁铝匹林组药物不良反应较阿司匹林组少。结论:镁铝匹林与普通阿司匹林对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作用无明显差别。镁铝匹林比普通阿司匹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治病解惑     
《家庭医药》2005,(6):37-37
阿司匹林能防治静脉血栓吗?小剂量阿司匹林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但静脉血栓性疾病与我们熟悉的动脉血栓性疾病不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形成的“白色血栓”,而静脉血栓是纤维蛋白形成为主的“红色血栓”,血小板不起主导作用。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药物,对于防治静脉血栓性疾病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一级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4):3761-3762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导致临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病理基础,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在其形成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目前临床效价比最高的抗血小板药物是阿司匹林(环氧酶1抑制剂),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方面初步达成多项共识,但在一级预防中还存在争议,其实一级预防远比二级预防显得重要,挽救的患者也更多,因为这部分患者基数很大。本文就阿司匹林在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阿司匹林可通过抑制血栓素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发挥抗血小板疗效,是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然而,临床上部分患者规范服用阿司匹林达不到对血小板的显著抑制,仍有动脉血栓事件发生,称为阿司匹林抵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制剂、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内实验,观察EGB制剂、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对由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和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以及对给药前后家兔PAF含量的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EGB制剂抑制AA、ADP、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并能够降低血清中PAF的含量(P<0.05),阿司匹林对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统计学差异(P<0.01),氯吡格雷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PAF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结论:EGB制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抗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最强,并能显著降低PAF含量。  相似文献   

15.
阿司匹林在防治血栓栓塞性血管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多年来临床试验已提供了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心、脑和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可减少各类栓塞和血栓形成事件约23%。然而阿司匹林在患者群中的抗血小板作用个体差异很大。有的患者尽管长期服用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但实验室检测发现其血小板聚集能力不能被很好地抑制,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或“阿司匹林失败”(aspirin failure)。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皮冠脉内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使用西洛他唑对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外周血血小板聚集率、PGE2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64例确诊冠心病并行PCI术后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出现阿司匹林相关上消化道出血,其中32例患者改用西洛他唑加氯吡格雷,而另外32例患者出血治疗后继续原抗血小板治疗方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GE2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平均随访(0.9±0.1)年,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西洛他唑组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外周血PGE2的浓度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但两组患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对PCI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西洛他唑替代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经过短期的临床观察,其血小板聚集率优于阿司匹林,升高外周血PGE2的浓度,且安全性与阿司匹林相当,可用于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复发。  相似文献   

17.
阿司匹林,又称乙酰水杨酸。发现并人工合成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以前,阿司匹林主要用于解热镇痛治疗感冒发热。随后研究发现,阿司匹林有明显抑制血小板激活从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临床上又开始用于防治动脉血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8.
网织血小板百分比增加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侍冬成  封启明  杨柳 《中国药房》2008,19(29):2280-2282
目的:以网织血小板(RP)百分比代表血小板更新率,研究RP百分比与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率之间的关系,阐明血小板更新率对AR的影响。方法:选取80名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测定其服用阿司匹林(100mg.d-1)≥7d后的RP百分比以及在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诱导下的血小板聚集率。将患者分为AR组、阿司匹林半抵抗(ASR)组、阿司匹林敏感(AS)组,比较AR、ASR、AS3组之间RP百分比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R、ASR、AS3组RP百分比分别为(4.11±2.62)%、(2.23±1.79)%、(2.18±1.24)%,AR、AS组之间RP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R、ASR组之间RP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SR、AS组之间RP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更新率增加可能会导致AR,冠心病患者可能需要在1天内多次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或将阿司匹林改为控释或缓释剂型,建议对这些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临床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通过血栓弹力图(TEG)比较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探讨TEG 在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药物个体化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 TEG 检测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花生四烯酸(AA)和腺苷二磷酸(ADP)受体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组(n =50)、氯吡格雷组(n =50)。比较两组血小板抑制率、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卒中复发率。结果TEG 显示阿司匹林组的血小板抑制率为(85.23±21.98)%,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的(47.31±22.37)%(t =7.340,P =0.005);TEG 显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率为良好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更佳(P <0.05),其中阿司匹林抑制率显示良好的患者1年内卒中复发率更低(χ2=4.460,P =0.035;χ2=7.232,P =0.007)。结论TEG 对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具有指导作用,可用于监测药物疗效以及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以前主要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等症。近年研究发现,阿司匹林除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外,还可阻止血小板凝集,对血栓形成和心肌梗死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所以,现在被许多老年人广泛用来防治心肌梗死、脑血管栓塞等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且使用剂量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