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佳 《中国药店》2013,(16):65-65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方法.《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这里,把人体中的阳气比作天体中的太阳,强调了阳气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的阳气相一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长属阳,收藏属阴.春夏当顺其生长之气,以养阳气;秋冬要顺其收藏之气,以养其阴.  相似文献   

2.
阳气最旺时,正是冬病夏治好时机中医《内经》曰,天人是合一的,在夏季,人体的阳气也达到最高。此时阳气最为活跃,人体皮肤松弛,毛孔大张,药物更便于渗透皮肤,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的功效。“冬病夏治”法,通俗地说就是冬天好发之病,在夏天治,是中医择时施治的方法之一。其中,穴位敷贴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冬病夏治法。  相似文献   

3.
安玉珍 《贵州医药》2014,(4):383-384
冬病夏治”属于中医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三伏”之时,气候炎热,人体腠理开泄,此时在穴位上贴药,药物易由皮肤进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作用到达有关脏腑,借以调整机体功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具有温经散寒,止瘀去痛,活血通络,调理气血,补虚助阳,扶正祛邪等旨在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预防冬春季发病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夏天到了,到中医科咨询"三伏贴"的人也越来越多。"三伏贴"是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顺应四时特性在夏季"三伏天"期间进行药物敷贴的疗法。为什么要选择在"三伏  相似文献   

5.
“针大伏”在江南地区流行久矣。每年的七八月份,我们无锡市中医医院的针灸科必定是人满为患,挤满了前来针灸治疗的患者。 所谓“针大伏”,通俗地讲就是在“三伏天”用针灸(包括针刺、艾灸、火罐等)的方法治疗冬季容易发生、易复发的疾病。以求冬天不再发作或减轻发作。属于冬病夏治的范畴。我国传统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提到的“春夏养阳”、“不治已病治未病”、“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等,即是其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崔妍 《中国药店》2014,(18):90-90
三伏贴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以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不论老人还是小孩都可以贴,可防治过敏性鼻炎、咽喉炎、哮喘、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7.
《家庭医药》2010,(4):63-63
<正>资料显示,低硒地区的前列腺疾病发病率远远高于富硒地区,在前列腺病理演变过程中,镉元素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影响以  相似文献   

8.
所谓脐疗,就是把药物直接敷贴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脐疗的历史十分悠久,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许多关于脐疗的论述。晋代葛洪《肘后方》则率先总结和提倡脐疗,开创了药物填脐疗法的先河。此后,脐疗历经各朝代的发展,直至晚清进入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9.
苏梅  崔涛  吴德松  徐芳  赵春梅  杨和金 《中国药房》2011,(19):1754-1756
目的:研究扶正固本胶囊对"劳倦过度,房室不节"肾阳虚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劳倦过度,房室不节"的方法复制大鼠肾阳虚模型,灌胃给药4周后,测定肾阳虚模型大鼠的排尿量、交配能力、性器官和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睾酮(T)、雌二醇(E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扶正固本胶囊在1.84、0.92g·kg-1的剂量下能使肾阳虚模型大鼠血清中的T3、T4、T水平和SOD活性显著升高,E2水平、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能显著缩短肾阳虚模型大鼠的交配潜伏期和增加其交配次数(P<0.05),其中1.84g·kg-1剂量下大鼠的睾丸指数显著增加(P<0.05);在1.84、0.92、0.46g·kg-1的剂量下可显著减少肾阳虚模型大鼠的排尿量。结论:扶正固本胶囊对大鼠的肾阳虚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干预慢性咳喘病证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疗效。方法三伏天治疗,选肺俞、大椎、天突、膻中等穴。"咳喘三伏贴"药物组成:白芥子、麻黄、细辛、檀香等。结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提示:"咳喘三伏贴"干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遵循"冬病夏治"原则,起到春夏养阳功效,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炎、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俗称“寒痨病”。患者时有咳痰不止、呼吸不畅、喉间哮鸣有声、全身大汗淋漓、喘息无法平卧,甚至于明显发绀或休克……大多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往往等到急性发作时才给予治疗,而不重视缓解期的预防和治疗,增加患者的疾病痛苦和经济负担。若有这类病史的患者,在夏季采取积极的治疗,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祖国医学认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多因患者阳气不足,卫外不固,内有伏痰(饮)所致,尤其是肺、脾、肾功能的不足,阳虚卫外功能差,在季节交替或寒冷的冬季,由于自身调节功能低下,极易感受寒邪而致呼吸系统疾病的  相似文献   

13.
在民间,很多人都知道膏方是冬令进补的一种方式。却不知,按照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膏方一年四季均可服用,关键是看辨证施治和膏方的组成。 冬病夏治是“治未病”的一种理念,以防病为目的。也就是在秋冬季节容易发生的疾病,利用夏季积极有效的调补治疗,平衡机体阴阳。让机体有一个生态平衡的机会,固本健体,增强抗病能力,减少或是减轻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冬病夏治"贴膏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08mol·L-1磷酸二氢钾(每1000mL加三乙胺1.0mL)(12∶88);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6nm。结果芥子碱硫氰酸盐线性范围3.0~30.0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8.61%和1.47%。结论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冬病夏治"贴膏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显然是强调在人体未发病之前,就应采取积极且有效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张仲景对《内经》提出的“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可谓全盘继承了。  相似文献   

16.
慢性咳喘病是大众化通俗讲法,医学专业上指以长期咳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了多种疾病如’幔性支气管炎、慢阻肺、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及间质性肺疾病等。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2014年6月9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首届中医“冬病夏治”节在医院门诊大厅举行。活动现场,大量慕名而来的市民前来咨询问诊。除了传统的呼吸科、皮肤科、儿科、针灸科、内科中医养生咨询,还有中医体质辨识、膏方咨询、养生方案推荐等中医治未病等内容,更有“冬病夏治”穴位敷贴、伏针、冻疮敷贴等项目的现场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18.
《家庭用药》2013,(7):63-63
“冬病夏治”是祖国传统医学中一种历史悠久而颇具特色的自然疗法。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加重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等,虽在夏季少有发作,但其宿根常存体内。如果在此时使用合理的“夏治”法,培本以扶助正气,使患者抵抗力增强,可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疾病中难治、易复发、种类多而复杂的疾病,治疗不当可致经久难愈.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而且许多药物副作用较大.2002~2003年笔者根据祖国医学冬病夏治的传统疗法,即在"三伏"日运用药物穴位敷贴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病,自拟"咳喘贴"和"扶正固本汤"内服外治治疗支气管哮喘76例,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