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杨秀红  李新萍  侯桂红 《护理研究》2009,23(32):2979-2980
[目的]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方法]对我院急救中心23名护士实施急诊诊疗流程培训,包括急诊护理定期培训、急诊诊疗流程培训、建立护士互相评价制度等.[结果]通过急诊诊疗流程培训,护患纠纷与投诉率由实施前0.05%下降至0,病人满意度由90.42%上升至96.64%.[结论]通过急诊诊疗流程培训,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率,减少了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2.
杨秀红  李新萍  侯桂红 《护理研究》2009,(11):2979-2980
[目的]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方法]对我院急救中心23名护士实施急诊诊疗流程培训,包括急诊护理定期培训、急诊诊疗流程培训、建立护士互相评价制度等。[结果]通过急诊诊疗流程培训,护患纠纷与投诉率由实施前0.05%下降至0,病人满意度由90.42%上升至96.64%。[结论]通过急诊诊疗流程培训,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率,减少了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3.
优化门急诊绿色通道流程管理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通过对门急诊绿色通道流程管理实行优化、完善,形成规范、合理的门急诊绿色通道流程模式。方法分析原有门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实施中的不足或弊端,对各项急诊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制定出新流程,对所有符合门急诊绿色通道的急危重患者按照新流程模式进行实施、救护,记录每个病人实施后的各项指标。结果接诊时间缩短、抢救成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上升、医疗投诉纠纷发生率下降。结论对门急诊绿色通道流程管理进行优化及完善能有效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儿科一日病房(输液观察治疗区)病人管理流程改进的效果。方法:2008年1月在儿科成立流程管理改进小组,分析一日病房现有的管理流程缺陷及不合理因素并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取消独立的一日病房就诊区设置,改变门诊医师只评估病人不处理仅需输液观察治疗病人的现状;标化治疗方案,推行单元制输液制;编号输液;固定接诊护士,合理分工;弹性排班,整合人力资源。结果:一日病房病人管理流程改进使病人输液治疗等候时间从2007年25~35min下降到2008年15~20min,投诉率和差错率分别从2007年的0.1%、4%下降到2008年的0.02%。病人满意度从2007年的90.4%上升到2008年97.5%。结论:对一日病房病人的管理流程进行改进,延长了病人有效就医时间,缩短了治疗等候时间,规范了医疗护理行为,减少了护理差错,使病人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弓俊梅  梁麦苗  韩强  韩海荣 《护理研究》2008,22(11):2981-2982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日常最易出问题的4项护理工作进行流程管理。[结果]使一些重复出现、发生率无明显下降的护理管理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病人满意度上升至98%。[结论]注重流程管理使各项护理工作臻于完善,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弓俊梅  梁麦苗  韩强  韩海荣 《护理研究》2008,22(32):2981-2982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日常最易出问题的4项护理工作进行流程管理。[结果]使一些重复出现、发生率无明显下降的护理管理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病人满意度上升至98%。[结论]注重流程管理使各项护理工作臻于完善,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改善骨科住院病人管理流程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骨科住院病人管理流程改善的效果。方法从2004年8月-2005年8月在科室成立“骨科住院病人管理流程改善”小组,分析科室现有的管理流程缺陷,确定造成缺陷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改变传统的医生固定管理床位;规范入院流程;加强安排病人检查计划性和组织实施。结果住院病人管理流程改善使病人在院外等候入院的时间从改善前的28.5 d降低到4.5 d,降低了24 d,下降率为84.2%;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从改善前的21.5 d降低到11.4 d,降低了10.1 d,下降率为46.9%;病人的住院费用从5 346.00元降低到3 428.00元,降低了1 918.00元,下降率为35.8%;病人的满意度从改善前80.5%上升到95.8%,上升了15.3%。结论对骨科住院病人的管理流程进行改善,降低病人院外等候入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减少病人的平均住院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流程改善活动在科室住院病人管理中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县级医院急诊科病人院内分诊流程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急诊安全,加强分诊无缝隙管理。方法:用质量持续改进理论、控制论等改造分诊流程模式。结果:2009年1~12月随机抽取急诊病人450例进行问卷调查,对优化的急诊分诊模式满意度达80%,减少了安全隐患的发生。结论:对急诊科病人按分诊流程模式管理可有效提高急诊分诊效率,减少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管理,观察组应用链式流程进行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急救情况、护理质量、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护理风险、护理纠纷、病人满意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病人预警时间、确诊时间、抢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可提高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护理质量及救治成功率,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及其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流程管理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满足围手术期病人的身心需求,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方法:运用流程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对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流程进行管理,采取规范、合并、分散、增加、重组等策略。结果:确保病人安全,满足病人需要,提高病人满意度。结论:流程管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满足肾移植术前患者的身心需求,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应用流程管理的思想,创建入院、评估、检查、处置、组织五步流程制度,对患者进行流程化护理。结果护理缺陷发生率由实施前的2.83%降至0.23%;抢救成功率由实施前的92.64%上升至97.51%;提高了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五步流程法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病人安全管理在乡镇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笔者支医时的乡镇医院2011年收治的2567例住院病人作为安全管理对象,采用病人安全管理措施。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降低,病人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显著提高。结论:病人安全管理运用于乡镇医院的护理管理实践中,可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现场管理模式对防范患者安全事件的作用和影响。方法:设计现场管理模式,包括确定现场管理依据和内容、明确各层管理者工作重点、规定现场管理方法和建立患者安全事件防控屏障。由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和病区护士长亲临护士工作现场,以参与者身份与护士共同实施患者安全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损伤结局。结果:与实施前1年相比,患者安全事件例数由37例减少到17例,安全事件发生率由0.246%下降到0.105%(P<0.05);安全损伤结局改善明显。结论:现场管理可作为减少患者安全事件、提高护理管理效能的一种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方法;调查实施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后患儿120侧,并与实施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前患儿120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实施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前后护理工作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流程管理模式前(P<0.05):结论:护理流程管理模式使儿科门诊静脉输液过程更加合理、科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工作效率,改进了护理服务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实施效果.[方法]选择10个精神科病区(6个普通病区、4个老年病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指标.[结果]两组自杀、暴力行为、外走、跌倒、噎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家属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品管圈活动在改进医用护理耗材采购和管理流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探索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医用护理耗材采购和管理模式;为护理耗材的采购达到优质、高效、实用、价格合理提供指导,并保障其临床使用的规范性和同质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对医院医用护理耗材采购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再造管理流程。[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新引进护理耗材的临床试用率达100.00%,护理耗材闲置率下降5.31%,退换货率下降9.10%;护理耗材不良品的上报率和整改后的反馈率均达100.00%,2 h内召回率上升了82.12%。[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建立起医用护理耗材从采购、仓储到临床使用之间管理和沟通的桥梁;规范了医用护理耗材的引进和临床使用行为,缩减了成本支出,提高了团队成员协助开展质量改进项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护理交接班的流程再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APN连续排班分层管理后护理交接班的流程管理和质量管理。方法:将护理交接班再造流程前后交接班时间、形式和内容进行比较。发挥护理组长的作用,实现护士分层级管理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作用。结果:交接班时间由原来的40~50min减少至20~30min,交接班质量提高,医、护、患满意度提高,减少了APN排班大夜班的拖班现象,明确了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活动中的层级作用,避免了交接班走过场现象。结论:规范交接班的流程,落实分层级管理,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方法。方法:从专科护理评估及对策、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无缝隙健康教育模式、医护一体化患者安全管理、延续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5个方面来开展规范化围术期管理。结果:通过1年的临床实践,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护理质量、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开展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有利于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切实保证了患者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皮肤专科护理技术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对我院2009年9月~2010年12月专科护理技术缺陷的原因进行评估、分析,从加强专科知识及技能操作培训、强化核心制度等方面人手,制定整改措施,监控实施情况并评估其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专科护理技术缺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PDCA循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皮肤专科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可降低专科护理技术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防范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20.
马玉侠 《全科护理》2012,10(15):1395-1396
[目的]探讨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及个人采取不公开、非惩罚的处理原则。鼓励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护理部及时分析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和预防措施,并警示其他护理人员从中吸取教训,防范类似事件发生。[结果]实行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后,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结论]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在保障病人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