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目前的研究表明:粘连是导致下腰椎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并且对粘连造成的手术失败,其二次手术的效果不佳.因此如何防止下腰椎手术术后粘连,提高脊柱功能,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为此探讨持续闭式灌洗及灌洗后给药对椎板切除后硬膜粘连的预防作用及其效果.方法:实验于2001-08/2002-08在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骨科实验室完成.选用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采用自身对照,每只兔的背部3处切口,分别切除L1,L4,L7棘突、椎板,显露硬膜囊.其中一处直接缝合,作为对照组.另两处持续灌洗72 h后,随机选一处在拔管前注入透明质酸钠与确炎舒松A的合剂作为给药组,剩余的一处作为冲洗组.术后4,8,12周分批取材,4周和8周的标本只行大体和光镜检查;12周的标本行大体、光镜、透射电镜检查及计算机图像分析.光镜检查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ion染色.结果:术后4周和8周时大体及光镜检查见对照组硬膜外腔被大量瘢痕组织填充,直达肌筋膜层;瘢痕与硬膜及周围肌肉组织粘连紧密,难以剥离;冲洗组和给药组见硬膜与肌肉之间为膜性物、浸润脂肪或少量瘢痕,与硬膜无粘连或部分粘连,易于钝性分离.术后12周大体及光镜检查见对照组硬膜外瘢痕致密而广泛,与硬膜紧密粘连,难以区分;冲洗组和给药组硬膜外瘢痕形成少而疏松,与硬膜轻度粘连或无粘连.分别按Rydell、改良Nussbaum标准分级,并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经统计分析显示:冲洗组和给药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P<0.05),给药组的防粘连效果优于冲洗组(P<0.05).透射电镜下见,对照组硬膜外组织为致密瘢痕组织;冲洗组和给药组硬膜外组织主要为脂肪组织,脂肪细胞之间夹杂少量胶原纤维.结论:兔椎板切除后持续生理盐水灌洗72 h,可有效防止硬膜粘连.在持续闭式灌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透明质酸钠和确炎舒松A,可以更有效的预防硬膜外瘢痕粘连.局部应用确炎舒松A可能增加术后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目前的研究表明:粘连是导致下腰椎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并且对粘连造成的手术失败者,其二次手术的效果不佳。因此如何防止下腰椎手术术后粘连,提高脊柱功能,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为此探讨持续闭式灌洗及灌洗后给药对椎板切除后硬膜粘连的预防作用及其效果。方法:实验于2001-08/2002-08在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骨科实验室完成。选用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采用自身对照,每只兔的背部3处切口,分别切除L1,L4,L7棘突、椎板,显露硬膜囊。其中一处直接缝合,作为对照组。另两处持续灌洗72h后,随机选一处在拔管前注入透明质酸钠与确炎舒松A的合剂作为给药组,剩余的一处作为冲洗组。术后4,8,12周分批取材,4周和8周的标本只行大体和光镜检查;12周的标本行大体、光镜、透射电镜检查及计算机图像分析。光镜检查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ion染色。结果:术后4周和8周时大体及光镜检查见对照组硬膜外腔被大量瘢痕组织填充,直达肌筋膜层;瘢痕与硬膜及周围肌肉组织粘连紧密,难以剥离;冲洗组和给药组见硬膜与肌肉之间为膜性物、浸润脂肪或少量瘢痕,与硬膜无粘连或部分粘连,易于钝性分离。术后12周大体及光镜检查见对照组硬膜外瘢痕致密而广泛,与硬膜紧密粘连,难以区分;冲洗组和给药组硬膜外瘢痕形成少  相似文献   

3.
苏云  孟祥俊  张新 《中国临床康复》2010,(47):8916-8920
背景:应用硬膜外阻隔材料是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一种方法,而制备既有机械阻隔能力,又有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能力的复合膜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目的:制备壳聚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与干扰素/PLGA复合膜,观察其防止兔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作用。方法:大耳白兔120只行L2椎板切除,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硬膜外不放任何物质;自体游离脂肪移植组取皮下脂肪贴于硬膜表面;透明质酸钠组将透明质酸钠1mL滴于硬膜外;PLGA膜组、壳聚糖/PLGA及干扰素/PLGA复合膜组,分别将各种膜修剪成合适大小植于硬膜外。术后2,4,6,8周处死动物,观察L2术区的瘢痕形成及与硬膜粘连的情况并评分。术后4周,透射电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与结论:随着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形成较广泛的瘢痕。游离脂肪组和PLGA膜组的瘢痕量少于对照组。透明质酸组早期瘢痕形成量明显少于自体游离脂肪组和PLGA膜组,后期无显著性差异,但优于对照组。壳聚糖/PLGA膜组与干扰素/PLGA膜组硬膜外瘢痕的形成量最少,与硬膜无或轻微粘连,其作用明显优于其他各组,但两种复合膜组间差异不明显。术后4周,对照组、游离脂肪组和PLGA膜组的成纤维细胞的状态和功能明显好于壳聚糖/PLGA膜组与干扰素/PLGA膜组。壳聚糖/PLGA复合膜与干扰素/PLGA复合膜是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有效材料。  相似文献   

4.
背景:应用硬膜外阻隔材料是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一种方法,而制备既有机械阻隔能力,又有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能力的复合膜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目的:制备壳聚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与干扰素/PLGA复合膜,观察其防止兔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作用.方法:大耳白兔120只行L2椎板切除,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硬膜外不放任何物质;自体游离脂肪移植组取皮下脂肪贴于硬膜表面;透明质酸钠组将透明质酸钠1 mL 滴于硬膜外;PLGA膜组、壳聚糖/PLGA及干扰素/PLGA复合膜组,分别将各种膜修剪成合适大小植于硬膜外.术后2,4,6,8 周处死动物,观察L2术区的瘢痕形成及与硬膜粘连的情况并评分.术后4周,透射电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与结论:随着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形成较广泛的瘢痕.游离脂肪组和PLGA膜组的瘢痕量少于对照组.透明质酸组早期瘢痕形成量明显少于自体游离脂肪组和PLGA膜组,后期无显著性差异,但优于对照组.壳聚糖/PLGA膜组与干扰素/PLGA膜组硬膜外瘢痕的形成量最少,与硬膜无或轻微粘连,其作用明显优于其他各组,但两种复合膜组间差异不明显.术后4周,对照组、游离脂肪组和PLGA膜组的成纤维细胞的状态和功能明显好于壳聚糖/PLGA膜组与干扰素/ PLGA膜组.壳聚糖/PLGA复合膜与干扰素/ PLGA复合膜是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有效材料.  相似文献   

5.
背景:对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与神经根粘连的预防目前多采用术中局部放置各种隔离材料或术后应用药物控制炎性反应。目的:观察几丁糖-钛网联合运用对防治硬膜外瘢痕粘连形成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6/12在贵阳医学院完成。材料:成年家兔80只,体质量(2.0±0.2)kg,用于制作椎板切除模型;几丁糖为上海其胜生物制剂实业公司产品;钛网由贵州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方法:将80只成年兔随机摸球法分为4组,对照组:予生理盐水覆盖(0.5mL);钛网组:用1.0cm×0.8cm钛网模拟椎板成型后覆盖于椎板缺损处,缝合固定于上下锥体棘突与两侧肌肉及软组织上;几丁糖组:植入2mL医用几丁糖;几丁糖 钛网组:联合运用钛网和几丁糖凝胶。分别在术后第2,4周处死6只,8周时取8只家兔做标本。主要观察指标:动物瘢痕形态学的改变。结果:对照组瘢痕日趋明显;钛网组可减轻硬膜周围的瘢痕包裹,有效的隔绝周围瘢痕组织与硬脊膜;几丁糖组有明确的抗瘢痕粘连、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几丁糖 钛网组能有效抑制硬膜周围瘢痕的增生。结论:几丁糖-钛网联合运用能有效抑制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周围的瘢痕粘连。  相似文献   

6.
背景:采用不同方法和生物材料应用于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以预防硬膜外瘢痕形成。在材料学方面采用较多的为可生物降解以及黏性半流体凝胶类。丹参及卡波姆均是已被临床证实为安全有效的药物及凝胶制剂。目的:观察丹参卡波姆凝胶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中国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骨科。材料:选用健康纯种新西兰大白兔36只,雌雄不拘,兔龄2~3岁。将动物按随机摸球法分为4组,每组9只:空白对照组、凝胶对照组、透明质酸钠组、丹参凝胶组。卡波姆934粉末(上海人民制药厂,批号20000510);透明质酸钠(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362mL(20mg))。方法:实验于2002-04/2003-08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①制备丹参卡波姆凝胶:丹参制成丹参浸膏粉备用。卡波姆934粉末加水溶胀过夜,依次加入丙二醇和甘油混匀,滴加三乙醇胺后,再加入丹参浸膏粉2g加纯化水搅匀至100.0g,制成丹参卡波姆凝胶。②麻醉动物后,分别于L3,L6水平完整切除椎板(保留上下关节突),制成10mm×5mm大小缺损,暴露硬膜。凝胶对照组、透明质酸钠组、丹参凝胶组动物的两处椎板缺损处分别加入1mL卡波姆凝胶、1mL20g/L透明质酸钠、1mL丹参卡波姆凝胶;空白对照组则不加任何试剂。③大体标本:分别于术后4,6,8周处死动物。每组每次处死3只动物。完整取出手术节段(L3,L6)脊柱,每次共24个标本。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电镜标本:每组各取术后4周标本1个,利用日立H-600型透射电镜观察。④术后8周对4组24个标本行大体瘢痕组织与硬膜的粘连紧密度等级评定:共分4级;0级:硬膜囊与瘢痕组织无明显粘连;Ⅲ级:粘连广泛、致密,硬膜囊与瘢痕组织无法钝性分离,锐性分离后的硬膜囊无法保持完整。将每一脊柱节段标本均匀切成4段,每一段均制成切片染色后置于Tiger2000型图像分析仪上进行硬膜外瘢痕厚度测定。⑤大体瘢痕粘连紧密度等级评定进行秩和检验,硬膜外瘢痕厚度进行析因实验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术后8周脊柱节段标本大体瘢痕粘连紧密度等级评定结果及术后4,6,8周硬膜外瘢痕厚度比较。②各组术后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以及超微结构检查结果。结果:兔3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各时间点空白对照组硬膜外均形成致密粘连;凝胶对照组和透明质酸钠组部分粘连;丹参凝胶组无明显粘连。②定量分析结果:术后8周空白对照组、凝胶对照组、透明质酸钠组大体眼瘢痕粘连度评级较低的只数明显少于丹参凝胶组(W=45~52,P<0.05~0.01)。术后4,6,8周丹参凝胶组瘢痕厚度均明显小于其他3组(F=128.657,152.246,80.891,P<0.01)。③透射电镜检查结果:术后4周时空白对照组、凝胶对照组、透明质酸钠组均可见增殖活跃的成纤维细胞,丹参凝胶组成纤维细胞增殖不活跃。结论:①丹参有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与合成分泌胶原的功能,从而抑制硬膜外瘢痕粘连形成。②透明质酸钠过早被机体吸收,从而使其防粘连的作用减少;而卡波姆凝胶存留时间较长,在创伤修复全过程中起到了抑制和阻隔粘连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椎板切除后,易发生硬膜外粘连。术后在硬膜外单独应用1种药品或隔离物,效果不甚理想。目的:观察自体脂肪颗粒与尿激酶联合应用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64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各16只。手术切除L5椎板造成12mm×5mm硬脊膜裸露区,探查神经根。模型组注入生理盐水,尿激酶组注入尿激酶(25U/kg),自体脂肪颗粒组用自体游离脂肪颗粒覆盖,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用尿激酶(25U/kg)注入后再用自体游离脂肪颗粒覆盖。术后2,4周行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6周时行硬膜外瘢痕面积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模型组椎板切除部位明显粘连,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轻度粘连,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无明显粘连。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成纤维细胞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成纤维细胞数低于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P〈0.05)。自体脂肪颗粒组、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瘢痕面积显著低于模型组、尿激酶组(P〈0.05),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瘢痕面积低于自体脂肪颗粒组。提示脂肪颗粒及尿激酶联合应用对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具有协同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背景:二维平面角度已证实医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能够在术后8周有效预防兔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的发生。目的:应用Micro—CT联合硬膜外造影技术观察和评估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的可行性。方法:将18只L5椎板全切除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组:埘照组用生理盐水冲洗术区后关闭切口;HyaRegen/SPI组用医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HyaRegen/SP10.5mL覆盖暴露硬脊膜后关闭切口;HyaRegen/SPII纽用医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HyaRegen/SP110.5mL覆盖暴露硬脊膜后关闭切口。结果与结论:各组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均无明显延长,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icro—CT联合硬膜外遗影扫描并三维重建后显示,HyaRegen/SPI组及HyaRegen/SPII组对比剂能够顺利充盈硬膜外间隙,列照组对比剂允盈不顺畅,在术区局部形成多处充盈缺损。HyaRegen/SPI组及HyaRegen/SPII组术区硬脊膜外单位体积内对比剂充盈体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前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硬膜外粘连程度要远高:rHyaRegen/SPI组及HyaRegen/SPII组(P〈0.05)。证实医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可有效预防兔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的发生,应用Micro—CT联合硬膜外造影技术能有效观察和评估硬膜外粘连。  相似文献   

9.
背景:椎板切除后,易发生硬膜外粘连。术后在硬膜外单独应用1种药品或隔离物,效果不甚理想。目的:观察自体脂肪颗粒与尿激酶联合应用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64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各16只。手术切除L5椎板造成12mm×5mm硬脊膜裸露区,探查神经根。模型组注入生理盐水,尿激酶组注入尿激酶(25U/kg),自体脂肪颗粒组用自体游离脂肪颗粒覆盖,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用尿激酶(25U/kg)注入后再用自体游离脂肪颗粒覆盖。术后2,4周行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6周时行硬膜外瘢痕面积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模型组椎板切除部位明显粘连,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轻度粘连,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无明显粘连。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成纤维细胞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成纤维细胞数低于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P<0.05)。自体脂肪颗粒组、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瘢痕面积显著低于模型组、尿激酶组(P<0.05),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瘢痕面积低于自体脂肪颗粒组。提示脂肪颗粒及尿激酶联合应用对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具有协同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较为常用的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措施是以各种半流体物质或者膜性材料作为硬膜与瘢痕之问的物理屏障,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抑制作为修复细胞主要成分的成纤维细胞增殖,调节胶原代谢成为当前生物学防治病理性瘢痕的热点.目的: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比较局部应用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设计:完全随机分组,对照动物实验.单位: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材料: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40只,雄性,体质量200~220 g,由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实验用药丝裂霉素C由日本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富士工厂生产,批号:425ACI,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20163.方法:实验于2004-06/10在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及江苏大学医学院基础实验中心完成.随机将40只大鼠分为4组:丝裂霉素C高、中、低浓度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将鼠麻醉后,切除L1椎板,形成0.2 cm×0.5 cm缺损,暴露硬脊膜.对照组以浸透生理盐水棉片,丝裂霉素C高、中、低质量浓度组以浸透质量浓度分别为0.1,0.05,0.01 g/L的丝裂霉素C棉片置于裸露的硬脊膜后方5 min.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主要观察指标:手术后4周将每组麻醉后各处死4只动物,切取手术段脊柱硬脊膜外瘢痕组织,计算其中羟脯氨酸含量.其余动物在麻醉后,切取手术段脊柱包括其后侧瘢痕组织及骶棘肌,测不规则形态的瘢痕横切面面积,并计数纤维细胞数.光镜下评估各组标本硬膜外瘢痕粘连的程度.结果:大鼠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标本硬膜外瘢痕组织致密,与硬脊膜形成紧密粘连.丝裂霉素C高质量浓度组组无明显硬膜外粘连,瘢痕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胶原组织面积及成纤维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丝裂霉素C中、低质昔浓度组瘢痕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胶原组织面积及成纤维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有小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只有丝裂霉素C中质量浓度组成纤维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丝裂霉素C中、低质量浓度组瘢痕组织与硬膜间有不连续的粘连.结论:局部应用浓度为0.1 g/L的丝裂霉素C能够有效减少硬膜外瘢痕组织增生,避免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他克莫司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减少硬膜外瘢痕黏连的实验效果。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行L1全椎板切除术后,暴露硬脊膜。治疗组(n=16)局部应用100μg/mL他克莫司,对照组(n=16)应用生理盐水。对手术前后大鼠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术后4周行肉眼观察、组织学观察、硬膜外瘢痕面积测定及成纤维细胞计数。结果治疗组无明显硬膜外黏连,对照组形成致密的硬膜外黏连。治疗组瘢痕组织面积及成纤维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所有实验动物无明显中毒症状,用药前后BBB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应用他克莫司可有效预防硬膜外黏连,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聚乳酸防黏连膜(PLAM)对椎板切除术后预防硬膜外黏连的临床效果.方法依照性别、年龄段、病种,将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应用PLAM组(实验组)50例和不用PLAM的对照组60例.PLAM组在椎板缺损处缝入聚乳酸防黏连膜 (厚度为0.2 mm),对照组未置入聚乳酸防黏连膜.术后2周及4个月行手术节段MRI或增强CT扫描复查,观察术后硬膜外瘢痕的变化及并发症的改善情况,同时分别计数应用PLAM组和对照组出现腰腿痛等并发症的患者例数.结果应用PLAM组优良率96%,对照组优良率80%,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复查CT应用PLAM组无硬膜外瘢痕黏连,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硬膜外瘢痕黏连.结论聚乳酸防黏连膜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无毒副作用,能有效的预防硬膜外黏连,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硬脊膜撕裂修补术后患者使用持续硬膜外镇痛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硬脊膜不完整修补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结果:本组术后均无疼痛或仅感轻微疼痛,镇痛效果满意,且并发症少而轻,均痊愈出院。结论:对硬脊膜不完整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是保证镇痛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聚-DL-乳酸(poly-DL-lacticacid,PDLI_A)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注射液预防腰椎全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实验1组(明胶海绵片组)、实验2组(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组)、实验3组(PDLLA可吸收生物膜组)、实验4组(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PDLLA可吸收生物膜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5组以行腰椎(L5-7)全椎板切除术来建立动物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和实验4组分别在椎板缺损处覆盖明胶海绵片、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将丹参注射液0.5mL倒入明胶海绵片中)、PDUA可吸收生物膜及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PDLLA可吸收生物膜(将丹参注射液0.5mL倒人明胶海绵片中,上面再覆盖PDUA可吸收生物膜)。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采用Rydell肉眼评判标准和改良Nussbaum组织学评判标准对5组术后2、4、8及12周大体标本及光学显微镜下组织学变化的情况进行观察、评判(肉眼观察和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4组的硬膜外光滑、无增厚,有硬膜外腔隙纤维组织增生、粘连;实验1组、空白对照组的硬膜外纤维组织增生或粘连明显,硬膜外腔隙基本消失。实验2组、实验3组和实验4组术后Rydell评级为0、Ⅰ、Ⅱ及Ⅲ级瘢痕粘连的例数均显著少于实验1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1),实验3组、实验4组术后Rydell评级为0、Ⅰ、Ⅱ及Ⅲ级瘢痕粘连的例数与实验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2组、实验3组和实验4组术后改良Nussbaum组织学评级为0、0.5及1级瘢痕粘连的例数均显著少于实验l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1),实验3组、实验4组术后改良Nussbaum组织学评级为0、0.5及1级瘢痕粘连的例数与实验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PDLLA可吸收生物膜具有良好的防止硬膜外瘢痕粘连作用。是一种临床上预防术后硬膜外粘连较为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