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梗阻性黄疸系因肝内毛细胆管瘀滞或肝内外胆管梗阻所引起,前者可因药物中毒、过敏、毛细胆管性肝炎所致,为内科黄疸,主要是内科治疗。后者可因胆管结石、胰胆系统肿瘤、胆道寄生虫、胆管狭窄、胆道寄生虫以及先天性胆道发育异常等所致梗阻引起的簧疸,为外科梗阻性黄疸,常需外科手术治疗。本文着重讨论外科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2.
非常见胆道梗阻性或黄疸性疾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疸作为一个最具警觉的体征,容易诊断。然而发生黄疸的病因繁多,可由肝前性、肝细胞性和梗阻性(包括肝内胆汁淤积和肝外胆道狭窄梗阻)三类疾病引起。对于临床上的黄疸,首先是同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如确诊为梗阻性黄疸,因常需采用外科治疗(包括手术及介入方法)而得到根治或缓解,故临床上通常称为外科性黄疸。但并非所有的梗阻性黄疸均需用外科手术解决,有些肝内胆小管弥漫性疾病也可出现梗阻性黄疸,称为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如毛细胆管型肝炎(又称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药物性肝炎和妊娠期特发性黄疸等。此时仅需内科治疗,手术非但无益,反而会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3.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姑息性减黄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指因肝胆胰恶性肿瘤生长、浸润或其他器官恶性肿瘤的转移、压迫、浸润导致肝内外胆管梗阻所引起的一种临床征象。这类患者就诊时多已属晚期,仅少数可接受根治手术,且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病死率较高。不能根治患者的直接死因主要是黄疸、胆道感染和脓毒血症。因此,控制黄疸、保护肝功能和预防感染、以及由梗阻性黄疸所致的各脏器功能变化,是提高外科疗效的重要基础。施行姑息性的胆道引流以缓解梗阻性黄疸对机体的进一步损害、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基本的治疗目的。一些姑息性减黄术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现就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姑息性治疗方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4.
梗阻性黄疸的术前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显伟  邱芳 《腹部外科》1999,12(5):197-199
梗阻性黄疸是肝胆胰外科常见的临床问题,绝大多数患者需外科手术处理,故又称外科性黄疸。梗阻性黄疸对肝脏功能、造血机制、肾脏功能均有较大的影响,可能发生术后致死性并发症,需要认真对待。多年来,梗阻性黄疸是否需要术前减黄治疗一直存在争论,尚无统一意见。其中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因恶性病变所致的重度黄疸患者,由于黄疸时间长,梗阻程度重,黄疸深,手术又较大,目前针对梗阻性黄疸尚缺乏术前评价标准,因此给临床外科医生带来困惑。外科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包括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梗阻的部位在肝内、肝门或胆管下端不同水平。良…  相似文献   

5.
窦科峰  张洪涛 《腹部外科》2007,20(3):142-144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肝内毛细胆管、小胆管、肝胆管或胆总管的机械性阻塞所致.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指由恶性疾病所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其病因复杂,包括原发于肝、胆囊、胆道、胰腺等部位的恶性肿瘤以及转移、侵犯胆道的恶性肿瘤.由胆囊癌所造成的恶性梗阻性黄疸在临床上时有所见,其预后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恶性梗阻性黄疸并发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指由于胆胰系统恶性肿瘤引起胆管梗阻,形成的以高直接胆红素为主的黄疸。临床上以肝外胆道和胰腺肿瘤多见,约占外科性梗阻性黄疸的75.3%,包括各种原发性胆管癌、胰头癌、壶腹部癌,亦可由肝癌、胆囊癌、胃癌、结肠癌、胰体尾部癌肝门部淋巴结转移引起。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并发糖尿病较为多见,往往表现为糖耐量降低和术后高血糖等,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本文重点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糖尿病的病因及围手术期治疗方法。1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是外科手术的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的恶性梗黄病人手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1概述梗阻性黄疸指由胆道内或胆道邻近部位的良、恶性病变阻碍胆汁经由胆道流入十二指肠,引发胆道内压力增高,胆汁由肝细胞和毛细胆管逆流入血窦、窦周,使血中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黄疸。恶性梗阻性黄疸常见病因为胆管癌、胆囊癌及胰腺癌等,原发与转移性肝恶性肿瘤及转移淋巴结等也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病因。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前应明确病因,并与可能导致黄疸的癌前病变(如胆管乳头状瘤)及良性病变(如自身免疫性胆管炎)相鉴别;如难以明确病变  相似文献   

8.
恶性梗阻性黄疸影像学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筠  贺艳平 《腹部外科》2007,20(3):145-147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肝胆或胰腺恶性肿瘤生长、侵润导致肝内毛细胆管淤滞或肝内外胆管梗阻所引起的一种临床征象,又称外科性黄疸.  相似文献   

9.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外科诊疗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临床常见病,是指由恶性肿瘤导致的直接或间接胆道梗阻所引起的以高胆红素血症、组织和体液黄染、胆管扩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临床常见为胆囊癌、胆管癌、胰头癌和十二指肠乳头癌等,其发病多隐匿,早期确诊率不高.待到症状明显时往往因肿瘤已属中、晚期而丧失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时机.本文就本病的外科诊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梗阻性黄疸8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梗阻性黄疸主要由肝外或肝内胆管部分性或完全性阻塞引起,其病变范围涉及到肝脏、胆管、胰腺、十二指肠及胆管周围等部位。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较多,表现不典型的病例早期诊断困难较大,正确判断梗阻部位、发病病因并辨别良、恶性梗阻是决定治疗方针和判定预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梗阻性黄疸是肝胆胰外科较为常见的临床问题,引起胆道系统梗阻的原因既有良性病变亦可为恶性病变,前者包括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良性狭窄、医源性胆管损伤等,因多为急性梗阻,不同于恶性肿瘤所致的渐进性黄疸,术前多不需减黄处理,故不在本文讨论之内。  相似文献   

12.
蔡成机 《腹部外科》1999,12(5):195-196
梗阻性黄疸是一个临床征象,可因肝、胆、胰等良性或恶性疾病所致,病因复杂。众所周知,梗阻性黄疸不但会影响胆盐代谢和肝、肾功能,随着病程的推延,还会进一步损害全身免疫功能。此外,从病因角度考虑,若为恶性病变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则更应及时确诊,否则将会贻误治疗而失去适时的手术时机。因此,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应对胆道梗阻的部位、病因等给予全面的考虑,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要重视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通常,梗阻性黄疸常伴有腹痛和腹部压痛、发热、腹部肿块、胆囊肿大以及黑粪等临床表现。首先应对梗阻性黄疸同其他临床表…  相似文献   

13.
恶性胆道梗阻病死率高,外科根治性切除是恶性胆道梗阻首选的治疗方式,但外科手术切除率较低。对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非手术治疗或姑息性治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我院采用开腹胆道支架置入后加瘤体碘125粒子放射治疗1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外科处理的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5例非外科处理或外科处理无效的梗阻性黄疸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梗阻性黄疸病人占我科同期收治梗阻性黄疸病例(532例)的0.9%,5例病人入院时碱性磷酸酶(ALP)平均值为(242.1±80.1)U/L,谷氨酰转肽酶(GGT)平均值为(520.5±259.4)U/L,总胆红素(TBIL)平均值为(216.1±97.9)μmol/L,结合胆红素平均值为(120.5±64.7)μmol/L,均符合胆汁淤积的诊断。其中,1例病人肝门部胆管癌合并肝内胆道淤积,左半肝切除胆肠吻合术后黄疸不退;1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梗阻做了胆道探查手术黄疸不退,其余3例病人经过药物治疗缓解。结论肝外胆道梗阻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的病人外科手术效果不佳;肝内胆汁淤积引起的梗阻性黄疸首选非手术药物治疗,多学科治疗可能是一种适宜的诊疗模式。  相似文献   

15.
恶性黄疸术前减黄的争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恶性梗阻性黄疸系指由恶性肿瘤直接浸润或压迫肝外胆道所致的胆汁排出阻碍,根据其梗阻部位,一般可分为低位胆道梗阻及高位胆道梗阻.低位胆道梗阻指壶腹周围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通常包括胰头癌、胆总管下端癌及壶腹癌等.高位胆道梗阻即指肝门部胆管癌所致的胆道梗阻,部分胆囊癌可向肝管方向浸润发展,也可致高位胆道梗阻.低位胆道恶性梗阻的经典治疗手段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高位胆道恶性梗阻的经典治疗手段是行胆管癌切除(或肝脏部分切除)及肝内胆管空肠吻合(或肝肠吻合).  相似文献   

16.
胆道手术后近期黄疸的鉴别诊断与处理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13例手术后近期出现黄疸的病人,分析认为,当黄疸发生在胆道手术之后时,应鉴别黄疸是非梗阻性还是梗阻性,非梗阻性黄疸,一般只需内科治疗,梗阻性黄疸,属医源性胆道损伤者需要手术治疗,而由术后胆道残余结石所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可以采取手术治疗,也可采取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早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而对于晚期胰腺癌、胆管癌,尤其是高位胆管癌已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其手术治疗仅为局限性姑息治疗,常采用胆囊空肠吻合术、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及T形管外引流术等,虽可有效地解除梗阻,降低血清胆红素,改善临床症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早期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由于肝门部结构复杂,肿瘤邻近重要血管,有些肝门部肿瘤使肝门紧密粘连,很难解剖出肝管供吻合之用;肠道食物可逆流入胆总管和肝内胆管,引起胆道感染等。因此,姑息手术方法疗效不好,创伤大,生存质量低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始终是外科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胆道恶性梗阻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起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常见疾病包括胰腺癌、十二指肠壶腹癌、胆管癌、胆囊癌、恶性淋巴瘤以及一些转移性恶性肿瘤压迫胆管。这类患者中的绝大部分临床分期属于晚期,已失去外科手术切除的机会,预后很差。解除胆道梗阻是消除黄疸,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的姑息性治疗手段。目前解除胆道恶性梗阻的方法主要包括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外科引流术和内镜下胆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19.
梗阻性黄疸的原因有良性和恶性,良性原因有胆管结石、胆管或乳头狭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及罕见原因如结核等.恶性原因有胆管癌、壶腹周围癌及直接侵及或压迫胆道的恶性肿瘤如胆囊癌、肝癌和癌栓.  相似文献   

20.
我国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发病率较高,临床上明确诊断时常失去手术根治时机。其姑息性治疗主要包括传统外科分流术和介入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对这2种治疗方法的选择尚缺乏统一标准,查阅文献,目前仅国外有一些报道。我们旨在比较胆道支架置入术与外科分流术在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治疗的优缺点,探讨临床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