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主要症状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收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95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47例。其中治疗组采用舒利迭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注射,对照组采用舒利迭联合生理盐水足三里注射,每周2次,疗程为12周。治疗后对患者主要症状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咳嗽、喘息症状在治疗1周后即开始起效,咳痰症状在治疗9周后开始明显改善,哮鸣程度在治疗4周后开始起效。治疗1周后中医主症总积分较治疗前下降,且低于对照组,所有主症的临床疗效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越来越好。结论 黄芪穴位注射能够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咳嗽、喘息、咳痰、哮鸣程度等主要症状,尤其在改善咳嗽、喘息方面,起效较快。尽早给予COPD稳定期患者黄芪穴位注射对于防止COPD急性发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足三里穴位注射苯海拉明联合颈部中药封包对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收集120例在本院确诊治疗的颈源性眩晕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A、B、C、D组,每组30例.四组患者均给予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及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口服倍他司汀、桂利嗪为基础治疗.其中A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足三里穴位注射苯海拉明及颈部中药封包,B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足三里穴位注射苯海拉明,C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颈部中药封包,D组为基础治疗对照组.观察四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A组治疗一周后主症(眩晕、头痛)和次症(精神状态、耳鸣耳聋、视力减退、纳差、颈部状况、大便状况、小便状况、舌脉象)等积分及总分均低于B组、C组、D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苯海拉明与颈部中药封包联合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方法将14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78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单予盐酸西替利嗪10mg每日睡前服用,治疗组加用盐酸异丙嗪穴位注射1次/d,以10d为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72.6%。结论穴位注射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独应用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治疗组除应用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外,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和中医整体护理,治疗6周并随访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复发率为3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复发率为61.7%,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及整体护理治疗慢性荨麻疹,能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获得性原发性冷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的病例210例,随机双盲分为两组,穴位注射加服中药治疗组106例,单纯口服中药对照组104例,两组均给予中药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异丙嗪0.4ml,足三里、曲池穴位注射。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80.2%和5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5.5%和85.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25)。结论穴位注射治疗获得性原发性冷荨麻疹,改善症状快,方法简单,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芩葶清肺汤联合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穴位敷贴治疗痰热淤肺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于郑州市中医院就诊的136例痰热淤肺证AECOPD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联合组(68例)。对照组女30例,男38例;年龄(55.07±6.03)岁。联合组女31例,男37例;年龄(56.25±5.62)岁。对照组采用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穴位敷贴治疗,联合组采用芩葶清肺汤联合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穴位敷贴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肺活量(FEV1)、深吸气量(IC)]、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的C3b受体花环抑制率(RFI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的C3b受体花环促进率(RFER)]、血清脂质运载蛋白-1(LCN-1)、LCN-2水平。行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4.12%(64/68)高于对照组82.35%(56/68)(P<0.05)。治疗14 d后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6.24±1.87)分比(8.03±2.16)分](P<0.05)。治疗14 d后联合组FVC、FEV1、IC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4 d后联合组RFER、RBC-C3bR高于对照组,RFIR、RBC-ICR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4 d后联合组血清LCN-1、LCN-2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芩葶清肺汤、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穴位敷贴联合治疗痰热淤肺证AECOPD患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红细胞免疫功能,减轻炎症状态,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抗过敏、止痒治疗和1周2次的脱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显著,具有很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庞卫阳  赵波涛 《海峡药学》2011,23(5):208-209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非索非那定口服及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非索非那定口服治疗,疗程四周。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5例,对照组4例。结论非索非那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复发性眶上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18例,治疗组予眶上切迹处注射维生素B12 500mg和2%利多卡因0.5mL的混合液后足三里穴位注射斯奇康0.5g,每日1次,疗程4周,双侧足三里交替。对照组予眶上切迹处注射维生素B12 500mg和2%利多卡因0.5mL的混合液,0.9%灭菌生理盐水1mL于足三里穴位注射,每日1次,双侧足三里交替,疗程4周。近期疗效比较2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远期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卡介苗多糖核酸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复发性眶上神经痛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内服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44例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18例)。治疗组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内服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常规抗组胺药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5例。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内服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寒冷性荨麻疹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氯雷他定治疗,均连续用药8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8周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复发率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金蝉止痒胶囊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口服金蝉止痒胶囊6粒,每天3次,地氯雷他定8.8mg,每天1次;对照组60例,口服地氯雷他定8.8mg,每天1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蝉止痒胶囊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单纯用地氯雷他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抗荨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自拟活血抗荨方治疗,1剂/d。对照组(28例)每日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1片。治疗第4、8、12周评估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拟活血抗荨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伴室性早搏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病毒性心肌炎伴室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观察2组4周后治疗疗效和室性早搏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59.5%高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室性早搏的改善总有效率为64.3%高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可显著提高治疗成人病毒性心肌炎伴室性早搏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沙利度胺对于慢性荨麻疹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寻求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且经其他方式治疗未取得理想效果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治疗研究,治疗组均应用左西替利嗪联合沙利度胺进行治疗,对照组均应用盐酸左西替利嗪进行治疗。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持续4周的治疗,并于1月后进行随访评价,将具体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8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沙利度胺对慢性荨麻疹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率低,患者耐受性好,满意度高,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药理意义。方法:选取18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常规口服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观察3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在停药4周后复查病情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77%)较对照组有效率(83.87%)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美沙拉嗪(5-ASA)肠溶片剂联合栓剂治疗活动期直乙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80例活动期直乙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栓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接受上述治疗2周时,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6、8周时,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5-ASA肠溶片与5-ASA栓剂联合使用对我国轻中度UC患者疗效及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静脉滴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8例确诊为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并予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每位患者进行双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仅用灯盏细辛注射液40ml稀释后静脉滴注,两组的治疗次数均为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和8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显著有效率分别为89%和5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静脉滴注治疗脑梗死是安全的,且较单纯静脉滴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治疗方法起效更快、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本院皮肤科2009年7月~2010年7月就诊的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T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T组使用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C组仅使用西替利嗪治疗,于治疗后14、28d进行疗效观察与评估,监测不良反应,随访6周,记录复发率。结果:C组、T组治疗后14d总有效率分别为46.6%、53.3%;治疗后28d总有效率分别为60.0%、76.6%;T组总有效率在治疗后28d明显高于C组,P〈0.05。随访6周,T组复发率为10.0%,C组复发率为33.3%,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肯定,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曲普利啶加雷尼替丁和克拉霉素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门诊确诊为慢性荨麻疹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6例(口服曲普利啶、雷尼替丁和克拉霉素)和对照组76例(口服曲普利啶)。疗程为四周,停药一周后随诊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64.5%,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的治愈率为30.3%,总有效率为84.2%;两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口服曲普利啶联合雷尼替丁、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