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体针加电合艾条温和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0例采用电针加艾条温和灸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治愈17例(42.50%),好转21例(52.50%),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治愈8例(40.00%),好转10例(50.00%),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疗效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从毒副反应比较看,电针加艾条温和灸组无任何毒副反应,而雷公藤多甙片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45.00%.结论 电针加艾条温和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并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3.
陈娇凤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13,(3):54-55
腰肌劳损是临床常见病,以反复发作腰部疼痛为主症,中医治疗方法种类多,但存在易复发、治疗时间较长等问题[1]。针刺对腰肌劳损有显著疗效,临床研究发现综合疗法明显优于单一疗法[2]。笔者从2010年5月—2012年5月,采用滞针合温和灸治疗腰肌劳损6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针刺配合温和灸治愈顽固性三叉神经痛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在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反复出现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临床表现为疼痛突发,痛如刀割、火灼、电掣、针刺样,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后缓解,常单侧发病,可累及眼支、上颌支、下颌支,或单支发作,或2支、3支同时发作。疼痛以面颊或舌最明显,口角、鼻翼、颊部和舌等处最为敏感,患者常因刷牙、进食、洗脸等诱发,是神经性疼痛疾患中最常见者。现就运用针刺配合温和灸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杨某,男,66岁,于2004年12月初诊。右侧面部反复疼痛6年,常因刷牙、进食、洗脸、吹风等诱发,颧骨以下为甚,右侧面部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双针挂针疗法结合温和灸悬灸翳风穴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在急性期单纯使用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双针挂针疗法,并辅以温和灸,对照组则不加用针刺治疗。两组各治疗7 d后,均改用常规针刺手法,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7天及治疗第21天面神经功能评分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基于面神经功能评分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7 d、21 d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7、21 d后,观察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使用双针挂针疗法结合温和灸的治疗方案,可恢复患侧面神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7.
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7):63-6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隔物温和灸适宜技术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2017年我院门诊3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针刺联合隔物温和灸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腹痛临床疗效300例患者治愈187例,显效83例,有效25例,无效5例,临床总有效率98.3%。治疗前积分为(12.5±4.6)分,治疗后为(3.3±2.1)分,较治疗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为(6.3±1.6)分,治疗后为(1.8±0.5)分,较治疗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0例患者痊愈167例,显效85例,有效48例,无效0例。结论针刺联合隔物温和灸适宜技术治疗原发性痛经,安全有效、方便价廉、患者容易接受,科室医生均能应用该技术,临床疗效明确,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在基层医院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 面部色素沉着多见于成年女性,有的患者缠绵难愈,因影响美容,故给患者精神上带来很大痛苦。多年来,笔者辨证取穴,运用温和灸法治疗该病,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患者29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小23岁,最大48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2年,以2~5年者居多。 相似文献
11.
温针对疼痛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镇痛效果观察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温针对疼痛性膝骨性关节炎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温针)30例;对照组(中频)30例.比较2组的镇痛效果.结果 经10 d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85.7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针对疼痛性膝骨性关节炎有更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取穴以内膝眼、外膝眼、梁丘、血海等为主穴,针刺得气后,在内膝眼、外膝眼、足三里施灸,灸治以患者感到穴位皮肤舒适为度,约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46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7.7%。结论温针灸能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e disease,MND)的疗效及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温针灸联合常规治疗,2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ADL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1.81%,对照组有效率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医辨证为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肥胖的患者36例,采用温针灸配合耳针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温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及肥胖指标的变化,并观察综合疗效。结果温针灸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压、体质量、肥胖度、体质量指数和体脂百分率均显著下降(P0.01),总有效率为91.7%,随着疗程的增加,疗效显著提高。结论温针灸疗法对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肥胖患者具有降压和减肥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将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配合中药辨证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以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及其治疗前后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眩晕、旋颈试验、日常生活及工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温针灸对CSA具有较好的疗效,在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方面明显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循经灸联合温和灸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9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聚集、降压、降糖、降脂和脑保护),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经灸联合温和灸干预.分别于治疗前(T0)、治疗7天(T1)、治疗14天(T2)、治疗28天(T3)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心肌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针刺防治心肌缺血具有确切的作用及优势。通过对国内外关于针刺防治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发现针刺具有清除受损心肌组织及细胞的自由基,改善其能量代谢;改善血管痉挛,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及血管新生;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抑制Ca~(2+)超载,增加线粒体数目,改善线粒体功能;调节炎性因子的含量或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调节中枢神经肽类物质的释放等作用多种机制,发挥改善和治疗心肌缺血的作用。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透灸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2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透灸法。两组治疗结束后对总体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Melle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7.8%,治疗组有效率9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Mell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透灸法可明显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缓解疼痛以及恢复肩关节功能活动方面优于温针灸疗法,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痛经为妇科常见疾病,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好,见效快,痛苦少,无副作用,操作简便。现就近年来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浅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7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浅针手法治疗73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95.8%。其中痊愈者占69.8%。与国内体针治疗面瘫效果比较基本一致。本组病例中年龄与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关系,年龄越轻,疗效越好;(x~2=27.3 P<0.01)。同时患者发病天数短者,疗效较好。(x~=53.58 P<0.001)。浅针疗法,取穴少,刺激量微,但能起到疏导经络,激发经气,协调经络气血的平衡,以达到治疗面瘫的目的。操作手法简单,效果显著,无痛、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