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9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所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病人,包括食管中、下段鳞癌放疗后转移的13例,胃腺癌术后转移的6例,胃未分化癌术后转移的4例,结肠低分化腺癌术后转移的6例。先给予常规外照射DT35~50Gy,4~5周,休息7天后行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补量治疗,分次治疗方法为DT5~8Gy/次,隔日1次,4~8次为1个疗程,平均补量为DT35Gy(25~45Gy)。结果治疗后3~6个月,CT及MRI复查示:CR34.5%、PR51.7%,总有效率为86.2%。所有病例KPS评分均提高,未出现明显放疗并发症。结论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补量治疗消化道肿瘤所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疗效肯定,可作为临床上首选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立体定向放射结合介入治疗腹膜后转移癌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随着晚期肿瘤患者的增加 ,临床工作中可遇到许多腹膜后转移的恶性肿瘤 (主要是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 )。以往这部分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全身化疗 ,肿瘤缓解期短 ,缓解率低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它是肿瘤医生积极探讨的重点。笔者从 1997年 8月至 1999年 10月 ,共收治各类腹膜后转移癌 31例 ,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介入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临床资料 :31例患者中男性 2 4例 ,女性 7例 ,年龄32~ 6 9岁 ,中位年龄 47.9岁。其中胃腺癌术后转移 13例 ,胃未分化癌术后转移 7例 ,结肠腺癌术后转移 6…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 2 9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所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病人 ,包括食管中、下段鳞癌放疗后转移的 13例 ,胃腺癌术后转移的 6例 ,胃未分化癌术后转移的 4例 ,结肠低分化腺癌术后转移的 6例。先给予常规外照射DT 3 5~ 5 0Gy ,4~ 5周 ,休息 7天后行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补量治疗 ,分次治疗方法为DT 5~ 8Gy/次 ,隔日 1次 ,4~ 8次为 1个疗程 ,平均补量为DT 3 5Gy( 2 5~ 45Gy)。结果 治疗后 3~ 6个月 ,CT及MRI复查示 :CR 3 4 5 %、PR5 1 7%,总有效率为 86 2 %。所有病例KPS评分均提高 ,未出现明显放疗并发症。结论 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补量治疗消化道肿瘤所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疗效肯定 ,可作为临床上首选的—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全身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腹膜后转移瘤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超级γ刀(SGS-I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腹膜后转移癌65例,根据肿瘤的位置、临床靶体积、病人的身体状况与治疗目的,制定放射治疗计划及调整剂量分布.肿瘤体积8.7~1 352.3cm3,等剂量参考曲线50%~60%,周边照射总剂量40~48Gy,分割处方剂量4.0~6.0cGy,重复治疗8~10次,5次/周.结果:治疗前腰背部疼痛不适等40例,治疗结束后1至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32例(80.0%),轻度缓解7例(17.5%),部分缓解1例(2.5%),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7.5%.65例病人治疗后2~3个月复查CT或MR,肿瘤消失36例(55.38%),缩小27例(41.54%),无变化2例(3.08%),总有效率96.92%.2级放射性消化系统反应为16.18%,无>2级放射性消化系统反应的发生.结论:全身γ刀治疗腹膜后转移癌临床效果确切,毒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或不加全脑放疗对肝细胞癌有限数目脑转移瘤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8年7月武警部队上海肿瘤放射诊疗中心及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肿瘤放疗中心收治的肝细胞癌脑转移瘤(1~4枚)患者75例,其中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患者45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全脑放疗的患者30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肿瘤客观缓解率、总生存期、放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并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全脑放疗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88.9%和80.0%,未见统计学差异(P=0.537);全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5.7个月,其中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为6.2个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全脑放疗组为5.4个月,未见统计学差异(P=0.380);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灶数目(P=0.041)、病灶总体积(P=0.012)及肝内病灶的控制情况(P=0.006)是影响脑转移瘤患者总生存期的主要因素;两种治疗方式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肝细胞癌有限数目脑转移瘤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取得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全脑放疗相似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治疗方法,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疗效。方法对1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照射剂量45~55Gy。结果16例1、2年生存率分别为81.3%(13/16)、43.7%(7/16)。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安全有效,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脊柱是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的最常见部位之一。多年来,放疗在脊柱转移瘤患者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成为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有效方法之一,分割方式分单次与多次分割。本文就已发表文献中脊柱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单次与多次分割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治疗技术、剂量及疗效、脊髓安全剂量分析、局部失败模式分析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57岁,因“头晕头痛伴左下肢乏力4天”入院。查体:神志清,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无压痛,肝脏肋缘下5cm,质韧,左侧上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阴性。辅助检查:HBSAg(-),AFP 2.3 ng/mL,CEA 3.4 ng/mL,CA19942 U/mL(正常值<39U/mL),谷草转氨酶114 U/L,谷丙转氨酶40 U/L,总胆红素14.9μmol/L。头颅MRI:颅内见多发异常信号灶,考虑脑转移瘤。PET/CT:颅内多发低密度灶未见异常放射性摄取增高;肝脏密度均匀减低,尾状叶见约10.41 cm×5.91 cm占位性病变,SUV最高2.35,平均值2.02,考虑为原发性肝癌合并多发性脑转移,脂肪肝。肝穿刺活检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gA(+),Syn(-),Ki-67>20%。诊断:肝脏原发神经内分泌癌(primary hepatic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PHNEC)脑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刀)腹腔转移癌的近期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X刀对82例腹腔转移癌患者进行治疗。病灶最大直径≤3 cm者,4~6 Gy/次,隔日一次,6~8次;取肿瘤中心点剂量为100%,剂量归一,80%~90%的剂量曲线包绕病灶。病灶直径在3~5 cm者,3~4 Gy/次,隔日一次,8~10次;病灶最大直径≥5 cm者,2~3 Gy/次,隔日或每日一次,15~20次。结果82例患者经X刀治疗后,3,6,12个月复查有效率(病灶消失和病灶缩小)分别为84.2%(69/82)、86.6%(71/82)和75.6%(62/82);6个月时病灶缩小明显,12个月以后病灶出现再增大。82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4±1.2)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9.8%(49/82)、39.0%(32/82)和25.6%(21/82)。生存期长短与原发病变有关。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腹腔转移癌有较好的效果,副作用小,可作为腹腔转移癌姑息治疗的有效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全身伽玛刀治疗脊柱转移瘤24例,肿瘤组织照射剂量38.2~46.8Gy,10~13分次,13~17天完成。结果放疗后疼痛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12例,轻微疗效(MR)2例,止痛有效率90.5%。骨转移灶完全消失3例,明显缩小13例,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脊柱转移瘤止痛效果迅速持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肿瘤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for retroperitoneal metastatic tumor. Methods: From August 1997 to October 2004, 44 patients with retroperitoneal metastatic tumors were treated with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The planning target volume was encompassed by 90%-95% isodose line. Fractional dose was from 6 Gy to 8 Gy, and they were treated 2-3 times per-week and 4-8 times in all. The total radiation doses of PTV were from 32 Gy to 48 Gy. Results: After the radiotherapy, the pain was obviously relieved in 81.8% patients. Three months after completion of radiotherapy passed and then, abdominal CT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The whole effective rate was 81.8% [CR 27.7% (12/44) and PR 54.5% (24/44)], and six months after radiotherapy, CR was 27.7% (12/44) and PR was 59.1% (26/44). The middle survival time was 12 months.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for retroperitoneal metastatic tumor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全身伽玛刀治疗脊柱转移瘤24例,肿瘤组织照射剂量38.2~46.8 Gy,10~13分次,13~17天完成。结果放疗后疼痛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12例,轻微疗效(MR)2例,止痛有效率90.5%。骨转移灶完全消失3例,明显缩小13例,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脊柱转移瘤止痛效果迅速持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肿瘤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SRT)对肺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8例患者共41个肺转移瘤病灶分别行FSRT,参考剂量曲线为90 % ~ 95 %,计划靶区(PTV)≤30 mm、30 ~ 40 mm、≥40 mm者,分别放疗DT 20 Gy/1次、30 Gy/2次、40 Gy/4次。结果 1 ~ 3个月复查,肺转移瘤完全缓解(CR)率100 %,其中3例(37.5 %)出现Ⅰ级放射性肺炎。结论 FSRT对肺转移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能取得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外科治疗相同的生存率,对于局部控制来说,结果有冲突。全脑放疗较局部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手术)减少颅内新发病灶。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组颅内治疗病灶外以及颅内总体复发率均增加,而且联合全脑放疗不增加认知功能损伤。对于1-3个脑转移瘤患者,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生存好于单纯全脑放疗。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外科治疗较全脑放疗能改善局部控制,并在不增加并发症的基础上改善KPS评分。对于单发脑转移灶,联合治疗有生存获益。但2个及2个以上的脑转移灶是否有生存优势,尚有争论。对于多发脑转移瘤、KPS〈70分的患者联合治疗能改善生存。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外科治疗和手术联合全脑放射治疗两组无生存差异。 相似文献
17.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是一种高精度的放射治疗技术,可以通过较少分次的照射提供高剂量、高精度的放射治疗。SBRT能够显著改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局部控制和生存,对于等待肝移植的患者来说,SBRT也可以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桥接治疗。此外,SBRT已经显示出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的潜在作用。本文将就SBRT治疗H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对SBRT联合免疫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对2l例肺癌患者先予常规外照射,肿瘤量达40Gy/20次,4周后改为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分割剂量为3Gy/次-4Gy/次,1次/d,共5次-10次。放疗后1个月-3个月进行近期疗效评价。结果:完全缓解率为19%(4/21),部分缓解率为71%(15/21),总有效率为90%。急性放射反应主要有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23.8%和62%。结论: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满意,毒副作用轻,可作为肺癌放疗的推量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超级伽玛刀(SGS-I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细胞癌术后复发不愿或不能再次手术的患者92例。肿瘤体积4.5~958.3cm3,等剂量曲线50%~80%,周边照射总剂量35~44Gy,分割处方剂量3.5~5.5Gy,重复治疗7~12次,5次/周。治疗2~3个月后采用RECIST 1.1版标准评价近期疗效,检测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同时对患者进行远期随访并分析总生存期(OS)及1、3、5年生存率。采用RTOG/EORTC标准评价毒副反应。结果 9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获CR者51例,PR 36例,SD 5例,有效率为94.6%。治疗后的AFP为(157.93±93.67)μg/L,低于治疗前的(846.57±258.3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LT水平分别为(87.73±21.56)U/L和(53.55±19.33)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病例的中位OS为16.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6%、31.8%和13.0%。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乏力及放射性肝损伤,均为1~2级,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SBRT治疗肝细胞癌术后复发临床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