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居民饮食因素与胃癌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国居民饮食因素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中国1994~2003年关于饮食因素与胃癌关系的30篇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累计病例6125例,对照13058例。结果:各因素合并比值比(OR)及95%C1分别为:三餐不定时2.84(2.05~3.93)、不吃早餐5.36(2.60~11.02)、进食速度快1.81(1.43~2.30)、生闷气后吃饭2.70(1.37~5.35)、饮用水不洁2.40(1.78~3.23)、口味偏成1.75(1.54~1.99)、喜烫食2.16(1.74~2.68)、喜干硬食2.62(2.02~3.40)、腌晒盐渍食物2.09(1.76~2.47)、新鲜蔬菜0.51(0.45~0.58)、豆类及豆制品0.66(0.58~0.75)、葱蒜类0.34(0.22~0.50)。结论:目前影响中国居民胃癌发生的主要饮食因素为三餐不定时、不吃早餐、进食速度快、生闷气后吃饭、饮用水不洁、口味偏成、喜烫食、干硬食、腌晒盐渍食物及新鲜蔬菜、豆类及豆制品和葱蒜摄入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国居民饮酒与胃癌发生的关系,为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 eta分析方法,对中国1991年至2005年关于饮酒与胃癌关系的27篇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累计病例5 346例,对照12 084例。一致性检验后,应用随机效应模型(D-L法)计算合并比值比(OR)及其95%的可信区间(95%C I)。结果饮酒的合并比值比(OR)及95%C I为2.03及1.74~2.37,失效安全数为554.2。饮酒高危人群患胃癌的归因危险百分比为50.74%,一般人群为17.78%。结论饮酒是我国居民胃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加强节制饮酒的宣传教育,可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合分析评价烟酒茶嗜好因素与中国女性乳癌的关系,探索乳癌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国1994-2008年间有关烟酒茶嗜好因素和乳癌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检索出的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再分析,定量综合评价烟酒茶嗜好与乳癌的关系。结果纳入本次Meta分析的文献共8篇,乳癌病例共1580例,对照者共2399例。吸烟合并OR=1.89(95%CI:1.27~2.81),饮酒合并OR=0.73(95%CI:0.53~0.99),饮茶合并OR=0.84(95%CI:0.70~1.02)。结论吸烟尤其是被动吸烟是乳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倡导全民戒烟,减少乳癌的发生;饮酒饮茶与乳癌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5.
胃癌与社会心理因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与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利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式)及一般问卷调查了108例胃癌患者。结果:胃癌以男性、中老年、农民患者为多;性格类型多属于内向不稳定型个性特征;不良饮食习惯及嗜好也促使胃癌的发生。结论:胃癌的发生与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心理因素对胃癌发生的影响 ,为胃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 1 :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 ,对 1 75对胃癌患者及对照进行问卷调查 ,资料处理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计算比值比 (OR)估计各危险因素与胃癌的联系强度。结果 精神刺激 (OR =1 .83 )和精神压抑 (OR =1 .5 0 )为胃癌的危险因素 ,经多因素分析后 ,比值比分别为 1 .47和 1 .79。结论 心理因素对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胃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心理因素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心理因素对胃癌发生的影响,为胃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对175例胃癌患及对照进行问卷调查。资料处理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计算比值比(OR)估计各危险因素与胃癌的联系强度。结果 精神刺激(OR=1.83)和精神压抑(OR=1.50)为胃癌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分析后,比值比分别为1.47和1.79。结论 心理因素对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胃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居民CagA+Hp感染与胃癌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国居民CagA Hp感染与胃癌关联程度。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公开发表的10篇有关中国居民CagA Hp感染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根据一致性检验结果,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总OR值。结果CagA Hp感染与胃癌之间总的OR值为ORDL=4.16,95%CI为1.21~14.3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s=5.09,P<0.05)。结论CagA Hp感染与胃癌之间有高度联系,CagA Hp感染增加中国居民罹患胃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豆制品摄入量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方法 两名研究者分别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发表的相关文献,用合并OR值和95%CI评价豆制品摄入量与胃癌发病的关系。根据设计类型、研究对象性别和地理区域进行亚组分析。 结果 共纳入53项研究,包括18项队列研究(890 145位参与者中共有5 153例病例)和35项病例对照研究(共有10 692位病例和25 324例对照)。最终共计50项研究(剔除3项质量评分较低的研究)纳入到本次Meta分析中。结果显示:大豆、豆腐和豆浆的高摄入量与胃癌发病风险的降低有关(大豆, OR=0.75,95% CI: 0.66~0.85;豆腐,OR=0.77,95% CI:0.68~0.88;豆浆,OR=0.78,95% CI:0.65~0.94)。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在亚洲人群中较高的大豆和豆腐摄入量与胃癌发病风险呈负相关(大豆,OR=0.80,95% CI: 0.74~0.86;豆腐,OR=0.77,95% CI:0.68~0.88)。 结论 豆制品摄入量增加能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鉴于HPV感染及胃癌流行病学的明显地域性差异,对国人胃癌与HP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VIP)、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Ovid中关于国人群体HPV感染和胃癌关系的研究文献。检索日期截止至2019年4月。采用CMA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国内相关文献25篇,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共包括了胃癌(病例组)862例和正常对照(对照组)578例。病例组的HPV感染率高于对照组(OR=6.63,P<0.05,95%CI:4.54~9.67)。对单一检测HPV16亚型和同时检测HPV16、18亚型的研究分别进行了亚组分析,双亚型检测亚组分析的OR值(OR=11.53,95%CI:5.99~22.18)高于仅检测HPV16亚型亚组的OR值(OR=5.47,95%CI:3.42~8.75)。结论 HPV感染可能在部分国人胃癌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胃癌组织中Fas、FasL表达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Fas(CD95/APO-1)是肿瘤坏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中的一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Fas及其配体(Fasligand,FasL)系统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肿瘤发生过程中细胞凋亡异常的调节,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以往多个关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中Fas、FasL表达的文献进行合并分析,以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确定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 ,为探讨胃癌的病因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计算机辅以手工检索原始文献 ,用Meta -分析方法中的随机效应模型 (D -L法 )对检索到的国内 2 3篇病例对照研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 ,求得综合比值比 (OR) ,并对该综合分析结果及可能出现的偏倚进行讨论。结果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明显的联系 (OR =2 .5 9,95 %CI:1.82~ 3 .6 8) ;其中与胃非贲门部癌、腺癌的联系具有统计学意义 ,其合并OR(95 %CI)依次为 3.35 (1.30~ 8.5 9)、3 .94(2 .41~ 6 .42 ) ;与胃贲门部癌及非腺癌的联系无统计学意义 (OR =1.38,95 %CI :0 .91~ 2 .0 8;OR =1.5 5 ,95 %CI :0 .99~ 2 .44 )。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尤其是非贲门部癌、腺癌确实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吸烟与胃癌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吸烟与胃癌的关系。方法运用Meta分析技术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并按研究类型(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和性别(男、女)分层进行合并分析。根据资料一致性检验,采用随机效应模型(D-L法)计算合并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的可信区间(95%CI)。结果吸烟与胃癌之间总合并RR为2.14(95%CI:1.12~4.06),男性吸烟与胃癌之间总合并RR为1.70(95%CI:1.34~2.14),女性吸烟与胃癌之间总合并RR为1.83(95%CI:0.10~33.09)。结论吸烟是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男性吸烟可能增加患胃癌的危险性,女性吸烟与胃癌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miR-182在胃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作为胃癌生物学标志物的诊断价值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GEO、TCGA及数据库获取miR-182的表达数据,使用Stata14.0软件分别对胃癌患者组织和血液/血清中miR-182的表达进行Meta分析和诊断性Meta分析。运用5个预测数据库预测miR-182的靶基因,通过GO、KEGG富集分析及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探索miR-182在胃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和关键基因(Hub基因)。结果 共纳入20个研究,包括13个胃癌组织研究和7个血液/血清研究。通过随机效应模型(SMD=1.09,95%CI:0.26~1.92)发现miR-182在胃癌组织中显著增加(I2=96.3%, P=0.000)。此外,SROC曲线下面积、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为0.76、0.75和0.65。在胃癌患者的血液/血清中,miR-182同样显著上调(SMD=3.37,95%CI:2.15~4.59,I2=97.8%,P=0.000)。SROC曲线下面积、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为0.90、0.72和0.90。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miR-182的靶基因与多种重要通路有关。最后,通过PPI分析筛选出4个Hub基因(NRAS、CREB1、FBXW7和SOX2)。结论 miR-182在胃癌样本中上调,可能通过靶向其靶基因在胃癌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能是胃癌诊断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检索国内外文献,利用高质量文献探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治疗胃癌的疗效差异.方法 检索自200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表的关于对比机器人及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的前瞻性文献,并利用改良MINORS评分筛选高质量文献,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淋巴结数目、切缘情况.结果 共纳入13篇前瞻性文献,共纳入病例5 378例(腹腔镜组3 813例,机器人组共1 565例),样本量范围为27~1 297例,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8,95%CI:0.88~1.32,P>0.05),术后肠梗阻、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术后30 d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优于机器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41.03,95%CI:-53.75~-28.31,P<0.05),机器人组的术中失血量却少于传统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5.22,95%CI:8.28~42.15,P<0.05),腹腔镜组所获取的淋巴结数目少于机器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20,95%CI:-3.26~-1.15,P<0.05).而在近端切缘及远端切缘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器人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均能够达到胃癌根治的效果,腹腔镜手术在手术时间方面优势明显,而机器人胃癌手术在术中失血量、淋巴结的清除数目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与胃癌预后的关联。方法:检索并纳入10篇有关胃癌患者总体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DFS)同病理组织内TAM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使用STATA软件计算风险比(HR)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高TAM组与低TAM组相比,胃癌患者OS和DFS的HR值分别是1.72(95%CI:1.30-2.13,P<0.001),1.10(95%CI:0.16-2.03,P=0.022)。亚组分析显示,TAM在亚洲人和白种人胃癌OS的HR值分别是1.68(95%CI=1.25-2.11,P<0.001),2.23(95%CI=0.62-3.84,P=0.007)。结论:TAM与胃癌患者,尤其是亚洲人OS有关,与DFS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系统评价环状RNA在预测胃癌患者预后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以及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搜索环状RNA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性的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9年9月1日.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后,采用Stata 12.0软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收集1990年1月至2014年8月发表的有关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疗效评价的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利用Revman 5.2分析软件对疗效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包括5 044例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者在手术时间上多于后者,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近期疗效等评价指标上均优于后者。结论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相比,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术者在临床实践中选择术式时应予以考虑,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华蟾素胶囊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VIP、CNKI、WanFang、CBM)及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自建库至2020年6月收录的华蟾素胶囊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