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两种不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取鼻内镜中鼻道联合下鼻道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40例)作为治疗组,单纯鼻内镜中鼻道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疗效。结果随访1年,治疗组治愈39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32例,无效8例(χ2=4.507,P <0.05)。结论中、下鼻道联合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优于单纯鼻内镜中鼻道径路手术,是一种微创、有效、安全的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诣在探讨鼻内镜下不同手术路径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89例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症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观察组的临床症状Lund-Kennedy鼻内镜黏膜形态评分分别为(1.25±0.59)分、(0.70±0.44)分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1.53±0.56)分、(0.98±0.42)分(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93.18%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结论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下鼻道开窗术较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手术治疗上颌窦的临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的:对鼻内镜下两种开放上颌窦口径路治疗真菌球型上颌窦炎进行比较。方法:100例真菌球型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下鼻甲反转扩大下鼻道入路手术组(观察组)和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对照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症状。结果:手术时间观察组62.03±8.96min,对照组90.83±12.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出血量观察组23.42±6.03mL,对照组51.35±9.5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泪管受损1例,鼻腔粘连1例,无下鼻甲萎缩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4.0%,而对照组鼻泪管受损3例,鼻腔粘连5例,下鼻甲萎缩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0%,观察组下鼻甲萎缩、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仍有头痛2例,脓涕4例,无嗅觉减退,对照组头痛1例,脓涕2例,嗅觉减退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中鼻道上颌窦窦口开放手术联合下鼻甲反转扩大下鼻道入路,治疗真菌球型上颌窦炎能够明显降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真菌性上颌窦炎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黏膜转归的时间规律。方法收集80例上颌窦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在实施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术后的第2、3、4、6、8、12、16、24周采用Lund-Kennedy内镜评分方法对上颌窦黏膜形态进行评估,比较不同时期真菌性上颌炎与慢性上颌窦炎窦腔黏膜形态的评分数值和完成上皮化比例。结果术后第4、8周真菌性上颌窦炎病变黏膜形态评分分别为(2.21±0.98)、(2.75±0.78)分,慢性上颌窦炎病变黏膜形态评分分别为(1.63±0.97)、(2.06±0.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6.74,P=0.043<0.05;χ~2=40.46,P=0.046<0.05);术后第3、4、24周上颌窦黏膜的转归过程呈明显分离趋势,完成上皮化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53,P=0.002<0.05;Z=-2.132,P=0.033<0.05;Z=-3.922,P=0.000<0.05)。结论真菌性上颌窦炎与慢性上颌窦炎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术后黏膜转归存在时间差异,真菌性上颌窦炎术后黏膜评分及上皮化比例高于慢性上颌窦炎,且上皮化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径路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的手术路径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85例经临床确诊的霉菌性上颌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径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典的Caldwell-luc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径路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是有效、安全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与鼻内镜下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及特点。方法30例真菌性上颌窦炎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12例行鼻内镜下双径路手术(加行唇龈切口)。结果42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明显并发症,3、6个月复查均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相比,疗效相同,不增加并发症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中、下鼻道双径路与鼻内镜下中鼻道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40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行鼻内镜下中、下鼻道上颌窦联合开窗术治疗(A 组),53例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开窗术治疗(B 组)。术后随访1~2年,定期行鼻窦冲洗及鼻内镜复查。根据1997年海口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A 组治愈36例(90%),好转4例(10%),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B 组治愈45例(84.9%),好转1例(1.9%),无效及复发7例(13.2%),有效率为86.8%。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3,P =0.018)。结论鼻内镜下鼻窦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有效,可先行中鼻道开窗术,对真菌球不能彻底清除者,加用下鼻道开窗术治疗,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两种术式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6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32例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B组28例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A组治愈30例,治愈率93.8%,B组治愈27例,治愈率96.4%。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确切,术中务必彻底清除窦内全部真菌团块,必要时联合下鼻道开窗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双径路(经改良上颌窦根治术+上颌窦自然口)治疗复发性变应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方法对本科2005年-2007年6例复发性变应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经改良上颌窦根治术+上颌窦自然口双径路进行鼻内镜下手术。结果6例患者全部治愈,无1例再复发,1年后复查CT片上颌窦均无真菌和炎症。结论复发性变应性真菌性上颌窦炎可以通过双径路鼻内镜下进行手术治疗,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治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全部施行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4个月(平均12个月),疗效满意,无复发。结论①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发病、转归与鼻道窦口复合体(OMC)解剖结构异常有密切的关系,而充分解除OMC病变,彻底清除窦腔内真菌团块,恢复鼻腔鼻窦通气引流是本病治疗的原则和关键;②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好,复发率低,是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
佘腊枝  鲁海涛  谢琼 《医学综述》2014,(24):4581-4582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嗜酸性粒细胞(Eos)活化和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在荆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接受鼻息肉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35例鼻外伤及慢性鼻炎等接受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鼻内镜下摘取观察组患者鼻内息肉组织和对照组患者鼻下甲黏膜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观察Eotaxin和MMP-9的表达及Eos浸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7.32±4.62)μg/L vs(3.28±1.2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Eotaxin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47.25±13.18)个vs(12.48±10.1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9在对照组中呈弱阳性表达,而在观察组患者中MMP-9均呈强阳性表达,两组平均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息肉组织中Eotaxin和MMP-9可通过增加Eos浸润,引发组织的异常重塑,在鼻息肉存在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低剂量克拉霉素联合激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就诊的慢性CRS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克拉霉素缓释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鼻部症状、鼻内镜检查、CT检查。结果两组总体临床效果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克拉霉素联合激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效果显著,对CRS症状缓解率高,临床普谝反映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术治疗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展 《医学综述》2013,(22):4184-4186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潜江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34例鼻息肉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各6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仅采取鼻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情况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6%,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34,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复发率(6.O%)显著低于对照组(22.4%)(x2=8.723,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术治疗鼻息肉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四肢骨肉瘤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入选2007年7月~2011年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66例四肢骨肉瘤行保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保肢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保肢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对比两组化疗期间毒性反应、治疗半年后肢体功能及3年生存率。结果治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肢体功能Enneking评分[(25.7±3.1)分]高于对照组[(24.2±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9,P=0.044);观察组优良率(70.6%)高于对照组(5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6,P=0.144)。两组化疗期间毒副作用级别以Ⅰ~Ⅱ级为主,Ⅲ级少见,Ⅳ级罕见,毒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后随访36个月,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33.3±0.9)个月]长于对照组[(29.8±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24,P〈0.001)。观察组3年生存率(73.5%)高于对照组(5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168,P=0.141)。两组总体生存时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56,P=0.091)。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术较之单纯保肢术治疗四肢骨肉瘤至少能在不明显增加化疗毒副作用基础上,改善肢体功能,并表现出延长术后生存时间与远期生存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确诊为垂体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出血量以及出血时长,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88.89%(40/45),优良率为93.33%(42/4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30/45)及82.23%(37/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为(89,52±20.15)mL,出血时长为(89.61±36.25)min,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58.57±22.18)mL,(135.54±42.8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治疗效果较好,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0月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tSAH患者9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腰大池引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腰穿抽液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昏迷程度评分(GCS)、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头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脑脊液红细胞含量,观察比较两组脑积水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5、10d后GCS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治疗后5、10d时观察组GCS评分[(11.8±2.2)、(14.6±1.7)分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1+2.1)、(12.4+1.6)分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SOD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且治疗后观察组[(91.1±14.8)nU/mL]显著高于对照组[(84.4±14.7)nU/mL],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MDA、VAS及脑脊液红细胞含量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3.2±1.1)μmol/L、(3.6±1.2)分、(14.3±11.5)×10^8/L]显著低于对照组[(3.9±1.1)μmol/L、(35.8±1.3)分、(23.4±11.4)×10^8/L],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14d时死亡率为6.5%(3/46),显著少于对照组[19.6%(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脑积水发生率为8.7%(4/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3%(1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引流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双侧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行双侧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165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行传统开放手术甲状腺切除术患者16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0.3±10.4mL)少于对照组(100.7±20.6mL),住院时间6.8±1.4d短于对照组(10.3±2.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IL-6水平(21.45±1.42)和TNF-α(26.58±1.62)明显低于对照组(36.36±1.45,35.51±1.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3%)明显小于对照组(6.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对美容效果满意度(8.9±0.8)高于对照组(4.2±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术中出血量较少,对患者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尤其是美容效果明显优于开放手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陪护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剖宫产产妇3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0例,两组产妇均给予常规护理,但对照组日常生活护理由家属完成,而实验组日常生活护理由医院护士完成达到无陪护的效果。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术前1天和术后第6天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前1天SAS评分与对照组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6天实验组产妇SAS评分(45.98±1.94)显著低于对照组(49.15±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术前1天SDS评分与对照组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6天实验组产妇SDS评分(46.15±2.25)显著低于对照组(51.74±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无陪护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产妇术后焦虑、抑郁等情绪,有利于提高产妇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19.
叶银利 《实用全科医学》2013,(12):1877-1878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星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妇科千金胶囊。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和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显著高于对照组(8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39,P〈0.05);观察组的小腹坠痛和宫颈举痛的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85,7.248,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也显著低于对照组(1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049,P〈0.05);观察组半年内的复发率为11.1%,显著低于对照组(2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4,P〈0.05)。结论妇科千金胶囊联用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临床联合运用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2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8例,对照组108例,两组均使用相同的抗感染、止咳平喘、吸氧等治疗。观察组加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雾化吸人。对照组则使用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雾化吸人。对两组的症状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的时间、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症状咳嗽以及喘息上明显改善的时间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咳嗽:(4.32±1.41)d比(7.81±1.20)d,t=10.547,P=0.007;喘息:(3.15±0.92)d比(5.23±1.21)d,t=9.973,P=0.008;肺部体征:(3.47±1.12)d比(7.05±1.31)d,t=10.182,P=0.00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为7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95,P=0.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5%,对照组为2.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0,P=0.978)。结论联合运用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经压力雾化泵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