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托烷司琼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髋关节置换术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20例。A组给予地佐辛0.8mg/kg+托烷司琼5mg,B组地佐辛0.8mg/kg+右美托咪定1ug/(kg·d)+托烷司琼5mg,C组地佐辛0.5mg/kg+右美托咪定1ug/(kg·d)+托烷司琼5mg。观察比较3组VAS评分、Ramsay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不同时间节点VAS分值3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B组T2~L时间节点Ramsay分值显著高于A组和C组同时间节点(P〈0.05);T1时间节点Ramsay分值3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和皮肤瘙痒,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嗜睡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C组患者总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A、B两组患者总满意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等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PCIA,可降低地佐辛用量而达到满意镇痛效果,患者满意度高,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应用小潮气量高频率手控呼吸诱导预防术后呕吐的效果。方法选取ASAⅠ-ⅡLC病人120例,排除心、肺、脑、肾和精神疾病,随机分为三组。A组40例,麻醉诱导静脉滴注阿扎司琼,采用常规潮气量、常规呼吸频率;B组40例,静脉滴注阿扎司琼+小潮气量高频率手控呼吸诱导;C组40例,未用止吐药,常规潮气量和呼吸频率。比较各组的麻醉持续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和不同时间点MAP、HR、SPO2%、PETCO2的情况,术后24小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各组的气腹前、气腹后5min、10min、20min、30min的MAP、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C0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麻醉持续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0.0%,B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7.5%,C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70.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潮气量高频率手控呼吸诱导可减少气体进入胃内,降低胃内压力,防止CO2滞留,预防术后恶心呕吐,保障了LC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化疗药在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大鼠肝癌实验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大鼠移植性肝癌中化疗药物的抑瘤及肝损害作用。材料与方法复制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经肝动脉插管采取以下介入治疗方案:A组(小剂量TACE,n=10):经肝动脉灌注丝裂霉素(MMC)50μg+超液态碘油(UFLP)50μl+明胶海绵粉(GF)25μg;B组(常规剂量TACE,n=10)经肝动脉灌注5-Fu5mg+MMC50μg+UFLP50μl+GF25μg;C组(对照组,n=10)经肝动脉灌注生理盐水0.3ml。介入术前及术后12d,分别行MRI检查测量肿瘤体积V1及V2,并计算、比较V2/V1,取术后肿瘤及瘤周肝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并行肝功能检查。结果存活27只大鼠,V2/V1比较结果:C组高于A、B组,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B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间肿瘤坏死程度分别为58.25%、55.60%、26.67%,C组低于A、B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A、B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间瘤周肝组织改变分别为肝细胞胞浆疏松化、气球样变、无变性坏死;肝功能比较结果:A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高于C组(P〈0.05),而B组又高于A组(P〈0.05),A、C组间总胆红素(TBIL)与白蛋白(AL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前者低于B组(P〈0.05)后者高于B组(P〈0.05)。结论一定剂量化疗药的TACE可有效治疗大鼠移植性肝肿瘤,增加化疗药剂量并不能增加这种作用,相反能明显加重对肝组织的损害及对肝功能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盐酸托烷司琼是一种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可以抑制消化道及中枢5-HT3受体,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毒副作用轻微。我院自2003年11月至2004年12月,参加了国家卫生部批准的国产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批件号:2003L02116)。其中包括在防治含顺铂及阿霉素化疗方案所致CINV方面的研究,现将其部分结果,即防治环磷酰胺(CTX)+阿霉紊(ADM)+5-氟尿嘧啶(5-FU)化疗方案(CAF方案)引起的食欲下降以及恶心、呕吐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寻求一种比较理想的、安全有效的术后静脉镇痛配方。方法240例使用全身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80例。全麻苏醒后行PCIA,Ⅰ组为低剂量组(芬太尼0.012mg/Kg+曲马多12.6mg/Kg+托烷司琼2mg),Ⅱ组为中剂量组(芬太尼0.016mg/Kg+曲马多12.6mg/Kg+托烷司琼2mg),Ⅲ组为高剂量组(芬太尼0.02mg/Kg+曲马多12.6mg/Kg+托烷司琼2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成200ml。观察各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镇痛效果、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人数及严重程度、头晕头痛、椎体外系症状、嗜睡、骚瘁等不良反应。结果Ⅰ、Ⅱ组HR无明显变化,Ⅲ组下降明显(P〈0.05或P〈0.01)。Ⅰ组术后MAP升高(P〈0.05);Ⅲ组MAP术后明显下降(P〈0.01或P〈0.05)。术后镇痛效果VAS评分及病人自主按压次数Ⅰ组与Ⅱ、Ⅲ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恶心、呕吐病人数及严重程度评分的比较中,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骚痒、呼吸抑制及嗜睡,Ⅲ组与Ⅰ、Ⅱ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将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用于术后静脉镇痛,在减少各自用量的同时,不良反应也减少,并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本实验中的中剂量芬太尼组镇痛配方为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的术后PCIA配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各自疗效并进行评估。方法:60例择期经膀胱前列腺摘除病人。随机分R、B两组各30例。术中均采取L2-3硬膜外阻滞麻醉,给0.75%罗哌卡因和2%利多卡因对半混合液,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术毕两组均给负荷量罗利对半混合液5ml。背景输入2ml/h,PCA量0.5ml,锁定时间15min。PCA药液R组0.15%罗哌卡因+芬太尼3ug/ml+地塞米松0.1mg/ml+Ns共100ml,B组0.15%布比卡因+芬太尼3ug/ml+地塞米松0.1mg/ml+NS共100ml。术后6、12、24、48h分别观察BP、HR、RR、SpO2、疼痛评分(VAS)、恶心、呕吐及下肢麻木。结果:两组病人镇痛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也无差异(P〉0.05),下肢麻木的发生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PCEA不但与布比卡因有相同的疗效,而且优于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7.
康艾注射液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减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在恶性肿瘤化疗中减轻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化疗毒副反应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康艾注射液5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5d,于化疗前2d开始用药,对照组单纯化疗,所有病例均化疗2周期。结果:治疗组白细胞降低的例数及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恶心呕吐反应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重度呕吐比例稍低。结论:康艾注射液在恶性肿瘤化疗中对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都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该药可以起到化疗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8.
祖薇  辛志坤 《人民军医》2014,(8):865-866
目的:观察比较4种方法治疗中老年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翼状胬肉211例(216眼)随机分为A组50眼,行单纯性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48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c组80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D组38眼,行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移植+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比较4组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c组和D组痊愈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A组(P〈0.05,P〈0.01);c组、D组痊愈率又显著高于B组(P〈0.05);c组、D组痊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B组、C组和D组复发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A组(P〈0.05,P〈0.01);C组、D组复发率又显著低于B组(P〈0.05);C组、D组复发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B组、c组和D组手术时间显著或非常显著长于A组(P〈0.05,P〈0.01);c组、D组手术时间又显著长于B组(P〈0.05);C组、D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4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4组均未发生睑球粘连、巩膜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翼状胬内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中老年翼状胬肉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彭乐  王刚  陈瑨  李冬藏 《人民军医》2014,(9):985-986
目的:观察不同化疗时机对术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并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72例,随机分为A、B、C组各24例。3组均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A组、B组、c组分别在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3周开始实施化疗。随访60个月,观察项目包括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1年复发及转移情况,并比较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结果:3组间疲劳乏力、恶心呕吐、肌痛、便秘、食欲缺乏、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B组术后1年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A组及C组(P〈0.05);3组间1年及3年生存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术后2周实施5一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术后1年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托烷司琼预防手术后吗啡静脉自控镇痛(PCIA)期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择期妇产科手术患者120例,根据镇痛配方不同随机双盲分成A组,吗啡40mg;B组,吗啡40 mg加氟哌利多5 mg;C组,吗啡40 mg加托烷司琼2.5 mg;D组,吗啡40 mg加托烷司琼5 mg,每组各30例,各组配方容量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为100 mL。术后接1次性微量泵行PCIA48 h。观察术后6、12、24和48 h的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以及不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4组病例年龄、体重和手术时间及镇痛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B、C、D组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C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B、D组。结论:托烷司琼能安全、有效地预防术后病人吗啡静脉自控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小剂量托烷司琼(2.5 mg)的副作用更小。  相似文献   

11.
不同介入模式治疗肝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化疗药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中的临床价值,探讨提高临床疗效的有效方案。资料与方法 9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在超选择性插管后接受3种介入治疗方案:A组(36例,低剂量TACE,L-TACE),给予丝裂霉素(MMC)10mg与超液态碘油(UFLP)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GS)栓塞;B组(27例,常规剂量TACE,C-TACE),给予表柔比星(EPI)40mg,卡铂(CBP)500mg,羟基喜树碱(HCW)25mg其中两种灌注,然后用MMC与UFLP乳剂及GS栓塞;C组(33例,L-TACE与经皮肝穿乙醇消融联合,L-TACE+PEI),在MMC与UFLP乳剂及GS栓塞术后行PEI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术后肝功能、副反应发生率和1、2、3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术后1周B组肝功能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显著高于A、C两组(P〈0.05),白蛋白(ALB)低于A、C两组,而C组仅ALT与AST高于A组(P〈0.05);4周后B组ALT和ALB仍分别高于和低于A、C两组(P〈0.05);术后腹胀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B组显著高于A、C两组(P〈0.05),腹痛的发生率C组高于A、B组(P〈0.05);术后4周甲胎蛋白(AFP)值比较,A、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B组(P〈0.05);A、B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6.7%、52.8%、36.1%和70.4%、51.9%、29.6%,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9%、78.8%、60.6%,显著高于A、B两组(P〈0.05)。结论 TACE中化疗药剂量对肝癌患者疗效无显著影响,但常规剂量TACE对肝功能影响较大;低剂量TACE联合PEI是提高疗效、保护肝功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期待治疗对不同孕周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88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孕周分三组:A组〈28w,23例;B组28~31w,30例;C组32~33~,3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组患者年龄、孕产次、入选时血压、尿蛋白无明显差异;3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以C组最低,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88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期待治疗时间0~45d,平均11.3d;B组期待时间显著长于C组(P〈0.05),A组与C组及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率A组明显高于B组与C组(P〈0.05),B组与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胎死宫内、新生儿患病率、新生儿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孕周越小发病率越高,但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影响母婴预后,适当期限内的保守治疗有助于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盐酸帕洛诺司琼胶囊与盐酸托烷司琼在预防及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行环磷酰胺联合表柔比星方案(AC方案)辅助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住院的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术后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统一采用AC方案化疗。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8例。A组患者化疗前30 min使用盐酸帕洛诺司琼胶囊+阿瑞匹坦+地塞米松;B组患者使用盐酸托烷司琼+阿瑞匹坦+地塞米松,以防治恶心、呕吐。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急性呕吐及延迟性呕吐的缓解率,并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头痛、便秘、眩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4.4%,B组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急性呕吐期,A组的完全缓解率(83.3%)明显高于B组(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延迟期呕吐的缓解率,A组的完全缓解率(44.4%)同样高于B组(11.1%),且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的比较中,A组便秘及胃肠道紊乱发生率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胶囊在化疗相关性呕吐的治疗中,疗效明显优于盐酸托烷司琼;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盐酸托烷司琼。  相似文献   

1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兔胰岛素水平变化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兔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变化,探讨变化机理。方法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标准NAFLD模型组(A组)、半量NAFLD模型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A组给予高脂饲料160g/(兔·d),B组给予高脂饲料80g/(兔·d)+普通饲料80g/(兔·d),C组给予普通饲料160g/(兔·d)。饲养周期13W。实验前后采集血浆标本,常规检测实验前后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糖(Bs)水平;肝脏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1)Ins:C组饲养前后无差异;B组饲养后Ins升高(P〈0.05);A组饲养后Ins水平升高(P〈0.01),且高于B组(P〈0.05)。(2)BS:饲养后A组、B组血糖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A组高于B组(P〈0.05)。(3)TC、TG:饲养后A组、B组与饲养前比较升高(P〈0.05或P〈0.01),且A组高于B组(P〈0.05)。(4)肝脏病理学:A组重度NAFLD,B组轻度~中度NAFLD,C组正常肝脏组织。结论高脂血症致NAFLD兔Ins水平升高,且与NAFLD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或普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15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300mg/d,氯吡格雷负荷量300mg继以维持量75mg/d的抗血小板治疗,并随机分为A阿托伐他汀组(A120mg/dn=30,A240mg/dn=30,A380mg/dn=30)、B普伐他汀组(20mg/d,n=30)和C无他汀组(n=30)。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CD62P、CD63含量及比浊法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结果:他汀治疗前后,A组、B组、C组上述指标的差值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A1组、A2组、A3组与C组相比,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值组间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不抑制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不同血清钠水平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35例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患者,根据其人院时血清钠水平分为低钠血症轻(A)、中(B)、重(C)3组。然后比较肝硬化腹水患者不同血钠水平的肝功能分级。结果不同的低钠程度的肝功能分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C两组分别与A组比较,肝功能Child分级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B、C两组之间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钠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紧密相关性。提示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需重视预防,及时发现并治疗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阿托品和长托宁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唾液分泌的影响以及不良反应.从而研究两者作为两种不同的麻醉前用药的优缺点。方法随机选取择期手术患者100例平均分成两组,A组为阿托品组,B组为长托宁组。手术前30min,给A组肌注阿托品0.01mg/kg,B组肌注长托宁0.01mg/kg,观察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和唾液分泌的情况。结果与注药前基础值相比,A组注药后各时点心率均显著升高(P〈0.05),而B组心率无明显变化(尸〉O.05)。两组间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在麻醉前和用药后无明显变化,而均在气管插管后有显著升高:但与基础值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给药15min、30min唾液分泌均有减少趋势,插管时,B组唾液分泌明显减少的例数多于A组,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拔管后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麻醉前应用的这两种药物,长托宁在稳定心率、减少唾液分泌和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均明显优于阿托品,是麻醉前用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迟复苏、低容量液体复苏、脑垂体后叶素复苏对创伤早期重度未控制性失血性休克(UHS)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中华田园犬24只,股动脉放血,制作重度UHS模型。采用完全随机法随机分为A组(延迟复苏组);B组(低容量液体复苏组);C组(脑垂体后叶素组)。观察各组放血前即刻(TO)、达到目标血压时(T1)、实施三种复苏方法后1h(T2)、复苏平稳后2h(113)各时点的HR、MAP、CVP、血气分析及各组的出血量和72h存活率。结果1、2时点,A组的CVP、MAP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在B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接近TO;在T2时点,A组的PaO: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中心静脉血乳酸(BL)和碱剩余(BE)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BE明显高于C组(P〈0.05)。T3时点,B组和C组的BL和BE均组和明显高于1、0时点(P〈0.01),低于T1时点(P〈0.01)。三组间的Hot、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72h内存活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1)。结论低容量液体复苏能显著提高重度UHS时的存活率;小剂量垂体后叶素的复苏效果优于低容量液体复苏。  相似文献   

19.
复方樟柳碱联合传统药物治疗视网膜震荡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波  王卫民 《人民军医》2008,51(9):595-596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传统药物治疗视网膜震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视网膜震荡45例(57眼),随机分为传统药物治疗组(A组)、复方樟柳碱治疗组(B组)和联合治疗组3组(C组),各15例,并比较疗效。结果:B组与C组疗效显著优于A组(P〈O.01);B组与C组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C组治疗后视力提高者显著多于B组(P〈0.05)。结论:采用复方樟柳碱联合传统药物治疗视网膜震荡疗效更满意。  相似文献   

20.
陈岳  谢方明  孙雷 《人民军医》2008,51(6):359-360
目的: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之间的关系及胸腺素α1预防效果。方法:将带状疱疹100例,分为胸腺素α1组(A组)和泛昔洛韦组(B组),各50例;另选健康者42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和免疫荧光法测定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经治疗4周后,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B组治疗前后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在治疗带状疱疹时,加用胸腺素α1能有效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