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症状的发生特性及倍他乐克的干预作用.方法 经24 h Holter监测确诊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00例,分析其症状的有无及发生比率.经倍他乐克治疗3个月后再次行Holter监测,分析房颤症状的变化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阵发性房颤症状的有无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患者中55例(55%)为无症状房颤发作,45例为有症状房颤发作.经倍他乐克治疗后,45例有症状房颤患者中28例症状完全消失,其中16例为窦性心律,12例为无症状房颤;在55例无症状房颤患者中,31例仍为无症状房颤发作.房颤的症状与年龄、性别有关,年轻女性更易产生症状(P<0.05),与心室率及心率差值呈正相关(P<0.01),与左房内径呈负相关(P<0.01).结论 阵发性房颤患者中无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倍他乐克既可以减少房颤患者的症状,又可减少无症状房颤的发作.年轻女性、心室率快、心率差值大者更易产生症状,左房内径大者不易产生症状.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实施血液透析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亚萍 《包头医学》2009,33(4):238-239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液透析时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32例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原因的分析,针对原因采取干预对策,干预前后进行效果对比。结果:采取干预对策后,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机率减少,透析质量提高。结论:精心全面的护理观察,对预防并发症,保证透析顺利进行有积极的防治作用,并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患者的影响,提高妊娠率。方法对2008-01-2008-12在我院接受IVF-ET治疗的122例患者在取卵前后针对不同的心理进行干预。结果本组122例接受IVF-ET治疗后临床妊娠43例,妊娠率为35.25%,流产5例,流产率为11.63%,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征8例,发生率为6.56%。结论适时心理干预能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和配合手术,提高IVF-ET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食管返流病(GERD)引起类似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ST-T改变的机制,以指导诊治减少误诊.方法采用24h食管下段pH值监测,并同步进行Holter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患者主观症状记录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8例在出现主观症状时均同时出现食管pH值下降及心电图ST-T下移.结论 GERD在食管酸度下降引起主观症状的同时可出现心电图ST-T改变,长期口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抗心绞痛药物,效果不显著,经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后,返流改善同时心电图改变亦消失,采用同步记录食管pH值及Holter以及主观症状,对三者进行对照分析是确诊酷似心绞痛的GERD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雪玲  王菊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2):1518-1519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CT增强扫描中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增强患者对检查的认知度,提高医患配合默契度,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经过检查前后及时的护理干预,受检人员全部顺利通过检查,未出现明显的生理和心理不良反应,确保了诊断符合率。结论在CT增强扫描中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可以使受检者顺利通过检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主要症状的治疗、护理及院内感染的防控。方法总结65例患者的主要症状及护理经验,并分析护理干预前后患者中发热、呼吸困难、补液过多心功能不全和自述心理压力大的比率变化及消毒隔离的措施。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出现发热、呼吸困难、以及自述心理压力大的比率分别为12.3%、10.8%、4.6%,均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的防护和消毒隔离措施可以有效防控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加强护理针对性的干预,能有效加强患者心理健康,减少治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拔管中的运用及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2013年9-11月间患者使用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例数,运用品管圈对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相应对策及实施,评价2014年1-3月实施品管圈方法后患者使用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例数,对比品管圈实施前后2组在出现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留置针的非计划拔管率从64%降低到2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能有效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提高留置针正常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变化规律.方法对100例疑为冠心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观察.结果部分患者在休息或睡眠后,心率减慢时出现不同程度的ST段下移,活动后待心率增快时可恢复正常.结论对临床疑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人,在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正常的情况下,建议做Holter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通过欧洲药学监护网络(PCNE)分类方法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药学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取蚌埠市3家社区卫生机构登记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社区医护联合服务模式干预;观察组给予药师-医护联合服务模式干预,临床药师采用PCNE分类方法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相关问题(DRPs)进行分析,针对患者DRPs发生原因制定个体化药学服务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DRPs发生情况、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情况及用药依从性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干预前后发生DRPs分别为72、28例次,对照组干预前后发生DRPs分别为70、55例次,观察组干预后DRPs发生例次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均明显减少;发生DRPs的原因主要为患者相关原因。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用药依从性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个体化药学服务可以有效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用药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水平;同时可以减少患者DRPs的发生,提高合理用药率。  相似文献   

10.
吴美样 《吉林医学》2011,32(22):4707-4708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80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自身对比观察,观察护理干预前后体位、睡眠质量、生活自理能力、再住院率情况。结果:干预后临床症状、活动耐力、睡眠质量、再住院率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品管圈质量改进方法在降低住院患者外出不归的作用。方法2013年7-9月,我科以“降低住院患者外出不归”为主题,开展为期3个月的品管圈活动,探讨降低住院患者外出不归的方法。结果住院患者外出不归由实施品管圈方案前的33.9%降低至实施后的12.2%。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降低住院患者外出不归的状况,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2.
杨洋 《中外医疗》2013,(25):34-35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12月对急诊患者实行QCC的高品质护理,将护理人员分成几个圈组,在总结平时的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后,确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把握现状与设定目标,解析问题、拟定及实施对策的品质圈活动进行质量改进和巩固。实施3个月后,通过比较患者满意程度和住院时间来评价效果。结果该次品质圈活动有效的找到问题,确定主题,分析原因,然后逐条进行改进,使先前的各类问题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和住院时间明显改善(P<0.05)。结论品管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增强了沟通协作能力。从而有效降低了各类问题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护理质量,使患者满意,更快的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神经外科输液卡漏签名率中的作用,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方法:依照品管圈十大步骤: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及改进。以降低和杜绝输液卡漏签名的发生,确保医疗质量的安全。结果:1有形成果:输液卡漏签名率由对策实施前的2.86%降至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无形成果:和谐程度、积极性、责任感、沟通配合、愉悦感、凝聚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品管圈手法8个方面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输液卡漏签名率,保证了医疗质量的安全,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和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3):129-132,136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胰岛素泵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胰岛素泵精细化管理"为主题,品管圈应用前,对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泵使用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设立目标,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实施品管圈前后内分泌科护士对胰岛素泵的使用情况。结果通过运用QCC管理工具,内分泌科护士对胰岛素泵的使用管理能力显著提高,同时全体圈员对品管圈的认识和运用能力、制度执行力有了提升,团队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护士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积极性等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护士管理胰岛素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以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开展跌倒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设定活动目标、制定及实施对策等品管圈活动。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活动前的1.23‰下降至活动后的0.41‰(P〈0.01),患者满意率从94.1%上升到96.7%(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及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某医院临床医师外科换药操作规范执行情况及影响其规范执行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提升临床医师换药操作规范化。方法2016年2至9月综合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通过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况把握、目标设定、原因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等步骤,实施品管圈活动,按照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评价活动效果。本研究应用自身对照研究,通过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携手圈",运用品质管理工具,使用自拟的"换药操作实践技能考核表"和"换药操作不规范原因调查表",对77名临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观察,比较品管圈活动干预前后提高临床医师换药操作规范合格率的情况。采用SPSS 20.0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品管圈活动干预后,临床医师换药操作规范相关质量指标均明显升高。活动前均分(80.45±9.42),活动后均分(90.06±3.43)(P<0.01)。临床医师换药操作规范合格率由活动前的57.14%提升至活动后的98.70%(P<0.01),达到了设定的90.98%目标值。操作关键项目中的衣着规范率、手卫生措施执行率、消毒隔离措施合格率、无菌操作合格率、物品处理合格率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品管圈活动后医师各项能力也均有不同程度提升。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能取得良好效果。品管圈质量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感染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是感染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品管圈在提高藏区县级医院住院病案甲级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30日-2018年7月31日期间某院成立提高住院病案甲级率为活动主题品管圈组。前期圈员们通过现况调查收集数据,利用检查表及柏拉图、鱼骨图等手段解析住院病案低甲级率的改善重点及要因。后续按照对策拟定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前期检查发现入院记录书写不规范和三级查房记录不规范是住院病案主要缺陷,并得出住院病案甲级率低的诸多要因。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后期检查显示入院记录和三级查房记录的不规范缺点数由活动前的132项下降到活动后的67项,同时甲级病案率由活动前的69.70%提升到活动后的90.95%。结论应用品管圈进行持续改进,可有效地提高藏区县级医院住院甲级病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升化疗患者PICC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品质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以“提升PICC 护理品质,确保化疗药物安全输入、减少并发症”为主题的活动。随机对活动前后两组共156例进行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找出PICC在使用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化疗患者行PICC穿刺一次成功率由84.62%上升到96.15%;因PICC护理不当造成的静脉炎、导管堵塞以及感染等并发症也明显减少。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地提高PICC护理水平,确保化疗药物的安全输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办法在降低监护室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缺陷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监护室在品管圈活动前后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各300例(次),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有序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针对各种缺陷进行改进和处理,分析改进前后的有效性。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血气分析标本中缺陷率(0.33%)显著低于实施前(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73,P〈0.05),标本采集缺陷原因中位居首位的是标本凝固,其次是气泡较多、采集步骤不规范、标本污染、知识匮乏,实施后标本凝固率(0.33%)明显低于实施前(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步骤,显著减少标本凝固、污染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缺陷,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顾琼  任燕  赵华岚  朱科第  邹静  刘丹 《四川医学》2014,(9):1246-1247
目的 应用品管圈提高引流液登记的合格率。方法 首先成立以管理体温单上引流液登记为目的的品管圈,根据现状,找出问题所在,提出目标,制定对策,应用品管圈活动管理引流液登记。结果 从2013年10月20日至2014年2月20日对引流液登记进行品管圈管理后,引流液登记的合格率由活动前的86%上升到96%。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引流液登记合格率,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