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婴幼儿急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2-2008年期间收治的年龄<3岁的48例婴幼儿急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结果 婴儿31例,占65%;跌伤37例,占77%;12例(25%)有原发意识障碍,8例(17%)出现抽搐,8例(17%)合并颅骨骨折.18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13例入院立即手术),7例行钻孔外引流,23例行保守治疗.1例因脑疝死亡,2例伴肢体运动功能减退,45例治愈.结论 婴幼儿急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婴儿,早期易被忽视,易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或积液,早期诊断、积极外科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侯林生  张锋 《西南军医》2007,9(4):36-36
目的探讨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对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治疗的3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复查头颅CT并发硬膜下积气5例,硬膜下积液3例。1个月后再次复查头颅CT显示硬膜下积气、积液均吸收,全部病例临床治愈。结论钻孔冲洗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之一,手术简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脑梗死患者的f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早期诊断发现、早期治疗,有助于提高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脑梗死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和临床特征,提高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经CT扫描确诊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男38例.女1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观乳头水肿等高颅压症状。老年患者则以智力精神症状,大小便失禁为常见。结果:CT扫描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不同密度占位,有助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早期发现和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颅骨为孔冲洗引流48例,2例合并其他脏器衰竭保守治疗,全部治愈。结论:老年人硬膜下血肿CT密度变化与外伤时间不一致,不能以时间长短来划分慢性、急性或亚急性.无明确外伤史者CT前易误诊,应引起内科医师的重视,颅骨钻孔冲洗引流创伤小,效果好是治疗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颅内硬膜下积液,又称硬膜下水瘤,在颅脑外伤性病人中较常见,部分病例往往因治疗不及时或忽视治疗而发展为硬膜下血肿,加重临床症状。笔者回顾性分析2000-2004年23例硬膜下积液患者病例资料及CT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硬膜下积液的CT诊断准确率,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孙翔宇 《西南军医》2008,10(2):36-37
目的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预后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全部达到治愈标准。临床症状均在7天内消失,2周后CT复查血肿消失。结论单孔或双孔钻颅血肿引流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改进慢性硬膜下血肿闭式引流手术方法与常规闭式引流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改进法闭式引流术后1 d和22例常规闭式引流术后3~4 d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头颅CT扫描以及两组术后10 d头颅CT扫描,测量两组患者血肿腔内残留气体和液体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改进法闭式引流组仅有微量气体和液体残留,而常规法闭式引流组则有较多气体和液体残留,两组血肿腔积气和液体残留量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改进法闭式引流手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更好的方法,符合生理,引流彻底,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移行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伟 《创伤外科杂志》2001,3(4):309-309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移行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机制。 认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与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CT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总结具有诊断意义的CT征象。方法:回顾分析29例经手术和保守治疗证实的资料完整的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临床症状体征。结果:29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CT检查出36个血肿灶。单侧24例,双侧5例。左侧15个.右侧21个,病灶分布以额颞顶部为主,其次分布在额顶或顶枕部,血肿呈新月形或半月形,位于大脑凸面,跨越颅缝,密度与脑实质相仿,CT值40-45Hu。同侧脑皮髓质界面内移,脑室受压变形、移位。双侧血肿时,中线结构向血肿小的一侧偏移。血肿较大时可以产生脑疝。CT增强扫描。脑膜及脑表面小血管强化使血肿轮廓变清晰。结论:具有诊断意义的征象有:(1)脑灰白质界面内移,(2)病灶侧脑沟消失。脑回聚拢、内移,(3)侧脑室受压变形及中线结构向健侧或血肿灶较小的一侧移位。(4)大脑镰下疝。CT增强扫描及MRI对发现小血肿及脑疝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早期诊断发现、早期治疗,有助于提高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脑梗死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关系。方法:对33例通过CT扫描确诊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前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并于手术后1周再次进行认知功能评估,通过对术前术后认知功能的评估结果,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是否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并初步判断手术是否早期可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结果:33例患者中,有32例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但都表现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手术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好转(MMSE评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可以伴随认知功能改变,手术治疗后,可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改进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5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CT定位,在血肿周边,经皮锥开颅骨,成直径5mm单孔。沿硬膜下一次插管排空血肿。以下列4项判定治疗结果:有无活动出血;CT监视复查插管有无脑组织损伤;血肿排空量;有无严重并发症;有无再出血。采用质反应单项序贯试验确定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58例无一例出血,无一例插管损伤脑组织,血肿排空量均在85%以上,无一例再出血,无一例严重并发症。提示该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出血可行。这种判定的准确性为99%(α=β=0.01)。结论 微创单孔血肿周边锥颅,沿硬膜下一次插管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操作简单,损伤小,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冲洗引流术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32例行钻孔冲洗引流术的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气5例,硬膜下积液3例,血肿复发1例。结论钻孔冲洗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亚急性及慢性硬膜下血肿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27例(34个)亚急性及慢性硬膜下血肿在SE多回波、SE—T_1WI和快速RARE—T_2加权序列中的信号特征及在不同成像平面中的形态学特征。充分肯定了MRI 在显示血肿的敏感性和精确性方面明显优于CT。对于血肿引起的占位效应的显示,MRI 也明显优于CT.结合文献,对自发性硬膜下血肿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古民 《民航医学》2006,16(4):40-40,F0003
急性外伤性小脑幕硬膜下血肿较颅盖骨部位硬膜下血肿少见,由于小脑幕特殊的解剖结构,其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tracrania hematoma,DTICH)是指患者首次CT检查未发现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发现颅内血肿,或在已有颅内血肿的患者又发现不同部位新的颅内血肿。适时复查CT,对DTICH早期诊断,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钻孔改良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头颅CT/MRI定位选择血肿最厚处钻孔,扩大骨孔直径至2cm左右,在前后骨孔缘各咬一斜坡骨槽,悬吊硬脑膜,于骨孔前侧骨槽缘及后侧骨槽缘分别切开硬膜及血肿外包膜约0.4cm大小,同时立即分别依前后方向将两根质软的多孔硅胶引流管置入血肿腔,深度达血肿腔2/3处,缓慢放液,交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直至从两引流管流出的液体清亮为止,调整骨孔于头位最高点,固定引流管并逐层缝合伤口。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对12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上述钻孔改良引流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本组126例经钻孔改良引流术治疗后病情均改善,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无一例死亡,也未发生脑损伤、颅内血肿、硬膜下积液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8例术后创腔积气(〈10ml),但无张力性气颅表现,2个月后复查头颅CT积气消失;2例诱发癫痫,拔除引流管后缓解。结论钻孔改良引流术治疗硬膜下血肿疗效好,减少了术后血肿复发及各种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17.
邹庆华  吕茂洲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1):1977-1978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手段,总结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结果。方法:13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采用保守治疗112例,手术治疗25例。结果:在保守治疗的112例中,有81例TSH量逐渐减少,最终完全吸收。有31例积液量无明显改变。手术治疗的25例中,8例为双侧额颞顶部硬膜下积液,17例为单侧额颞顶部积液。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应首选保守治疗,钻孔引流的复发率较高(88.9%),如需手术治疗以选择积液腔-腹腔分流术为好。如症状不严重的病人,可严密观察,当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时,可行钻孔引流术。  相似文献   

18.
典型的硬膜下血肿对于专职的CT影像医生和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来说诊断是容易的,但是不典型或少量或慢性硬膜下血肿CT表现变化多端,缺少足够认识时可能造成误诊而耽误病人的治疗。为此收集了1992.6-2000.6作过CT检查且资料完整的126例不典型硬膜下血肿做一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水平。1资料和方法126例中,73例经手术证实,53例根据其外伤史并结合临床表现作出诊断,其中19例通过复查而明确诊断。这53例均经脱水和中药治疗,症状缓解,随访间隔时间最短为2w,最长为6个月,其中3例随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合并严重心肺疾患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简易手术.方法:对3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在局麻下进行钻孔引流,不进行冲洗.结果:33例患者,1例术后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1例因术后疗效不佳改行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治愈,31例术后1个月复查头颅CT,23例硬膜下血肿完全消失;6例少量残留;2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局麻下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不冲洗)较传统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手术操作,减少麻醉及手术并发症,且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iSOdense Sudur al hematoma)简称ISDH对有时没有提供明确的外伤史或临床病状不典型的病例诊断较为困难,必须通过CT扫描才能确诊,从1989年10月~1993年3月硬膜下血肿的病例中选择12例,经CT检查诊断为ISDH,均经CT增强扫描、MRI和手术证实,我们认为正确认识和掌握ISDH的CT征象,对ISDH正确诊断和及时处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