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妇对分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文明产科的标志,减轻和消除产痛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分娩镇痛是指消除或缓解分娩时产痛的措施。理想的分娩镇痛必须保证母婴安全、易于给药、起效快且能满足整个产程要求,使产妇清醒地参与分娩过程,且不影响宫缩和产程。目前分娩镇痛的方法主要有非药物性镇痛法、药物性镇痛法、局部神经阻滞法和椎管内神经阻滞法4类,其中椎管内阻滞因镇痛效果满意,成为目前国外最广泛采用的方法。本文就分娩镇痛相关理论及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分娩会给产妇带来巨大的疼痛,虽然是一种生理现象,但会对产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如何使产妇在安全、清醒、痛苦少的情况下自然分娩,一直是医务人员的奋斗目标。目前分娩镇痛方法很多,但国内外采用最多的是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现将椎管内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椎管内阻滞是目前普遍应用的一种分娩镇痛方式,综述近年来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包括: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给药模式的优化、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镇痛、对新局麻药的评价、椎管内联合使用的其他辅助药物、可行走的镇痛对分娩的影响、镇痛开始及终止的时机、不良反应或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求镇痛分娩已成为趋势。在分娩镇痛的诸多方法中,椎管内阻滞是最有效的方法[1-2],其具有镇痛效果好、阻断产妇交感神经活动、改善胎儿及新生儿的酸碱平衡状态、产妇满意度高等优点。现就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应用新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椎管内神经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祖文 《河北医学》2002,8(11):1030-1032
分娩疼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由于疼痛及由此产生的紧张、恐惧,从而影响了子宫的收缩,甚至导致分娩过程的异常.因此,寻找安全而有效的镇痛方法对缓解产妇的分娩疼痛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对分娩镇痛的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派生出药物镇痛,椎管内神经阻滞镇痛,局部神经阻滞镇痛及吸入麻醉镇痛等,而椎管内神经阻滞镇痛是目前应用最多、效果最好的镇痛方法.本文对椎管内神经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作一评价.  相似文献   

6.
黄绍强 《上海医学》2007,30(12):949-951
与静脉给药分娩镇痛相比,椎管内阻滞无论在镇痛效果还是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面均优于静脉镇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有相当多的产妇无法通过椎管内阻滞进行分娩镇痛,这些原因包括硬膜外阻滞的绝对禁忌证(如产妇拒绝、凝血功能障碍、穿刺部位感染等)、硬膜外穿刺操  相似文献   

7.
张相明 《当代医学》2016,(13):19-20
目的 探讨椎管内阻滞和导乐仪联合应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2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均行导乐仪镇痛,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另给予椎管内阻滞麻醉,比较2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以及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妇分娩疼痛主要表现为0级和I级,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管内阻滞麻醉联合导乐仪应用于分娩具有良好分娩镇痛效果,可明显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初产妇、单胎、头位、产科检查认为可行阴道试产的100例产妇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未行分娩镇痛的产妇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疼痛、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的评分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第2产程、第3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是一种效果良好的分娩镇痛方式,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邓莉  谢学欧 《重庆医学》2001,30(3):236-237
分娩疼痛不仅给产妇带来痛苦,且对胎儿也不利,已成共识。目前公认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效果较为确切,而用药方式及药物各家不一,本院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阻滞分娩镇痛产妇发热对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制定病例入选标准,入选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后681例孕妇按入选病例在实施椎管内神经阻滞镇痛后至产程结束是否出现发热(>37℃)分为发热组( A组)和非发热组( B组)。对两组病例的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 两组生产过程中总产程、是否使用催产素、器械助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B两组产妇产出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椎管内神经阻滞分娩镇痛产妇发热对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初产妇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两组分别在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5μg和罗哌卡因3mg,待产妇VAS≥3分时启用自控PCA泵维持镇痛。并对两组的不同时间点进行VAS评分,记录镇痛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及运动阻滞情况等指标。结果A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镇痛维持时间均明显优于B组(P<0.05或0.01),并且对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较小。结论舒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具有起效快、镇痛强、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孔清 《医学综述》2013,19(6):1111-1114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与进步,分娩镇痛的研究逐渐成为产科临床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由原来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方式的研究到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常用的药物,最后到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对母婴产生的影响。该文着重从上述三方面对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行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产妇60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产妇蛛网膜下腔推注5μg舒芬太尼+1.5mg罗哌卡因共2.5mL,B组推注罗哌卡因3mg。所有患者连接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A)电子泵。记录镇痛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胎心率(FHG)、宫缩持续时间等。记录两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产程、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镇痛后的疼痛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镇痛后5min时A组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当宫VI开至7-8cm、宫口开全时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A组的首次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两组产程、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及瘙痒、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蛛网膜下腔阻滞单纯应用罗哌卡因比较。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镇痛效果确切完善,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管内镇痛后对产妇体温的影响机制。方法临床随机选定样本1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产妇行椎管内分娩镇痛,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体温、心率、血压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体温在麻醉后5min、30rain、2h与麻醉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产妇麻醉后5min、30min、2h内体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椎管内分娩孕妇体温变化幅度较低.有效控制产妇基础代谢,建议产妇分娩时采用椎管内的镇痛处理。  相似文献   

15.
蒲春波  高彬  叶静 《基层医学论坛》2013,(18):2321-2323
目的调查产科护理人员对椎管内分娩镇痛的认知程度及影响。方法对我市3所医院产科门诊护士、产科病房护士、助产士进行分娩镇痛问卷调查,了解产科护理人员对椎管内分娩镇痛认知情况。结果有24.30%的人员清楚了解椎管内镇痛,有20.56%的护理人员完全不知道,62.62%的产科护理人员对椎管内镇痛表示支持;通过专业学习了解相关知识的仅占22.43%,有86.92%的人员是通过网络或朋友的途径得以了解。结论产科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椎管内镇痛相关知识的专业学习,特别是门诊及病房的护理人员应提高对椎管内镇痛的认知,为其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伟斌 《医学综述》2013,19(8):1475-1478
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因其用药量小、起效快、镇痛效果确切、对运动神经阻滞轻微及母婴影响小等优点,近年来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随着患者自控镇痛技术的出现和成熟及新药物的临床应用,许多研究表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能应用于产程早期,可缩短产程并降低剖宫产率,对产妇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已成为目前比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并于近几年来在国内临床趋于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分娩镇痛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芳  黄东林 《医学综述》2007,13(11):840-842
分娩镇痛不仅是现代文明产科的标志、是每个产妇应享受的权利,同时也能够提高分娩期母婴的安全。进一步深入研究分娩镇痛是产科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分娩镇痛的方法选择以及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长期以来国内外的研究存在很大的差异,人们在试图寻找更理想的方法和药物。目前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在国内也已得到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硬膜外分娩镇痛时间对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麻醉方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0年6月于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并中转剖宫产的孕妇临床资料,根据剖宫产麻醉方式分组:硬膜外导管位置正确且镇痛良好则行硬膜外麻醉(硬膜外组),脊髓麻醉在麻醉医生综合判断后实施(脊髓组),即刻剖宫产以及硬膜外麻醉或脊髓麻醉失败选择全身麻醉(全麻组)。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用于寻找影响中转剖宫产麻醉方式的风险因素。使用镇痛时间构建受试者工作曲线,通过Youden指数确定镇痛时间临界值,按临界值将孕妇分为两组,利用交叉表计算各组的相对危险度。结果 研究共纳入820例孕妇,其中硬膜外组615例(75.0%)、脊髓组186例(22.7%)、全麻组19例(2.3%)均为即刻剖宫产,无硬膜外麻醉或脊髓麻醉失败改为全身麻醉病例。硬膜外组镇痛时间8.2±4.7 h,脊髓组镇痛时间10.6±5.1 h,全麻组镇痛时间6.7±5.2 h。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镇痛时间每延长1 h(OR=1.094,95%CI 1.057~1.132,P<0.0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行分娩镇痛的产妇40例作为观察组(镇痛分娩组),另选同样条件的正常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无镇痛分娩组),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分娩疼痛情况、产后出血量及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等指标。结果镇痛分娩组的镇痛评分、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无镇痛分娩组(P〈0.01)。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效果确切,是分娩镇痛的有效方法,具有镇痛效果好、缩短产程、剖宫产率低、产后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