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甘肃汉族人群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多态性,为研究MBL基因突变与疾病间的相关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PCR-SSP)方法分析250名甘肃无血缘关系的汉族健康人员的MBL 第一外显子(EXON I)52、54、57位基因型。结果:在甘肃地区汉族人群MBL基因EXON I的52、57位没有检测出突变体,MBL基因的54位基因型频率分别是GGC/GGC为74.80%, GGC/GAC为22.00%,GAC/GAC为3.20%,基因频率GGC为0.858,GAC为0.142。结论:甘肃汉族MBL基因多态性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具有群体代表性,与其它地区汉族人群相比较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甘露糖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基因外显子1区54位密码子(Exon I 54)点突变情况,同时测定血浆中甘露糖凝集素含量及肺炎衣原体感染率。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测试甘露糖凝集素外显子1区54位密码子基因点突变,用酶连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e adsorption assay,ELISA)分别测定甘露糖凝集素及肺炎衣原体水平。结果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甘露糖凝集素含量的平均值为(3372.18±660.90)μg/L;健康对照组平均值为(2065.29±195.67)μg/L。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肺炎衣原体IgG阳性58例,占58.00%;60例健康对照组阳性21例,占35.00%。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基因频率:GGC为84.00%,GAC为16.00%;健康对照组:GGC为84.20%,GAC为15.80%。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甘露糖凝集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健康对照组肺炎衣原体IgG阳性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缺血性脑血管病肺炎衣原体IgG与甘露糖凝集素水平成正相关。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健康对照组基因点突变频率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露糖凝集素和肺炎衣原体感染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但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浆MBL水平及基因突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关系。方法选择110例RRTI儿童及111例健康儿童(均为汉族)为研究对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其血浆MBL水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MBL基因第一外显子54密码子、57密码子基因型和多态性。结果 RRTI儿童血浆MBL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儿童组(t=7.19,P<0.01);各年龄段RRTI儿童血浆MBL水平均明显低于同年龄段健康儿童组(t=2.15~3.55,P<0.05、0.01),但RRTI儿童各年龄段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RRTI组MBL水平低下者检出率(23%)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组(6%)(χ2=9.12,P<0.01),MBL基因第一外显子54密码子基因型GGC/GGC、GGC/GAC、GAC/GAC分别对应高、中及低血清MBL水平。RRTI组MBL基因第一外显子54密码子等位基因GAC及GGC/GAC型突变杂合子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组(χ2=4.47~5.64,P<0.05)。两组均未检出57密码子突变个体。结论 MBL缺陷是RRTI的重要原因,与低MBL水平相关的MBL基因第一外显子54密码子等位基因GAC是儿童RRT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国维吾尔族人群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结构基因外显子1第52、54和57位密码点突变(CGT52TGT、GGC54GAC和GGA57GAA)的情况。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维吾尔族一般人群血标本,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以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并应用荧光探针杂交可视技术检测点突变。结果95例维吾尔族样本中,检出54位密码点突变纯合子2例和杂合子28例,未发现CGT52TGT和GGA57GAA点突变。结论维吾尔族人群MBL结构基因CGT52TGT、GGC54GAC和GGA57GAA点突变的频率分别为0、0.168和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肾病综合征(NS)频复发的关系。方法:对32例频复发肾病综合征(FRNS)、31例非频复发肾病综合征(NFRNS)患儿和32例健康儿童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别检测MBL启动子和外显子1第54号密码子的基因多态性位点。结果:频复发组中复发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的患者54号密码子突变基因型(GGC/GAC型和GAC/GAC型)的发生频率(76.O%)显著高于非频复发组(42.9%);FRNS患儿54号密码子变异型等位基因B发生频率(34.4%)显著高于健康儿童(12.5%),频复发组变异型单倍型LYB的发生频率(34.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5%),频复发组与变异型单倍型LYB显著相关,OR=3.66,95%可信区间(CI)为1.49~9.01。结论:MBL基因突变是儿童NS频复发的原因之一,可为儿童NS复发的预防和治疗开辟一条蹊径。  相似文献   

6.
Jin Z  Ji Z  Hu J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1):1284-1286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易感性与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第一外显子点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36例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和39名正常人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等位基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及正常人均未发现有MBL C和D等位基因的出现;11例病人为MBL A/B等位基因杂合子,1例病人为MBL B/B等位基因纯合子;15名正常人为MBL A/B等位基因杂合子,未发现有MBL B/B等位基因纯合子.携带B等位基因的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平均症状出现年龄为30岁±14岁,AA纯合子病人的平均症状出现年龄为37岁±11岁,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的点突变所造成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功能低下或血清浓度偏低,可能不是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但会加速风湿性心脏病的进展,这与风湿性心脏病易感人群在青少年中最高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基因多态性及血浆MBL浓度与儿童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民乐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 6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90名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受试者MBL第1外显子54密码子位点基因型,并检测血浆MBL及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量表(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CPIS)评价肺部感染严重程度。结果感染组与对照组MBL 54密码子基因型分布、Hardy-Weiberg定律理论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浆MB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6、TNF-α、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GC/GAC型、GAC/GAC型患儿血浆MBL水平显著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甘露糖凝集素(MBL)基因外显子I区54位密码子(ExonI54)点突变情况,分析血浆MBL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与ICVD的相关性。方法ICVD组患者100例,健康对照组60例,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测试MBLExonI54点突变,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MBL水平,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ICVD组血浆MBL基因点突变频率分别为GGC84.0%、GAC16.0%,MBL平均含量为(3372±661)μg/L,CRP平均含量为(7.5±4.9)mg/L,健康对照组MBL基因点突变频率分别为GGC84.2%,GAC15.8%,MBL平均含量为(2065±196)μg/L,CRP平均含量为(2.2±1.3)mg/L。ICVD组与对照组基因点突变频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VD组MBL水平、CR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CRP与MBL水平成正相关(γ=0.5,P<0.01),结论ICVD患者MBL点基因突变频率与健康者无显著差异。MBL和CRP可能参与ICV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调查北方地区汉族人MBL52位密码子基因频率的情况。方法 采用MBL 52位密码子基因突变的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即PCR—SSP检测方法。结果 270例健康汉族人52位密码子的野生型为261例,占96.67%;突变杂合型为8例,占2.96%。突变纯合型为1例,占0.37%。结论 基因频率分别为CGT为O.9815;TGT为0.018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巯代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基因突变与硫唑嘌呤(AZA)所致的毒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自2012年至2014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224例患者(包括135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和89例非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给予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AZA口服(25~100 mg/d),观察2个月后出现的毒副反应情况;同时采用PCR-SNa Pshot方法检测224例患者4种常见的TPMT突变等位基因TPMT*2(G238C)、TPMT*3A(A719G/G460A)、TPMT*3B(G460A)、TPMT*3C(A719G),比较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与非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的基因突变率,以及观察服用AZA后不同基因型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1224例患者中TPMT*3C杂合子患者共9例(其中5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4例非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野生型基因纯合子共215例(其中130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85例非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未检测到TPMT*2、TPMT*3A、TPMT*3B型突变。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TPMT基因突变率(3.7%)与非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TPMT基因突变率(4.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30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中有16例出现毒副反应,其中11例肝脏毒性、4例血液毒性、1例肝脏及血液毒性;5例TPMT*3C杂合子患者服AZA后均出现毒副反应(5/5),而基因纯合子的脱髓鞘患者服AZA后出现毒副反应发生率为8.8%(11/125)。【结论】TPMT*3C杂合子突变类型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服用AZA具有更高的毒副反应风险。对于需服用AZA的患者在服药前检测TPMT基因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MBL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并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中突变频率及发病相关性。方法:PCR扩增MBL基因第一外显子区段,核酸外切酶和碱性磷酸酶降解,清除PCR产物中残余引物和dNTPs,经引物延伸反应荧光素(R110或TAMRA)标记终止碱基特异性掺入引物的3′-末端,测定荧光偏振值判断掺入碱基及突变类型。用所建立方法检测4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和50例健康对照的MBL突变。结果:所建立方法检测MBL突变经测序验证完全正确。在临床RRTI患儿及对照组中发现54位密码子G>A突变,健康儿童中野生纯合型(G/G)39例(78.00%)、杂合型(G/A)8例(16.00%)、纯合突变(A/A)3例(6.00%);RRTI患儿中野生纯合型(G/G)18例(39.13%)、杂合型(G/A)22例(47.83%)、纯合突变(A/A)6例(13.04%);RRTI患儿组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和对照组均未检测到52和57位密码子突变。结论:MBL 54G>A突变与RRTI发病风险相关,所建立的MBL基因多态性快速检测方法可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辅助诊断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宁夏汉族人群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多态性,获得数据为进一步研究MBL基因突变与疾病间的关联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26名宁夏汉族健康个体的MBL基因3个多态性位点,并与广东汉族人群MBL基因多态性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在宁夏汉族人群中,只检测出两种等位基因:野生型A和变异型B,未检出变异型C、D等位基因,同时发现MBL基因的基因频率A为0.853 2,B为0.146 8,基因型频率分别是AA为0.714 3,AB为0.277 8,BB为0.007 9。结论宁夏汉族MBL基因多态性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具有群体代表性,与文献中的广东汉族人群相比较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宁夏回族人群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多态性,为进一步研究MBL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关联性提供线索。 方法 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117例宁夏回族健康人群的MBL基因的多态性分布,并与宁夏汉族及其他民族健康人群中MBL基因多态性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在宁夏回族人群中,只检测出两种等位基因: 野生型A和变异型B,未检出变异型C、D等位基因,获得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示宁夏回族健康人群与宁夏汉族健康人群MBL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无显著性,而宁夏汉族与广东汉族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同一人种内部MBL等位基因分布存在地理差异,也进一步支持中国汉族人群可分为南北两类的假设。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的血清水平及其基因变异情况,探讨MBL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30名健康献血员为对照,以40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固相ELISA方法检测MBL的血清水平。根据MBL2*LXPA(基因库X15422)单倍体序列设计了MBL外显子1区和启动子区的引物和荧光标记的寡核苷酸杂交探针,通过L ight Cyc ler实时PCR技术检测2组标本的基因变异情况。结果(1)SLE患者的MBL血清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献血员(107.2μg/L对290.2μg/L,P<0.01)。(2)MBL基因外显子1区的突变以第54位密码子的突变为主,其突变率在SLE患者为37.1%(15/40),对照组为13.3%(5/30),两组比较χ2=3.914,P<0.05。(3)健康献血员和SLE患者在H/L位点均存在多态性,两组的L频率相当。(3)发生第54位密码子突变的SLE患者血清MBL水平显著下降,发生突变者与未发生突变者分别为141.7μg/L,49.8μg/L,两者比较P<0.01;两者的SLE活动指数(DAI)积分分别为12.87和7.44,P<0.01,且SLEDAI积分与MBL血清水平呈负相关(r=-0.48),启动子区H/L多态性与SLEDAI无关。结论发生MBL基因第54位密码子突变可能是SLE发病的易感因素;MBL的血清水平可能是SLE疾病活动性的潜在生物标记。  相似文献   

15.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 binding lectin or mannan binding lectin;MBL)是一种存在于血清中的C型凝集素.MBL通过结合病原生物表面的甘露糖等糖基受体而直接介导调理吞噬作用和/或通过MBL途径激活补体,在机体的固有性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HIV-1的表面包膜蛋白gp120/gp41为机体固有免疫系统通过MBL的攻击提供了潜在位点.MBL主要通过四个环节在艾滋病中发挥作用:补体活化、中和作用、调理作用和封闭DC细胞特异的ICAM3结合的非整合素.对于MBL在艾滋病的疾病进展和疾病传播中的作用认识不一,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和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发病过程中的免疫机制。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7年7月健康体检的女性、VVC患者、RVVC患者各20例,采集阴道灌洗液,半定量RT-PCR测定MBL-mRNA表达情况。结果:阴道局部MBL-mRNA的表达VVC患者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RVVC患者显著低于正常人群。结论:VVC患者阴道局部MBL-mRNA高表达说明MBL参与了局部免疫反应,其在免疫防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阴道局部MBL-mRNA的低表达可能和RVVC反复发作不易治疗有关,提示有必要对MBL水平低下者进行MBL临床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