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ACSCI)后出现轻中度低钠血症时采用不同液体管理策略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外伤致ACSCI并发轻中度低钠血症者48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4人,在同样基础治疗的前提下,A组进行限制性液体管理,B组实行开放性液体管理策略,分别记录两组自开始补钠治疗后24h和72h血钠、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24h尿量、24h尿钠、尿渗透压/血渗透压。结果:治疗24h后A组血钠、MAP、CVP、24h尿量、24h尿钠、尿渗透压/血渗透压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2h后A组血钠[(128.98±4.32)mmol/L]、MAP[(64.32±3.25)mmHg]、CVP[(5.14±0.68)cmH2O]低于B组血钠[(138.64±5.78)mmol/L]、MAP[(74.89±5.21)mmHg]、CVP[(7.93±0.81)cmH2O](P〈0.05);A组24h尿量[(2100.32±32.21)mL]、24h尿钠[(189.25±11.21)mmol/L],尿渗透压/血渗透压(2.78±0.79)高于B组尿量[(1915.54±27.65)mL]、24h尿钠[(34.67-±8.12)mmol/L1,尿渗透压/血渗透压(1.64±0.31)(P〈0.01)。结论:对于大部分ACSCI后并发轻中度低钠血症的患者,开放性液体管理策略较之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能更快地纠正低钠血症及其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杨绍臣 《当代医学》2014,(7):101-102
目的探讨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对于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血糖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8月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l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分别给予转化糖电解质和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及给药后0、1、2h的血糖、电解质及血尿酸水平,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给药后0、1hA糖分别为(6.7±1.1)mmol和(60±09)mmol/L均较给药前的(49±05)mmoi/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2h血糖(51±07)mmol/L接近给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给药后0、1、2h血糖分别为(9.8±19)mmo]/L、(8.3±13)mmol/L和(6.9±1.I)mmol/L均较给药前的(5.0±05)mmol/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0、1、2h,观察组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给药后血K+、Na+、cI-ca^2+水平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给药后0、1、2h血K+水平分别为(37±04)mmoI/L、(3.7±0.4)mmol/L和(37±04)mmol/L均低于给药前的(39±0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两组Na^+、c-、Ca^2+水平与本组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给药后0、1、2h血K+水平分别为(41±0.4)mmol/L、(40±0.5)mmol/L和(40±0.5)mmol/L均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对于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血糖稳定及补钾的疗效更优,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安鑫  刘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159-160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咀液透析患者血钾的影响。方法 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80例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在透析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缬沙坦分散片。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血钾水平分别为(6.5±2.3)mmol/L和(6.9±2.2)mmol/L;治疗后对照组血钾为(10.8±3.3)mmol/L,治疗组为(6.8±1.2)mmol/L,表明治疗前两组血钾对比无明显差异(t=1.253,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5.963,P〈0.05)。结论 缬沙坦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能在维持疗效的基础上,无升高血钾作用,从而提高保护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将473例肌酐正常的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根据尿白蛋白/肌酐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DNl组,246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DN2组,227例),结果显示,DN2组WBC、单核细胞、CRP较DNl组显著增加[(6.8±1.7)×109/L比(6.3±1.5)×109/L,(0.49±0.23)×109/L比(0.32±0.21)×109/L,(4.1±1.1)mg/L比(1.7±0.3)mg/L,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WBC、单核细胞、LDL—C和淋巴细胞是尿白蛋白/肌酐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螺内酯在NYHAI-Ⅱ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2009年入选本院NYHAI-Ⅱ级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随机分为螺内酯组和对照绀。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螺内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片20mg/d,疗程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的超声心动图、6min步行试验、血浆醛固酮、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整个研究过程中监测血钾、肌酐。结果治疗后螺内酯组二尖瓣舒张早期充盈速度(E)/二尖瓣舒张晚期充盈速度、E/心肌舒张早期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0.7)比(1.7±0.6),P=0.007;(15.2±2.3)比(17.7±3.0),P=0.000。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螺内酯组左室质量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112±19)g/m2比(117±27)g/m2,P=0.044]。治疗后螺内酯组血浆醛同酮明显低于对照组[(157±16)ng/L比(165±16)ng/L,P=0.021]。两组间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螺内酯组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0)。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钾浓度、血肌酐浓度及6min步行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螺内酯组血肌酐水平、血钾浓度均较治疗前升高,分别为(87±22)umol/L比(83±18)umol/L,P=0.047;(4.5±0.6)mmol/L比(4.4±0.4)mmol/L,P=0.012。螺内酯组血钾浓度≥5.0mmol/L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绀(19.6%、5.4%,P=0.050)。两组间再住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螺内酯可以改善NYHAI~Ⅱ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重塑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6.
李瑛  岳茂兴  郑琦涵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4):2244-2245
目的观察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在急危重病救治中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开放静脉通道的第一瓶液体分别使用果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及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输液速度均为10ml/min。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钾、血钠、血氯、血糖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血钾、血钠、血氯、血糖水平变化绝对值分别为(0.26±0.25)mmol/L、(1.7±1.7)mmol/L、(1.5±1.3)mmol/L和(0.7±0.5)mmoL/L,对照组分别为(0.32±0.40)mmol/L、(2.7±3.1)mmol/L、(2.4±2.8)mmol/L和(0.7±0.5)mmol/L,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钠、血氯水平变化绝对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钾、血糖水平变化绝对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可以保持血钾及血糖水平稳定,且血钠、血氯变化值小于0.9%氯化钠注射液,可为急危重患者提供能量而不引起血糖、血钾升高,是一种安全、合适的注射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血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对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6年11月至2009年3月在本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43例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为两组,即LVH组(24例)和非LVH组(19例).比较两组血甲状腺激素谱及其他指标的不同,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血FT,对LVMI的独立影响作用。结果:与非LVH组相比,LVH组患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10.2±10.0)mE/(min·1.73m。)W20.8±14.5mL/(min·1.73m^3),P〈0.05]、血红蛋白lHGB,(71.8±17.6)g/LUS102±25.3g/L,P〈0.0011和血白蛋白[ALB,(32.8±4.9)g/LUS(37.1±5.8)g/L,P〈0.05]更低,而血磷水平[(1.98±0.62)mmol/L郴(1.28±0.3J)mmol/L,P〈0.001]则更高。同时LVH患者还呈现更低的血FT水平[(2.34±O.83)pmo//L郴(3.17±0.68)pmol/L,P〈0.05]和更高的低T3综合征发生率(50%US14.3%,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FT,和血磷能独立地影响LVMI的水平(R^2=0.650,P〈0.001)。结论: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存在较高的低T3综合征和LVH发生率,并且低的血FT3对于LVH具有独立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电解质特点。方法分析2000年3月-2010年6月我科以高血压原因待查入院患者的电解质特点,其中PA 202例,EH 67例。结果 PA组血钾、血钙明显低于EH组(P〈0.01),血钠、二氧化碳结合力、血醛固酮(Ald)、尿醛固酮(Urinary Ald)显著高于EH组(P〈0.01)。血钾正常的PA组与EH组,前者血钾低于后者(P〈0.01),血钠、Ald、Urinary Ald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总体上PA的低血钾、低血钙、高血钠、高二氧化碳结合力有助于与EH的鉴别。  相似文献   

9.
张勤  黄恋川  李伟  吴桐 《西部医学》2009,21(10):1659-1661
目的应用动态血糖系统(CGMS)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T2DM患者65例,分别接受甘精胰岛素和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治疗10周,治疗结束即时进行72hCGMS观察。结果10周时甘精胰岛素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显著低于NPH组[(7.2±0.7)%VS(7.8±0.9)%]。CGMS检查显示,甘精胰岛素组早餐后[(9.3±2.2)mmol/Lvs(10.3±2.7)mmol/L]中餐后[(8.3±2.0)mmol/LVS(9.1±1.8)mmol/L]和晚餐后2h[(8.1±2.1)mmol/LVS(8.9±2.3)mmol/L]降低更明显,血糖≥10mmol/L间百分比明显降低[(13.5±9.1)%VS(18.7±10.4)%],凌晨3点PG不过低[(5.1±0.7)mmol/LVS(4.O±0.9)mmol/L]。甘精胰岛素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1例次)显著少于NPH组(3例次),夜问血糖≤3.0mmo/L时间百分比亦明显减少[(1.83±1.25)%VS(5.08±1.23)%]。结论甘精胰岛素治疗更接近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更好地控制24小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尿微量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对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正常蛋白尿组27例、微量蛋白尿组29例、大量蛋白尿组30例)血清CRP和尿微量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8例健康受试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微量蛋白尿组及大量蛋白尿组患者血清CRP水平【(5.18±0.59)、(9.87±1.02)mg/L)]、尿IgG[(20.02±1.98)、(36.17±4.01)mg/L]、Alb[(70.46±7.12)、(260.31±24.08)mg/L]、TRF[(4.48±0.51)、(5.61±0.58)mg/L)】、α1-MG[(29.87±2.82)、(55.64±5.70)mg/L]、β2-MG[(2.57±0.31)、(5.28±0.62)mg/L]等各项微量蛋白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肾病患者尿中自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清CRP及各项尿IgG、Alb、TRF、α1-MG、β2-MG等各项微量蛋白指标水平呈正相关(r=0.62、0.58、0.54、0.63、0.72、O.49,均P〈0.05)。结论:检测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CRP和尿微量蛋白水平对观察其病情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Bartter综合征(BarS)和Gitelman综合征(Git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分泌科近28年收治的36例诊断为BarS和GitS患者临床和生化特点。结果36例患者中,BarS组23例,平均年龄(30.6±9.86)岁,发病时平均年龄(28.5±9.58)岁,男女发病比例为11:12。GitS组12例,平均年龄(19.8±3.19)岁,发病时平均年龄(16.5±d.92)岁,男女发病比例为11:1。两组均以双下肢无力,发作性四肢软瘫,多饮、多尿,夜尿增加等症状为主;均表现为血钾降低、尿钾排出增加和代谢性碱中毒;但GitS组血镁和尿钙水平均显著低于BarS(P〈0.05)。BarS组有3例糖尿病,而GitS组则没有。卧立位醛固酮试验显示两组患者。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升高、尿醛固酮升高;BarS组7例和GitS组3例患者行肾穿刺活检,肾脏病理表现为肾小球旁细胞增生(6/7vs2/3)、肾间质损害。结论BarS和GitS综合征临床症状和生化改变非常相似,但GitS组男性多见,具有显著的低血镁和低尿钙,而BarS患者可以合并糖尿病。  相似文献   

12.
吴帅 《基层医学论坛》2013,(31):4108-4109
目的探讨经中心静脉置管微量泵高浓度补钾治疗低钾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8例低钾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浓度补钾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平均血钾浓度恢复至4.0mmol/L的时间为(14.82±4.56)h,恶性窦性心律失常缓解时间为(1.43±0.52)h,24h补钾液体量为(412.63±58.36)mL,均较对照组少(P〈O.05或〈0.01),而24h时血钾浓度平均(4.69±0.35)mmol/L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采用微量泵经中心静脉注入高浓度钾治疗危重患者低钾血症,纠正低血钾速度快,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糖升高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AMI患者223例,根据入院第一次随机血糖分为3组,A组〈7.8mmol/L,B组7.8~11.0mmol/L,C组≥11.0mmol/L。A组为血糖正常组,B、C组为血糖升高组。结果:入院随机血糖高的患者,平均年龄较大[(68.8±7.5)岁比(71.6±7.3)岁、(74.3±7.1)岁,P〈0.05],C组与A组相比血甘油三酯[(1.57±0.83)mmol/L比(1.31±0.63)mmol/L,P〈0.051、尿酸[(360.2±172.3)μmmol/L比(273±86.3)μmmol/L,P〈0.05]、肌酐[(125.2±90.5)μmmol/L比(85.7±23.6)μmmol/L,P〈0.05]浓度较高。与A组比较,B、C组复合壁心肌梗死多见(38.9%比59.7%、66.7%,P〈0.05)。C组与A组相比左室射血分数[(43.5±6.37)%比(58.5±8.36)%,P〈0.05]较低。与A组比较,B、c组患者溶栓再通率低(54.8%比40.6%、28.6%,P〈0.05),冠脉造影提示多支血管病变多见(51.6%比73.7%、69.2%,P〈0.05),C组比A组并发心力衰竭多见(35.4%比15.9%,P〈0.05),住院病死率(20.8%比4.5%.P〈0.05)增加。结论:老年A加患者入院随机帆糖升高.提示病情蘑、梗死面积大、并发症多、预后蓁及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4.
孙良 《中国医药导报》2013,(30):94-96,100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叶酸治疗老年高血压肾病临床效果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长春市第二医院确诊为高血压肾病的患者合计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缬沙坦联合叶酸治疗,对照组单用缬沙坦治疗。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8周的血压、血尿素氮(BUN)、肌酐(Cr)、同型半胱氨酸(Hey)、叶酸、维生素B12:的浓度变化以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收缩压(SBP)[(135.34±8.79)mmHgl、对照组的SBP[(145.65±8.58)mmHg]与实验组舒张压(DBP)[(75.43±5.79)mmHg]、对照组DBP[(86.54±6.87)mmHg]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SBP与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BUN[(5.83±0.97)mmol/L]、Cr[(102.34±18.67)μmol/L]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BUN[(6.68±1.04)mmol/L]和Cr[(115.79±21.35)±mol/L]浓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BUN和Cr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Hey浓度[(11.26±2.87)±mol/L]低于对照组[(14.19±2.53)μmol/L1,实验组治疗后叶酸[(13.87±1.43)nmol/L]、维生素B12[(685.43±143.21)nmol/L]高于对照组叶酸[(7.43±0.97)mmol/L]、维生素B,2[(396.58±98.3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UAE[(109.43±34.12)±gmin]、血清Cysc[(1.73±0.45)mgL]低于对照组的UAE[(226.49±78.95)μg/min]、血清CysC[(3.58±1.09)mgL],eGFn[(76.49±38.67)mL/min]高于对照组eGFR[(63.58±24.65)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缬沙坦与叶酸治疗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能够有效地降低血压,减少肾功能的损伤,更有效地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15.
1病例资料 患,男,12岁。因发现高血压1年入院。患发现高血压以来,血压最高160/120mmHg,曾用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效果不佳。现用尼莫地平30mg/次,3次/d,血压控制在150~160/90~95mmHg。曾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既往史:否认乙型肝炎病史。入院后查24h尿钾48.4mmol/L.血浆醛固酮323.1pg/ml,肾素活性0.05ng(ml·h),血管紧张素-Ⅱ18.17pg/ml。并行肾上腺MRI发现:右侧肾上腺内侧下方可见约1.2cm×1.1cm横断截面占位灶,考虑腺瘤。尿pH7.0,SG1.015,曾有尿微量蛋白。血压控制不佳,并发现血钾低(2.59mmol/L),予静脉及口服补钾效果不佳。追问病史,半年前就曾发现血钾低,且补钾效果不佳。予安体舒通试验性治疗后,血压降至130~110/80~90mmHg.血钾升至4.11mmol/L.24h尿钾40.5mmol/L,考虑诊断肾上腺腺瘤引起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经治疗后病情稳定。血压控制满意,择期手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糖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PCI患者144例,根据血糖分为三组,A组〈7.8mmol/L,68例,B组7。8~11.1mmol/L,43例,C组〉11.1mmol/L,33例。术后1周内行超声心动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B、C组患者年龄较大E(62.6±10.3)岁比(57.2±11.2)岁,P〈0.053。冠脉造影结果B、c组多支血管病变较多(67.4%、66.7%比50.O%,P〈0.05)。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3级,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B、C组明显降低[(51.4±7.0)、(49.6±7.1)比(58.5±7.2),P〈0.05]。30d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B、C组与A组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有增加趋势。病死率C组明显多于A组(9.1%比1.5%,P〈0.05)。结论血糖升高的急性非ST段抬离心肌梗死PCI患者较血糖正常者心功能差,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病死率增加。  相似文献   

17.
熊邦泽  胡静 《重庆医学》2006,35(5):455-456
目的探讨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电解质紊乱的原因、治疗和转归。方法报道了本院呼吸内科2003年5月~2005年5月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97例AECOPD患者的电解质。血钾低于3.0mmol/L,每天补氯化钾6~8g;血氯低于85mmol/L,可尽量补给生理盐水,若同时伴低钾者,可补氯化钾、氯化氨等;血钠低于120mmol/L,予3%~5%氯化钠溶液治疗,血镁低于0.75mmol/L,每日子25%硫酸镁10~20ml治疗;血钾高于5.5mmol/L.予利尿、胰岛素加葡萄糖液治疗;血钙低于1.5mmol/L,每日子lO%葡萄糖酸钙20ml治疗;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7例中低氯血症60例(61.9%),低钠血症55例(56.7%),低钾血症51例(52.6%),低镁血症8例(8.2%),低钙血症56例(57.7%),高钾血症5例(5.2%)。结论AECOPD多并发电解质紊乱,以低氯、低钠、低钾血症为最多见,并明显影响预后,常规监测电解质,及时纠正紊乱能明显提高AECOPD伴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血微量元素水平间的关系。方法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5月收治的89例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糖尿病组),并选取50名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糖尿病组依据眼底摄片检测结果分为视网膜病变组及无视网膜病变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血中的铜、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异。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血中锌[(92.49±14.75)μmol/L比(98.69±10.35)μmol/L]、镁元素[(1.47±0.14)mmol/L比(1.68±0.14)mmol/L]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铜元素[(13.21±2.99)μmol/L比(12.17±2.41)μmol/L]的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视网膜病变组患者血中铁[(7.97±1.17)mmol/L比(8.44±1.01)mmol/L]、锌元素[(86.26±15.25)μmol/L比(99.07±10.76)μmol/L]含量低于无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元素的含量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13.89±2.30)μmol/L比(12.46±2.80)μ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锌、铁、铜含量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P〈0.05)。结论锌、镁元素缺乏及铜元素过量与女性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锌、铁元素缺乏.铜元素过量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密切相关,且均为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脑心通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IL-6及血脂的影响。方法88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式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及脑心通胶囊治疗。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LVEF、CO、E/A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分别为(1.9±0.5)次、(1.6±0.4)min,少于对照组的(4.5±1.3)次、(4.8±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HOL、TG及LDL-C分别为(5.13±0.53)mmol/L、(2.34±0.55)mmol/L、(2.15±0.65)mmol/L,低于对照组的(6.36±0.58)mmol/L、(3.57±0.88)mmol/L、(3.16±0.3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hs-CRP分别为(6.64±2.1)mg/L、(3.3±1.1)mg/L,低于对照组的(8.25±2.2)ng/L、(4.2±1.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并能改善患者血清hs-CRP和IL-6及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40岁。因颈部肿大1d于2008年11月2213入我院普外科,甲状腺超声和cr提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囊性出血,拟行手术治疗。术前血钾2.4mmol/L、钠135mmol/L、氯90mmol/L、钙2.2mmol/L、磷1.3mmol/L、镁0.1mmol/L。给予口服及静脉补钾、补镁等治疗,每日补钾9.12g,血钾2.4~2.8mmol/L,血钠131~140mmol/L,血氯88~102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