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压缩雾化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 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RDS患儿随机分为压缩雾化吸入PS治疗的观察组31例及气管导管内注入PS治疗的对照组21例,比较其临床表现、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气变化.结果 用药过程中对照组易出现呛咳、发绀、心率及SpO2下降,观察组上述现象.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较快缓解,患儿的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02)、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气氧浓度比值(Pa02/Fi02)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治疗后两组患儿比较,a/AP02、Pa02/Fi02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压缩雾化吸入PS联合NCPAP与气管导管内注入PS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RDS均有显著疗效,而前者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支气管内滴入固尔舒治疗重型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重型 MAS患儿按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保暖、呼吸机辅助通气、应用抗生素、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同时两组患儿均应用电子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通过气管内导管滴入固尔舒。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胸片变化;两组患儿治疗后6,12,24 h各项呼吸机参数变化以及氧合指数(OI)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的变化;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6,12,24 h各项呼吸机参数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 OI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01),而 a/APO2则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均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气管内滴入固尔舒治疗重型 MAS,可在短时间内改善肺动力学,迅速改善重型 MAS患儿的氧合、气体交换功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重型 MAS 患儿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且安全性好,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常规单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症的效果。方法本次病例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1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重症胎粪吸入综合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和固尔苏组。常规组呼吸机+常规治疗;固尔苏组呼吸机+常规治疗+常规单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评价:(1)治疗效果;(2)吸氧、机械通气、住院时间;(3)治疗前后氧合指数、动脉/肺泡氧分压。结果 (1)固尔苏组患儿治疗效果显著比常规组高,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2)固尔苏组吸氧、机械通气、住院时间显著比常规组短,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3)两组治疗前氧合指数、动脉/肺泡氧分压相似,P0.05;固尔苏组治疗后氧合指数、动脉/肺泡氧分压显著比常规组好,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单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症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吸氧、机械通气、住院时间,改善患儿生命体征和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固尔苏(curosur)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早产儿分为两组,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预防组予以气管内滴入固尔苏,对照组不用固尔苏,比较两组在用药前、后呼吸功能指标的变化、存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预防组用药后的氧浓度(FiO2),氧压力(PaO2),氧合指数(OI=PaO2/FiO2)与用药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的改善(均P〈0.01);预防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结论:早产儿预防性应用固尔苏可以减轻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率和发病程度,能有效改善NRDS患儿的肺功能和肺泡充气程度,降低死亡率及减少并发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NRDS患儿用固尔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肺功能、胸部X线片、呼吸机参数的变化。结果应用PS治疗后1小时患儿PaO_2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 a/APO_2、PaO_2/FiO_2,pH值明显上升,PaCO_2显著下降。用药后1h、6h、12h、24h、48h、72h的PaO_2、a/APO_2、PaPO_2/FiO_2、pH、PCO_2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01)。治疗1小时后,FiO_2渐下降;各观察时间点的FiO_2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平均气道压(MAP)在用药后12h内无明显变化;用药12h后开始显著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均<0.05)。PS治疗后6小时,胸部X线片显示肺野透亮度明显改善;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PS固尔苏能有效地改善NRDS的肺换气和通气功能以及肺泡充气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气管滴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例NRDS患儿分为常规用药组和试验组。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结论:采用仰卧位气管注入固尔苏治疗NRDS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但要掌握好用药的时机及剂量。  相似文献   

7.
黄国日  潘革 《海南医学》2012,23(11):9-11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给予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在确定固尔苏使用的最佳时间。方法将145例确诊为NRDS的早产儿随机分成三组,在采用机械通气下,早期用药组49例在生后0~6h内用药,中期用药组48例在生后6~12h内用药,晚期用药组48例在生后12~24h内用药。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呼吸机参数等指标。结果应用PS后患儿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均明显升高,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PS后患儿机械通气参数吸入氧浓度(FiO2)、最大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AP)、呼气终末气道正压(PEEP)等较用药前均明显下调(P<0.05)。早期用药组患儿上述参数的改善明显优于中晚期用药组(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能迅速有效地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症状、机械通气等均有明显改善;早期用药组比中晚期用药组患儿呼吸功能改善效果更佳;住院日、住院费用少于中晚期用药组;尽早应用PS治疗NRDS可取得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进口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将34例胎龄为28~32周的早产儿,其中治疗组1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2 h内经气管插管滴入固尔苏后拔管,联合DuoPAP辅助呼吸,对照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血气分析给予相应的氧疗方式。结果应用固尔苏联合DuoPAP预防NRDS,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及氧合情况,减少。结论早期气管内注入固尔苏联合DuoPAP预防RDS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RDS发生率,减轻RDS症状及减少机械通气的应用,降低死亡率,改善早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易湘平  胡淑丽  李和勤 《吉林医学》2010,31(9):1202-1203
目的:探讨小剂量固尔苏(Curosurf)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选择NRDS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小剂量固尔苏气管内滴注,对照组单纯采用CPAP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后24h缺氧改善及血气、血氧合指数变化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h缺氧改善28例,血气分析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并发症少,住院天数、用氧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固尔苏联合CPAP治疗NRDS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50例NRDSD患儿用固尔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肺功能、胸部X线片、呼吸机参数的变化。结果 应用PS治疗后1小时患儿PaO2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PaO2/FiO2,pH值明显上升,PaCO2显著下降。用药后1h、6h、12h、24h、48h、72h的PaO2、a/APO2、PaO2/FiO2、pH、PCO2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01)。治疗1小时后,FiO2渐下降;各观察时间点的FiO2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平均气道压(MAP)在用药后12h内无明显变化;用药12h后开始显著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均<0.05)。PS治疗后6小时,胸部X线片显示肺野透亮度明显改善;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PS固尔苏能有效地改善NRDS的肺换气和通气功能以及肺泡充气程度。  相似文献   

11.
邓亮 《当代医学》2013,(25):25-26
目的对比探讨盐酸氨溴索与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4月新生儿科诊断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12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12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两组患儿均出现各种并发症,但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肺表面活性物质组病死率较低。结论盐酸氨溴索具有价廉、安全性高的优点,而肺表面活性物质起效快。但两者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应用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设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4例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舒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用机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氧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症少,且患儿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2010年9月笔者在重庆儿童医院进修期间收治2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给予PS气管内滴入联合NCPAP治疗,观察患儿吸气三凹征和呼吸呻吟情况,监测入院时与治疗后30min、2h、6h和12h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氧合指数(PaO2/FiO2),入院24h、72h胸部X片,记录相应并发症。结果:治愈27例(96.4%),死亡1例(3.6%),经治疗后患儿吸气三凹征和呼吸呻吟声消失,30min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开始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h后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患儿胸部X片在入院24h后明显改善,8例72h后明显改善,1例无改善;颅内出血1例(3.6%)。结论:外源性PS联合NCPAP治疗可有效改善NRDS患儿肺部气体交换和氧合,提高NRDS患儿生存率,减少有创通气及缺氧所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方炜  陈宏伟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0):36-37,48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疗效。方法:筛选我院3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分成实验组(n=22)与对照组(n=16),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加用雾化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血气分析指标改变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实验组治疗后患儿血氧分压明显升高,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降低,血pH逐渐恢复正常(均P〈0.01)。结论:雾化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显著疗效,能安全、有效、迅速改善患儿的氧气交换和肺部病变。  相似文献   

15.
朱志刚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2):1799-180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联合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呼吸机治疗,观察组28例在呼吸机治疗基础上加用珂立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用药后患儿血气分析pH、PaO2、PaCO2很快好转;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能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肺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NRDS新生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使用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肺部合并症、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吸氧分数比值(PaO2/FiO2)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儿氧疗时间[(67±15)h]、住院时间[(13.5±6.1)d]、及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观察组肺部感染、肺气漏、肺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氧疗时间及住院费用,效果显著,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复张策略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0例RDS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及肺表面活性物质、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不采用肺复张策略,观察组采用肺复张策略,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的PaO2、氧合指数(OI)均随观察时间延长而上升,PaCO2、吸入氧浓度(FiO2)均随观察时间延长而下降(P<0.05),且复张后12 h及24 h,观察组PaO2、OI均高于对照组(P<0.05),PaCO2、FiO2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吸氧时间、插管呼吸支持和总呼吸支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拔管失败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复张策略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RDS新生儿的呼吸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物制剂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NRDS患儿5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应用curosurf(商品名:固尔苏)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血气、肺氧合指标和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对照组21例未用curosurf。比较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及总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用药后6、24小时氧合及肺功能指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P0.01),呼吸机参数明显下降(P0.01);用药后24小时X线胸片积分明显改善。治疗组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或P0.01)。结论:curosurf能快速、安全、有效地改善严重NRDS患儿肺功能,降低呼吸机参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采用无创高频震荡通气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能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是否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次数。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7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无创高频(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 NHFV)组36例和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CPAP)组38例,分别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2、24、48、72 h的动脉血中含氧量、并发症发生率、使用呼吸机时间及总住院时间。   结果  给予相应的呼吸支持后12、24、48、72 h,NHFV组血氧分压(PO2)、肺泡动脉氧分压(A/APO2)、血氧饱和度(SaO2)均高于NCPAP组,PaCO2[(48.44±0.33)mm Hg(1 mm Hg=0.133 kPa)、(44.41±0.24)mm Hg、(40.49±0.29)mm Hg、(35.54±0.25)mm Hg)]均低于NCPAP组(均P < 0.05)。2组患儿均治愈出院,相关并发症如漏气、持续性肺部高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视网膜病变、肺出血、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HFV组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无创高频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与传统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相比,可以显著减少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CO2滞留,提高氧合指数,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呼吸机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H值和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吸机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气指标水平,以及缩短呼吸机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其效果优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