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过氧化脂质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 γ)在人肾小球肾炎病变活动时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根据临床及肾活检病理诊断 ,选择炎症病变明显活动的病人 ,细胞性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RPGN) 17例、狼疮性肾炎 (Ⅳ型 ) (LN) 15例 ,并以炎症病变轻微的轻度系膜增生性IgA肾病 (IgAN) 7例和无炎症病变肾小球微小病变 (MCD) 10例为对照。分别收集各组病人临床资料 ,光镜下观察并计数肾脏病变活动指数 ;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肾组织PPAR γ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LN和RPGN组病人临床上呈明显病变活动表现 ,肾脏病理活动指数显著高于IgAN和MCD组。肾组织PPAR γ免疫组化显示PPAR γ在MCD组未见表达 ;在IgAN组肾小球和肾小管少量表达 ;在病变活动的RPGN和LN组肾小球和肾小管表达显著上调。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在病变活动性指数与肾小球和肾小管PPAR γ染色阳性细胞数间呈显著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4 78,P <0 .0 1;0 .5 13,P<0 .0 1)。原位杂交方法也进一步证实LN和RPGN组肾小管上皮细胞PPAR γmRNA表达较IgAN和MCD组显著上调。结论 :活动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肾组织PPAR γ表达上调 ,这可能是肾组织对炎症应激反应的一种表现 ,并预示PPAR γ可能在肾小球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Zhang M  Li XM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1):898-903
目的 检测IgA肾病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中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MAPK)不同亚类蛋白质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的变化 ,初步探讨MAPK各亚类在体内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  36例住院IgA肾病患者的肾活检标本 ,分为轻度系膜增生组、局灶增生组和增生硬化组。采用普通病理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观察各组肾组织中肾小管和间质的病理改变、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纤连蛋白 (FN)在肾小管、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在肾小管和间质表达的变化 ,并应用非磷酸化和磷酸化激酶的特异抗体检测肾组织内MAPK(包括ERK、JNK和p38)的表达及活化情况。结果 随着肾小球病变程度的加重 ,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PCNA阳性率逐渐增高 ;其中增生硬化组的PCNA阳性率是正常对照组的 2 38倍 (P <0 0 1) ,α SMA表达阳性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增多 ,局灶增生组和增生硬化组的肾小管α SMA表达阳性率均显著增高 (P <0 0 5 )。FN在肾间质的表达增加 ,α SMA表达阳性率与FN表达阳性率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正常人肾组织中MAPK各亚类均有基础表达 ,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MAPK各亚类的表达部位与正常人相似 ,肾小管ERK和JNK活化程度随肾小球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加 ,以增生  相似文献   

3.
佟丹丹  金晓明  张磊  贺岩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4,38(2):118-119,122,F004
目的 探讨(IgAN)中ICAM-1和bFGF的表达与肾小管、肾间质损伤的关系。方法 对49例有不同程度肾小管、肾间质损伤的IgAN冰冻切片组织进行ICAM-1和bFGF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ICAM-1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53.1%),少量表达在肾间质(25.5%)和肾小球(28.6%)。bFGF主要表达在肾间质中(30.6%),少量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10.2%)和肾小球(4.1%)。ICAM-1和bFGF在IgAN肾小管、肾间质2级和3级病变中的表达有差异,但无显著性。结论 ICAM-1和bFGF与IgAN的肾小管、肾间质损伤有密切关系,可作为IgAN病变进展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IgA肾病肾活检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 检测IgA肾病(IgAN)患者肾活检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对其表达水平与病变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88例IgAN患者肾活检组织,根据病理改变分为轻微病变(18例)、系膜增生(41例)、局灶硬化(20例)和弥漫硬化(9例)四组,系膜增生组分为轻度(13例)、中度(18例)和重度(10例)三个亚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检测VEGF在肾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图象分析法对其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同时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结果 VEGF主要表达于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也有一定的表达,肾小球上VEGF表达的半定量分析结果分别为:轻微病变组3.52±0.64、系膜增生组13.27±1.61、局灶硬化组9.15±1.51、弥漫硬化组3.21±0.91;在系膜增生组的亚组中,VEGF的表达也有差异,分别是:轻度8.59±0.88、中度10.69±0.87、重度13.59±1.05;亚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在轻微病变组、系膜增生组和局灶硬化组,VEGF的表达和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成正相关(r = 0.338,P<0.05);在弥漫硬化组,VEGF在肾小球内的表达和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没有明显相关性(P> 0.05)。四组中,VEGF在肾小球内的表达与患者的血压、血尿程度、肌酐及尿素氮的水平没有明显相关性(P> 0.05)。结论 在轻-中度肾损害的IgAN肾组织中,VEGF表达增加与肾损害严重程度相关,提示VEGF可能是肾脏病变活动的指征;而当肾脏严重受损、弥漫性纤维化时,肾组织中VEGF的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小管间质损害在IgA肾病足细胞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45例IgA肾病患者根据Banff分级半定量进行分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肾组织足细胞表面特异性标记物Wilms'肿瘤蛋白(WT1)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变化,并和患者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IgA肾病患者肾组织TGF-β1表达与肾小球系膜的增殖程度、肾小球硬化程度呈正相关,且随着肾小管间质病变逐渐加重,肾组织WT1表达减少越明显,肾小管间质TGF-β1表达及尿β2-MG活性水平也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善肾小管间质损害可能成为治疗IgA肾病足细胞损伤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黏附分子P-选择素与树突状细胞(DC)在人肾炎。肾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探讨P-选择素和DC与肾小管间质病变以及。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肾活检和临床资料确诊的不同类型肾炎患者133例,根据小管间质病变分为三组:轻度组63例,中度组44例,重度组26例;10例正常人肾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炎患者肾组织中P-选择素的表达;利用免疫双染与荧光图像分析法,观察CDla^ CD80^ DC在肾组织中的分布和改变,并探讨与肾小管间质病变和肾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 肾炎患者肾组织中P-选择素表达增强,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显著高于。肾小球、。肾间质和。肾血管;而在。肾小管间质表达于重度组又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并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显著相关。CDla^ CD80^ DC在肾组织中分布面积、数量和密度均显著增多,且以。肾小管间质为主,分布于肾小管、。肾间质和肾血管;其在。肾小管间质分布于重度组也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并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以及。肾功能明显相关。此外,CD1a^ CDSO^ DC肾小管间质分布状况亦与P一选择素表达显著相关。结论 黏附分子;P-选择素可能介导DC肾炎。肾组织中迁移聚集,参与了肾脏免疫病理机制,并与。肾小管间质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IgA肾病(IgAN)儿童肾组织中韧粘素(TN)的分布、表达以及其与疾病活动性和慢性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12例IgAN肾组织中TN蛋白分布及表达。结果:①TN在正常肾组织中,肾小球阴性、肾小管间质及血管(动脉)局灶性弱阳性表达。而在IgAN病人主要于ECM积聚处表达明显增加,且其在肾小球表达与肾小管间质表达正相关(r=0.675,P<0.05)。②TN表达与IgAN病人慢性化指标正相关(肾小球:r=0.572,P<0.05;肾小管间质:r=0.824,P<0.01),而与活动性指标关系不密切(P>0.05)。③TN在肾组织中表达与Scr、尿蛋白排泄量相关,而与性别、年龄、病程、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等临床指标无关(P>0.05)。结论:①TN在IgAN病人肾组织中ECM积聚处表达明显增加。②TN蛋白水平在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表达可作为IgAN慢性化指标。为临床判断IgAN病人病情轻重、预后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P选择素在肾小球肾炎,肾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同  王瑞年 《上海医学》1998,21(6):320-322
探讨肾小球肾炎和肾癌患者肾组织中P选择素的表达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133例肾小球肾炎,20例肾癌患者肾组织中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P选择素在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肾小管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肾小球和肾间质;在肾小球表达;Ⅱ组显著高于I组和Ⅲ组;肾站管间质病变程度与肾小管,肾间质P选择素表达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检查的尿沉渣谱在判断肾疾病病理类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患者肾活检日晨尿标本1 140对份:(1)位相差显微镜检查尿沉渣.(2)尿蛋白定量(g/24 h).(3)尿沉渣谱分型:尿沉渣结合蛋白定量后分4型,Ⅰ型:血尿为主,多细胞及管型;Ⅱ型:蛋白尿为主,少细胞,透明-细颗粒管型;Ⅲ型:有核细胞为主,少量蛋白和有核细胞管型;Ⅳ型:非特异尿沉渣和少量蛋白.(4)肾病理类型分类:根据肾活检的病理特点和病变部位,将肾疾病分为三大类:肾小球增殖性病变、肾小球非增殖性病变和肾小管间质病变.(5)比较各种肾疾病的尿沉渣谱类型及特点,将尿沉渣谱类型与肾组织病理诊断进行对应性分析.(6)统计学处理:采用秩和检验和x2一致性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840例行肾活检组织病理诊断显示:肾小球增殖性病变419例,肾小球非增殖性病变375例,肾小管间质病46例.(2)肾病理类型与尿沉渣谱相关,肾小球增殖性病变84%呈Ⅰ型尿沉渣谱,肾小球非增殖性病变93.1%呈Ⅱ型尿沉渣谱,肾小管间质病变67.4%呈Ⅲ型尿沉渣谱.(3)将300对份尿沉渣谱与肾组织病理类型进行对应性分析显示:Ⅰ型尿沉渣谱与肾小球增殖性疾病符合率84.8%,Ⅱ型尿沉渣谱与肾小球非增殖性疾病符合率86.0%,Ⅲ型尿沉渣谱与肾小管间质病符合率73.7%.结论:尿沉渣谱对于判断肾疾病的病理类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阿魏酸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肾问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UUO大鼠给予阿魏酸钠100mg/(kg·d)腹腔注射,观察第14天血清肌酐、尿素氮的变化及肾间质纤维程度、Col Ⅰ、ColⅢ、t-PA、u-PA及PAI-1的表达.结果 与UUO组相比,治疗组血清肌酐、尿素差异均无显著性,肾小管纤维化程度、PAl-1及Ⅰ、Ⅲ型胶原的表达显著降低,t-PA、u-PA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阿魏酸钠可以通过下调PAI-1及上调t-PA、u-PA而减轻UUO术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三种细胞生长因子在IgAN肾组织分布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TGFβ2、PDGF、bFGF在人类IgA肾病(IgAN)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ABC法检测IgAN肾活检组织中的TGFβ2、PDGF、bFGF的表达。结果:①TGFβ2在IgAN肾组织内73%强阳性表达于皮质区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损伤脱落的上皮细胞内可见聚集成较大的强阳性颗粒,45%的肾小球系膜区可见表达,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区强阳性。②PDGF在27%的IgAN肾细胞内的肾小球系膜区呈弱阳性表达。③bFGF在IgAN肾组织内表达与TGFβ2相似,另外在Bowman囊壁层上皮细胞可见阳性表达。结论:TGFβ2、PDGF、bFGF的高表达在IgAN系膜增生、肾上管间质病变发挥重要作用,为从细胞因子角度治疗IgAN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海洛因对肾脏损伤的病理改变。方法:建立海洛因依赖大鼠模型,对肾组织分别行HE、PAS、PASM染色后光镜观察肾小球、肾小管病变情况。结果:当前计量下所有大鼠肾均见肾小球轻度缺血和肾小管上皮轻度损害,部分病例见蛋白管型。结论:海洛因对肾脏的急性损伤,表现为肾小球轻度缺血和肾小管上皮的轻度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P选择素(CD62P)和细胞表面糖蛋白(CD44)在儿童IgA肾病(IgAN)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方法】46例IgAN患儿按临床表现分为3组:孤立性血尿组14例,血尿蛋白尿组17例,肾病综合征组15例;按病理分级分为3组:病理Ⅰ+Ⅱ级组23例,Ⅲ级组14例,Ⅳ级组9例。设肾活检正常对照组4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病例组与对照组肾组织CD62P和CD44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①正常肾组织仅有少量CD62P和CD44表达。IgAN患儿肾组织中,CD62P在肾小管上皮细胞显著表达,CD44在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均有表达。②IgAN患儿肾组织中CD62P和CD44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不同临床表现组中,肾病综合征组最高,孤立性血尿组最低,且与IgAN患儿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③IgAN患儿肾组织CD62P和CD44的表达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呈正相关。【结论】CD62P和CD44参与了儿童IgAN的发病和肾小管间质损害,与IgAN的进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IgA肾病(IgAN)患者肾组织TNF-α表达改变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50例原发性IgAN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依据Hass评分方法,计算组织学活动指数(AI)与慢性指数(CI);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TNF-α、疾病活动指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疾病慢性化指标纤连蛋白(Fn)表达水平并进行半定量评分,观察肾组织TNF-α表达改变与AI、CI及Fn、PCNA表达的相关关系。结果:TNF-α在IgAN患者肾小球系膜细胞、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均有表达。AI≥4的患者肾组织TNF-α表达明显高于AI<4的患者[(9.12±1.04) vs (2.72±0.31),P <0.01],TNF-α表达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r=0.65, P <0.01),与Fn表达、CI无明显相关(p>0.05);肾组织TNF-α表达与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成正相关(r=0.49, P <0.01;r=0.60, P <0.01)。结论:IgAN患者肾组织TNF-α表达与疾病活动程度密切相关,提示针对TNF-α进行干预治疗,可能缓解IgAN进展。  相似文献   

15.
袁发焕  张耀全 《重庆医学》2003,32(6):656-658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肾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B)的表达及其与肾组织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肾组织CB、IV型胶原的表达情况,并以体视学多能目镜测试系统对肾活检组织病理切 片进行形态计量,计算硬化肾小球比率及病变肾小管肾间质比率。结果 CB在近曲小管表达最高,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其他部位表达较少。轻度纤维化组和中度纤维化组CB的表达明显低于无纤维化组。CB表达与Ⅳ型胶原表达、病变肾小管肾间质比率及硬化肾小球比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CB主要在肾近曲小管表达,其表达成少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tx,ECM)降解减少的原因之一,参与肾组织纤维化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6.
狼疮性肾炎中u—PA和PAI—1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寅峰  张志刚  高山 《上海医学》2001,24(3):169-172,T003
目的了解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Ⅰ型抑制因子(PAI-1)在狼疮性肾炎(LN)肾小球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50例不同类型的LN和10例原发性肾小球轻微病变的肾活检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及图象分析法比较观察了u-PA和PAI-1在肾小球的表达强度,并与肾小球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数和Ⅳ型胶原染色强度作相关分析。结果u-PA和PAI-1在各型LN病变肾小球中的表达,均比肾小球轻微病变明显增强(P<0.05或<0.01),并以LN-IV型为最明显。PAI-1的染色反应强于同组的u-PA,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肾小球u-PA和PAI-1的表达均与PCNA阳性细胞核数呈正相关(P<0-05)。而且PAI-1的表达还与肾小球内IV型胶原沉积呈正相关(P<0.05)。结论狼疮性肾炎中u-PA和PAI-1的异常表达与肾小球的病变程度和病理类型相关,并可能是影响狼疮性肾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肾活检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与病变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88例IgAN患者肾活检组织,根据病理改变分为轻微病变(18例)、系膜增生(41例)、局灶硬化(20例)和弥漫硬化(9例)4组,系膜增生组分为轻度(13例)、中度(18例)和重度(10例)3个亚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检测VEGF在肾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法对其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同时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其与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 VEGF主要表达于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也有一定的表达,肾小球上VEGF表达的半定量分析结果分别为:轻微病变组3.52±0.64、系膜增生组13.27±1.61、局灶硬化组9.15±1.51、弥漫硬化组3.21±0.91;在系膜增生组的亚组中,VEGF的表达也有差异,分别是:轻度8.59±0.88、中度10.69±0.87、重度13.59±1.05,亚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轻微病变组、系膜增生组和局灶硬化组,VEGF的表达和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338,P<0.05);在弥漫硬化组.VEGF在肾小球内的表达和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4组中,VEGF在肾小球内的表达与患者的血压、血尿程度、肌酐及尿素氮的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在轻-中度肾损害的IgAN肾组织中,VEGF表达增加与肾损害严重程度相关,提示VEGF可能是肾脏病变活动的指征;而当肾脏严重受损、弥漫性纤维化时,肾组织中VEGF的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黏附分子P-选择素与树突状细胞(DC)在人肾炎肾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探讨P-选择素和DC与肾小管间质病变以及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经肾活检和临床资料确诊的不同类型肾炎患者133例,根据小管间质病变分为三组:轻度组63例,中度组44例,重度组26例;10例正常人肾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炎患者肾组织中P-选择素的表达;利用免疫双染与荧光图像分析法,观察CD1a+CD80+DC在肾组织中的分布和改变,并探讨与肾小管间质病变和肾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肾炎患者肾组织中P-选择素表达增强,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显著高于肾小球、肾间质和肾血管;而在肾小管间质表达于重度组又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并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显著相关.CD1a+CD80+DC在肾组织中分布面积、数量和密度均显著增多,且以肾小管间质为主,分布于肾小管、肾间质和肾血管;其在肾小管间质分布于重度组也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并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以及肾功能明显相关.此外,CD1a+CD80+DC肾小管间质分布状况亦与P-选择素表达显著相关.结论黏附分子;P-选择素可能介导DC肾炎肾组织中迁移聚集,参与了肾脏免疫病理机制,并与肾小管间质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小管间质损害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77例经肾活检诊断的IgAN患者的临床指标及病理改变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比较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IgAN伴有小管间质66例(85.7%),其中轻度36例(46.3%),中度17例(22.2%),重度13例(17.2%)。血压升高、尿蛋白定量增多及肾功能减退、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是IgAN预后不良的临床因素;重度肾小管损害表现为血压、血肌酐、尿蛋白定量等升高。肾小球各项病理指标(血管损害、肾小球总体损害、系膜增殖程度及球性硬化的积分)随着肾小管间质的损害程度增加,病理分级加重。结论IgAN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与血压、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血尿酸水平等临床指标及肾小球病理损害、血管损害呈平行关系。肾小管间质损害能反映IgAN病变的程度,可作为判断预后及干预治疗的重要病理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HBV)表达情况,探讨肾组织HBV抗原的来源及其与组织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于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肾炎肾组织中的HBV抗原(HBsAg、HBcAg)。5例膜性肾病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血清HBV感染标志阴性肾炎与阳性者的肾组织中HBV抗原沉积一致,且肾小管HBcAg高表达。肾小管HBcAg阳性组的肾组织病变程度明显严重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镜下,血清HBV标志阴性肾炎与阳性者表现不同。结论肾组织中HBV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有原位形成的可能;血清HBV感染与肾炎〔膜性肾病(MGN)、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IgA肾病(IgAN)〕肾组织感染HBV不一致。肾小管中HBcAg可能与上述肾炎的肾组织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