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前状态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一组以血管内血栓形成或者栓子脱落栓塞到某处血管所引起的疾病。包括血栓性疾病与栓塞性疾病两大类。根据其形成部位可分为:动脉血栓(包括冠状动脉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动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如上肢、下肢、门静脉、盆腔等和浅静脉血栓形成);局部微血管血栓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导致血栓栓塞的根本原因是血液的高凝状态,血管内形成血栓。据统计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逐年增高,为在血管事件发生前及早发现,提出了血栓前状态的定义及概念和血栓前诊断的问题。1 血栓前状态的定义血栓前状态(pr…  相似文献   

2.
D-二聚体检测方法及其在诊断血栓栓塞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D—二聚体(D—dimer)的生成可反映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在各种血栓性疾病中D—二聚体的水平均有升高。例如:①静脉血栓栓塞(VTE):包括深静脉血栓栓塞(DVT)和肺栓塞(PE);②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③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等;④恶性肿瘤:乳腺癌、卵巢癌、急性白血病等;⑤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前后血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块破裂诱发急性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原因.决定斑块破裂后血管是否闭塞的因素包括:斑块受损的程度、血液流变学(血管的直径、病变的几何形态和远端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及内源性止血与纤溶的平衡.现已明确如果血栓为闭塞性多造成ST段抬高的Q波性AMI,紧急溶栓治疗是国内外开展治疗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1].为了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前后血流变学变化,本文动态观察60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流变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青少年外周动脉血栓患者临床发病特点及超声影像学特征,为提高诊治水平、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连续收集本院血管超声发现并经临床确诊的17例青少年外周动脉血栓患者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发病特点及超声影像学特征。结果男性青少年好发(76.5%),17例青少年外周动脉血栓均发生于四肢动脉,其中1例伴发颈动脉血栓。伴发疾病中以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心源性疾病最多见(各占17.6%)。多数发生于单侧肢体(88.2%)、下肢动脉好发(88.2%)、部位主要位于肢体中远段(76.5%)、血栓形态以新鲜血栓(88.2%)和急性不完全充填型为主(64.7%)。结论青少年外周动脉血栓主要好发于单侧下肢动脉中远段血管,主要诱因为心源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所致;且以急性不完全充填型血栓为主。超声医师应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提高诊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抗栓与溶栓药物的血液学监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血栓问题分为血栓性疾病和血栓相关性疾病。筛选和判断血栓高危人群 ,预防血栓形成 ;用溶栓和抗栓的方法实现和维持血管完全、持续通畅 ;降低近远期总死亡率和其他重要的心血管事件 ,是血栓或血栓相关性疾病现代预防和治疗的核心 ,因此溶栓、抗栓药物的实验室监测非常重要。溶栓疗法的监测作为临床治疗常规 ,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不以血液指标作为是否溶栓的入选或排除标准 ,但应注意有无凝血障碍或出血性疾病病史。在不用静脉肝素抗凝的情况下 ,在溶栓过程中或溶栓后亦无需血液因子监测。但长时间应用溶栓药物 (超过 2h) ,则应进行血…  相似文献   

6.
杨冀萍  刘怀军  张聪敏 《临床荟萃》2006,21(10):753-755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是继急性肺栓塞发生后,血栓未能完全溶解或发生血栓扩展,进而机化,造成受累血管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解剖学肺血管床的减少以及神经体液因素和低氧血症所致肺血管痉挛、功能性的肺血管床面积减少,导致血管阻力增大而引起肺动脉高压.有统计资料表明,临床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患者中约有0.1%~4.0%患者可能发生CTEPH,然而大多数患者在诊断为慢性血栓性疾病前并未发现急性肺栓塞性疾病,因此CTEPH的真正发病率可能更高.据尸检诊断,目前在美国多于10万人患有CTEPH.……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病,也是造成目前人类死亡疾病中名列前茅的三大疾病之一,是最常见的血栓栓塞性疾病之一.在其发生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血栓前状态,它是止血、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失调的十分复杂的病理过程.患者冠状动脉血管有血栓形成,其形成机制十分复杂.本研究通过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24小时内及6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含量及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的检测,来探讨这些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重视血小板-白细胞相互作用与血栓性疾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针对急性血栓形成的治疗除抗凝和应用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外,主要是抑制血小板(PLT)黏附与聚集的过程,但疗效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可能另有机制在血栓性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血栓性疾病发病的潜在细胞分子机制十分复杂,但目前已可确定,早期血管损伤事件促使PLT和白细胞(WBC)黏附至受损动脉壁,这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20世纪60年代早期首次发现血液循环中的PLT-WBC聚集体(platelet-leukocyte aggregate,PLA),但近年才对其作用及机制有所认识。新近研究发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循环血中,不仅PLT间的相互…  相似文献   

9.
急性白血病(A L )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上常以贫血、出血、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为特点,其中出血是AL常见的临床症状,常伴有止凝血异常。尤其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 PL )最为凶险,极易诱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导致患者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1]。AL 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是复杂的,可能与血管内皮受损、血小板数量和质量、感染、白血病细胞表达的促凝和抗凝物质、纤溶物质及炎性因子等等因素有关[2]。这些因素能导致止凝血与抗凝血功能平衡发生紊乱,致使白血病患者常常合并出血、血栓、明显的凝血功能障碍甚至是DIC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有研究表明, A L并发血栓性疾病的病例越来越多[3-4]。故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成为治疗急性白血病的重点。现已证实,血栓性疾病发生前均存在血栓前状态(PTS)。如果能及时发现 AL 已存在PTS ,则对血栓性疾病的预防起关键作用。选择合适的止凝血指标进行监测,对防治 AL 止凝血功能紊乱取得缓解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徐璐 《当代护士》2018,(1):163-164
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是一种非动脉粥样硬化的炎性疾病,主要涉及四肢中小动脉,病变累及血管全层,导致管腔狭窄、闭塞,又称Buerger病,与烟草的使用具有极强的关系,通常发生于重度吸烟年轻(45岁以下)人群中~([1])。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因严重、持久的心肌缺血所引发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侵入冠状动脉是非常不寻常的,合并心肌缺血或梗死是很罕见~([1])。我院2016年7月收治1例患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