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全年门诊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上呼吸道感染处方抗生素的使用率,以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12月全部门诊处方,以Excel表格形式整理,进行率的比较.结果 6101份处方中上呼吸道感染处方2462份,占总处方的40.35%,其中使用抗生素1962份,占上呼吸道感染处方的79.69%,上呼吸道感染的处方量及抗生素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处方量.结论 本调查显示基层医疗机构抗生素滥用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在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的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医师及患者都能了解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汪昌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5):1577-1577,1579
目的分析某医院门诊处方不合格情况,促使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 2009年6~12月随机抽取该院门诊处方10本,共5828张,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占7%,主要包括处方书写不完整,诊断与用药不符,药品用法、用量错误,抗生素滥用,手写处方使用商品名等。结论处方不但是医疗文书,同时也是法律文件,医院必须加强处方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才能保证处方的合法、合格,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不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0年2月门诊处方进行回顾性抽样分析,每月抽查15名门诊医师处方进行点评,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结果本院门诊处方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2.30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00%,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9.49%,基本药物使用率为41.20%,平均处方费用为72.30元。不合理处方占抽查处方的17.47%。结论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现象仍较严重。临床医师、药师应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抗生素的使用在我国各级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最基层的使用单位,在无任何使用规范约束的情况下,极易造成滥用。1滥用抗生素的几个后果滥用抗生素首先会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增加。在未确定某种致病菌对该种抗生素有无敏感性的情况下使用,只会给机体带来伤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基层及民办医疗机构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为执行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做参考.[方法]对38家基层及民办医疗机构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分析所调查的8000张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剖析问题的成因.[结果]8 000张处方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占33.68%,38家基层及民办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不同程度遴选、联用、用法用量的不适宜,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比例较高等问题,而以民营医院问题更为严重.[结论]必须加强基层及民办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以节约医疗资源,抵御细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不合理用药现状,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2月门诊及住院处方7317张,从中筛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并进行归类分析。结果发现不合理处方为318张,不合格率为4.35%;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在书写不规范、药物配伍不合理、用药和诊断不相符、药物用法不合理及滥用抗菌药物。结论我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药师应严把处方审核关,医院应进一步加强处方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400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必全 《华西医学》2009,(5):1176-1177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防止临床上滥用抗菌药。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成人普通处方,每季度100份,共计400份,统计所需分析数据。结果:抗菌药物的品种数占处方用药总品种数的11.54%;抗菌药物的总金额占处方总金额的比率为13.41%;注射剂使用率为4%;每张处方合并用药品种数2.69种;处方使用通用名为100%;抗真菌药物的使用率低于1%。结论: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门诊处方药物应用情况,评价门诊处方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查1 200张门诊处方,统计处方药物的品种数、平均处方金额、抗菌药物品种数,就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百分率,就诊使用通用名品种的百分率.结果 平均用药品种数1.99种,处方平均金额92.01元,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为21%,使用注射剂处方百分率为18%,使用通用名品种的百分率为50.25%.结论 门诊用药状况基本合理,需进一步强调处方规范化书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院肠外营养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和经济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的2 000例住院患者的2 000份肠外营养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肠外营养处方中各营养物质占比、肠外营养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并对肠外营养处方的日平均费用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围术期患者肠外营养处方各营养素合理范围占比分别为氨基酸73.90%、葡萄糖97.70%、热氮比79.35%、糖脂比81.75%、一价阳离子84.75%、二价阳离子92.90%。2 000份肠外营养处方中,不合理处方487张。其中未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占比最高,为47.43%,其次磷盐选择不合理、胰岛素应用不适宜分别为25.67%、20.94%,复方氨基酸与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配比不当占比最低,为2.05%。患者的平均日费用600~899元的肠外营养处方占比最高,为34.55%;其次300~599、<300元占比分别为23.85%、20.60%;而平均日费用>1 200元占比最低,为3.40%。结论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处方用药存在不合理之处,因而临床中应加强对肠外营养处方的规范使用,以确保用药处方的合理性,并实现肠外营养处方的经济性最优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10):942-944
目的了解石嘴山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有效应对策略。方法依据《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查看方式,对宁夏石嘴山地区基层卫生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共58家。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均成立了感染监控小组,均为兼职人员;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学历和职称偏低,专业持证人员占31%;70%以上人员掌握了医疗对医院感染和消毒隔离知识,对于医院感染概念的掌握最差,其中乡镇卫生院人员的知晓率仅为18.57%;各机构都建立了消毒供应室,灭菌装材料总合格率最高,为46.6%;合格率最低的是环境生物监测,为27.6%。结论该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距离标准存在差距,应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消毒供应室规范准化,强化监督指导。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卫生人力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调查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卫生人力资源情况、卫生服务情况、卫生人员对目前卫生院问题的反映及对以后建设工作的意见,为"基本型乡镇卫生院综合示范"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普查西柏坡镇卫生院所有人员和所有村卫生室村医,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调查卫生院人员对卫生服务的自我评价、对目前卫生院问题的反映、对今后建设工作的意见,村卫生室卫生人力资源等情况,运用SPSS17.0做数据分析。结果西柏坡镇卫生院存在以下问题:①卫生院基础设施较差:病床14张,房屋总面积832平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卫生院人员素质偏低:医护比(1?0.75)与卫生部的要求(1?1)差距大,学历低(仅2人第一学历为大专),职称层次低(无职称人员占到42.86%)等;③村卫生资源匮乏:村医素质偏低(90.91%为非正规学校毕业),村卫生室设施缺乏(16个行政村共有10个村卫生室、5张床位)。结论西柏坡镇卫生院存在基础卫生设施较差、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乡村一体化管理欠缺等问题,卫生人员为卫生院建设提出建筑、科室、信息化等方面的意见。卫生院应引进设备和人才,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乡村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新津县基层医疗卫生改革现状,为完善和推行成都市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基线数据。方法定量描述和比较新津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人群健康。结果①新津县完成11家乡镇公立卫生院(100%)、89家村卫生站(66.42%)标准化建设,60家村卫生站一体化管理,乡院开展基本医疗服务417项,村卫生站76项。②2010全县医疗机构门诊人次同比增长24.2%,住院人次同比增长46.3%,门诊次均费用同比下降21.5%,住院费用同比下降18.6%。③2010年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8.2%,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6.3%,免疫规划五苗全程接种率98.8%,重症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100%,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率约78%,免费健康体检率28.8%。④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品种比达96.7%,销售金额比达97.8%,药品管理成本由8.5%下降到4.2%,药品周转率提高50%。⑤新津县人均期望寿命77.97岁,婴幼儿死亡率6.82‰,孕产妇死亡数连续8年为0。⑥构建了覆盖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的区域卫生信息网络体系。结论①新津县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促进了基层卫生机构建设,提高了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及基本药物的使用;②新津县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优于四川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接近世界高收入国家水平;③新津县作为成都市医疗卫生改革试点具有代表性,以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为依托,推行医疗卫生改革和管理具有较高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洪涛 《临床医学》2012,32(7):31-33
目的评价濮阳市妇幼保健院实施处方点评规范对门诊处方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濮阳市妇幼保健院实施处方点评规范前后的门诊处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处方规范点评后,处方合格率上升,不合格用药处方数下降;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注射剂使用率下降,处方平均费用下降,药品费用收入占医院收入的比例降低,基本药物的使用率上升。结论实施处方点评规范对处方有明显影响,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降低了患者的药品费用支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辽宁省西部农民使用解热镇痛药的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调查了辽宁省西部建平县两个乡镇,10个自然村1808例农民使用解热镇痛药的情况。结果1808例中有1358例使用解热镇痛抗炎药。女性用药者778例(57.29%),男性用药者580例(42.71%,P<0.01)。药物使用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18~29岁组为4.79%,30~39岁组为17.45%,40~49岁组为21.6%,50~59岁组为23.78%,60岁以上组为32.33%。来源于村卫生所、药店以及乡镇卫生院的药物各占36.45%(495例)、33.36%(453例)及30.19%(410例)。66.02%的被调查者(883例)用药的目的为治疗感冒、发热、疼痛及风湿,35.96%(475例)为减轻疲劳和感到熟识。每人用药的种类从1种至5种。应用频率较高的药物有索米痛片、肠溶阿司匹林片、对乙酰氨基酚片、吲哚美辛等。结论辽西地区存在解热镇痛抗炎药的管理不善和滥用问题。急需对农村开展非处方药使用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门诊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对2型糖尿病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糖尿病专科护士门诊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血糖的影响,结合门诊满意度凋查,以探讨专科护士门诊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对2型糖尿病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改变原治疗方案的前提下,通过评估患者个体情况,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开出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其内容南评估所得个体情况,个体化饮食处方、运动处方,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和病情监测等组成.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对糖尿病专科护士门诊满意度,评估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的作用.结果 接受个体化健康教育3个月后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都比实施前只接受集体大讲堂教育时有明显改善,患者总满意度94%.结论 在2型精尿病综合防治上偏重个体化指导干预,实施门诊个体化教育处方模式,是符合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重要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糖尿病专科护士门诊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血糖的影响,结合门诊满意度调查,以探讨专科护士门诊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对2型糖尿病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100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改变原治疗方案的前提下,通过评估患者个体情况,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开出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其内容由评估所得个体情况,个体化饮食处方、运动处方,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和病情监测等组成。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对糖尿病专科护士门诊满意度,评估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的作用。结果接受个体化健康教育3个月后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都比实施前只接受集体大讲堂教育时有明显改善,患者总满意度94%。结论在2型糖尿病综合防治上偏重个体化指导干预,实施门诊个体化教育处方模式,是符合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重要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Alcohol abuse problems are as prevalent in rural areas as they are in more urban settings. Despite the similarity in incidence, providing alcohol abuse treatment services is more challenging in rural versus urban settings. There are unique barriers to offering treatment to women in rural locations that are not present in metropolitan locales. These barriers are related to economics, existing health care providers and services, 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s, cultural norms, and personal perceptions. In this article, treatment challenges that are specifically relevant to women in rural areas are explored along with a new three-tiered treatment delivery model. (J Am Psychiatr Nurses Assoc [2002]. 8, 37-43.)  相似文献   

19.
Domestic Violence Among Patients at Two Rural Health Care Clinic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BSTRACT Despite a growing body of knowledge concerning family abuse,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focusing on domestic violence in rural settings. Likewise, there is a paucity of research on family abuse among Hispanic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prevalence of spousal abuse among predominately low income Hispanic patients of two rural health care clinics. The correlation of certain social factors to domestic violence also was examined. Survey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155 adult female patients. Findings revealed a 19% prevalence rate. This rate corresponds to recent measures of domestic abuse nationwide. A b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usal abuse and drug/alcohol use by victims' intimate partners. Abuse also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community location of the health care clinics.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discussing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for rural domestic violence intervention, treatment, and research.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