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泌素释放肽(GRP)及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结直肠癌中GRP和GRPR的表达。结果 GRP和GRPR在结直肠癌中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3%和79.6%,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表达增加。结论 GRP和GRPR的异常表达与结直肠癌有关,可作为结直肠癌治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王若明  杨振  僧国珍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0):1739-1740
目的研究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JNK在结直肠癌耐药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72例结直肠癌和4JD例正常大肠组织中JNK和MRP1蛋白表达及其关系。结果JNK和MRP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22%和51.39%,均明显高于在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JNK蛋白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5)。MRP1蛋白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及肿瘤分化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JNK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及其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其可能通过上调MRP1的表达参与大肠癌化疗耐药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结结直肠癌中中期因子(MK)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结直肠癌癌旁组织中MK、OPN的表达.结果 MK、OPN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结直肠癌组织MK、OPN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呈正相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MK与OPN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K、OP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在结直肠癌的生成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Smad7和TGF—β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意义,以期为研究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帮助。方法本实验以140例结直肠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7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Smad7和TGF—β1的表达及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中Smad7和TGF—β1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Smad7和TGF-β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二者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mad7和TGF-β1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协同作用,联合检测Smad7和TGF-β1的表达可能与判断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3月,国家癌症中心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权威机构公布了一份覆盖了我国3.8亿人的研究,其中指出:2016年,我国结直肠癌在发病率、死亡率上居高不下,分别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处于第2、第4位,且八成患者在就诊时已是中晚期。结直肠癌包含直肠癌和结肠癌两种类型,按解剖位置通常分为直肠癌、右半结肠癌和左半结肠癌3种。便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是其主要临床表现。我国常见的大肠癌为直肠癌,发病主要与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癌前病变、消化道疾病、生存地区等因素相关,发病人群以40岁以上中年、老年群体常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近些年,随着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死亡率也明显提升,因此防控形势严峻,需要引起人们重视,做好相关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2的表达水平及其对临床上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等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46例大肠癌、20例结肠息肉或腺瘤、30例正常结肠黏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RT-PCR法检测组织中CXCR2的蛋白质定量及mRNA半定量水平,并根据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XCR2表达水平(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在结直肠癌组织与大肠良性肿瘤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R2表达水平在肠癌组织与正常结肠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R2表达水平在肠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肠癌CXCR2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中CXCR2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结论 结直肠癌细胞浸润、转移过程中可能有趋化因子受体CXCR2的参与,临床上对肠癌组织CXCR2的检测对其侵袭、转移生物学行为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北京社区结直肠癌筛查的初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城市居民中老年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并通过积极干预降低社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方法北京丰台区东高地居民区16个单位50~80岁共10740人接受大肠癌筛查,9843人(91.65%)接受连续3次的便隐血(免疫法)检查,阳性患者2709人(占受检者的27.52%),其中260人(占便隐血阳性者的9.60%)接受了电子肠镜检查。结果260例接受电子肠镜检查的患者中,检出大肠癌12例,男性8例,女姓4例,年龄66~77岁。其中息肉癌变2例,直肠类癌2例(均为早期),DukeⅡ期大肠癌4例,DukⅢA期大肠癌1例。检出结肠腺瘤127例。结直肠癌的检出率为121.9/105。结论城市居民中老年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通过便隐血检查后,阳性患者接受肠镜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结直肠癌。建议此项工作应在城市居民中广泛开展以改善结直肠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王俊  徐晓阳 《江西医药》2021,56(6):861-863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阳性结果与其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77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纳入研究,以CK20作为肿瘤细胞标志物,运用RT-PCR方法检测术后外周静脉血CK20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情况、分期及随访追踪结果对患者肿瘤相关风险因素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77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阳性率为50.6%(39/77),其阳性检出与肿瘤TNM分期及远处肝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外周血阳性检出的患者手术后3年无瘤生存期显著较阴性检出者低;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K20阳性表达、临床分期和有肝转移与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具有显著相关性,为肿瘤患者3年内复发和转移的高风险因素.结论 外周血CK20的阳性率是大肠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β-连环蛋白、E-钙蛋白及P53的表达,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对80例结直肠癌的β-连环蛋白、E-钙蛋白及P53进行检测。结果β-连环蛋白、E-钙蛋白及P53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细胞组间表达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β-连环蛋白、E-钙蛋白及P53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着性。检测其表达异常对判断临床进展、推测预后以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俊  徐晓阳 《江西医药》2021,56(6):861-863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阳性结果与其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77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纳入研究,以CK20作为肿瘤细胞标志物,运用RT-PCR方法检测术后外周静脉血CK20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情况、分期及随访追踪结果对患者肿瘤相关风险因素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77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阳性率为50.6%(39/77),其阳性检出与肿瘤TNM分期及远处肝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外周血阳性检出的患者手术后3年无瘤生存期显著较阴性检出者低;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K20阳性表达、临床分期和有肝转移与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具有显著相关性,为肿瘤患者3年内复发和转移的高风险因素.结论 外周血CK20的阳性率是大肠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俊  徐晓阳 《江西医药》2021,56(6):861-863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阳性结果与其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77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纳入研究,以CK20作为肿瘤细胞标志物,运用RT-PCR方法检测术后外周静脉血CK20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情况、分期及随访追踪结果对患者肿瘤相关风险因素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77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阳性率为50.6%(39/77),其阳性检出与肿瘤TNM分期及远处肝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外周血阳性检出的患者手术后3年无瘤生存期显著较阴性检出者低;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K20阳性表达、临床分期和有肝转移与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具有显著相关性,为肿瘤患者3年内复发和转移的高风险因素.结论 外周血CK20的阳性率是大肠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微卫星不稳定与结直肠癌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对其发病机制研究的重要性渐为人们认识涉及了多基因改变,微卫星不稳定性,细胞凋亡机能受限,端粒酶活化以及多条信号传导通路异常等。近期分子学研究发现,DNA修复基因突变引起DNA错配修复系统的功能降低或丧失,从而引起遗传物质不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Wnt/β-联蛋白(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因子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模式,探讨两者在结直肠癌中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结直肠癌组、腺瘤组、非腺瘤性息肉组、健康对照组中SFRP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结直肠癌组、腺瘤组、非腺瘤性息肉组、健康对照组中,SFRP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分别为79%、6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4%、4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RP2启动子区甲基化与β-catenin异常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SFRP2启动子区甲基化和β-catenin异常表达均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SFRP2启动子区域甲基化频率及β-catenin异常表达率在结直肠癌中上调,两者可能共同促进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miR-645能否通过靶向SING来影响结直肠癌转移,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来研究miR-645在结直肠癌中的功能。我们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技术检测了miR-645在结直肠癌细胞系和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发现miR-64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度表达,并与肿瘤的恶性特征相关。miR-645过表达显著促进了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而miR-645沉默则具有相反的效果。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了miR-645通过抑制STING蛋白的表达来促进结直肠癌的转移过程。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miR-645通过靶向STING调控结直肠癌转移。miR-645的上调与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相关,同时也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结直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并为miR-645作为潜在治疗靶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边缘区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density,MLD)和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染色法,对我院收治的124例大肠癌相对应的癌边缘区组织、癌中心组织、正常组织进行淋巴管染色,分析不同样本中淋巴管分布特点,并检测相应组织中VEGF-C的表达,结合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中心区及浅表部位淋巴管多为闭锁的条索状,边缘区淋巴管多呈管样扩张.结直肠癌边缘区组织MLD为(51.6±22.8),较癌中心组织MLD(29.2±9.8)和正常组织MLD(25.4±9.40)显著增高(P<0.01).结直肠癌边缘区MLD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等显著相关(P<0.05).124例结直肠癌边缘区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者74例(P<0.05).结论 结直肠组织中存在新生淋巴管,淋巴管主要分布于肿瘤边缘;结直肠癌边缘区MLD的增加与肿瘤淋巴及远处转移有关,和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高其宏 《安徽医药》2018,22(5):857-859
目的 探讨Eph受体酪氨酸激酶A2(EphA2)和金属蛋白酶2(MMP-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6例大肠癌患者手术标本中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EphA2蛋白和MM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EphA2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概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92.10%比26.31%,P<0.05),MMP-2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概率同样明显高于癌旁组织(80.20%比15.90%,P<0.05);EphA2蛋白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大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年龄密切关联;MMP-2蛋白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组织学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年龄密切关联.结论 EphA2蛋白和MMP-2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瘤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microRNA(miRNA)对结直肠癌转移的作用包括调节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调控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等,通过与靶基因mRNA互补位点结合,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miRNA在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中起重要的作用,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大肠癌雌孕激素受体检测 ,了解性激素受体在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的机理。方法 运用酶标免疫组化法 ,我们检测了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在 6 0例大肠癌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显示大肠癌ER、PR双阳性率女性与男性分别为 71%和 4 4 % ,差别显著 (P <0 0 5 )。肿瘤病理类型与受体关系密切 ,管状乳头状腺癌阳性率 6 3% ,高于印戒细胞癌及粘液细胞癌 (P <0 0 5 ) ,肿瘤体积较大受体阳性率低 (P <0 0 5 )。表明受体作用异常 ,参与大肠癌发病始于早期阶段作为致癌与促癌激化剂。结论 直肠癌ER、PR高于结肠癌 ,提示直肠癌发病与受体密度增高及粪便滞留时间过长与其他因素参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余召师  金军  袁宏银 《医药导报》2006,25(6):507-509
目的探讨抗凋亡基因Bcl-2、Bag-1在正常结肠黏膜、结肠腺瘤和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结肠黏膜、35例结肠腺瘤和8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Bcl-2、Bag-1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Bcl-2蛋白在正常结肠黏膜、结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80.0%和65.0%.结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P<0.05),而结肠腺瘤与结直肠癌相比,前者高于后者(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Bag-1蛋白在正常结肠黏膜、结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60.0%和81.0%,阳性表达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Bag-1蛋白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其中结直肠癌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与Bag-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Bcl-2、Bag-1蛋白高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病过程中均发挥十分重要作用,而Bag-1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有关,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浸润转移潜能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正>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作为肿瘤诊断的辅助检查手段具有操作方便、快捷、患者痛苦小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仍无一种理想筛选早期结直肠癌的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在晚期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达70%,对结直肠癌疗效评价、复发及转移预测有重要意义,但单一CEA的检测在早期诊断中仍存在局限性,多项研究表明采用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的方法对结直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