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患者,男,25岁,于外伤后1个月,因右踝关节持续肿痛来院就诊。查体:右踝关节局部肿胀,压痛,皮肤稍热,余未见异常。X线平片;右踝关节骨质未见骨折征象。右距骨见一偏心性膨胀性骨质破坏区,直径约2.5cm,呈多囊状改变,边缘硬化,厚薄不一,骨皮质变薄。X线诊断:右距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病理诊断:右距骨骨母细胞瘤并动脉瘤样骨囊肿。讨论:骨母细胞瘤又称成骨细胞瘤,发生于距骨者较为少见,起病隐缓,大多仅感局部钝痛,服用水杨酸类药物疼痛并不缓解。此病主要与骨样骨瘤及其它囊状膨胀性病变如骨巨细胞瘤、动脉瘤样骨囊肿、骨囊肿等鉴别。(2003-01-07…  相似文献   

3.
骨样骨瘤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骨肿瘤,由成骨性结榜组织及其形成的骨样组织所构成,约占全部骨肿瘤的1%,原发骨肿瘤的3%,良性骨肿瘤的10%,病因不明,目前争论有二:其一认为本病不属肿瘤,实属类炎症(1,2),其二以Jaffe氏为首的学者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独立的良性骨肿瘤,自1935例Jaffe氏报告5例,并提出本病的命名以来,大多数学者如Dahlin氏等,均同意Jaffe氏的意见(2),由于认识不同,以往曾有许多名称,如慢性骨膜下脓疡,慢性硬化性非化脓性骨髓炎,骨皮质内脓疡及骨样组织骨炎等。  相似文献   

4.
骨软骨缺血性坏死较为常见,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的某些长管骨之骨端,骨突及短管状骨的骨骺部,原发或继发骨化中心均可发病,由于本病在临床上无特征性改变,所以X线检查前常被误诊,本文总结206例,发生在24个部位,手术治疗17例,股骨头部钻孔治疗6例,穿刺注血等方面治疗22例,其余161例X线均典型,经保守对症治疗,其中69例经X线复查有不同程度好转,故诊断可靠,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0例软骨母细胞瘤之典型,非典型以及复发、恶变、继发感染、特殊部位病变的X线表现进行了分析。着重讨论了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体层摄影、CT扫描的应用价值诸问题。旨在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6.
7.
骨嗜酸性肉芽肿属于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又称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一种类型。1940年首先由jaffe等首先报到。本病少见,笔者收集我院19802-2004年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完整资料的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X线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X线诊断肺母细胞瘤三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院近年来遇到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母细胞瘤,结合参考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1例中,男9例,女2例。年龄15—16岁,平均年龄20.5岁。11例中,有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余4例x线征象及临床表现均典型。2.发病部位:股骨内外髁6例,占54.5%:股骨头1例,占9%;肱骨头1例,占9%;肱骨小头2例,占18%;距骨滑车1例,占9%。  相似文献   

11.
骨血管瘤的X线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由新形成的血管组成,生成缓慢,1917年Hitzrot首次描述了肱骨血管瘤的X线表现,本文收集资料完整的原发性骨血管瘤21例,其中2 虽未经病检证实,但临床和X线表现典型,绝大多数为海绵型血管,另外3例软组织血管瘤累及骨骼,一并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12.
骨血管瘤的X线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血管瘤的X线表坎特点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对发生于脊柱、颅骨、长管状骨、肋骨、肩胛骨共15例进行X光摄片、结果:骨血管瘤的基本X线表现是:椎体为栅栏状或网眼状、颅骨为放射状、长管状骨为泡沫状等改变。结论:骨血管瘤发生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具有较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病例资料 患者,女,16岁。腰部疼痛、活动后加重10d。查体:L3 、L4椎体棘突及其右侧缘处有4cm×5cm皮肤色素沉着区,压痛明显,无放射痛。X线检查:L3 椎体棘突区见一类圆形的骨性凸起,边缘清晰,可见环形密度增高影;两侧椎弓根显示正常(图1)。X线诊断:L3 椎体棘突占位性病变,良性肿瘤可能性大。CT检查:L3 椎体棘突膨胀性骨质破坏累及右侧椎板、横突、关节突,病变以向外后方延伸为主,其内可见不规则骨性密度影;两侧缘及外后缘不规则,但连续完整;前缘部分突入椎管内,与硬脊膜囊界限不清(图2 )。CT诊断:L3 椎体棘突占位性病变累及L3 右侧椎…  相似文献   

14.
15.
石骨症(Osteopetrosis)又称大理石骨(Marble bonedisease)。周身性骨质硬化症(Osteoclerosis generalisata),粉笔样骨(chalk bone)等,是一种罕见的泛发性骨质硬化性病变。本症Albers—Schonbarg氏于1904年首先报导,1926年Karshner根据其骨骼特点将其命名为石骨症,该名一直沿用至今。本病X线表现比较特异,诊断一般不难。但因本症相当罕见,不少X线医生多年甚至终生难遇一例,因而影响了对该症的深入观察和认识,尤其当单照一张X线局部骨片,影像欠典型时,鉴别诊断仍有困难,为了提高对本症的认识,现结合我院两例石骨症病例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关节骨软骨瘤病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临床上比较少见,现将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一例并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影像学检查对骨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18例均摄了平片 ,6 / 18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10 / 18例均行MR平扫和增强。结果 :脊柱 6例 ,颅骨 4例 ,胫骨 2例 ,股骨 2例 ,肱骨、骨盆、距骨、软组织各 1例。骨母细胞瘤以脊柱及长管状骨好发。平片和CT多表现、膨胀性囊状骨破坏 ,病灶内常有钙化、骨化 ,边缘常有轻度硬化缘 ;MRI检查多呈不均匀性长T1、T2 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 ,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性强化 ,部分见液平和软组织肿块 ;一般无骨反应。结论 :CT、MRI对骨母细胞瘤诊断较平片有优势 ,综合影像学检查能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8.
溶骨型骨巨细胞瘤的X线诊断(附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可分为皂泡型和溶骨型,前者的改变作为骨巨细胞溜的X线特征,早为人所熟知(1,2,3),而溶骨型的则报告颇少,并易与其他溶骨型骨肉瘤相混,为此我们将手术病理证实的溶骨型骨巨细胞瘤32例作一分析报道。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