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扭曲为冠状动脉造影术中的常见现象,表现为冠状动脉三支主干血管存在明显且较多的弯曲。冠状动脉造影为诊断冠状动脉扭曲的主要方法,但目前尚无对冠状动脉扭曲较为统一的诊断标准。冠状动脉扭曲发病机制可能为冠状动脉血流量和血流压力改变引起冠状动脉结构的重构,与性别、左室压力及容量负荷等相关。冠状动脉扭曲可能会影响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导致心肌缺血,从而产生心绞痛的症状,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增加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难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尚未明确。  相似文献   

2.
<正>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动脉窦是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类型之一。冠状动脉起源异常中,只有不到1/3的患者为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而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动脉窦更为少见。本文就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的2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即左右冠状动脉共开口)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报告经冠状动脉造影或手术证实的单纯性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11例,约占同期580例冠状动脉造影的1.6%。本组冠状动脉畸形病变分两大类:①冠状动脉瘘8例,含右冠状动脉右室瘘6例;②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例。指出冠状动脉瘘需与其他先天性心脏病鉴别,心脏B超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冠状动脉造影为确定诊断的重要手段;对大的冠状动脉瘘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上肢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上肢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1 200例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5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经上肢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 1 200例患者均成功经上肢动脉途径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其中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584例患者均成功经上肢动脉途径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论经上肢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上肢动脉可作为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患者预后往往不佳。目前,有中国专家共识将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分为不合并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合并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以及其他类型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三型。其中,不合并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研究较为深入,循证医学证据较多。现就不合并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心脏外科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国际上公认的主要手术方法之一。目前,冠状动脉搭桥的方式有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迷你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搭桥术和机器人冠状动脉搭桥术等。该文将以上几种手术方式的现状特点及相互间的比较进行综述,并对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未来发展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通畅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70例患者,均接受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25例患者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后2 w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评价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图像质量,并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通畅的评价结果,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7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共搭建204支桥血管,包括65支动脉桥血管,139支静脉桥血管,动脉桥血管的通畅率明显高于静脉桥血管(P<0.05)。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4.29%,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通畅评价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61%、96.00%、94.44%、97.78%、88.89%,其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结论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采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可对其桥血管通畅情况予以清晰显示和准确评价,其评估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造影中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的冠状动脉造影表现,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武汉钢铁公司总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900例,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67例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检出率为7.44%。其中检出冠状动脉瘘9例,检出率为1.00%,并以冠状动脉-右心室瘘最为多见。12例为冠状动脉起源和分布异常,占1.33%,并以右冠状动脉的先天性变异为多见。检出冠状动脉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6例,检出率为5.11%,并以左前降支心肌桥多见。结论: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多不典型或缺如,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各种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冠状动脉内斑块负荷重,导致冠状动脉完全或几乎完全闭塞的病变。冠状动脉闭塞的时间通常难以确定,但CTO病变一般是指冠状动脉闭塞至少3个月以上的病变[1]。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患者脉压变异性(PPV)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搜集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5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冠状动脉狭窄组68例,其中合并高血压病38例,血压正常者30例。冠状动脉狭窄组中以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分为3个组。分析各组的脉压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狭窄组PPV显著高于非冠状动脉狭窄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PV是冠状动脉狭窄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PV越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越重。提示PPV是影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成年人冠状动脉造影先天性变异分析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4  
目的 :探讨成年人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 (畸形 )的检出频度。  方法 :回顾性研究总结 4173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 ,准确判定各种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  结果 :1冠状动脉造影 4173例中检出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异常 5 0例 ,检出率为 1.2 % ,其中各种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42例 ,占 84.0 % ,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7例 ,占 14.0 % ,左、右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均异常 1例 ,占 2 .0 % ;2检出各种类型冠状动脉分支起源异常 15例 ,检出率为 0 .4% ;3检出各种类型冠状动脉瘘 2 8例 ,检出率为 0 .7% ,其中 18例(6 4.3% )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 ;4其它少见冠状动脉变异 2例。  结论 :成年人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多不典型或缺如 ,通常在心导管检查中被偶然发现 ,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各种类型冠状动脉变异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在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人群中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的发生情况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 1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存在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者的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82 4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 ,检出各种类型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共 6 1例 ,占 2 1 %。其中 84 1 %为冠状动脉起源和分布异常 ,右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远较左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多见。 4例未能成功施行右冠状动脉选择性造影。结论 临床上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并非罕见 ,其中部分类型可引起心肌缺血。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对介入诊疗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是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同样会导致心肌缺血[1]。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不仅存在于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而且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心肌缺血患者中同样存在[2]。在人群中进行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相关研究非常困难,因此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显得特别重要。我们将重点介绍作为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心肌缺血重要标志的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鉴于每种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都有其各自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解剖变异临床上较为常见,冠状动脉变异特别是起源变异的发生概率为1%~2%,其中右冠状动脉起源变异占80%。右冠状动脉常见变异为开口位置异常,而先天性缺如却少见,有人认为右冠状动脉先天性缺如与胚胎时期冠状动脉异常发育或未发育完全有关。本文就1例右冠状动脉缺如并左冠状动脉双支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牟彩云  刘铁 《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8(1):33-34,F0003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方法对2380例应用双源CT扫描的冠状动脉图像(CT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2380例中有2365例冠状动脉显示良好符合诊断要求。发现异常1220例,其中冠状动脉狭窄1070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10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狭窄45例,冠状动脉瘤4例。结论双源CT采用多时相重建,经各种后处理技术显示再狭窄冠脉的三维结构。不仅对冠状动脉病变的筛查和诊断,而且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及冠状静脉的评价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单冠状动脉是一种少见的冠状动脉畸形,文献报道在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的发生率为0.024%-0.09%。绝大多数单冠状动脉畸形并不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仅少数报道同时合并二叶主动脉瓣畸形、大动脉转位、室间隔缺损等心血管畸形。单冠状动脉起源于右冠窦和左冠窦的概率相似。左冠状动脉缺如的单右冠状动脉畸形患者,其左冠状动脉均起源于右冠状动脉近段,行走于主动脉和肺动脉圆锥之间,到达左侧后再进一步按左前降支和回旋支走形并发出相应分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4h平均脉压(APP)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对408例入选病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狭窄评分,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狭窄组,非冠状动脉狭窄组,测量24h动态血压,评定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狭窄组24h平均脉压显著高于非冠状动脉狭窄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24h平均脉压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47,P<0.01)。结论:24h平均脉压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669例住院冠状动脉扩张患者的临床特点,增进对冠状动脉扩张的认识。方法 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5日连续有106305位患者在北京阜外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收集冠脉造影发现的冠状动脉扩张患者共697例,取其中病历资料完整的669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冠状动脉扩张患病率为0.656%,单纯性冠状动脉扩张占冠状动脉扩张的10.31%。冠状动脉扩张共累及878支冠状动脉,好发部位依次为右冠状动脉主支(41.80%),前降支主支(25.40%),回旋支主支(21.64%),及左主干(4.78%)。冠状动脉扩张患者大部分为男性(84.75%),吸烟者占31.99%,伴高血压者占34.68%,伴高脂血症者占31.54%,而伴糖尿病者仅占11.36%。22.12%的冠状动脉扩张患者有心肌梗死病史,23.77%的冠状动脉扩张患者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史。实验室检验结果显示,40%以上冠状动脉扩张患者血浆总甘油三酯偏高,70%以上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而20%以上总胆固醇偏低;30%以上脂蛋白(a)偏高;36.62%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偏高。结论冠状动脉扩张的患病率较低,最多累及右冠状动脉主支,多见于男性,除糖尿病外与冠状动脉危险因素相似,大多数冠状动脉扩张患者血脂水平控制不良。冠状动脉扩张可能与炎性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8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对其冠状动脉进行血管病变评分,计算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同时检测其尿白蛋白/肌酐浓度值(ACR)、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其他指标,并与35例冠状动脉造影为非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LGACR及LGCRP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LGACR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加,LGACR与冠状动脉病变评分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独立相关,而LGCRP与冠状动脉病变评分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LGACR与LGCRP均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微量白蛋白尿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密切相关,且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具有独立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扭曲为冠状动脉造影术中的常见现象,表现为冠状动脉三支主干血管存在明显且较多的弯曲.冠状动脉造影为诊断冠状动脉扭曲的主要方法,但目前尚无对冠状动脉扭曲较为统一的诊断标准.冠状动脉扭曲发病机制可能为冠状动脉血流量和血流压力改变引起冠状动脉结构的重构,与性别、左室压力及容量负荷等相关.冠状动脉扭曲可能会影响冠状动脉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