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脉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内容,是中医诊断教学的难点。理论与实践脱节是现阶段脉诊教学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讨论了课堂实践教学的经验,在运用传统教学、模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科学技术,将脉诊仪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诊脉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医对痹证的认识和论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明文记载,而脉诊是中医诊疗痹证时十分重要的部分。该文从中医痹证的脉诊着眼,回顾中医古籍中相关记载,分析各个时期痹证脉诊的特点,以期充分认识和运用脉诊于中医痹证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中医与藏医的脉诊具有比较的基础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医的脉学知识由来已久 ,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 ,中医和藏医就有相互之间的交流 ,文成公主入藏时更是带去了许多汉地的医学典籍。从藏医脉诊中 ,我们可以看到中医脉诊对其产生的明显影响 ,但是藏医脉诊也有其独特的一面 ,藏族人民将自己的医疗经验与外来的知识相结合 ,发展了藏医的脉学知识  相似文献   

4.
陈斌 《西部医学》2017,48(3):47-48
<正>脉诊,又叫做切脉、按脉、诊脉等,是中医临床诊病的核心技术,亦是中医临床中最难懂、最难学的部分,属望、闻、问、切四诊之一,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功。脉诊是传统中医标志性的诊断方法,在百姓心中是中医的象征。但目前临床上,能真正熟练运用者已日渐稀少。现就本人临床脉诊体会,谈谈感悟。1功能脉法也称为传统脉法,即通过诊脉了解患者五脏的功能状态。具体来说就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人体的疾病大体分为外感和内伤杂病,张仲景的《伤  相似文献   

5.
脉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诊察方法,它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传统脉诊是凭借医生手指的灵敏触觉来体会脉象,因此,切脉是一种需要理论积累及反复练习的技能操作.如何掌握这门古老而有效的技能,让中医脉诊发扬光大,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是教与学都值得重视的问题.脉诊学习既要掌握脉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要进行大量的临床实践,悉心体会各种脉象[1].而目前中医院校学生最缺乏的就是实践练习的机会,学生们也很渴望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多进行脉诊训练.为了让中医学生在低学年阶段就能很好地掌握脉诊的基本技能,为以后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所在院校非常重视脉诊的实验教学,并开设有中医诊断学脉诊实验课程.笔者一直从事着中医脉诊实验教学方面的工作,并通过学生实验课堂的反馈,不断完善教学方法.现将笔者的实验教学方法及教学心得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脉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诊研究进展张力(北京中医药大学1992年级硕士研究生100029)指导季绍良关键词脉诊;脉图;客观化;综述中医脉诊起源古远,但由于“脉理精微,其体难辨”,虽经历代医家发微解难,仍难免“在心易了,指下难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西医学、数学、生...  相似文献   

7.
脉诊是中医诊法的特色和精华,同时也是中医诊法教学的主要难点内容之一.对初学者来说,掌握好脉诊技能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不论古代的师承教育,还是现代的中医高等教育,均非常重视诊脉技能的教学与训练.本文结合笔者的个人经验与心得,就脉诊教学方法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8.
阿维森纳《医典》中脉诊与中医脉诊关系的澄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有关阿维森纳《医典》记载的48种脉中有35种与中医脉诊相同、或与《脉经》所载相同的说法是否准确,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追查,对中医脉诊以及《医典》中的脉诊不同语言术语的含义、以及脉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医典》脉诊的内容与中医脉诊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与古罗马医学家盖仑的脉诊有着密切关系。这一发现有助于明确中医脉诊与《医典》中脉诊之间的关系,并为中国和阿拉伯医学交流史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脉诊之我见     
脉诊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方法,也是中医用来识别病证的主要手段,通过长期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笔者于学习运用过程中,既深感其博大深奥,又有诸多的迷茫困惑,试述于下。  相似文献   

10.
脉诊阴阳探讨李海聪(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心肾科北京100029)杨毅玲(北京中医药大学诊断教研室北京100029)关键词:脉诊,阴阳,生理,病理,诊断,预后脉诊是中医学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说:"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服务与新应用的日益丰富,人类社会迎来了大数据时代,数据化时代分析的是与某事物相关的所有数据,然后对事物做出相关性分析,总结出规律。中医脉诊是总体样本的反映,是全息化的,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思想核心。而脉诊心理认知过程更是信息数据的转换,进而向更深层次研究因果关系,最终把脉象的本质反馈出来。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历代医家和现代临床上对脉诊意义截然不同的两种见解。通过对文献的复习,认为:两种见解的产生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同时对如何客观评价脉诊的临床意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提介揭开脉诊神秘的外衣,使其更好地为中医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要想切实可行地实现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必须有符合中医特点的脉诊仪及相应的软件相配合,更要有中医特色的脉象信息分析方法。通过研究中医脉象的特点来探讨脉象客观化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结晶,而中医舌脉诊又是中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舌脉诊客观化的测量数据在中医疗效评价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该客观化数据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加大了中西医之间疗效评价的距离,并阻碍了中医的发展道路。因此,开展中医疗效评价的舌脉诊数据测量研究是有必要的,也是中医当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正脉诊是中医诊法的特色和精华,也是中医诊断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脉诊主要凭借医生手指的触觉来体会脉象,因此,脉诊的学习既要掌握脉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又要掌握切脉的基本技能,勤于实践,悉心体会。然而目前中医院校的脉诊教学多是注重脉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缺乏一种适宜的、更符合临床实际的脉诊临床模拟训练教学模式,让学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动态识别的寸口桡动脉运动多维脉诊信息采集处理与分析系统",研制新型脉诊仪.方法在寸口桡动脉处,使用不同的传感器(血流阻抗传感器、超声脉搏信号传感器、光电脉搏传感器)采集脉诊部位的不同物理量(如压力、血流阻抗、指容积脉搏波、ECG),并应用数据挖掘手段分析所采集的脉诊信息,进行综合的脉诊研究.结果突破了目前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中通用的记录脉搏波形的一维信息采集处理模式,建立了中医脉诊动态识别、二维剖面、多路信号复合和数据挖掘的新模式.结论该系统可将脉诊信号转换为直观的、可视的、定量的血管运动信息,是中医脉诊客观化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脉诊、舌诊信息提取与识别的诊断集成技术研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诊与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应用现代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集成多物理量传感器的脉诊信息采集与分析研究、舌诊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研究,通过对数字化的四诊信息进行融合处理,提出基于脉诊、舌诊信息提取与识别为主的诊断信息集成技术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中医脉诊的物质基础是血流能量。本文拟从血流能量观点对中医脉诊进行客观化、微观化的探讨.从血液含氧状况和在肺中碳氧交换、物质代谢转运供应能力,明确古人用呼吸计数脉搏的原因及意义;从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各种参数的变化,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則。  相似文献   

19.
“寸口脉诊”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特色之,乃几千年来经验的结晶。自古至今由遍诊法逐步演变而成,在中医辨证治中起着重要指导作用。然脉是生合体中各种复杂周期波动的综合表现,是一种“全息”机制,依此法可测知整体情况。由于脉理精微,脉象繁多,其理难辨,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在诊病中必得细民辨,四诊合参才能减少误差之弊,故“寸口脉诊”是中医界不中忽视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20.
“寸口脉诊”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特色之一,乃几千年来经验的结晶。自古至今由遍诊法逐步演变而成,在中医辩证论治中起着重要指导作用。然脉是生命体中各种复杂周期波动的综合表现,是一种“全息”机制,依此法可测知整体情况。由于脉理精微、脉象繁多、其理难辨、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在诊病中必得细心审辨、四诊合参才能减少误诊之弊。故“寸口脉诊”是中医界不可忽视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