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腔积液是常见的内科疾病,肺、胸膜和肺外疾病均可引起,其病因以渗出性胸膜炎最为常见,渗出性胸腔积液最常见的病因是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炎是由于胸膜下结核杆菌感染诱发严重的迟发型超敏反应而引起,恶性胸腔积液由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恶性胸膜间皮瘤引起,  相似文献   

2.
胸水肿瘤标记物在胸腔积液性质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是肺部及全身多种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验证疾病病因、判断其良恶性的重要媒介^[1]。胸腔积液治疗效果和预后关键在于其病因的判断,故对于胸腔积液到底是良性或恶性的鉴别是非常重要的。临床上引起胸腔积液的主要是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胸膜疾病,占所有胸水患者的95%以上^[2],其中恶性胸膜疾病常见原发部位是肺、乳腺、淋巴瘤、胃和卵巢。  相似文献   

3.
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组临床常见综合征,恶性胸膜间皮瘤、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是导致恶性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尽管诊断方法和手段较多,但胸腔积液细胞沉淀中找到恶性细胞或在胸膜活检组织中观察到恶性肿瘤的病理改变仍然是确定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金标准"。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倾向持续胸腔引流作为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方法的首选,对多年来胸膜固定术的一线治疗地位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4.
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胸部疾病或并发症,可因多种疾病状态所致。病因上,可为原发胸膜的疾病,也可继发于心、肝、肾、肺、纵隔、脾、卵巢、结缔组织病以及血液系统等疾病;疾病类型包括肿瘤、感染性疾病、器官功能障碍和全身性疾病等,其中心力衰竭、恶性肿瘤、肺炎和结核所致胸腔积液占所有病例的3/4。根据Light标准,胸腔积液可分为渗出性和漏出性胸腔积液(分别简称为渗出液和漏出液)。漏出液患者多存在全身严重基础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心包疾病等;渗出液的病因则更为复杂,以结核性胸腔积液(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TPE)和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5.
恶性胸腔积液是由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原发于胸膜的恶性肿瘤所致,早期诊断困难,临床迫切需要实验室提供检查手段,以诊断恶性胸腔积液.本文就恶性胸腔积液的实验诊断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肺癌患者胸膜转移后胸腔积液的形成较常见.恶性胸腔积液的产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提示预后不良[1].肿瘤细胞对胸膜的浸润是导致胸腔积液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肺癌患者胸膜转移后胸腔积液的形成较常见.恶性胸腔积液的产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提示预后不良[1].肿瘤细胞对胸膜的浸润是导致胸腔积液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的胸膜转移或胸膜本身的恶性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称为恶性胸腔积液。这是恶性肿瘤常见的晚期表现。事实上,除原发于大脑者外,几乎所有恶性肿瘤都可以并发胸腔积液,而原发于乳腺或支气管肺组织者约半数可并发胸腔积液。引起胸腔积液最常见的转移癌为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和淋巴瘤。恶性胸腔积液为渗出液,并有增长迅速与复发的特点,对肿瘤病人是个巨大的消耗;大量的胸腔积液引起压迫性肺不张、限制性通气障碍、呼  相似文献   

9.
恶性胸腔积液的处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造成恶性胸腔积液的原因较多,但原发于胸膜的较少,如胸膜间皮瘤,而由其他部位肿瘤尤以邻近的肺部肿瘤所致的最为多见。恶性胸腔积液占整个胸腔积液的25%以上。其中由肺癌造成的占35.6%。随目  相似文献   

10.
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都,610041)陈文彬恶性胸腔积液系指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原发于胸膜本身的恶性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而言。以前者为常见,占42%~77%,为恶性肿瘤的一种晚期表现。转移的恶性肿瘤中以肺癌、乳腺癌和淋巴瘤为主,...  相似文献   

11.
胸腔积液(pleuraleffusion,PE)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引起胸腔积液最常见的病因以肺脏、胸膜、心脏、肝脏、肾脏、结缔组织疾病为主。因此对胸腔积液的性质、来源判断对疾病本身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往往出现高度怀疑胸腔积液为结核性或恶性,但往往缺乏病理支持,导致临床治疗工作开展困难,甚至耽搁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恶性胸腔积液(maliganent pleural effusions,MPE)是指恶性肿瘤的胸膜转移或胸膜本身恶性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这是恶性肿瘤尤其是肺瘤、乳瘤癌常见的晚期表现,在多数病人中为首发l临床表现。自2002年5月起我们应用胸腔穿针行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胞必佳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原发于胸膜的恶性肿瘤所致,为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统计24%~50%的渗出性胸腔积液源于恶性病变,50%的癌症转移患者最终发生恶性胸腔积液[1-4]。恶性胸腔积液中占前3位的分别为肺癌(36.3%)、乳腺癌(25%)和淋巴瘤(8%~26%)。恶性胸腔积液增长迅速,常伴有胸闷、气急、心悸、不能平卧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患者呼吸循环功能障碍、低蛋白血症、贫血,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而,迅速、有效地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整个肿瘤多学科治疗中的重要环节[5]。最常见的导致恶性胸腔积液的肺癌在1997年的肺癌分期中为…  相似文献   

14.
胸腔积液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中恶性胸液占38%~52%,尤以肺癌转移至胸膜导致的发生率最高占35%,根据2008年GLOBOCAN的统计数据,中国的肺癌死亡率达到了38.8/10万,而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预后完全不同,因此临床上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极为重要。实际上鉴别诊断有时比较困难,生物标志物作为对肿瘤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对胸液性质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勇  蒋捍东 《山东医药》2006,46(34):32-33
分析51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及6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CT影像特点。结果显示,胸膜结节状增厚、大量胸液、纵隔移位、肺内团块或结节影、支气管狭窄或堵塞是恶性胸腔积液的影像特点;包裹性胸液、肺内片状或条索状影以结核性胸腔积液多见。提示CT检查可作为鉴别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首选方法,指导进一步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恶性胸腔积液是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问题,研究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蛋白质是否可以用来作为肺癌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志物很有意义.蛋白质组学的出现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并加快了医学研究进展,如今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在生物标志物的鉴定乃至肿瘤发生机制的探索中担当重要角色,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全面有效地分析恶性胸腔积液的蛋白质组分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对近年蛋白质组学技术发展及恶性胸腔积液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胸腔积液是指原发于胸膜肿瘤或肿瘤转移到胸膜引起的胸液.约50%的肿瘤转移患者有恶性胸腔积液,其中,肺癌和乳腺癌转移患者约占75%,女性患者占67%.胸腔积液可以出现在病程进展的任一阶段,也有10%的患者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由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只有6个月,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十分重要.在选择胸腔积液诊断方法时,宜遵循先易后繁的原则,如诊断率相近,要选择对患者创伤小的方法,本文分别就影像学、肿瘤标志物、细胞因子、胸腔有创性检查等4个方面的进展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以恶性胸腔积液住院的患者,分为胸腔镜组及对照组,对诊治结果进行诊断分析,评价内科胸腔镜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阳性率和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结果胸腔镜组确诊率为92.9%,对照组确诊率为69.0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其完全缓解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胸腔镜对恶性胸腔积液进行胸膜活检,诊断率阳性率高,在治疗方面,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能够有效地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产生,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胸腔引流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胸腔积液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疾病,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人体胸膜腔内大量液体形成而导致。健康人胸膜腔内仅存在约5-10m L液体,在人体做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胸腔积液分为良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临床上恶性胸腔积液多由胸膜原发肿瘤或继发肿瘤转移至胸膜后引起。病理学检查是目前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金标准,但因其阳性率较低~([1-2]),目前临床上常常通过实验室检查(胸水常规、生化、肿瘤、胸水找抗酸杆菌)、影像学检查(胸  相似文献   

20.
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简称胸液或胸水)是肺、胸膜或其他许多全身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胸腔积液的病因有100多种,除常见的肺、胸膜疾患外,还可有心脏、肾脏、结缔组织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等多系统疾病引起。消化系统疾病中有肝硬化、胰腺炎、消化道恶性肿瘤、食管穿孔、腹腔内脓肿和腹部手术后等,常可累及胸膜出现胸腔积液而产生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认识这些疾病所致的胸腔积液并发症,有助于对疾病整体的判断,关系到明确胸腔积液的病因及拟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本文主要详细介绍肝硬化、胰腺炎、消化道恶性肿瘤所引起的胸腔积液的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