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升降散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升降散出自清代杨栗山所著《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专治温疫及温病表里三焦大热症,该书把升降散尊为治温疫十五方之“总方”。将升降散应用于急性感染性疾病中,疗效明显,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升降散为传世名方,一直备受诸多医家推崇.本文对该方演变中涉及到组成、剂型、用法、主治等内容的变化进行追踪,对其功效及制方思路进行探讨.结果发现,最早出自于《万病回春》的内府仙方,经《二分析义》更名为赔赈散,最后《伤寒温疫条辨》定名为升降散,方名的变更伴随对方中药味配伍剂量、剂型、服法及主治的调整,特别是早期主治位于瘟疫病逐渐扩展到一般温热病,所涉及症状范围非常广,但均以"温热郁闭"为病机核心.升降散具有泄热解毒、宣郁通闭、消痰祛瘀等功用.现代医家多易散为汤,将其广泛用于包括内伤杂病在内的"热郁邪结"证,该方一方主治多证的制方学理尚待探讨.  相似文献   

3.
清初安徽桐城医家余霖所著的《疫疹一得》,对热疫的证治作了系统的论述。热疫以肺胃为窝巢,因胃为十二经之海,故其热毒之邪每每淫及十二经,戕害百骸,从而出现种种变态无恒的恶候。鉴于余氏治疗多以清瘟败毒饮为基本方,其变化主要在“按症加减”中,故对此探讨就成为研究余氏治疫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 疫症恶候共五十二症,除腹痛不已、舌长、战汗外,其余四十九症余氏皆以清瘟败毒饮加量(指重用某些药物)或再加味治之。清瘟败毒饮系白虎汤、凉膈散、黄连解毒  相似文献   

4.
治疫三名方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原饮、升降散、清瘟败毒饮分别是著名温疫学派代表人物吴又可、杨栗山、余师愚制定的代表方剂,通过应用比较学研究方法,从制方的疾病背景、药物组成和功效、针对病程阶段、现代临床应用的侧重4个方面对三方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了达原饮是针对病原体而设,升降散是通过调整人体自身的抗病力去对抗疫病,清瘟败毒饮主要用于清除外来疫毒或疫病患者内生毒物的结论。三方制定思路不同,组方遣药有别,但达到了异途同归的极佳治疫效果,对当代疫病的诊疗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赵绍琴教授临床经验看升降散的双向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赵绍琴教授临床经验看升降散的双向调节作用杨连柱,彭建中指导老师:赵绍琴(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关键词:升降散;双向调节;老中医经验升降散方出自清·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一书,由蝉衣、僵蚕、片姜黄、大黄组成。其方苦辛并用,升降同施,功可调畅...  相似文献   

6.
升降散     
正升降散载于清代医家杨栗山所著《伤寒温疫条辨》卷四。方药组成:白僵蚕(酒炒)6克,全蝉蜕(去土)3克,姜黄(去皮)9克,川大黄(生)12克。共研细末,和匀,据病之轻重,分2~4次服,用黄酒、蜂蜜调匀冷服,中病即止。该方具有升清降浊,散风清热的功能;辨证要点以咽红、口干、便秘、尿黄、脉数者为宜;主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方中僵蚕、蝉蜕祛风解痉,散风热,宣肺气,宣阳中之清阳,杨栗山称僵蚕、蝉蜕  相似文献   

7.
达原散又名达原饮,是明代吴又可用治温疫的经验方。吴氏著《温疫论》一书,对温疫的认识有独到之处,是研究中医传染病学的一部重要参考书。对传染途径、传变过程及治法、方药上,都有独特的创见。这里就他治温疫的主方达原散的药物分析和辨证适用,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方药组成分析 《温疫论》原书于本方后注释云:“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厚朴破戾  相似文献   

8.
加减乌梅散是笔者根据张仲景《伤寒论》乌梅散化裁而成的调理肝胆、肠胃寒热的自拟方,笔者临床应用20余年,治疗肝胆、脾胃、肠胃寒热失调诸疾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疫病频发,古人在与疫病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预防疫病的经验,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疫病辨治体系。《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等医籍载录了大量预防疫病的方药和方法,包括内服方药和外用药物之法,内服方药散剂、丸剂居多,屠苏酒方应用广泛,外用药物代表性的有作香囊和焚烧避疫的太乙流金方,还有涂抹皮肤的雄黄散、粉身散及药浴方。治疫理论历经了3个阶段的变迁,汉魏晋时期《伤寒论》为辨治疫病而撰,以伤寒统治热病,六病辨证,方证相对。隋唐至金元,伤寒、温病、疫病分治,病因病机、传变均有所区分。明清以降,吴又可创立戾气说,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主导治疫。疫病的辨治理论与技术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明末著名温病学家吴有性针对当时疫病流行的情况,通过潜心钻研,认真总结,著成《温疫论》一书,对温疫病的病因、病机、证法、方药提出了一套新的认识。温疫初起,创制达原饮、三消饮等方以疏利膜原,透邪外出;疫邪传胃,主张急证急攻,创先攻里后解表之新治法,以大承气汤等取效,若正虚邪实,则以黄龙汤等方攻补兼施;疫后伤阴,则以清燥养营汤滋养营血、清热润燥,其所创治疫诸方丰富了临床方剂学内容,对后世温病学家制方用方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