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寻找在计算机体层扫描(CT)和B超定位引导下经皮肾脏组织活检(PRB)的最佳方法.方法 对2005年3月~2007年3月收住于我院有肾活检适应证、无禁忌证的156例肾病患者,在B超(87例)或CT(69例)定位引导下进行肾活检.结果 肾穿刺成功率和肾小球穿刺数量在CT组和B超组均无显著性差异.定位深度和实际穿刺深度在CT组无显著性差异,而在B超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肾活检技术是一种高效、可靠、安全的微创检查方法,精确定位是肾活检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CT导引下使用回形针体表定位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回形针体表定位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12例,采用18~22G抽吸针,抽吸组织均做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38例均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100%,穿刺阳性诊断率为92%。结论回形针体表定位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安全、准确、易行,在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CT导引下胸部病变经皮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胸部病变的应用价值及其技术要点。方法自制体表定位标志器,在CT导引下根据定位标志器选择进针点,穿刺并吸取标本,做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共经皮穿刺活检35例。结果穿刺成功率94%(33/35),取材成功27例,诊断阳性率77%。结论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胸部病变的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评价CT导引下经皮肺穿吸引和切割活检方法对肺外周孤立小结节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46例肺外周孤立小结节患者,患者在CT导引下行经皮肺活检诊断,随机分为肺穿吸引组和切割活检组,每组23例。结果:切割活检组的总阳性率高于肺穿吸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的创伤小,诊断价值较高,且切割活检针的阳性率更高,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临床上未能确诊的肺部病变行CT导引下的细胞学检查 ,以期获得对肺部病变的早期定性诊断。方法 采用CT导引下对 2 0例患者肺部病变扫描定位 ,9号腰穿针或肺穿活检切割针取材 ,HE染色和光镜观察。结果  2 0例中 3例失败 ,1例蜂窝状肺并发气胸 ,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 16例患者均获得准确诊断。结论CT导引下的经皮肺穿是一种有效、安全、准确性高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CT与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周围型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在2016年2月—2017年4月该院治疗的周围型肺部肿块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B超引导下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观察组在CT引导下实施经皮肺穿刺活检,比较两组定位成功率、穿刺活检成功率、病理检查结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理检查诊断明确率、并发症发生率(94.00%、22.00%)与对照组(96.00%、12.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位成功率及一次活检成功率(98.00%、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44.00%、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和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均为安全、有效的临床诊断方法,其中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可提高诊断周围型肺部肿块的一次性定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导引下活检枪在肾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在CT定位下,用活检枪对14例肾病患者进行肾穿刺活检。活检枪用18-16G自动Tru-Cut针,针芯凹槽以20mm长度最佳。选择肾下极为穿刺目标。结果14例经皮肾穿刺均穿刺成功,所取组织均获得足量的病理组织块,所获肾小球最少5个,最高20个,平均12.5个。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CT作为新的导向设备,对于腹膜后腔器官显示清晰,而活检枪所取组织块较多,且并发症较少,二者结合可作为较理想的肾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爱华  郭素萍  顾巧萍 《吉林医学》2012,(29):6426-642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CT导引下经皮胰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实施CT导引下经皮胰腺穿刺活检的病例给予护理干预,积极配合整个穿刺过程。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穿刺,术后没有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护理干预能保证患者配合穿刺,缩短穿刺时间,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提高胰腺穿刺活检的成功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移植肾穿刺活检在肾移植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移植肾活检在肾移植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3 4 (男 2 8,女 6)例均为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 ,平均年龄 3 4 6岁 (18~ 5 2岁 ) ,其中 2 0例术后尿素氮和肌酐正常 ,10例临床诊断为急性排斥反应 ,4例为肾功能延迟恢复 .分别在彩色B超 (2 6例 )和CT引导 (8例 )下行移植肾活检 .结果 :3 4例患者共行穿刺 3 7人次 .一次穿刺成功率为 :B超 89% ,CT 10 0 % .2例术后出现轻度肉眼血尿 ,余无其他并发症 .B超组 (n =2 9)与CT组 (n =8)比较 ,肾小球数 :(13 9± 3 2 )vs(11 1± 4 7) ;动脉数 :(2 6± 0 7)vs (2 1± 1 1) ;不合格标本 :3 (10 3 % )vs 0 ;穿刺时间 :(1.0± 0 5 )minvs(5 0± 1 0 )min(P <0 .0 1) .根据Banff97分类 :肾功正常组 (n =2 0 )中 18例为正常 ,2例为临界改变 .临床诊断为急性排斥反应 (n =10 ) ,急性排斥反应为 7例 ,其中IA2例 ,ⅡA 3例 ,ⅡB 1例 ,Ⅲ 1例 .2例为环孢素A中毒 ,1例为急性肾小管坏死 .肾功能延迟恢复组 (n =4 )中 2例为急性肾小管坏死 ,1例为环孢素A中毒 ,1例为急性肾小管坏死合并急性排斥反应 .临床诊断正确率为 73 5 % .结论 :移植肾穿刺活检能够及时准确地对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异常者进行诊断和疗效判断 .CT介导移植肾活检的穿刺标本质量优于B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碎吸术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量30~60ml,其中2004年1月至2008年2月42例(前期组),根据头颅CT片在手术室行微创碎吸术;2008年3月至2012年1月50例(后期组),根据CT导引下行微创碎吸术。结果前期组成功率为76.19%(穿偏4例,多次才穿刺成功6例),后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前期组与后期组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死亡率、头颅感染率、良好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CT导引下行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碎吸术能够达到满意的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linical features and imageology of renal cysts of high density,containing proteinaceous fluid and increas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level of this special type renal cyst.Methods:Six cases were proven to be renal cysts of high density(pathologically)from 2002 to 2007 were reviewed.Among 6 cases,1 was in the upper pole of kidney,4 were medial and 1 was located in the anus perineum.All were 2-5 cm in size.Ultrasonography(US)excretory unognaphy,multiphase CT and renal angiography DSA imaging was performed for preoperative diagnosis.Th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found renal neoplasms in 4 and renal cysts in 2.All of them were operated by partial nephrectomy.Results:All of the 6 renal high density renal masses were resected surgically,which were proved pathologically to be renal cysts;high density present.All of them contained proteinaceous fluid with benign cyst walls on histologic examination.No recurrence was seen in any of these cases during a long follow-up.Conclusion:CT and B-US have a higher diagnostic value,which can show the internal shape and character better.B-US or CT guided puncturing biopsy can be better applied to atypical renal cysts.Once the correct diagnosis is acquired,laparoscopic surgical treatm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相似文献   

12.
李晖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353-3354
目的探讨CT引导对肾囊肿乙醇注射疗法的初步经验,拓展肾囊肿介入治疗方法,提高介入治疗肾囊肿的水平。方法常规定位穿刺成功后,抽出囊液。本组64例肾囊肿先行CT扫描确定部位,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其治疗。上述病例均行CT介入经皮穿刺抽吸术、无水乙醇治疗术。结果64例肾囊肿中,其中单发肾囊肿56例,多房性肾囊肿8例,左肾29例,右肾35例,9例行增强扫描,了解囊肿与肾盂的关系。穿刺成功率100%,1年后随访观察,囊肿复发5例。结论CT引导介入乙醇注射治疗肾囊肿可避免外科手术,缩短疗程,并发症少,是目前合理而可靠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目的 探讨胸部结节病CT的特异性与诊断价值。(2)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3)结果 CT显示14例两侧肺门、纵隔广泛性对称性淋巴结增大。增大淋巴结度密度均匀,边界清楚,无浸润性改变,增强扫描呈中度均匀性强化。9例显示肺实质异常,其中6例兼有淋巴结增大。典型改变为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微结节(4例)、小结节(7例)和肺间质纤维化(2例)。(4)结论 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癌患者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接收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4例肾癌疾病患者的临床及螺旋CT检查资料,观察其影像学特征,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84例肾癌患者经螺旋CT平扫,肿瘤位于肾上极38例、位于肾下极34例、位于肾窦附近处7例、占据全肾5例;肿瘤的直径在1.2cm-13cm之间,平均直径为(8.2±2.4)cm;肿瘤的形态主要为圆形或类圆形、不规则形;CT分型与手术病理分型的符合率为83.3%;CT平扫表现为肾实质占位病变,瘤体与肾实质分界不清,CT增强扫描瘤体各时期强化程度不同,均低于正常肾实质。结论螺旋CT尤其是增强扫描能够清楚地显示出肾癌患者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范围,并能够准确测定肿瘤的密度和进行分型,在肾癌的临床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螺旋 CT对急性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8例急性输尿管结石患者的 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结石位于输尿管上端 2例 ,中段 4例 ,下段 2 2例 ,其中 18例位于输尿管膀胱入口处。 2 8例患者中 ,2 6例为单发 ,2例合并肾结石 ,全部患者合并不同程度肾盂积水及近段输尿管扩张。结论 :螺旋 CT扫描速度快 ,图像清晰、不遗漏小病灶 ,是急性输尿管结石安全、迅速、无创伤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何建华 《河北医学》2002,8(9):799-800
目的:本文详细分析经病理证实及临床证实18例胰腺体尾部癌的CT表现。方法:18行B超检查,18均行平扫,15CT增强扫描。结果:14例胰腺体尾部形态密度的改变,局部软组织向外突出及膨出,5例腹主动脉及腔静脉周围淋巴结转移,2例肝脏转移,2例胰腺体尾部囊性改变。结论:CT是诊断胰腺体尾部癌的首选方法。CT平扫胰腺体尾部形态密度改变,周围脂肪层消失及增强扫描,胰腺体尾部病变不强化呈低密度影像是诊断胰腺体尾部癌的主要征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胸膜间皮瘤CT影像形成的病理基础以及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CT影像与病理对照的方法 ,对 18例胸膜间皮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良性胸膜间皮瘤 8例 ,恶性胸膜间皮瘤 10例。结果 :发生在右侧胸腔 10例 ,左侧胸腔 8例。 6例胸膜上有明显的孤立性结节 ,为良性胸膜间皮瘤。 3例胸膜上有多发结节并有局限性胸膜增厚 ,其中 1例为恶性 ,2例为良性。 9例胸膜上有散在的形态不规则结节 ,均伴有恶性胸膜增厚及胸腔积液 ,均为恶性。恶性胸膜间皮瘤较良性胸膜间皮瘤强化明显。结论 :CT在胸膜间皮瘤的定性诊断及确定病变的范围、形态以及胸壁和纵隔结构是否受侵犯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肾创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分析78例肾创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结果IVU、B超、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出率分别为44.4%、88.6%、93.7%和100%。52例采用保守治疗,2例采用DSA检查治疗,24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76例治愈,2例死亡。认为肾损伤的诊断首先B超或CT,DSA明胶海绵栓塞为肾损伤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应重视复合性肾损伤及病理性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射频消融术(PRFA)治疗肝脏肿瘤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B超或CT引导下对66例肝脏占位患者行146例次PRFA,治疗前后行AFP、B超或CT检查,6个月后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PRFA,2例治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死亡;6个月后随访肿瘤完全消失6例,肿瘤直径缩小1/2以上者21例,肿瘤直径缩小1/2以下者24例,肿瘤直径无明显改变或增大9例,死亡4例.结论PRFA具有简单、微创、安全、有效、多点反复治疗及对全身影响较小等优点,是肝脏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直径较大的肿瘤,PRFA与TACE交替实施将会提高疗效;对肝功为Child C级患者应慎重实施PRFA.  相似文献   

20.
RenalAngiomyolipoma:DiagnosiswithB-ultrasonography,CTScanning,DSAandItsInterventionalTreatmentZHENGChuansheng(郑传胜);FENGGans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