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8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和瑞格列奈联合治疗,观察治疗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C肽(PCP)含量变化和低血糖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FBG、2hPG、HbA1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FCP、PCP均升高。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了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到2012年收治2型糖尿病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之后患者的空腹和餐后3 h的血糖水平相对于接受诊治前的患者有非常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无论是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还是C肽以及胰岛素浓度都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可很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浓度,对患者β细胞功能恢复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3个月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晚10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h胰岛素水平。结果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晚10时血糖及HbA1c水平均降低,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h胰岛素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改善血糖控制水平,提高治疗达标率,同时低血糖风险较低,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3个月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晚10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h胰岛素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晚10时血糖及HbA1c水平均降低,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h胰岛素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改善血糖控制水平,提高治疗达标率,同时低血糖风险较低,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8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表现顽固高血糖,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人,接受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综合治疗;对照组28人,常规接受诺和灵控制血糖的治疗。治疗半年后,观察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餐后2h血糖浓度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8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和应用甘精胰岛素组,强化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C肽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空腹血糖、C肽,餐后2h血糖、C肤和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后的比较皆有显著性差异(P〈0.05)。甘精胰岛素组对降低空腹血糖更有效。结论甘精胰岛素能有效控制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86例.观察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C肽及体质量指数水平,疗程12周,并观察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严重低血糖事件.结论 甘精胰岛素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低血糖发生率低,无明显体重增加,使用方便,依从性好,早期应用可能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8.
张莹 《海峡药学》2020,32(3):154-156
目的比较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某科室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在保证研究科学性的基础上将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37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治疗的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6周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空腹C肽与餐后2h C肽升高,各指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4.59%(35/37),高于对照组的81.82%(27/33),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见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药物副反应,但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成效,方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孙洪全  李振强 《中国药房》2011,(28):2619-2620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罗格列酮联合治疗磺酰脲类药物继发失效(SFS)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BG)控制和胰岛B细胞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26例三联疗法治疗的SFS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基础C肽值(FC-P)、餐后2hC肽值(2h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罗格列酮联合治疗SFS的T2DM,BG控制理想,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罗格列酮三联疗法能有效控制SFS的T2DM患者BG,并能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0.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27例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C肽水平也较治疗前上升。结论:提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能较好的控制血糖,并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101例.对照组行单纯甘精胰岛素治疗,研究组行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C肽、糖化血红蛋白、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结果 治疗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用格列美脲片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口服磺脲类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GL组)和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组,予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2周,观察12周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C肽的变化.结果 GL组治疗后FPG(6.3±1.4)mmol/L,2hPG(8.7±1.4)mmol/L,HbAlc(6.7±0.61%;NPH组治疗后FPG(6.4±1.0)mol/L,2hPG(8.8 4±1.2)mmol/L,HbAlc(6.6±0.7)%,较治疗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但GL组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NPH组(P<0.05).且GL组治疗后C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用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能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且可能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用格列美脲片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口服磺脲类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GL组)和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组,予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2周,观察12周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C肽的变化.结果 GL组治疗后FPG(6.3±1.4)mmol/L,2hPG(8.7±1.4)mmol/L,HbAlc(6.7±0.61%;NPH组治疗后FPG(6.4±1.0)mol/L,2hPG(8.8 4±1.2)mmol/L,HbAlc(6.6±0.7)%,较治疗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但GL组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NPH组(P<0.05).且GL组治疗后C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用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能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且可能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4.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瑞格列奈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2例 2型糖尿病病人均为初诊病人 ,男性 1 8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5 9a±s1 1a(4 1~ 77a)。给瑞格列奈 0 .5mg,po,tid ,观察 1 2wk ,病人在治疗前、后分别作实验室检查。结果 :治疗后 1 2wk,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总有效率分别为 5 5 % ,81 %和 62 % ,治疗后病人空腹和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以及总胆固醇水平均无明显变化 ,体重指数轻度增加 ,三酰甘油水平轻度降低。治疗前后未见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的明显异常。结论 :瑞格列奈可明显改善 2型糖尿病病人的糖代谢异常 ,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比较阿卡波糖与瑞格列奈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效果。方法: 160例餐后高血糖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阿卡波糖组与瑞格列奈组,每组80例。分别给予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与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血脂与体质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以及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瑞格列奈组FPG水平明显低于阿卡波糖组(P<0.05)。治疗后,瑞格列奈组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而阿卡波糖组则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阿卡波糖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BM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瑞格列奈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格列奈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卡波糖组(P<0.05)。结论:阿卡波糖与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均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瑞格列奈降低FPG作用优于阿卡波糖,而阿卡波糖能使患者餐后胰岛素、血脂及BMI降低,对肥胖患者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16.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用格列美脲片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口服磺脲类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GL组)和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组,予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2周,观察12周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C肽的变化。结果GL组治疗后FPG(6.3±1.41mmol/L,2hPG(8.7±1.4)mmol/L,HbAlc(6.7±0.6)%;NPH组治疗后FPG(6.4±1.0)mmol/L,2hPG(8.8±1.2)mmol/L,HbAlc(6.6±0.7)%,较治疗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但GL组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NPH组(P〈0.05),且GL组治疗后C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甘精胰岛素联用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能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且可能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甘精胰岛素每晚睡前(22:00)皮下注射1次,瑞格列奈3次/d随餐服用;对照组32例,采用诺和灵治疗,每日早晚2次餐前30 min皮下注射.治疗过程中进行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等检查,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均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观察组患者2例发生心前区疼痛,对照组5例发生心前区疼痛或心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用药方便,患者依从性好,且不良反应发生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到本院门诊治疗的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所有患者在饮食控制及生活方式调节的基础上,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CP)、质量指数(BMI)、尿糖(GLU)水平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实验,全部患者的FBG、2hBG、HbA1c、FCP、2hCP、BMI、GLU在治疗3个月后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好,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