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模式临床药学服务介入癌痛规范化治疗对患者疼痛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癌痛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癌痛规范化方式治疗,干预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由临床药师介入提供各种癌痛治疗相关药学服务,并建立微信平台提供健康教育及回访。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及3周后疼痛及止痛药物认知度、疼痛评分、疼痛对生活质量影响评分、患者服药依从性以及癌痛治疗、回访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3周后疼痛及止痛药物认知度均提高(P<0.01),疼痛评分下降(P<0.05),疼痛对生活质量影响也相应下降,且干预组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患者经过癌痛教育后服药依从性评分明显提高(P<0.01),且干预组好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癌痛治疗满意度均较好,其中干预组回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学服务提高患者癌痛相关治疗的认知度及依从性,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为建立临床药师从事癌痛管理的工作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调查癌痛规范化治疗效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2月我院肿瘤科与其他科室肿瘤患者各30例,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癌痛规范化治疗,对照组未行癌痛规范化治疗,对两组患者癌痛药物治疗的合理性、有效性、药品不良反应与依从性等进行评估比较。结果:观察组合理性评价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72 h疼痛评分M(P25,P75)为1(0,2),对照组疼痛评分M(P25,P75)为3(2,5),观察组疼痛评分更低(P<0.01);观察组便秘及成瘾倾向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患者依从性更好(P<0.05)。结论:癌痛规范化药物治疗对癌痛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癌症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3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选择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评估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在SDS评分与SAS评分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而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实验组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为癌痛患者提供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能对其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缓解,让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规范化治疗对癌痛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4例住院的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根据WHO制定的三阶梯疼痛治疗原则治疗患者,分析患者的癌痛缓解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规范化治疗1周后患者中度、重度疼痛缓解率分别为100%、94.44%。规范化治疗后患者在睡眠、日常活动、精神状态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结论对于癌痛患者,采取规范化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心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焦虑、仰郁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随机抽取有沟通能力的癌痛患者 60名 ,在其入院后第1~ 7天及第 2 8~ 3 5天 (心理干预 4~ 5次后 )分别利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及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标准进行评估 ,比较心理干预前后 SAS、SDS均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变。结果显示 ,60例癌痛患者在心理干预前后 SAS、SDS均分及生活质量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者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在不同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估患者的癌痛情况,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焦虑及抑郁状况,根据SF-36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SAS、SDS评分以及SF-36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F-36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癌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缓解躯体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2例晚期癌痛患者持续静脉泵入超大剂量吗啡镇痛的用药情况,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及管理措施。方法对2例癌痛患者的疼痛性质、原因、缓解或加重因素、生活质量、PS及疼痛NRS评分进行综合评估。临床药师通过监护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对吗啡使用剂量进行动态评估和调整,同时给予辅助止痛用药合理化建议。结果持续静脉泵入超大剂量吗啡可降低患者的NRS评分,有效缓解重度顽固性癌痛。吗啡最大日剂量达1 000 mg与4 000 mg。除便秘、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外,2例患者均未观察到昏迷、呼吸抑制等吗啡中毒症状。结论临床药师在癌痛规范化病房全程参与了超大剂量使用阿片类药物的管理及使用工作,不仅保障了吗啡使用的可及性与安全性,还在癌痛规范化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对中重度老年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对中重度老年癌痛患者进行宁养治疗,对疼痛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经过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中重度老年癌痛患者疼痛评分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提高。结论: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中重度老年癌痛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口服与静脉吗啡滴定治疗重度癌性疼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5例重度癌痛患者分为两组,口服组(16例)采用口服盐酸吗啡片治疗,静脉组(19例)采用静脉注射吗啡注射液治疗。结果静脉组滴定后15、30、60、90、120 min的止痛有效率均高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滴定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及静脉注射吗啡对重度癌痛患者进行滴定均起效迅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通过规范化护理,使滴定方案顺利完成,提高患者癌痛控制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临床药师开展癌痛患者药学服务的工作模式。方法 临床药师以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为切入点,通过参与癌痛评估,制定药物止痛治疗方案,指导患者用药,开展面向患者的药学服务。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癌痛患者的管理,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了患者的疼痛评分;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的癌痛多学科管理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使癌痛患者实现"癌症无痛"和"享受轻松生活",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开展了癌痛药物治疗教育,以及2001年提出的"规范化癌痛的处理"(good pain management)。本研究通过对该院住院患者2005—2009年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癌痛患者中实施药学服务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入院的伴有癌痛综合征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60例,根据入院时的疼痛分级进行三阶段止痛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利用问卷调查用药依从性,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临床药师药学服务后,NRS评分由入院时的(6.72±1.54)分降低至(2.32±0.62)分,KPS评分由入院时的(44.21±5.33)分增长至(76.37±6.4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中有11例用药依从性较差,5例出现便秘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结论:对癌痛患者进行药学服务可有效降低疼痛评分,提高生活质量,但需要在后续治疗中注意针对依从性和不良反应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例大剂量吗啡致肠梗阻患者的用药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在癌痛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协同医师采用NRS评分动态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根据NRS评分进行剂量滴定、药物的选择、剂量转换。对大剂量吗啡致患者肠梗阻进行用药监护。结果:药学监护改善了患者用药依从性,转换为芬太尼贴后,患者肠梗阻缓解,并使本例对吗啡耐药患者的重度疼痛得到控制,改善了生活质量。结论:临床药师用药监护在癌痛规范化治疗过程中促进了本例肠梗阻患者阿片类药物合理使用,通过本例癌痛伴肠梗阻患者的成功治疗为同类难治性疼痛患者的阿片类药物规范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徐象威  李如雅 《中国药师》2017,(7):1236-1240
摘 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三种大剂量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73例重度癌痛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服用的强阿片类药物分类分为A组(吗啡缓释片,25例)、B组(羟考酮缓释片,36例)、C组(芬太尼透皮贴剂,12例)等3组。评估患者入院时及治疗4周后的24h内平均疼痛数字评分(NRS)、爆发痛次数、强阿片类药物平均使用剂量、生活质量,统计其他镇痛药物和辅助药物使用情况、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治疗4周后NRS评分较前明显降低(P<0.01),B组NRS评分最低,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爆发痛次数也较前明显降低(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周后各组阿片类药物剂量明显高于入院时(P<0.01),B组剂量低于另外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较前明显改善(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其他镇痛药物及辅助用药使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规范化使用三种大剂量阿片类药物均能有效控制疼痛,提高癌痛患者生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其中羟考酮缓释片效果最好,芬太尼透皮贴不良反应最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对癌痛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癌症疼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癌痛护理;干预组采用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实施癌痛管理。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疼痛感评分为(1.76±0.32)分低于对照组的(2.35±0.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痛规范化管理能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分析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心理、癌痛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8年3月~2019年10月,某院一共收治120例肝癌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安宁疗护,观察组联合应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前的疼痛评分、负性情绪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癌患者的护理中实施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规范化药学服务模式用于癌痛全程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临床药师与医师反复沟通,制订标准的工作流程,并根据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疼痛的异质性,以及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癌痛评估和用药教育,并为医师提供用药咨询和用药推荐.通过癌痛评估量表中患者用药依从性、疼痛强度及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药物相关问题、药品不良...  相似文献   

18.
苏颖杰  刘晓琰  崔敏  钟晗 《中国药师》2014,(12):2089-2091
目的:探讨癌痛管理的临床药学服务。方法:探讨临床药师介入时机,对癌痛患者进行全面疼痛评估及身体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评估,对患者进行依从性评分,并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为医生提供镇痛药及辅助用药等相关的咨询和建议,最后进行药学服务效果评估。结果:临床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结论:通过癌痛管理中药学服务的研究,使得临床药师在癌痛治疗和管理工作中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比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阿片未耐受患者中、重度癌痛的效果及安全性,筛选一种有效麻醉治疗方法.方法:将2011年9月~2016年9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120例阿片未耐受中、重度癌痛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均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A组疼痛缓解率为73.33%(44/60),稍低于B组(75.00%,45/60)(P>0.05,X2=0.283);②根据EORTC QLQ-C30量表评分,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生活质量问卷各维度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但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00%(15/60),略高于B组(23.33%,14/60)(P>0.05,X2=0.182).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阿片未耐受患者中、重度癌痛的效果及安全性相当,均可作为缓解阿片未耐受患者中、重度癌痛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药学服务中合作药物治疗管理(CDTM)模式在癌痛规范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80例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根据三阶梯药物止痛法进行止痛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临床药师CDTM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疼痛评分变化、疼痛总有效率、等效吗啡消耗量、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NR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干预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疼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首日等效吗啡消耗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全程等效吗啡消耗总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QO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干预组中恶心、呕吐、便秘、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头晕、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TM模式应用于癌痛规范化治疗中可提高癌痛治疗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CDTM模式在临床药师为癌痛规范化治疗提供药学服务过程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