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在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经CTPA诊断的8例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的CT征像。结果8例经CTPA确诊的PTE病例,共累及86支肺动脉(51.1%)。受累肺动脉位于右肺56支(65.1%),肺段动脉受累58支(67.4%)。栓子形态包括完全充盈缺损16支,中心充盈缺损18支,偏心性部分充盈缺损39支,附壁充盈缺损13支。PTE的间接征象主要包括肺动脉高压、肺梗死灶形成、胸腔积液和支气管动脉扩张等。结论螺旋CT进行CTPA检查具有快捷、无创、安全等特点,是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2.
单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附3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单排螺旋 CT 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31例患者,采用单层螺旋 CT 行薄层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检查;利用原始数据进行层厚1mm 的轴面重建,比较层厚3mm 和1mm 图像的诊断价值。结果 CTPA 可显示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充盈缺损、附壁血栓、完全阻塞)以及间接征象(肺动脉高压、肺梗塞等)。1mm 有效层厚图像对段、亚段肺动脉内血栓的显示高于3mm 有效层厚图像(P<0.05)。结论单层螺旋 CT 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快速、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均使用多层螺旋CT行平扫以及造影增强扫描,采集图像。结果图像显示患者有栓塞肺动脉98支,其中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4支,叶肺动脉26支,段肺动脉28支以及亚段肺动脉40支;直接征象为中心型充盈缺损有7支,占7.1%,偏心型充盈缺损有79支,占80.6%,附壁环型充盈缺损有8支,占8.2%,闭塞型充盈缺损有4支,占4.1%;间接征象为双肺见斑片状渗出灶及实变影2例,纤维条索影11例,伴胸腔少量积液3例,患者的间接征象表现为肺灌注不均。结论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效果显著,同时具有快速、有效及无创伤等特点,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肺栓塞回顾性分析CTPA的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例554支血管中256支发生肺动脉栓塞(46.2%)。54.0%肺叶以上动脉、65.5%肺叶动脉及42.2%肺段动脉受累。肺栓塞的CTPA表现:(1)直接征象:①腔内充盈缺损,包括中心型充盈缺损(8,6%)、锐角附壁型充盈缺损(18.4%)、钝角附壁型充盈缺损(46.9%)及完全闭塞(19.1%)。其中中心型及锐角型充盈缺损提示急性肺栓塞,钝角型充盈缺损及完全闭塞则为慢性肺栓塞的征象。②管腔突然狭窄(7.0%)。(2)间接征象:主动脉和(或)右侧叶间肺动脉扩张、胸腔积液、“肺少血”征、肺梗死、右室增大伴或不伴室间隔偏移、“马赛克”征等。治疗后CTPA上肺动脉血栓部分或基本消失,肺动脉显示率显著提高,急性PE变化更明显。结论螺旋CTPA能够清楚显示PE的征象及其演变过程,是诊断PE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及16层螺旋CTPA检查并确诊的18例PE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层螺旋CTPA可清晰显示亚肺段水平以上的PE的栓子的大小、分布及范围。结论 16层螺旋CTPA诊断PE的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性强,且无创、快捷,可作为PE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均行胸部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原始图像进行肺动脉重建。结果 38例肺动脉栓塞病例中,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4支,叶肺动脉19支,段肺动脉42支及亚段肺动脉52支;肺动脉栓塞的直接CT征象为血管腔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有"少血征"、节段性肺梗死、胸腔积液及肺炎等。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已成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手段,能对肺动脉栓塞作出早期诊断,帮助临床及时实施有效的溶栓和防栓塞治疗,可以大大提高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CE-MR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拟诊为PE患者进行三维MRA检查.取心电门控超高速3D-FLASH(3D fast low angle shot)序列,以最大强度投影法获得3D-MRA.结果:31例均能显示肺栓塞的部位、范围.急性肺栓塞的直接征象为截断征、双轨征;慢性肺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肺动脉管腔内偏心性和附壁性充盈缺损,1例亚段以下未能显示.结论:3D-MRA是一种无创性检查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可重建直观的三维肺血管树,可较清晰地显示亚段以上血管情况,但对外周细小血栓的诊断受局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利用其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诊断肺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6年来共计28例肺动脉检塞的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利用其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显示重建(VRT)等后处理技术重建肺动脉,分析其检塞情况。结果入选患者中经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叶、段、亚段动脉均获得了良好的显示,显示受累肺动脉196支,右肺113支,左肺83支,其中左右肺动脉主干36支,叶肺动脉72支,段肺动脉76支,亚段以下肺动脉12支。结论 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技术在诊断肺栓塞方面,具有安全、准确、无创伤、速度快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临床诊断肺栓塞的主要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A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6例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行64排螺旋CTA检查,将得到的原始数据传输至Vitria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重建等处理后,着重观察各级肺动脉内充盈情况。结果 26例均显示肺动脉栓塞的部位、范围及局部管腔狭窄的程度。肺动脉栓塞典型征象为肺动脉及其分支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和肺动脉的断面细小或突然截断,间接征象为肺动脉及右心不同程度扩张,胸腔积液,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梗死或梗死性肺炎。6例患者溶栓治疗后半月进行了复查,3例血栓消失,1例明显缩小,2例略有缩小。结论 64排螺旋CTA检查是肺动脉栓塞快速、简便、安全、有效的首选诊断方法,而且对肺动脉栓塞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和预后,都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16-sSCTPA)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PE的13例患者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通过多平面薄层重建(MPP)、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肺动脉成像(CTPA)。结果全部13例中,16-sSCTPA共显示肺动脉栓塞58支,其中发生在肺动脉主干3支、叶动脉18支、段动脉22支、亚段及亚亚段肺动脉15支。11例有多支肺动脉栓塞,2例仅单支栓塞。58支中,中央型29支,偏心型17支,闭塞型12支。结论16-sSCTPA可清晰显示亚亚段以上的肺动脉及其腔内栓子的部位和形态,同时具有快速、无创、准确性高的特点,可作为诊断PE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对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急性PE的72例患者进行CTPA检查,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技术(VR)。结果 72例患者中确诊为PE患者29例,共累及476处肺动脉及分支,其中,右肺动脉主干36处,左肺动脉主干42处,肺叶动脉157处,肺段动脉203处,亚段动脉38处。CTPA征象分为直接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内混合性、附壁性、中心性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胸腔积液等。结论 64排CTPA具有准确、快速、无创伤等优点,可立体、直观地观察到肺动脉血栓的大小、分布及范围,并可观察患者的肺内间接改变,是临床诊断及观察疗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64层螺旋CTPA在肺栓塞动物实验研究中的诊断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雯  时高峰  白洪忠  王新举  王文秀  郝蒙  张莹 《河北医药》2010,32(11):1362-136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成年健康中国大耳白兔10只,体重2.5~3.5kg,抽取耳缘静脉血1ml制备自体血栓后建立静脉通路,进行CT血管造影(CTPA)基础数据采集,将血栓经颈外静脉通路注入实验兔体内再次进行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记录血栓位置及数目,扫描后将其处死,解剖并记录血栓位置及数目。结果 10只实验兔其中1只由于栓塞过量未取得数据,其余9只实验兔均成功地制成肺栓塞动物模型。其中64层螺旋CT对于血管直径〈2.0mm以上肺动脉共检出血栓33处,准确率达100%。1.5~2.0mm直径肺动脉检出血栓29处,病理解剖显示32处,检出敏感性为84.38%,特异性为50.0%。肺动脉直径〈1.5mmCTPA检出敏感性47.39%,特异性93.18%。结论 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特别是对周围型肺栓塞的影像学诊断的优势确切,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肺通气灌注显像(V/Q)与64排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PE)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临床疑诊肺栓塞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比较V/Q显像与CTPA对该类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36例患者最终诊断为肺栓塞,V/Q显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7%,85.7%及90.0%;CTPA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8.9%,92.9%及90.0%;两者定性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率为80.0%。结论肺通气灌注显像与64排CT肺动脉造影在定性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方面各具优势,应相互结合用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64排螺旋CT在急性胸痛诊断进行探讨,观察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50例急性胸痛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检测,对患者胸部症状进行冠状动脉、肺动脉、胸主动脉成像,观察患者肺叶及胸壁情况。结果36例患者出现心血管病变,4例显示气胸,1例出现急性心包炎,4例胸椎压缩性骨折。结论64排螺旋CT能够对患者胸部进行清晰造影,显示患者胸部急症,对急性胸痛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6排与256层螺旋CT在老年人肺动脉栓塞检查中应用对比.方法 2009年2月至2012年1月肺动脉栓塞16例,依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256层螺旋CT组9例,16排螺旋CT 7例,进行主观及客观评价.结果 两组扫描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平均CT 值、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 256层螺旋CT组均优于16排螺旋CT组,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层螺旋CT管球旋转速度为0.27 s,探测器宽度为8 cm,扫描速度较64排螺旋CT明显提高.通过对16排与256层螺旋CT在肺动脉造影用于老年人肺动脉栓塞检查对比,256层螺旋扫描时间平均为3.26 s,降低扫描时间对于危重患者,特别是不能长时间屏气患者尤为重要.256层螺旋CT在图像质量及肺动脉平均CT 值、信号噪声比、对比度噪声比优于16排螺旋CT但无显著差异.总之,256层螺旋CT在老年人肺动脉栓塞检查中能够显著缩短检查时间,减少患者屏气时间,降低患者检查时危险.  相似文献   

16.
高峰 《淮海医药》2011,29(2):121-123
目的 探讨肺动脉栓塞(PE)在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中的影像特征,评价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CT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SIEMENS SOMATOM SENSAT1ON64/40多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256层与64层螺旋CT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CT肺动脉造影检查的65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发病3 d内在进行256层螺旋CT以及64层CT动脉造影检查。分析并比较两种检查设备对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并对其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平均扫描时间及平均造影剂使用剂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种设备对肺动脉栓塞的显示率均为100.0%,在噪声、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扫描长度方面,256层螺旋CT与64层螺旋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256层螺旋CT平均造影剂用量为(4.45±1.37)mSv,64层螺旋CT为(5.68±1.06)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P<0.05);平均扫描时间256层螺旋CT为(3.68±1.29)s,64层螺旋CT为(7.6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33,P<0.01)。结论256层螺旋CT与64层CT都可以作为临床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手段,但256层螺旋CT较64层螺旋CT能显著缩短扫描时间,减少放射性造影剂的用量,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及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6例临床怀疑PE的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及64排CT血管造影检查,通过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肺动脉三维成像。结果 56例患者中肺动脉栓塞34例,PE病例CT主要表现为完全性或部分性充盈缺损。超声心动图诊断PE的直接征象(肺动脉血栓)3例,间接征象20例,无异常变化33例。结论超声检查发现肺动脉栓塞直接或间接征象可以明确诊断或疑似诊断,而多排螺旋CT是一种有效、准确、无创性诊断PE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并研究其对栓子的显示情况,以提高对PE的诊断水平。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4月接收的127例PE疑似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行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肺部CT平扫、胸部X线平片,比较4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并比较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肺部CT平扫、胸部X线平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观察、记录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主肺动脉、肺动脉干,叶、段、亚段肺动脉的分支数及栓子的类型、数量显示情况。结果 127例PE疑似患者经肺动脉造影确诊89例,除外38例;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阳性85例,阴性42例(其中假阴性4例);肺部CT平扫阳性69例(其中假阳性16例),阴性58例(其中假阴性36例);胸部X线平片阳性50例(其中假阳性13例),阴性77例(其中假阴性52例)。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肺部CT平扫、胸部X线平片(P〈0.05)。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共显示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叶、段、亚段肺动脉3588支,肺动脉栓塞940支,栓塞率为26.2%。各动脉栓塞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亚段肺动脉(30.0%)〉叶肺动脉(29.4%)〉段肺动脉(26.8%)〉左/右肺动脉(12.2%)〉肺动脉干(8.1%)。栓子类型从大到小依次为:偏心型(497)〉附壁型(155)〉中心型(154)〉完全堵塞型(134)。结论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PE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能清晰地显示栓子的类型和数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