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特点。方法:腰椎穿刺术获得脑脊液,脑脊液标本涂片墨汁染色查找带有荚膜的新型隐球菌。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隐球菌数量与白细胞计数及CD4+T细胞计数的关系。结果:28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在(10~300)×106/L之间,多以淋巴细胞为主。随着疾病病程的进展和治疗,出现隐球菌先增后减与白细胞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而CD4+T细胞则随疾病的治疗逐渐减少。结论:脑脊液中CD4+T细胞可作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床新生隐球菌的分离及该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提高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隐球菌感染的认识。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我院临床分离的新生隐球菌进行统计,并分析其耐药变化。结果 23株新生隐球菌中,15株于脑脊液中分离出,占65.2%,8株分离于血液,占34.8%,脑脊液中分离出的新生隐球菌占多数,。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对新生隐球菌敏感率均为100%,氟康唑敏感率为56.5%,伊曲康唑对新生隐球菌敏感率最低为17.4%。脑脊液中分离出的新生隐球菌占多数。结论随着AIDS患者数的增多,AIDS合并隐球菌感染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预防和减少多药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36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36例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型隐球菌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颅内压增高表现,葡萄糖降低尤为显著,IgG、IgM、IgA及微量总蛋白升高明显。治疗后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中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滴度下降明显。新型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100%)、氟康唑(94.4%)和5-氟胞嘧啶(94.4%)抗真菌药敏感性较高。结论 对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的患者反复多次进行脑脊液培养、墨汁染色和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有助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滴度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而下降。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或5-氟胞嘧啶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仍然安全有效;早期控制感染和降低颅内压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AIDS合并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5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两性霉素B普通输液留置针静脉滴注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脑脊液标本检测方法资料,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方法回顾性总结近4年(2001年9月至2005年6月)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一般资料、诊断检测方法及治疗情况。结果共15例患者,有基础疾病者8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艾滋病(HIV/AIDS)2例,肾病综合征2例,不明原因发热1例,其他6例;有明确鸽子接触史者3例;墨汁染色首次找到隐球菌者7例(7/15),非首次(第2或3次)找到隐球菌者2例(2/15),脑脊液找到隐球菌者6例(6/9)(该病例资料9例送检细胞学),乳胶凝集试验抗原阳性15例(15/15);脑脊液隐球菌培养阳性1例(1/15)。治愈2例,好转7例,死亡或自动出院6例。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率明显增高,与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及HIV/AIDS增多有关,通过比较分析CM脑脊液标本检测方法,笔者认为脑脊液细胞学、乳胶凝集实验是快捷便利的早期诊断方法,可先于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艾滋病并发隐球菌感染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京红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1):1821-1822
目的提高对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AIDS)并发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炎的认识。方法对13例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AIDS并发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炎患者进行临床综合分析。结果13例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AIDS并发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炎患者均有神经系统症状,脑脊液中均发现新型隐球菌。结论隐球菌脑膜炎为AIDS常见机会性感染及主要致死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9例艾滋病(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9例AIDS合并CNM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19例患者临床特点主要为头痛、呕吐、颅内压增高;实验室检查墨汁染色可见隐球菌或者脑脊液培养可见隐球菌;通过单药使用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好转出院无复发仅7例(36.8%),死亡7例(36.8%),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5例(26.3%),其中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10.5%),脑疝3例(15%)。结论:CNM好发于AIDS病人,发病隐匿,但具有一般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可通过查找或培养出隐球菌确诊,药物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100例确诊患者中,男75例,女25例,平均年龄(39.5±10.3)岁,Charlson合并症指数为(6.1±0.7),所有患者均未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发热和头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CD4细胞计数1~ 139/μl(中位数8.5).98例患者入院初次脑脊液压力升高,平均为(21.2±12.4)mmHg.脑脊液白细胞中位计数2(1 ~ 110)× 10^6/L,中位蛋白质定量为0.41 g/L(0.11 ~1.43 g/L),葡萄糖含量中位数为0.42 g/L(0.05~ 0.69g/L).88例患者脑脊液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81例患者脑脊液培养阳性,88例患者脑脊液隐球菌抗原阳性,99例患者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中位疗程23天,各治疗组间临床转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4.387,P=0.821).结论 艾滋病并发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减少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合理地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隐形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08年8月~2010年10月本科收治的28例艾滋病合并隐形脑膜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其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药物观察及护理、腰穿后的护理、口腔及皮肤护理等。结果:隐球菌脑膜炎症状好转,颅内压降低,血CD4上升,28例多为青壮年,20例好转,3例自动出院放弃治疗,5例AIDS后期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艾滋病合并隐形脑膜炎的患者抵抗力低,CD4低,病死率高,只要提高认识,通过早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即可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资料,提高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3月~2005年7月收治的2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21例患者中脑脊液墨汁染色发现隐球菌者14例(66.7%),脑脊液隐球菌培养阳性者12例(45%);颅内压显著升高大于3.92 kPa者5例;脑室扩大经侧脑室引流者3例;鞘内注射9例;单用两性霉素B(AMB)治疗3例,AMB+氟胞嘧啶(5-FC)治疗者10例,AMB+5-FC+氟康唑(FCZ)治疗者8例,AMB的平均用量2.5 g,疗程67 d~2 a;治愈13例,好转3例,死亡或自动出院5例。结论 降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提高早期诊断率,治疗仍首选AMB+5 FC鞘内注射,侧脑室引流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可行性。方法:将常规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后、病情仍难以控制的(脑脊液中新型隐球菌性仍难以转阴,颅内高压持续不降)24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组、两性霉素B脂质体鞘内注射组,鞘内注射剂量从0.1 mg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到出现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或每次注射剂量达到1 mg。结果:患者可以较好地耐受两性霉素B脂质体鞘内注射,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脂质体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普通两性霉素B。结论:两性霉素B脂质体鞘内注射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性毒素B(AMB)联合5-氟胞嘧啶(5-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时对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用AMB联合5-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30例,观察用药前后外周血象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中轻度贫血发生率为80%,白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3.4%(4/30)和6.7%(2/30)。结论:AMB联合5-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时对外周血象的影响主要为贫血,外周血象的变化不是需要中断病原治疗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LFA)和乳胶凝集试验(LA)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对艾滋病患者继发隐球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及治疗观察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LFA和LA对艾滋病患者继发隐球菌感染治疗前后的脑脊液标本和血清标本行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并与脑脊液墨汁染色和真菌培养进行比较,评价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动态观察治疗期间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滴度的变化,和LFA的干扰因素.结果 LFA和LA对脑脊液标本隐球菌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97.73%和95.45%,血清标本的敏感度也分别为97.73%、95.45%;对脑脊液标本的特异性分别为95.83%、95.83%,对血清标本的特异性分别为89.39%和87.12%.艾滋病继发隐球菌感染患者脑脊液标本中的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滴度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治疗前后脑脊液和血清中荚膜抗原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09,P<0.001;t=6.814,P<0.001).结论 LFA与LA适用于隐球菌脑膜脑炎患者的快速诊断;脑脊液隐球菌多糖荚膜抗原的动态监测对艾滋病患者继发隐球菌感染的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标本检测方法,提高新生隐球菌的检出率。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确诊隐球菌性脑膜炎55例脑脊液标本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的情况作以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患者脑脊液检查结果:墨汁染色阳性42例,革兰染色阳性38例,真菌培养阳性49例,乳胶凝集试验阳性52例。结论通过比较分析CM脑脊液标本4种不同检验方法,笔者认为对同一份标本应联合使用3种以上方法检测,使结果互相印证,从而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BM)与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的差异蛋白质,筛选二者的鉴别诊断标志物.方法 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4例TBM和4例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蛋白进行电泳分离,以PDQuest8.0软件根据蛋白的等电点PI、分子量、匹配率、灰度值等进行差异蛋白描述性分析.结果 结核性、隐球菌性两组脑脊液分别检测到蛋白点数为111和114,蛋白点分子量均分布为10~130 kDa,等电点PI为4.4~6.7间.两组脑脊液蛋白图谱匹配率为95%,产生24个差异蛋白点,其中3个蛋白点只在TBM中表达,2个蛋白点只在隐球菌性脑膜炎中表达,19个匹配蛋白点存在2倍差异表达.结论 双向电泳技术可得到分辨率和重复率较高的结核性与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蛋白质凝胶图谱,二者存在差异蛋白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输血感染的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方法利用白细胞分类和流式细胞分析法对20例HIV携带者和20例AID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D4+,CD8+的表达及绝对数进行检测。结果 AIDS患者组CD3+淋巴细胞数较正常值显著下降(P〈0.05);HIV感染组与艾滋病组的CD4+T淋巴细胞数显著下降(P〈0.01);CD8+淋巴细胞数显著增高(P〈0.01);CD4/CD8+比值倒置。结论感染HIV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数显著下降,随病情进展下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无症状神经梅毒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以减少临床中的误诊误治。方法对2008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27例无症状神经梅毒从年龄、性别、实验室、治疗、转归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血清RPR滴度从1:8到1:128不等。合并HIV感染的6例患者中,CD4细胞计数小于350个/μL者4例。在脑脊液检测中22例出现白细胞升高(81.5%),6例出现脑脊液蛋白升高(22.2%),9例出现颅压升高(33.3%)。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及时发现无症状神经梅毒,特别是HIV感染人群,及时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性症状性神经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The natural peroxynitrite scavenger uric acid was previously shown to be protective in a rat model of pneumococcal meningitis; however, rats have much lower blood uric acid levels than humans. Therefore, we evaluated its therapeutic effect at human physiological blood concentrations. Intraperitoneal pretreatment with uric acid increased its blood concentrations from 44.9+/-10.0 microM in untreated rats to 169.8+/-122.6 microM and reduced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pleocytosis from 12767+/-2520 to 8376+/-2450 cells/microl (P<0.05) and the intracranial pressure from 11.6+/-3.0 to 4.3+/-1.2 mm Hg (P<0.05). Coadministration of oxonic acid, an inhibitor of urate oxidase, increased the blood uric acid levels to 355.0+/-79.6 microM and further reduced the CSF pleocytosis (4190+/-1749 cells/microl, P<0.05) and the intracranial pressure (1.4+/-2.4 mm Hg). Uric acid+oxonic acid also had a beneficial effect when administered 2 or 4 h after the induction of meningitis. We demonstrate a dose-dependent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uric acid at blood levels in the human physiological range.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儿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感染的临床特点,为本病的经验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检索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无菌来源标本培养结果为LM的患儿临床特点。结果 确诊为LM侵袭性感染患儿22例,男11例。年龄范围为2h~14y8m,中位数为3d,新生儿占68.2%。血培养阳性16例,脑脊液培养阳性11例,其中5例血液脑脊液培养同时分离到LM。16例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其中9例出现颅内并发症(颅内出血4例、硬膜下积液4例、脑积水3例、脑室管膜炎1例)。临床表现新生儿主要为气促发绀、发热、状态反应差、末梢循环差、呻吟及黄疸等;非新生儿以发热、呕吐、精神状态改变、头痛、抽搐及颈强直常见。脑脊液检查白细胞数、蛋白、乳酸脱氢酶升高14例,糖降低12例,氯化物降低11例。药敏试验显示,LM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率为100%。本组资料治愈好转率77.3%,病死率18.2%。结论 儿童LM感染以新生儿多见,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氨苄西林可作为首选用药,而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作为替代用药也值得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