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树涛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104-3106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硫酸镁对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和白细胞介素-17 (IL-17)的影响.方法 8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静脉激素,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硫酸镁治疗,共治疗7d.测定患者血清IgE和IL-17.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88.4%(x2=5.24,P<0.01).两组治疗后患者血清IgE和IL-17均有明显降低(t=21.7119、13.0190、11.2647、7.1588,均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t=13.8141、5.1214,均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镁可以明显减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血清IgE和IL-17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 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测定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17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血清IL-17的表达(P<0.01),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孟鲁司特可以通过拮抗IL-17而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10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42例急性发作期患儿作为A组,64例慢性缓解期患儿作为B组,40例健康儿童作为C组。测定血清IL-17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 B组和C组血清IL-17和CRP无明显差异(t=0.7128、0.4426,P>0.05),A组血清IL-17和CRP均高于B组和C组(t=9.3648、7.0614、10.7716、9.6242,P<0.01)。A组患儿血清IL-17与CRP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7026,P<0.05)。治疗4周后随访40例,血清IL-17为(152.3±21.6)ng/L;治疗后血清IL-17明显降低(t=8.7728,P<0.01)。结论血清IL-17可以用于监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的炎症状态,判断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4.
黄毅  杨红英  杨宁 《中国药房》2011,(4):350-351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78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与对照组(76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后观察血清中TNF-α和IL-6的变化,比较2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血清中TNF-α和IL-6的表达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治疗后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治疗显效率明显提高,血清中TNF-α和IL-6的表达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张元荣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12-413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12(IL-12)的影响。方法 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加用口服强的松,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两组呼吸功能的变化,并且测定患者血清IL-12。结果治疗组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血清IL-12分别为(13.94±7.57)ng/L(,13.19±7.12)ng/L;治疗后两组分别为(18.35±8.74)ng/L(,22.19±6.92)ng/L;两组治疗后均可明显提高IL-12的表达(P<0.05),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呼吸功能,IL-12的提高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罗氟司特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将91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治疗组46例。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阴性对照组。对照组予重度支气管哮喘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罗氟司特(500 mg·d~(-1)),疗程均为30 d。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浓度和肺功能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23、IL~(-1)7浓度均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血清IL-23、IL~(-1)7浓度和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量(PEF)及1秒率(FEV1%)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完成43例,治疗组完成42例。治疗后两组血清IL-23、IL~(-1)7浓度均降低,FVC、PEF及FEV1%均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高于对照组(74%,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罗氟司特可能通过抑制IL-23/Th17轴,改善肺功能,从而对重度支气管哮喘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参五味子汤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8、IL-17、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5~14岁支气管哮喘患儿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吸入性激素雾化,喘息加重时联合支气管扩张剂雾化,有细菌感染时加用抗菌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人参五味子汤,连续服药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检测肺通气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8、IL-17、瘦素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控制率95.8%,对照组控制率为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呼气流量(PEF)、外周血IL-8、IL-17、瘦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FEV1、PEF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患儿IL-8、IL-17、瘦素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人参五味子汤可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症状与体征,提高肺通气功能,同时可以降低IL-8、IL-17、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细辛脑治疗成人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5(IL-25)、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27(IL-27)的影响。方法: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吸氧、解痉平喘、抗感染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细辛脑注射液24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ivd,qd,疗程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25、ECP、IL-27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高于对照组(P〈0.05)。细辛脑可以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25、ECP、IL-27浓度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细辛脑注射液可降低哮喘患者血清中IL-25、ECP、IL-27浓度,抑制炎症细胞生成,可以减轻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黏附分子β2整合素、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白细胞介素-10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即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4例进行比较,即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β2整合素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的黏附分子1的表达,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白细胞介素-10,对两组病例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白细胞CD18,血清sICAM-1,血清IL-6、IL-8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IL-1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血清sICAM-1与外周血白细胞CD18呈正相关.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黏附分子β2整合素、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白细胞介素-10的变化,可能是引起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哮喘患儿组胺H4R和人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的表达水平及玉屏风颗粒对哮喘患儿组胺H4R和IL-12(P70)的表达影响.方法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儿及健康体检儿童各60例,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组胺H4R mRNA和蛋白表达及血清IL-12(P70)的水平.将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治疗组30例,服用孟鲁司特8周;玉屏风组30例,除给予孟鲁斯特治疗外,联合玉屏风颗粒口服治疗8周,检测玉屏风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组胺H4R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及血清IL-12(P70)水平的变化.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期组患儿单个核细胞中H4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哮喘临床缓解期组患儿、健康对照组儿童(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组患儿血清IL-12(P70)低于哮喘临床缓解期组患儿、健康对照组儿童(P<0.05),但三者哮喘临床缓解期组、健康对照组之间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玉屏风组治疗前后H4R的mRNA及血清IL-12(P70)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H4R的mRNA及血清IL-12(P70)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玉屏风组治疗后H4R的mRNA水平、血清IL-12(P70)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的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玉屏风组治疗前后H4R的蛋白表达变化有差异,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H4R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 组胺H4R和IL-12(P70)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玉屏风颗粒可减少哮喘患儿H4R的表达,提升IL-12(P70)的水平,可能是玉屏风颗粒免疫调节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血清IL-7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儿孟鲁司特钠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集2019年6月—2020年6月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接收的40例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且已完成6个月随访的效果较差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资料,纳入较差组。另收集同期40例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且已完成6个月随访的效果较好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资料,纳入较好组。查阅病历资料,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IL-17水平,分析血清IL-17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儿孟鲁司特钠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较差组入院时的血清IL-17水平(5.48±0.79)高于较好组(3.85±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研究分析发现,入院时血清IL-17过表达与支气管哮喘患儿孟鲁司特钠治疗效果较差有关(OR=3.937,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入院时IL-17水平预测支气管哮喘患儿孟鲁司特钠治疗效果较差的AUC为0.790,cut-off为4.985ng/L时,可获得最佳预测价值,特异性为0.875,敏感度为0.890,约登指数为0.765,95%CI为0.691~0.888。结论 入院时血清IL-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4(IL-4)与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不同时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L-12、IL4和IgE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IL-12水平显著低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0.05),而IL_4和lgE水平却显著高于缓解期和对N~fI(P<O.05).IL-12与IsE呈负相关(r=一0.574,P<0.05),而lL4与 .IsE呈正相关(r=0.587,P<0.05).结论 IL-12和IL4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整个过程,IL-12降低和I"升高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7(IL-27)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的变化,探讨这些指标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诊断哮喘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64例哮喘患儿作为哮喘组,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入院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肝炎(CMV-IgM抗体阳性)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以及在巨细胞病毒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了69例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血清IL-6、IL-8水平,同时测定血清胆红素、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与68例健康小儿比较。结果 69例巨细胞病毒肝炎组血清IL-6、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31例重症患儿血清IL-6、IL-8水平明显高于38例轻症患儿(P<0.01)。结论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血清IL-6、IL-8水平较正常明显增高,并且与肝脏的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白三烯拈抗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9例哮喘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2组均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而实验组同时口服孟鲁司特.4周后观察2组肺功能、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的变化.结果 较治疗前,治疗后2组肺功能均有改善;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2组血清IL-4、IL-13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与单纯吸入糖皮质激素相比,白三烯拈抗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13、18(IL-8、IL-13、IL-18)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急性发作期组)和45例缓解期患者(缓解期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血清IL-8、IL-13和IL-18水平测定,另外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患者血清IL-8、IL-13和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21,5.13,4.99,5.32,5.48,5.59,均P<0.05);急性发作期组患者血清IL-8、IL-13和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患者(t=4.18,4.71,4.89,均P<0.05).结论 IL-8、IL-13和IL-18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可能与IL-8、IL-13和IL-18的上调有关.检测血清IL-8、IL-13和IL-18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进展及指导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参附注射液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22(IL-22)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180例MP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血清IL-2、IL-22水平以及体液免疫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改善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耗时更短(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炎性因子指标IL-2、IL-2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IL-2、IL-22水平均提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体液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体液免疫功能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MP患儿能显著提升患儿血清IL-2以及IL-22水平,增强体液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者31例、缓解期者31例)血清IL-17、IFN-γ、IgE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受试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哮喘患者组血清IL-17、I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FN-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17、IgE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检测哮喘患者血清IL-17、IFN-γ、IgE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肺炎对患儿肺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11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分散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咳嗽、气促、喘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治疗前后血清IL-6、IL-8、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气促、喘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5.01±1.08)、(2.31±1.05)、(3.33±1.21)、(4.14±1.13)d,均短于对照组的(6.37±1.45)、(4.15±1.62)、(4.26±1.75)、(5.97±2.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PE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FVC(4.54±0.73)L、FEV1(3.54±0.65)L、PEF(6....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介素(IL-5)和IL-10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茶碱口服和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各项肺功能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5和IL-10水平,比较两组血清IL-5和IL-10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最大呼气流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5水平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清IL-5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效的药物,可减轻气道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