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2007,长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世界各地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显示IBS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多发病。西方国家人群患病率达10%-20%,我国的一项按罗马Ⅱ标准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社区人群IBS患病率为5,7%,其中22%曾因IBS症状而就诊。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症(IBS)的中医治疗五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属中医“泄泻”、“腹痛”、“便秘”“腹胀”等范畴。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的腹痛,伴随排便次数与性状的异常,但形态和生化学正常。该病发病率高,美国人群患病率为20%,北京市人群患病率按Manning标准和罗马标准分别为7.26%和0.82%。其发病原因尚未明了,目前研究已从肠道平滑肌障碍学说,逐渐发展到内脏痛觉过敏学说,然后发展到脑一肠轴学说。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BS在人群中患病率约在30%~50%之间,我国约在5%左右,且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培菲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0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拟中药方治疗肠易激综合症81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对普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有IBS症状为10%~20%,我国北京和广州的报道分别为7.3%和5.6%。无特效治疗方法,笔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肠易激综合症81例,收到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1定义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本病是最常见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在普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有IBS症状者欧美报道为10%-20%,我国北京和广州的报道分别为7.26%和5.6%。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长期不明原因的反复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的症候群,经检查又未发现可解释这些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肠IBS全球患病率很高,各地发病率在10%--20%之间,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占所有年龄组患病率的20%~30%,占成人组的15%~20%,意大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西方国家人群IBS患病率达10%-20%,我国人群IBS患病率约为5.7%。应用Brisol粪便性状量表判断粪便性状,根据粪便性状分为IBS腹泻型(IBS-D)、IBS便秘型(IBS-C)、IBS混合型(IBS-M)、不能定型IBS。临床以腹泻型多见,约占65%。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目前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了。IBS在全球人群患病率较高,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对生活质量影响大,医疗费用较高。目前胃肠病学及流行病学专家从流行病的多个层面对IBS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可以为IBS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客观依据。现就近几年对IBS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等众多因素,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在我国的发病率也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社区人群IBS患病率为5.7%,其中22%因IBS症状而就诊。只有深入掌握其诊断及治疗的基本概念,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医学界对IBS的诊疗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朱曙光  郑勇 《农垦医学》2005,27(6):466-469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以肠功能紊乱为主的胃肠功能性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腹痛、腹胀及排便习惯改变等。IBS发病率较高,中山大学熊理守教授等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广东省社区人群患病率按Manning标准和罗马Ⅱ标准分别为10.0%和4.9%,其中男女比率分别为1:1.34(Manning)和1:1.25(罗马Ⅱ标准)。但IB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可能与胃肠道系统(肠道神经系统)与脊髓及脑(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双向交流的通路调控紊乱有关,其中一些胃肠激素及细胞因子等都参与了调控,这些物质在胃肠道及脑中的改变影响了神经内分泌及神经免疫的调节,使脑肠轴调控紊乱,从而可以导致一系列的改变如结肠运动异常、内脏感觉敏感度增加等变化。  相似文献   

11.
确定肠易激综合征(IBS)患(n=108936)腹盆部手术的发生率,尤其是胆囊手术;并与普通人群样本(n=223082)进行比较。患样本选自一个保健组织1995-2000年间的成员。对随机选择的IBS患亚群的病历进行回顾以确定诊断。计算接受外科手术的原始率、标准率和校正比率。除胆囊手术外,IBS患腹盆部手术的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87%。IBS患胆囊手术的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3倍。IBS患进行腹盆部和胆囊手术的风险性增加,且与这些手术操作相关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的风险性也增加。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排便性状或排便习惯异常为特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病。IBS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人群患病率较高,其症状可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了,西医尚无特效药物治疗IBS,中医对此疾病的治疗有独特优势,文章对该病辨证分型及情志致病因素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腹胀、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脑肠轴紊乱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人群患病率高达4.1%[1-2]。IBS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研究认为与内脏高敏感、菌群失调、胃肠动力紊乱、心理社会功能障碍、脑肠轴改变、胆汁酸代谢异常、免疫失调、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3-5]。  相似文献   

14.
肠胃康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7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异常为特征的功能障碍性肠病,约占成年人群的14%~22%。我院从2000年以来运用自定协定处方肠胃康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7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能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各地的研究报道显示IBS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多发病,西方国家人群患病率为5%~24%,其中25%以上的患者为此而就诊,每年花费高额的医疗费用,患者的生存质量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宁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19):13-1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粪便性状异常(稀便、黏液便/硬结便)、腹痛及腹胀等症候群。IBS尽管不危及人的生命,却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工作与生活,降低生活质量。IBS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疾病,患病率极高,西方国家约15%~20%的人患病,我国IBS就诊人数占消化科的25%~50%。  相似文献   

17.
IBS诊治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Syndrome,IBS)作为功能性肠病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一组肠功能障碍性疾病,缺乏形态学和生化指标的异常。自1818年Powell等首先报道以来,IBS几经易名,并经过近两个世纪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很大进展。 IBS的患病率,西方国家报道大约8%~23%。我国北京和广州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符合罗马标准有IBS症状的患者分别为1%和5%。  相似文献   

1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据国内文献报告IBS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8%-5.6%,高发人群的年龄在18~45岁,且研究发现IBS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城市患者多于农村患者。目前多认为IBS与人们工作压力过大及生活节奏过快有密切关系,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骤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不良的饮食习惯形成由此而造成神经、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4,(8):1085-1087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治疗症状消失后停药约有40%50%复发[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其精神和经济都带来一定困扰和损失,同时带来医疗资源的浪费。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IBS是一种世界性常见病,普通人群患病率为6%50%复发[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其精神和经济都带来一定困扰和损失,同时带来医疗资源的浪费。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IBS是一种世界性常见病,普通人群患病率为6%11%,占消化内科门诊量的16%11%,占消化内科门诊量的16%25%[2]。IBS发病机制可能与胃肠道动力异常、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十大城市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抑郁、焦虑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 B S)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最常见的两种消化系统疾病.我国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社区人群IBS的患病率为5.7%~11.5%,FD患病率为18.9%~1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