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20年来,从药物治疗冠心病到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为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成为冠心病血管重建的重要手段.现就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择期70例PTCA及支架置入技术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从药物治疗冠心病到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为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成为冠心病血管重建的重要手段。现就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择期70例PTCA及支架置入技术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魏鹏  陆曙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380-1381
<正>1977年9月Cruentzig进行了世界上第1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但是介入治疗后1年内,特别是术后6个月内再狭窄率高达30%~50%,即使是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CASI)的应用,再狭窄率仍为20%~30%。近年来,随着药物洗脱支架(DES)的临床研究进展,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明显减少。尽管如此,DES术后不可避免的支架内在狭窄发生率仍达10%[1]。  相似文献   

4.
程志清治疗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SI)是在球囊扩张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目前已成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虽然CASI的临床应用显著降低了靶血管的再狭窄率,但是,支架内再狭窄率仍高达20%~35%,严重影响其远期疗效。由于再次手术危险性大,费用高,因此如何应对再狭窄的防  相似文献   

5.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TCA)和支架置入术(GS)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对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确保血运重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改善预后.但术后抗凝药物的合理应用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2002年10月-2004年10月我院共对25例冠心病患者施行PTCA+GS,术后住院期间均未见出血及急性或亚急性血栓,现将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赵华云  王文会  江明  陈伟强 《陕西中医》2007,28(7):930-931,F0003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yasty,PTCA)作为一项重要的冠心病血管重建术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其扩张成功率达90%~95%,但再狭窄(Restenosis)的发生率高达30%~50%,虽然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使再狭窄率明显降低,但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发生率仍在15%~20%左右,严重影响了PTCA的远期疗效,这也是目前开展冠心病介入性治疗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7.
1977年世界上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成功,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成熟和器械的改进,介入治疗越来越普遍,手术成功率也不断提高,但是介入治疗后1年内,特别是术后6个月内再狭窄率高达30%~ 50%.即使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CASI)的应用,再狭窄率仍为20%~30%[1].  相似文献   

8.
自Gruentzig等于1977年首次报道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性疾病以来,PTCA作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一个重要方法,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但是PTCA术后3~6个月再狭窄(RS)发生率高达30%~50%,虽然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使再狭窄率明显降低,但其发生率仍在15%~20%左右[1],严重影响了PTCA的远期疗效,这也是目前开展冠心病介入性治疗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253例手术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严密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变化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术后加强对出血、过度迷走神经反射等并发症的观察、护理。结果 253例患者术后心肌供血明显改善,自我症状明显好转。8例术后出现不同并发症,经积极治疗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使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成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400 多例其中30例行PTCA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均获成功.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主动配合密切观察病情,术后严格缜密的护理是PTCA 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高。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闭塞。其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充分、持久的开通血管,恢复心肌血供,改善心室功能。我科1999—2003年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支架内支撑法(STENT)成功治疗AMI患者300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用心理护理方案护理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术(STENT)中年患者的抗焦虑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行介入治疗中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干预组按心理护理方案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通过SAS评分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焦虑程度。结果:干预组在术前及术后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术(STENT)病人的焦虑程度.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59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进行检查,其中16例冠状动脉支架同期接受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术后1 a内支架变形1例,内膜增生1例,再狭窄1例;术后1~2 a支架内膜增生3例,再狭窄4例,闭塞1例;术后2~3 a支架变形1例,内膜增生1例,再狭窄2例,闭塞1例;术后3~5 a支架内膜增生3例,再狭窄5例,闭塞1例;术后5 a以上支架再狭窄1例。支架直径<3.5 mm时狭窄程度准确判断率为33%,支架直径≥3.5 mm时为79%。结论 64排螺旋CT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观察和了解冠心病进展情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程志清从瘀防治冠状动脉术后再狭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雨民  周佳 《中医杂志》2006,47(3):180-181
介入性治疗如经皮腔内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或支架植入术(CASI)等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约有30%~50%的患者在PTCA后6个月内发生再狭窄,其再次手术危险性大,费用高。因此,冠状动脉(冠脉)术后再狭窄已成为影响冠心病治疗的障碍。如适时配合中医中药,不仅能弥补西医这一缺陷,而且能在治疗和预防冠脉术后再狭窄起到较好的作用。导师程志清教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载,对内科杂证的诊治见解独到,尤擅长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在西药规范应用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适应证的不断扩大和治疗病例的积累,急性闭塞率和远期再狭窄率逐渐增加,且越来越成为制约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的重要因素[1],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冠脉急性闭塞和减少PTCA后再狭窄的有效方法。我科自1998年来已成功地为147例患者施行了PTCA+支架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用药预防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方法将144例拟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支架置入术后给予即刻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活血通脉汤治疗,治疗至术后6个月,观察2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血脂、相关炎性因子、冠脉血管内超声变化情况,并记录术后6个月时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 2组术后6个月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二聚体(D-D)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中薄层纤维帽硬化斑块(TCFA)比例、斑块体积、钙化组织比例、纤维组织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6个月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普通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用药能够显著调节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血脂水平,抑制炎性反应,降低高凝状态,抑制冠脉内粥样硬化斑块发展进程,降低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及手术装置的不断改善,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支架置入术为主体的PCI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介入性治疗手段,即刻成功率已高达95%以上。然而。25%~50%的再狭窄(restenosis,RS)率已成为PTCA术后存在的主要问题,西医至今尚无彻底的解决方法。因此,中医药防治PTCA术后RS的研究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8.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技术是近30多年心血管疾病研究最为活跃和发展最快的领域。1977年9月Gruentzig在瑞士苏黎士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首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新纪元。三十多年来,随着新技术及新器械的不断涌现,特别是冠状动脉内支架置人术(CASI)的应用,使介入治疗成为了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同样重要的冠心病治疗方案,并成为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十几年来冠心病研究进展迅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再灌注治疗尤其引人注目,它对限制梗死范围、保护心功能及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得到一致的肯定。溶栓治疗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使AMI冠脉再通的重要方法,相比之下PTCA的临床效果及冠脉再通明显优于溶栓治疗。我科2002年1月-2004年4月对20例AMI患者行急诊PTCA,其中12例因残余狭窄较大而植入冠脉内支架,效果显著,现将术中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10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病人并发出血的护理体会.认为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使用止血药物和处理术口皮下血肿,合理安排休息、饮食,做好相关的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是减少PTCA和支架置入术病人术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