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发育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发育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报告42例发育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计男29例,女13例,年龄19~44岁,平均31.7岁。均采用经椎板间开窗行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结果:随访2~7年,平均4.4年。28例术前症状完全消失,13例根性疼痛或间歇性跛行症状消失但仍遗有腰痛,1例症状体征消失6年后又出现间歇性跛行。结论:腰椎椎管狭窄和腰椎间盘突出系两种独立的疾病,发育性椎管狭窄往往只是致病的条件而非决定因素,当合并椎间盘突出时经开窗行单纯椎间盘切除术即可取得满意疗效行椎板切除术并无必要  相似文献   

2.
关于手术治疗氟骨症性椎管狭窄症的探讨(附1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氟骨症性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报道氟骨症性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经验及失败教训。方法:对1988-1999年11年期间12例手术治疗该类患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7例应用短节段跳跃式揭盖减压法患者术后完全恢复,3例于术后3-5年复发,5例蚕蚀长节段减压法患者,4例完全恢复,但术后有一过性症状加重,1例术后全瘫无恢复。结论:氟骨症性椎管狭窄症选用长节段揭盖式全椎板减压术式为目前治疗该疾患较良好的一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背景:自从1981年以来,我们采用了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以避免传统椎板减压术所引起的问题。本文旨在阐述椎管扩大成形术后的长期疗效以及探讨术后出现的问题。方法:对54例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男43例,女11例,平均年龄52.6岁。平均随访时间为5.5年。25例患者为退行性椎管狭窄,13例为腰椎滑脱引起的椎管狭窄,12例为复合性的椎管狭窄(同时存在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6例为增生性椎管狭窄,(2例同时存在增生性狭窄和滑脱的患者分别包括在两个组内)。术后临床疗效评价应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计算恢复率。影像学结果分析包括:椎管横断面积、腰椎后凸情况、腰椎活动度及椎板间融合率。结果:在末次随访时,退行性椎管狭窄的平均恢复率为69.2%,复合性椎管狭窄为66.5%,增生性椎管狭窄为65,2%,滑脱性狭窄为54.7%;恢复差的主要原因为惠者年龄大和减压不充分。随访中有7例JOA评分降低,6例病变在椎板扩大处有发展和5例滑脱处有发展,22例(41%)发生椎板间融合。结论:在术后平均5.5年的随访中,多数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保持了满意的疗效,该手术的最佳适应证是活动较多的年轻人,并且是中央型椎管狭窄的患者。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系列病例[无,历史的,对照组]。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相似文献   

4.
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潜式扩大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或摘除椎间盘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狭窄症共86例,其中2节段减压57例,3节段减压19例,4节段减压10例,术后进行Oswerstry疗效评与影像学观察。结果:术后CT显示椎管直径明显增加,椎管造影显示神经根据管明显扩大。术后1年随访79例,疗效优良率90.1%,术后3随访76例,优良率86.3%,结论: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操作简单,手术并发症少,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减压充分,对腰椎后柱张力带结构破坏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治疗发育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发育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术式。方法 采用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 34例发育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患者 ,术后随访 4年 ,进行 Oswestry疗效评分和椎管直径 CT测量。结果 本组术后 1年疗效优良率为 83.9%,术后 4年优良率为 81.5 %,疗效下降不显著 (P >0 .0 5 )。术后 1年腰椎 CT显示椎管直径显著增加 ,87%的棘突截骨后能原位融合。结论 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操作简单 ,减压充分 ,腰椎破坏小。该术式治疗发育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术后近中期临床与影象学评估满意。  相似文献   

6.
椎管内扩大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作者设计的“半椎板切除行椎管内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35例。其中侧隐窝型2例,马尾神经型11例,混合型22例。经39~96个月的长期随访。结果:疗效优27例(77.1%),良8例(22.9%),优良率100%,结论:认为采用文中介绍的手术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同时椎管减压彻底,神经组织粘连较少,近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探讨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的手术技巧、疗效及适应证。方法:41例胸腰椎骨折伴椎管狭窄患者,采用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术。观察术后伤椎椎管大小、脊柱的稳定性、椎体高度的恢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部病例经1~3年的随访,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58%恢复至97%,椎体后缘(中柱)高度由术前76%恢复至98.7%,Cobb角由术前平均24.6。恢复至术后1.8°。伤椎椎管剩余容积由术前43%恢复至术后93%。瘫痪恢复按Frankel分级:A级中1倒无变化,余40例均提高1-3级。结论: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此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彻底解除神经及硬膜囊压迫的同时扩大了椎管,杜绝了继发性椎管狭窄,重建了后柱结构,增加了脊柱稳定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椎管减压术和后凸畸形矫正术的联合术式,共治疗16例。结果:平均随访8.6年。后凸外观显著改善,11例无疼痛,运动、感觉近正常,3例运动、感觉及括约肌功能有明显改进;术后无改善和症状加重各1例。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后凸并椎管狭窄症的椎管减压和截骨矫正手术可同期完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资料、外科手术治疗、术后进行疗效随访与评估。结果:随访1-38个月,平均20个月,其中优7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0%。结论:颈椎管狭窄症术前应用CT及MRI可明确诊断,椎管扩容术是目前最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体骨折后骨块突入并导致椎管狭窄而无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是否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绝对手术禁忌证。方法从接受PKP治疗的OVCF患者中选取48例椎管狭窄无神经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术前X线及MRI检查确定骨折节段。记录手术前后患者椎体后凸角、椎体高度、致椎管狭窄骨质的长度、VAS及ODI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8例患者行PKP治疗后,椎体后凸角减小,椎体高度增加,椎管无进一步狭窄,VAS及ODI评分降低,术后无神经症状产生,与术前资料相比较,所有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渗漏量极小,均局限在椎旁或是椎间盘内,未引起神经症状。结论骨折致椎管狭窄无神经症状的OVCF并非PKP的绝对手术禁忌证,结合术前完整的影像学资料分析以及术中连续的影像学监测,椎管狭窄无神经症状的OVCF患者可以安全接受PKP手术。  相似文献   

11.
椎管重建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方法:43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26例采用椎管重建术治疗,B组17例采用半椎板摘除椎管减压术治疗。结果:采用Nakai标准,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并对术后椎管之横径、矢径、椎间隙高度进行测量并分析。A组疗效优于B组。结论:椎管重建术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狭窄症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伴发育性椎管狭窄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伴发育性椎管狭窄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对76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原始X线片测量颈椎椎体、椎管矢状径,计算Pavlov比值,根据计算结果将患者分为伴发育性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组(DSS组)和不伴发育性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组(NDSS组)。根据CT分别测量两组骨化灶最大厚度,计算椎管矢状径残存率。其中前路手术4例,后路手术72例,按JOA标准评分判断术后改善率。[结果]DSS组53例,NDSS组23例;NDSS组骨化灶最大厚度比DSS组大,有统计学意义;发病时两组椎管矢状径残存率有差异,但是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JOA评分有差别,但是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发育性椎管狭窄是影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病程的重要病理基础,创伤是诱发其发病的主要因素,后路减压术是一种较合理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椎管扩大术与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1年8月以来对存在颈椎管狭窄和多节段椎间退行性改变的32例脊髓型颈椎病采用单开门根管扩大米佐以中药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临床资料本组男23例,女9例;年龄39~67岁;存在发育性椎管狭窄的18例;伴多节段椎间退行性改变致椎管狭窄的7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OPLL)的5例;前路术后效果不佳者2例;病程2个月~4年,平均1.4年。术前X线检查:32例均有程度不同的颈椎退行性改变。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即椎管矢径/椎体矢径<0.75共20例;3~4节以上多节段退行性椎管狭窄共7例;OPLL5例。脊髓造影:共23例,均显示碘柱腹侧多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效果。方法:椎板减压后复位,用棘突或髂骨植于一侧开槽处扩大椎管,并进行椎板及关节突关节植骨,对54例随访病人的手术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和CT进行比较。结果:随访6—39个月,临床优良率为81.1%。随访X线片显示椎板明显后移,CT测量与术前对比显示椎管内径扩大明显。结论:椎管扩大成形术操作简单,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15.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213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3例OPLL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67例为连续型,55例为节段型,91例为混合型,110例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均有程度不等的脊髓压迫症状,全部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结果本组随访1~10年,平均4.5年,除3例术后切口裂开外余均一期愈合。6例出现硬膜外血肿,4例出现程度不等C5神经麻痹,7例出现脑脊液漏,无一例术后近期死亡。随访时x线片未见颈椎不稳和再关门现象,其中169例复查CT,65例复查MRI,示椎管横截面显著增大,脊髓向后移位,脊髓和硬膜囊前后均得到充分减压。疗效评定按40分评分方法:除10例评分低于术前2-5分,余平均提高8分,最高提高17分。结论此术式是治疗大部分OPLL的有效手段之一。术中的正确操作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对于OPLL所致中、重度继发性椎管狭窄,无论症状轻重应争取尽早手术;对已丧失最佳手术时机病例,也应积极采取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一次性全椎板减压椎管成形并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治疗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成人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共64例,71个,均行一次性全椎板减压椎管成形并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小肿瘤及大肿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快,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术前,且远期疗效优于近期疗效;巨大肿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慢,近期疗效并不优于术前,但远期疗效优于术前.结论 一次性全椎板减压椎管成形并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是治疗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的良好方法,尤其适用于大肿瘤和巨大肿瘤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卷帘式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卷帘式"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卷帘式"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5例,其中两节段狭窄28例,三节段狭窄7例.影像学显示退变性狭窄33例,发育性狭窄2例,35例患者均无腰椎不稳及滑脱.结果 35例患者均获回访,回访时间5月-6年,平均2年8个月.本组优18例,良11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为82.8%,椎板愈合率97.2%.1例因术后椎板陷入椎管进行了二次手术.结论 该手术方法椎管扩大减压彻底,恢复和保持了椎管结构特点及腰椎三柱的稳定性,疗效满意,是一种治疗多节段椎管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显微内窥镜下责任节段减压治疗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0例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显微内窥镜下责任节段减压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腰腿疼痛程度,采用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随访12~36(21±3)个月。手术时间50~150(70±15)min,术中出血量50~400(60±5)mL,住院时间3~7(4±1)d。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由术前(5.7±1.4)分改善至(1.8±1.7)分,腿痛VAS评分由术前(7.2±2.3)分改善至(1.7±0.9)分;JOA评分由术前(11.0±2.8)分改善至(23.0±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疗效优23例(57.5%),良12例(30.0%),可5例(12.5%),优良率为87.5%。结论采用经皮显微内窥镜下责任节段减压治疗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可获得椎管的完全减压,缓解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一次性全椎板减压椎管成形并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治疗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成人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共64例,71个,均行一次性全椎板减压椎管成形并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小肿瘤及大肿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快,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术前,且远期疗效优于近期疗效;巨大肿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慢,近期疗效并不优于术前,但远期疗效优于术前.结论 一次性全椎板减压椎管成形并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是治疗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的良好方法,尤其适用于大肿瘤和巨大肿瘤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一次性全椎板减压椎管成形并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治疗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成人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共64例,71个,均行一次性全椎板减压椎管成形并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小肿瘤及大肿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快,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术前,且远期疗效优于近期疗效;巨大肿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慢,近期疗效并不优于术前,但远期疗效优于术前.结论 一次性全椎板减压椎管成形并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是治疗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的良好方法,尤其适用于大肿瘤和巨大肿瘤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