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加深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认识,探讨相关的发病因素.方法:对42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项主要CT表现为:①腰椎椎体后缘类圆形骨质缺损,边缘致密硬化.②骨质缺损后有一骨块并突入椎管(游离或与椎体相连).③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可伴有腰椎间盘突出.结论:CT扫描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具有首肯诊断价值及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及认识.方法对我院2001—2007年间的36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36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患者中,有34例为单个椎体,两例为多个椎体。结论与X线比较.CT对于诊断腰椎后缘软骨结节具有极高价值,可明显提高诊断率,为进一步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脊柱布鲁氏菌属感染与脊柱结核的鉴别诊断,寻找其诊断鉴别方法,对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4例疑似脊柱结核患者,对其应用64层双螺旋CT进行检查,观察并记录CT检查结果,同时病理取样进行确诊鉴别,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34例疑似脊柱结核患者经CT检查提示确诊者32例,占94.12%,32例患者均有明显的骨质破坏,有24例可见死骨,其中椎体整体构架破坏,骨质碎片涉及椎体外的碎骨片型病例有5例,椎体整体发生大部溶骨性骨质破坏的病例有1例,其余检出局灶破坏硬化型26例;另有2例患者CT检查无死骨形成、骨质边缘性缺损破坏,提示为脊柱布鲁氏菌属感染;34例疑似脊柱结核患者经病理取样确诊均为脊柱结核病,CT检查误诊率为5.88%。结论脊柱结核病的CT影像学表现较为复杂多样、特异性不强,尤其与脊柱布鲁氏菌属感染的CT影像学表现较为相似,因此非常容易发生两种疾病的混淆以及误诊,临床应增强疾病诊断水平,以防止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外侧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LLPMN)的CT认识,探讨该结节及相应小关节、黄韧带伴随改变的发病机制及其共同对中心椎管、侧椎管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7例LLPMN的CT表现。结果17个软骨结节均为单发,其中,S1后上缘7个,L5后上缘6个,L4后上、下缘分别为1个、2个,L3后下缘1个;单纯小关节退变、黄韧带肥厚分别为1例、5例,小关节退变伴小关节半脱位2例,小关节退变伴黄韧带肥厚或骨化3例。结论CT能准确反映LLPMN对椎管的影响及其相应小关节、黄韧带伴随改变,并能指导临床治疗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脊柱结核的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图像重建。结果单椎体受累4例,2个及2个以上椎体受累28例,椎体骨质破坏32例,30例有死骨形成,椎体骨质增生硬化30例,椎体、附件骨质破坏5例,椎间盘破坏24例,椎旁软组织脓肿块或脓肿23例。结论螺旋CT能清楚显示脊柱结核的病理改变和病变的空间信息,利于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制定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脊椎结核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临床怀疑或已确认脊柱结核的CT扫描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脊柱结核均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中31例显示椎体骨质破坏,22例有椎旁脓肿。结论: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优于常规X线,特别是对于评价骨质破坏程度和侵及椎管及椎旁软组织块影的范围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夏立凡  谭宜军 《现代保健》2009,(32):162-163
目的探讨滑膜性骨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通过对11例滑膜性骨软骨瘤病患者的CR平片、CT和MRI的影像学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9例CR片病变关节四周均见多枚钙化或骨化结节影,形态呈点状、圆形或卵圆形,有的聚集团块状、石榴状或不规则形,钙化结节中心密度低,周围密度高;而CT显示细小游离体数目明显多于CR片,能见一些没有钙化的小体,还可见游离体的中心和周边密度的变化,有无骨化或钙化,滑膜的增厚和钙化;MRI可显示滑膜增厚、关节积液、关节及周围游离体包括软骨性游离体,T1WI和T2WI通常显示为低信号结节,T2WI上与滑膜内高信号的液体形成对比,小结节T2WI可见其信号不均,钙化部分呈低信号。结论受软骨结节的钙化或骨化程度的影响,X线平片诊断滑膜骨软骨瘤病有一定局限性,需要结合CT检查,MRI检查。手术病理的检查往往是提示滑膜有软骨化生改变作为确诊依据。x线诊断简单、方便、及时,而CT、MRI则能提供更多更完整详细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rrjk》2017,(16)
目的 :探讨X线诊断腰椎间盘病变的临床价值,提高基层医院医生关于X线平片诊断腰椎间盘病变的认识。方法 :对78例我院经手术证实腰椎间盘病变患者的腰椎正侧位片及L3-4,L4-5,L5-S1椎间盘CT影像进行分析。结果 :CT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的直接征象:椎间盘后缘软组织呈对称性向后方膨隆,超出相邻椎体后缘,侧隐窝脂肪间隙变窄,相邻神经根及硬膜囊受压变形移位,有35例;椎间盘后缘软组织呈局限性突入椎管,相邻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移位,共有28例;腰椎间盘脱出者12例。X线平片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间接征象有: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狭窄,椎体骨质增生,后下缘后翘及椎间隙内钙化,共有49例。结论 :X线平片检查对诊断腰椎间盘突病变不如腰椎CT,但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通过平片检查可初步筛选出腰椎CT扫描或腰椎MRI检查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21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较少见,目前关于本症的命名有多种,如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腰椎软骨板破裂症、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等[1~4] 。我院自1994-0 9以来收治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2 1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 本组2 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2 8~5 4岁;腰部外伤史7例,无明显诱因而发病者14例;病程2~2 1年,多起病隐匿,呈慢性发展过程,最长者2 1年,3年以上者13例,3年以下者8例。1·2 临床表现 2 1例均有非特异性腰痛,同时伴有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痛(单侧16例,双侧交替痛5例) ,间歇性跛行13例,腰椎侧弯畸形12例,下腰…  相似文献   

10.
探讨化脓性脊柱炎、胸腰椎结核CT和MRI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2年6月四川省绵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41例化脓性脊柱炎患者与4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JP2〗分析2种疾病病变钙化、密度、骨质破坏位置、类型等影像学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探讨MRI、CT对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结果 CT鉴别诊断出化脓性脊柱炎33例,胸腰椎结核37例,与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值=0.646,P<0.05);MRI鉴别诊断出化脓性脊柱炎39例,胸腰椎结核41例,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882,P<0.05)。〖JP〗MRI检查鉴别诊断化脓性脊柱炎、胸腰椎结核的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95.12%、94.12%,明显高于CT检查的80.49%、83.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检查方法鉴别诊断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结果显示,化脓性脊柱炎患者受累脊椎椎体高度≥正常椎体1/2、椎体破坏区内钙质样高密度影、附件受累≥5个、椎旁异常软组织钙化比例均低于胸腰椎结核患者,椎体虫蚀型骨质破坏、病灶周围骨质伴硬化边比例均高于胸腰椎结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结果显示,化脓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破坏部位为边缘性、骨质破坏类型为肉芽肿、无椎间盘变窄、椎旁病变局限性脓肿、局限椎间盘破坏、无死骨或钙化、无椎体塌陷及成角比例均高于胸腰椎结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疾病患者病变累及节段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和CT检查均可有效鉴别诊断胸腰椎结核与化脓性脊柱炎,但MRI诊断效能相对更高,结合患者影像学征象和临床特征可进一步为术前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X线平片和CT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急性胸腰椎外伤患者的X线平片和CT片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胸椎13例,腰椎35例,胸腰椎2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17~71 岁,平均年龄41岁.外伤后全部拍摄X线正侧位片及CT平扫,其中7例行CT冠矢状位重建.结果:50例急性脊柱外伤中X线平片清楚显示椎体骨折32例34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CT清楚显示椎体骨折50例54个椎体骨折(48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附件骨折13例,小关节脱位1例,见到骨折片突向椎管内22例,椎管内高密度血肿3例,脊髓或神经受压22例.结论:X线平片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CT在显示脊柱三柱结构、附件骨折、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等细节方面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在坐骨神经痛病因分析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185例坐骨神经痛患者有目的 地行CT或MRI检查,经手术或临床内科治疗明确病因.结果 185例坐骨神经痛中腰椎间盘突出54例,腰椎滑脱26例,腰椎管狭窄23例,腰椎小关节综合征16例,腰椎侧隐窝狭窄9例;上述病变有合并存在者13例,腰椎体后缘离断症及软骨结节21例,强直性脊柱炎17例,腰骶部转移瘤3例,髂骨骨软骨瘤1例,腰椎椎管内神经鞘瘤2例,腰骶部结核8例,梨状肌肥厚5例;无阳性检查结果者13例.CT、MRI均可准确定位病变,定位准确率100.0%(185/185),定性符合率88.6%(164/185).结论 影像学检查可明确坐骨神经痛的病因,定位准确,定性价值较高,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化脓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化脓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X线、CT和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其中CT检查13例,MRI检查15例.结果 X线显示14例椎体边缘不同程度骨质增生、硬化,其中2例形成骨桥,3例椎体骨质破坏.CT能清晰显示椎体骨质破坏、小的死骨、椎间盘密度减低、椎旁软组织肿胀增厚.MRI示15例33个椎体表现为相邻椎体终板下局限或全椎体弥漫性长T1、长T2信号改变,受累椎间盘及椎旁软组织也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2例Gd-DTPA增强扫描病变椎体、椎间盘、椎旁软组织明显异常强化.结论 CT与MRI对化脓性脊柱炎均可做出正确诊断.MRI对化脓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及显示椎管内累及范围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成软骨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成软骨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8例均行X线摄片及CT扫描.其中4例做了MRI检查.结果 本组5例发生于胫骨上端,各有1例发生于股骨近端和腓骨下端,1例发生于髌骨.X线和CT主要表现为伴有硬化边缘的骨质密度减低区.可呈膨胀性改变.灶内多可见钙化密度;MRI表现为T1WI上呈中等-低信号,T2WI上呈高-低混杂信号.硬化边缘及灶内钙化呈低信号.灶周水肿在T2WI及压脂序列上呈高信号.结论 X线平片、CT、MRI在诊断成软骨细胞瘤上各有优势.将其中两者或三者相结合能够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利于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着重提高X线对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临床经手术、病理确认的19例和发病部位及X线征象典型的6例进行复习归纳。结果发病年龄30—60岁者19例,占76%;发病部位位于膝关节者20例,占80%,多有数年关节疼痛甚至活动受限史,或可触及活动性包块、结节感,X线均表现为数目不一、大小不等的环状钙化和骨化结节。结论关节囊区域内多发的环状钙化和骨化结节,是诊断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典型X线征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腰椎管狭窄患者的CT表现。结果:椎间盘突出41例(其中L3-4 17例,L4-5 37例,L5-S1 32例),伴有左侧突21例,右侧突18例,23例L3-S1椎小关节增生、内突,35例黄韧带肥厚,两者并存19例;腰椎间盘突出伴有黄韧带肥厚27例,L3-S1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15例(其中L4 12例);L3-5椎体压缩性骨折7例,L4-5椎体滑脱14例(其中L4 9例,L5 5例)。结论:CT检查可以明确腰椎管狭窄的原因、部位、程度、范围,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x线片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本院经手术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对其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腰间盘突出症的x线特点。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24例表现为椎间隙前窄后宽或宽窄一致,占80%,21例表现为突出间盘相邻椎体缘的硬化和唇样增生,占70%,20例表现为腰椎曲度变化,占66.67%,18例表现为椎体后缘后翘,占60%,18例表现为许莫氏结节,占60%。CT检查对腰间盘突出症诊断的确诊率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T检查优于x线检查,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在基层医院,x线片检查仍然对诊断腰间盘突出症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TO)为一种少见病,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下有多发性骨质或软骨组织结节状增生并突向管腔的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晚期骨梗死患者X线及CT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7例骨梗死患者的X线及CT检查资料,比较所有患者的钙化或骨化形态、分布及邻近骨质的改变特点,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病变位于骨端6例、骨干1例;4例病灶区呈特征性的不规则地图状改变,小梁破坏、模糊;3例呈多发斑点状、条状钙化或骨化;所有患者骨皮质均未见破坏及受压、膨胀性改变。结论 X线及CT检查可根据骨梗死钙化或骨化形态特点及邻近骨质改变,对其作出较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软骨母细胞瘤影像学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6例软骨母细胞瘤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结果:胫骨近端1例,股骨远端1例,肱骨近端1例,跟骨2例、肩胛骨1例.影像学表现:膨胀性骨质破坏2例,囊样骨质破坏4例,4例病灶周围(或部分)有硬化边;2例病灶内多发低密度区,5例病灶内有点、条状钙化;2例病灶周围密度增高,边界不清,脂肪间隙模糊;局部皮质消失2例,软组织肿块1例;骨膜反应3例;MRI上T1WI呈低信号,T2WI混杂高/低信号,2例均可见周围软组织及骨髓水肿,增强扫描2例实质部分及间隔强化.结论:软骨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影像学检查方式各有优点,综合X线、CT及MRI多能做出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