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机械通气病人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89例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丙泊酚组(46例)和咪唑安定组(43例),观测2组患者镇静等级达Ramsay分级3~5级的时间,给药前后呼吸、循环参数的变化,停药后患者清醒时间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丙泊酚镇静治疗起效快,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间〔(23.46±2.7)min〕优于咪唑安定组〔(31.56±5.3)min〕(t=8.99,P〈0.01)用药后血压、心率逐渐稳定,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等亦有明显改善(P〈0.05)。丙泊酚停药后清醒时间短〔(22.50±3.8)min〕,与咪唑安定组〔(115.28±5.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41,P〈0.01)。结论丙泊酚是机械通气患者较理想的的镇静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异丙酚和咪唑安定用于ICU患者机械通气的镇静效果。方法 异丙酚组和咪唑安定组患者各 30例 ,均为急性呼吸衰竭需立即机械通气 12h以上或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ICU病人。异丙酚组 :先静注异丙酚 1.5mg kg行镇静诱导 ,然后改用输液泵持续静注异丙酚 1~ 4mg (kg·h)。咪唑安定组 :先静注咪唑安定 0 .0 6mg kg行镇静诱导 ,再以 0 .0 5~ 0 .15mg (kg·h)的剂量用输液泵持续静脉内泵入 ,维持平稳的镇静效果。维持理想的镇静深度约 2~ 3级。结果 药物起效时间异丙酚组为 (2 8.3± 8.7)s,咪唑安定组为 (6 3.0± 11.3)s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总镇静时间异丙酚组为 (2 5 .3± 6 .4 )h ,咪唑安定组为 (2 7.8± 5 .6 )h。停药后苏醒时间异丙酚组为 (2 2 .1± 15 .7)min ,咪唑安定组 (12 4± 38)min(P <0 .0 1)。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间异丙酚组为 (2 6± 12 )min ,咪唑安定组 (34± 18)min。停药清醒后再入睡者 :异丙酚组为 0例 ,咪唑安定组为 3例 (P <0 .0 5 )。停药后出现恶心者 :异丙酚组为 1例 (3.33% ) ;咪唑安定组为 5例 (16 .6 7% ) ,P <0 .0 5。异丙酚组有 5例出现血压下降 ,3例出现心率减慢。结论 异丙酚和咪唑安定用于ICU危重病人的镇静都能达到良好的镇静效果 ,可根据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在ICU病人镇静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给予患者应用丙泊酚组(P组)负荷量1.00-1.50㎎/㎏,维持量为0.50-3.00㎎.㎏-1.h-1,咪唑安定组(M组)负荷量0.05-0.30㎎/㎏,维持量为0.04-0.20㎎.㎏-1.h-1,控制患者于Ramsay评分Ⅲ-Ⅳ级。结果两组病人镇静效果佳,但在药物起效时间等方面两组比较呈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麻醉时咪唑安定适用于患者的心血管情况不好,且要进行镇静的时间比较长。应用丙泊酚可适用于患者心血管情况比较好、对其镇静的时间比较短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与丙泊酚在辅助麻醉下的临床镇静效果和临床镇痛深度.方法将50例区域麻醉病人随机分为咪唑安定组(M组)和丙泊酚组(P组),区域麻醉后,分别使用咪唑安定和丙泊酚至OOA/S镇静深度Ⅳ级,观察用药前后病人血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对病人术中事件遗忘率和烦躁发生率进行评估.结果近事遗忘率M组为84%而P组为76%;烦躁发生率M组为4%而P组为8%;与用药前相比,两组病人血压在用药后3.5min有一定程度下降,下降幅度超过20%的病人M组1例而P组4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SpO2在用药后3.5min有明显下降,M组有1例降至94%以下而P组无.结论咪唑安定较丙泊酚应用于镇静术中对呼吸及循环抑制较轻;并且顺行性遗忘效果优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5.
咪唑安定因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抗焦虑和明显的顺行性遗忘作用而正被广泛用于临床麻醉,我们对咪唑安定用于麻醉前用药所产生的镇静与遗忘作用进行了临床观察比较,具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镇静作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在临床麻醉已广泛应用 ,我们选择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机械通气病人用异丙酚、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 (以下简称复合组 )进行对比评价 ,观察两药合用时临床效果与其安全性。1 资料和方法1·1 本组病例选自 1996年 8月至 2 0 0 0年 12月经历冠状动脉搭桥术 ,术后使用呼吸机辅助 12~ 15h病人6 0例 ,随机分组 ,异丙酚组 2 0例 ,年龄 4 6~ 70岁 ,平均(5 8± 5 1)岁 ,男 14例 ,女 6例 ,平均体重 (6 6 8± 11 7)kg。咪唑安定组 2 0例 ,年龄 39~ 72岁 ,平均 (5 6 2±6 6 )岁 ,男 15例 ,女 5例 ,平均体重 (6 7 4±…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咪唑安定在内镜诊疗术中的镇静作用及安全性,并与安定作比较。方法:共30例内镜诊疗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小者6岁,年龄最大者67岁。随机分为两组(M组和D组),M组20例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05mg/kg, D组10例静脉推注安定0.1mg~0.2mg/kg,两组均于检查前30min肌注山茛菪碱1.5mg/kg,检查过程中给予吸氧、监测血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镇静分级、检查时遗忘程度、患者清醒程度及对镜检过程的满意度。结果:对内镜诊疗检查过程的满意度两组相似,M组镇静程度、检查时遗忘程度明显优于D组(P<0.05),M组病人的清醒时间短于D组(P<0.01),20例M组患者在用药后30min内完全清醒,10例D组患者在用药60min后虽然能唤醒,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嗜睡或困倦。M组病人检查中少数人有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但检查结束后恢复至检查前水平。结论:咪唑安定用于内镜诊疗术是安全有效的,能提高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咪唑安定与吗啡联合使用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共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咪唑安定+吗啡)20例、对照组(咪唑安定)25例。观察两组治疗后2 h的PO2、PCO2、PIP、PEEP、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之间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咪唑安定的用量。结果:两组患儿都可以达到满意的镇静效果,观察组咪唑安定的用量、机械通气时间、PO2、PCO2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的RR,HR,MAP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咪唑安定与吗啡联合使用,可以达到良好的镇静效果,有利于改善氧合状态,减少咪唑安定的用量,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9.
周晓锋 《现代保健》2010,(36):35-36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硬膜外麻醉顺行性遗忘作用.方法 选择100例拟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患者静脉注射咪唑安定,B组患者静脉注射氟哌利多0.05 mg/kg作为对照组观察.结果 A组患者术中完全遗忘率达70%;B组无完全遗忘病例,两组遗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中均能安静睡眠,镇静程度3级以上:A组:3级8例,4级34例,5级4例,6级4例;B组:3级27例,4级16例,5级6例,6级1例,镇静程度级别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咪唑安定硬膜外麻醉顺行性遗忘作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纤维肠镜检查时患者往往有肛门坠胀、腹胀、屏气等明显不适感,甚至躁动难以合作,给肠镜检查带来困难及危险。随着麻醉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减轻清醒病人内镜检查中的焦虑与恐惧不安。本研究观察咪唑安定伍用芬太尼镇静遗忘麻醉用于肠镜检查期间,患者对检查操作刺激的反应、耐受性及合作程度,并观察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以评价其在肠镜检查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如何减少硬膜外麻醉中阻滞不全的问题。方法选择上腹部手术40例,B组应用氟哌利多伍用哌替啶,A组应用咪唑安定配伍芬大尼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其镇静遗忘效果及对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结果A组的镇静、遗忘效果显著优于B组,其抗内脏牵拉反应效果良好,且对呼吸循环抑制轻。结论咪唑安定伍用芬太尼作为硬膜外阻滞辅助用药安全、有效,对紧张、恐惧、焦虑病人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应用咪唑安定和苯巴比妥钠作为术前用药,观察2种不同药物对手术患者围术期的镇静、遗忘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I~II级择期妇科开腹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咪唑安定0.1 mg/kg,B组咪唑安定0.05 mg/kg,C组组苯巴比妥钠2 mg/kg。观察用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牵拉反应、恶心呕吐情况,在注药后5,10,20,30,60 min,参照Ramsy改良分级法,进行镇静程度分级。结果清醒镇静作用A组与B组明显高于C组(P〈0.05),对麻醉、手术过程的遗忘作用A组与B组明显多于C组(P〈0.05)。结论在硬膜外阻滞麻醉前30 min肌注咪唑安定0.05 mg/kg较为适宜,既有利麻醉操作,又起到了良好的镇静及顺位遗忘作用,同时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丙泊酚在烧伤换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60例烧伤患者随机均分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及氯胺酮,治疗组静脉注射丙泊酚、氯胺酮及咪唑安定。观察两组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的心率明显小于对照的,t=8.42,P=0.014<0.05;治疗组的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的,t=4.57,P=0.045<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0.0%,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10.0%,χ2=3.92,P=0.048<0.05。结论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丙泊酚在烧伤换药中的应用疗效较好,镇痛效果良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安全可靠性,值得临床更广泛地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区域麻醉是我国使用较广泛的一种麻醉方式,该麻醉方式下行手术的患者常常留下许多痛苦回忆,近年来随着对人性化服务的重视,医院常采取消除患者对手术过程的知晓及不良记忆方式,保护患者[1]。这样也有益于患者的康复,对治疗有利。咪唑安定具有消除半衰期短、水溶性和安全限度宽等优点,用于区域麻醉患者的术中镇静效果较好[2]。本研究探讨咪唑安定辅助区域麻醉的合适镇静深度及用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1年9月行下腹部及上下肢手术的患者140例,男81例,女59例,年龄19~70岁,体重39~90kg。ASA分级Ⅰ~Ⅱ级,排除呼吸系统疾病及脑血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1例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给予雨泊酚首负荷剂量1.00-3.00/kg静脉注射,维持量(0.50—4.00)mg/(kg.h)微量泵持续泵入.6h后改咪达唑仑(0.05—0.1)mg/(kg.h)微量泵持续泵入,q6h交替使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镇静评分。结果21例患者在维持量下均能达到镇静要求,RS保持在Ⅲ-Ⅴ级,有效率为100%。结论维持剂量丙泊酚与咪达唑仑交替应用,配合恰当的护理,能使机械通气患者达到理想镇静水平,提高机械通气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彭洪  巫志国  王玲 《现代保健》2014,(11):47-49
目的:探讨分析咪唑安定辅助区域麻醉的合适镇静深度及用量。方法:选取2012年10月一2013年4月本院接诊的240例行上下肢以及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各80例,行区域麻醉后,对患者使用咪唑安定分别至OAA/S标准Ⅳ、Ⅲ、Ⅱ级镇静深度,观察用药后患者HR、MAP以及SpO2的变化,统计患者术中烦躁的发生率及遗忘率以及各组患者咪唑安定的平均用量。结果:三组患者达到Ⅳ、Ⅲ、Ⅱ级镇静深度的咪唑安定用量为(0.041±0.022)、(0.062±0.033)、(0.132±0.031)mg/kg。三组患者的术中事件遗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烦躁的发生率25.0%明显高于A组的2.5%和B组的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血压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C组SpO2有明显下降,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安定辅助区域麻醉最佳用量为(0.062±0.033)mg/kg,最佳镇静深度为0AMS Ⅲ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口服咪唑安定作为术前镇静药的可行性.方法:60例手术患儿,术前用药按口服使用咪唑安定和肌肉注射安定而随机分组对比分析.结果:口服咪唑安定易于接受,镇静作用佳,无明显副作用.两组给药前后心率(HR)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患儿术后清醒与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服咪唑安定可作为术前镇静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病人程序化镇静中咪达唑仑-丙泊酚序贯给药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于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将其随机抽取的方式纳入咪达唑仑组与联合组(n=20).两组患者均在持续泵入芬太尼镇痛的基础上,应用咪达唑仑镇静治疗.联合组应用咪达唑仑-丙泊酚序贯给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药物用量、停药后清醒时间及停药后再躁动情况.结果:咪达唑仑组患者镇静药物应用总量为(441.31±72.01)mg;联合组镇静药物应用总量为(292.86±4.12)mg,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咪达唑仑组相比,联合组患者的停药后清醒时间、停药后再躁动发生率相对较低,组间差异比较具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机械通气病人程序化镇静中咪达唑仑-丙泊酚序贯给药的方式下,能够减少药物应用的剂量,缩短患者停药后清醒的时间,药物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药物使用效果评价.方法 将120例使用镇静镇痛药物的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和试验组(61例).对照组使用镇静镇痛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镇静镇痛程度的评估.结果 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和总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08±25.90)d比(17.52±26.12)d,(7.34±3.54)d比(8.01±3.89)d,(18.41±4.21)d比(20.00±5.33) d](P< 0.05).结论 镇静镇痛程度的评估提高了机械通气撤机率,减少I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丙泊酚镇静在机械通气藏族结核病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探究更为有效的镇静干预方式。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8月成都市某传染病院机械通气藏族结核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联合组采用常规镇静方法联合丙泊酚镇静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镇静干预。观察两组躁动镇静评分(Richmond)、镇静后生命体征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白天、夜间Richmo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白天、夜间Richmond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联合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机械通气藏族结核病患者镇静干预中,可以在常规镇静方法同时联合丙泊酚镇静干预,明显改善患者躁动、镇静情况,预防患者出现谵妄、躁动等不良事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