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金良 《开卷有益》2007,(12):19-19
血液中的总胆固醇(TC)是最早被肯定的促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与缺血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关系密切。血液中的胆固醇应保持在一合适水平。但含量多少是合适水平呢?化验结果的解释不一。  相似文献   

2.
陈大爷今年58岁,最近体检的生化检验指标基本正常,只是血胆固醇含量为5.60毫摩/升,医生说没事,只要注意饮食就行了。可又有的医生说胆固醇已经升高了。陈大爷要求弄个明白。血液中总胆固醇(TC)含量,是指胆固醇酯(占70%)和游离胆固醇(占30%)的总和。人体胆固醇既来自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性分析血生化检验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以酶法测定200例实施血生化检验患者的血脂指标,观察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及异常情况.结果:本组200例血生化检验患者中,血清胆固醇异常58例(占29.0%),其中胆固醇偏低所占比例低于胆固醇偏高,原发性因素所致比例低于继发性因素(P<0.05).结论:血生化检验中血清胆固醇异常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引起,以胆固醇升高为主要表现,对于患有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患者应加大关注力度,合理控制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生化检验的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实施血生化检验的患者350例,对其进行血清胆固醇检验,观察患者血清胆固醇异常的情况。结果该研究350例患者中,存在血清胆固醇异常的有110例(31.43%),其中胆固醇偏低有10例,胆固醇偏高有100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胆固醇异常情况中,主要以胆固醇升高为主,主要因素包括患者存在慢性肾功能障碍、患者用药所导致、患者存在糖尿病、患者存在肝脏病变等,故针对此类患者,临床上应当加大关注力度,合理控制患者的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胆固醇水平与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对706例恶性肿瘤患者和2 011例门诊体检正常人进行血胆固醇水平测定.以血胆固醇浓度<4.15 mmol/L为低胆固醇血症,>6.0 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作为诊断标准.结果:正常人低、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分别为23.9%(482/2 011和13.4%(270/2 011),而肿瘤患者低、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分别为66.3%(468/706和1.3%(9/706),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65,P<0.05).正常人群男性低胆固醇血症检出率25.36%(456/1 798)高于女性的12.20%(26/213(χ2=18.08,P<0.05).结论:低胆固醇血症可能与肿瘤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7.
兰建华 《当代医学》2016,(30):25-26
目的:探讨血生化检验的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方法选取进行血生化检验检查的3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中血清胆固醇异常发生状况,总计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发生原因。结果380例患者中胆固醇异常患者82例,占21.6%。其中胆固醇偏高患者73例,占89.0%;胆固醇偏低患者9例,占11.0%。胆固醇偏高患者发生率与胆固醇偏低患者发生率相比明显较高(P<0.05)。73例胆固醇偏高患者中原发性患者10例,占13.7%;继发性患者共63例,占86.3%。胆固醇偏高患者中原发性患者发生率与继发性患者发生率相比明显较低(P<0.05)。9例胆固醇偏低患者中原发性患者3例,占33.3%;继发性患者6例,占66.7%。胆固醇偏低患者中原发性患者发生率与继发性患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生化检验血清胆固醇异常患者中血清胆固醇水平偏高患者发生率明显较高,且肝脏病变、肾功能病变、糖尿病、用药不当等相关继发性因素是导致胆固醇异常的主要因素,临床需针对相关继发性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处理,减少胆固醇异常发生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计量舒降之调节血胆固醇异常的作用。方法 将 14 6例血胆固醇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晚口服舒降之 10mg量组 ,2 0mg量组。观察 30d后血胆固醇变化 ,并进行作用比较。结果  10mg量组与 2 0mg量组均可调节血胆固醇 ,各组治疗前后对比 ,经统计学处理 ,P<0 .0 5 ,差异均有显著性 ;但两组疗效对比 ,经统计学处理 ,P>0 .0 5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10mg量组与 2 0mg量组均有良好的调节血胆固醇作用 ,但 10mg量组的经济费用较低 ,易被病人接受  相似文献   

9.
王金良 《开卷有益》2007,(11):17-17
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比胆固醇更重要的促动脉硬化物质。它在血管内皮细胞下的堆积,可使巨噬细胞因吞噬而形成泡沫细胞,与积累的脂类构成动脉斑块的脂质核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全身表达24-脱氢胆固醇还原酶基因(Dhcr24)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研究该基因过表达对小鼠代谢的影响。方法RT-PCR法克隆小鼠Dhcr24基因,把该基因插入CMV启动子下游,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建立Dhcr24转基因小鼠。PCR鉴定Dhcr24转基因小鼠的基因型,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基因表达水平,血生化检测仪检测转基因小鼠血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建立了2个不同表达水平的Dhcr24转基因小鼠品系,转入的Dhcr24基因在肝和脾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内源的Dhcr24。血生化检测证实: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血肌酐(SCr)较野生型小鼠明显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碱性磷酸酶(ALP)较野生型小鼠明显增加,并且Dhcr24转基因雌鼠的体重比野生型小鼠明显降低,均有显著差异。但Dhcr24转基因雄鼠各项指标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成功建立了全身表达Dhcr24转基因小鼠,并证实Dhcr24基因对雌性小鼠的体重和血生化指标,包括LDH,TP,Alb,SCr,HDL-c and ALP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血生化检验时发生血清胆固醇异常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关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开展血生化检验的3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病例发生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引发原因以及处理措施。结果:本组328例患者中胆固醇异常表现者共76例(23.2%),其中7例患者为胆固醇偏低,69例患者为胆固醇升高,两种不同异常表现患者的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在胆固醇升高病例中原发性原因与继发性原因占比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生化检验中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发生率较高,临床针对存在肝脏病变、糖尿病及肾功能障碍等患者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合理控制高胆固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测定70例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血丙二醛和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并根据病情轻重分组。结果显示:CVD患者血MDA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病情越重增高越明显;重症CVD病人TC及TG可见降低,MDA与TG及TC呈负相关,与TC的负相关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不要吃鸡蛋;每天喝8杯水;吃碳水化合物会使你发胖。上述这些营养学方面的建议已经存在了好多年了,但这些建议真的准确吗?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过高,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但胆固醇含量过低也不好,易得帕金森氏症,且男性表现得更为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16.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Tzou等报告,通过无创性方法检测皮肤胆固醇含量,可有效地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评估。Tzou等以平均年龄为55·6岁、无已知心血管病的8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皮肤胆固醇含量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这些研究对象的平均  相似文献   

17.
印度人将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叶作为降低血胆固醇药用于肥胖病人。亦有实验显示该植物叶粗提物对高胆固醇血症有效。作者研究了该植物果实对正常的和高胆固醇血症家兔血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黄芪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是否有降低蛋白尿的作用意见不一[1 ,2]。为此 ,笔者单独使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患儿33例 ,以观察其对患儿尿蛋白、血脂、血清蛋白水平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1.对象33例均为我院和广州市儿童医院住院的PNS患儿 ,男性22例 ,女性11例。年龄1.5~12.0岁 ,平均 (3.7±2.5)岁。所有患儿均符合南京会议“关于小儿肾小球疾病临床分类和治疗的建议”中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3],并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相似文献   

19.
真武汤对肾纤维化大鼠尿蛋白含量及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单侧肾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致肾纤维化模型,探讨真武汤对肾纤维化大鼠24h尿量、尿蛋白含量、血液生化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大鼠采用结扎左侧输尿管的方法建立肾纤维化模型。造模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氯沙坦钾组(20 mg/kg.d)、真武汤治疗组(2.1、9.8 g生药.kg-1.d-1),检测0、14、28 d大鼠24 h尿量及其尿蛋白含量。给药结束后,取双侧肾,比较肾脏组织形态变化,并检测大鼠的两肾比重及14、28 d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真武汤可减少UUO大鼠的24 h尿量,降低其尿蛋白含量,调节肾纤维化大鼠血浆中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对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及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影响不明显。结论:真武汤对肾纤维化大鼠蛋白尿及肾功能具有正相调节作用,对大鼠体内脂质代谢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 通过对2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AMI组)早期血钾含量的检测,并与非心梗型冠心病患者(CHD组)25例血钾含量作比较,发现AMI组早期血钾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发现下壁心梗血钾值相对较高,血钾过低者并发心律失常的机会增大,提示对早期心梗患者应尽早补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急性心肌梗塞组(AMI组)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42~76岁,平均64.5岁。为1998年我院住院的确诊病人。梗塞部位:下壁9例,前间壁5例,广泛前壁6例,下壁+后壁3例,累及右室2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10例(其中发生室颤2例)。另一组为非心梗型冠心病组(CHD组)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45~78岁,平均65.8岁。包括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