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氯苯酰胺(meclobemide)是一种苯酰胺的衍生物,它是一种新的单胺氧化酶抑制药(MAOI),主要抑制MAO的A型结构,且与MAO的结合是可逆的,与不可逆性MAOI,如反苯环丙胺比较,没有加强酪胺的作用,无需在饮食中限制酪胺,可以安全使用。它有与氯丙咪嗪相似的抗抑郁效能,而且抗抑郁作用生效时间更快。一些用安慰剂作为对照的研究表明,与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去甲替林和丙咪嗪比较,甲氯苯酰胺的抗胆碱能和心血管副作用较少。本文用双盲法前瞻性对照研究了甲氯苯酰胺和氯丙咪嗪对内源  相似文献   

2.
抗抑郁药物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抗抑郁药物的发展方向结合目前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1 抗抑郁药的出现及其发展作者单位 :64 3 0 2 0 四川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抗抑郁剂的出现始于 1 95 0年代初的异丙肼 ,属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 MAOI) ,但因发现易于引起肝脏损害等严重副反应而逐渐淘汰。然而 ,MAOI的作用机理对抑郁症的病理解释 ,特别是对单胺类假说的发展却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 1 95 7年 ,丙咪嗪及其相似化合物的出现取代了 MAOI,此类统称为三环类抗抑郁药 ( TCA)。习惯上 ,人们把 1 95 0~1 960年代出现的抗抑郁剂作为第一代抗抑郁剂 ,也称经典抗抑郁剂…  相似文献   

3.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曾被用作抗抑郁药,但因经典的不可逆型非选择性MAOI阻断了酪胺的代谢,使食物中的酪胺不能正常地被肝脏和肠道的MAO灭活,以致在血中达到一定浓度,促使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末梢释放NE,产生外周血管收缩作用而导致血压升高,这就大大限制了这类药物的使用。近年研究发现单胺氧化酶有两种亚型:MAO-A和MAO-B。MAO-A优先与5-HT、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结合,MAO-B优先与  相似文献   

4.
早在1953~1971年间一些作者就曾报道: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与抗精神病药联用治疗分裂症阴性症状有效。由于服MAOI期间有饮食限制,而且不能与某些药物合用,还有可能加重精神症状,因此,MAOI未被用于阴性症状的临床治疗。司来吉兰(selegiline)是选择性、不可逆的MAO-B抑制剂,与其他MAOI相比,其优点在于只氧化多巴胺和某些微量单胺物质(如苯乙胺)。日量在15mg以下时,对去甲肾上腺素或5-羟色胺几乎无任何作用,因此与含酪胺食物或肾上腺素协同剂无不良交互作用。这种药物是否有抗抑郁药的作用尚不明确,但据报道,一定剂量可提高Parkins…  相似文献   

5.
部分抑郁症患者对任何一种单一治疗均无反应,但用锂盐分别与ECT、或一种三环抗抑郁药、或一种单胺氧化酶抑制药(MAOI)合用可能有效,本文报告锂盐与苯乙肼合用治疗难治性重性抑郁症4例。例1:67岁男性,患激越型内源性抑郁症伴广场恐怖5个月,用丙咪嗪及多虑平治疗无效。改用苯乙肼日量60mg最初有效,症  相似文献   

6.
非典型性抑郁以往只是作为附加类别以收容那些不具备其它亚型标准的抑郁病人。后来 DSM-Ⅲ-R 使用“NOS”(即无法归于其它类型的)作为这种抑郁亚型的分类编码。非典型性抑郁一词最早于 1950 年代由英国的Sargent 等所创用。当时他们见到有些抑郁病人对新型单胺氧化酶抑郁剂(MAOI)异丙肼反应良好,而且病人的临床特征也与那些“最适于三环抗抑郁剂治疗”的典型抑郁症即内因性抑郁不同。于是便给这部分病人命名为非典型抑郁,并强调其临床特征是有  相似文献   

7.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评价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时,人们通常错误地认为MAOI是一类疗效欠佳,甚或会带来很大危险的抗抑郁剂。许多早期的研究试验都不值得重视,因为这些试验不是剂量不足,就是病例选择不当。剂量有充分的药理学证据说明,最初推荐用于临床的MAOI剂量太低。早在60年代有人对76例死亡前正在用MAOI治疗的老年抑郁症病人死后的脑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病人的药理反应迥异。异唑肼6omg时疗效良好,此剂量大致相当于超苯环丙胺20~30mg。Os-wald的研究表明,抑郁症的临床改善仅发生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有丰富的单胺氧化酶(MAO)活力。临床上现已能测定体内的血小板MAO活力,作为测定苯乙肼和其他MAO抑制剂血浓度的指标,因而重新引起了对这些药物的兴趣。目前,直接测定苯乙肼血浓度尚无实用价值,因其血浓度低,且其与细胞中酶的结合是不可逆的。以往,作者曾双盲对照观察苯乙肼治疗60例忧郁症,分内源性和非内源性两组;剂量每天60毫克,疗程6周。对疑病、激动、  相似文献   

9.
随着标准三环抗抑郁药(STCA)如丙咪嗪、阿米替林和多虑平等以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相继投入临床应用后,近十年来精神药物及药理工作者又研制了许多具有抗抑郁作用的新药。有些正在进行临床研究,有的已正式投入市场。从理论上看,关于抑郁症的发病机理有去甲肾上腺素(NE)和血清素(5HT)两种假说,尚未取得  相似文献   

10.
单胺氧化酶(MAO)是一种在生物胺降解过程中催化氧化脱氨反应的酶,对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及某些生理机能如体温、睡眠、神经内分泌及行为都有明显作用。为了探讨精神疾病患者血小板MAO活性水平改变,本文对精神分裂症52例和情感性障碍44例进行了这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试图识别精神障碍的生物学标记方面,人们进行了许多努力,希望发现这些标记有助于诊断分类和制订治疗方案。血小板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就是这类假定的标记之一,除血小板MAO活性和抑郁症之间有可能的联系之外,有证据表明两类主要的抗抑郁药(三环类和MAO抑制剂)均影响血小板MAO活性。由于抗抑郁药影响中枢单胺能活性,单胺能的活性必然同MAO活性有关,因此血小板MAO活性和抗抑郁药疗效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12.
单胺氧化酶     
Paasonen等(1965)发现人类血小板有单胺氧化酶(简称MAO)活性。Johnston(1968)根据其对氯吉灵(Clorgyline)敏感的不同而分为A型和B型两种同功酶。1972  相似文献   

13.
为数16名的一组具有幻听和妄想特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血小板单胺氧化酶(MAO)活性较对照组有显著的减低.另一组16名没有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血小板MAO活性没有减低.这一发现说明,并非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出现血小板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减低,而仅在一组具有明显临床特征的患者中出现这种现象.有文献报导过某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小板单胺氧化酶活性低于对照组.人们发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比急性患者较易出现血  相似文献   

14.
最近已进行过许多努力,试图识别精神障碍的生物学标记,人们希望发现这些标记,就有助于诊断分类和制订治疗方案。血小板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就是这类假定的标记之一。除血小板MAO活性和抑郁症之间有可能的联系之外,有证据表明两类主要的抗抑郁药(三环类和MAO抑制剂)均影响血小板MAO活性。由于抗抑郁药影响中枢单胺能活性,单胺能的活性必然也同MAO活性有关,因此血小板MAO活性和抗抑郁药疗效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方法:进入本研究的男女患者均55岁以上,两名精神科医生诊断一致,符合研究用诊断标准(RDC)定义的重性抑郁症(单相),  相似文献   

15.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与性功能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功能改变,尤其是性欲减退或性欲缺乏,可能是抑郁症的症状之一。因此,经抗抑郁治疗后,性功能障碍(SD)亦应逐渐恢复。但有报道部分抗抑郁药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三环类抗抑郁药(TCA)、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等,会引起SD或使之恶化。抗抑郁药最常见的SD症状有:勃起障碍,性欲减退,性唤起困难,高潮延迟或  相似文献   

16.
已有研究表明某些精神障碍患者的血小板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异常。例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抑郁症、疆精中毒患者 MAO 水平低于正常值,而单相抑郁症者 MAO 活性则增高。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20名符合研究诊断标准(RDC)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患者,其血小板 MAO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尽管三环抗抑郁剂(TCA)、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电休克疗法对重性抑郁症都有肯定的疗效。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例难于治愈,据统计难治性抑郁症约为10~28%。对难治性抑郁症多采用合并治疗:包括TCA加MAOI;MAOI加色氨酸;色氨酸加异嘌呤醇;MAOI或TCA加碳酸锂。最近,有些报告认为TCA加三碘甲状腺氨酸(T_3)有效。这种合用从理论上来说应是用于MA-QI无效的患者。我们还没有找到以前关于M-  相似文献   

18.
以往报告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血小板单胺氧化酶(MAO)活力的降低,可能是由于激素、血小板数或其他非特殊因素促成的.本文对2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的MAO活力进行了测定,以血小板计数取代血小板蛋白量为基数,以苯甲胺为底物,发现其MAO活力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单胺氧化酶(MAO)是一种脱氨基酶,现已发现伴有脑单胺神经递质异常的精神病人,MAO的活性也有所不同。鉴于目前尚无判定早发性抑郁症或晚发性抑郁症的生物学指标,本文作者研究了一组高龄女性抑郁症病人(包括早发性和晚发性抑郁症)及一组正常人,了解其MAO活性是否不同。方法:研究对象为38例高龄原发性单相重性抑郁症的住院女病人,皆无轻躁狂及抗抑郁药治疗的既往史。对照组为16例性别相同,年龄相仿的正常人。受试者的诊断及分类皆由两位精神科医师用研究诊断标准(RDC)确定。通过对病人的检查及与家属交谈,确定患者首次抑郁发病时间。被研究的所有病人皆未服过影响MAO活性的药物及患过影响MAO活性的躯体疾病,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报告了一组抑郁症患者的血小板单胺氧化酶(MAO)活性与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结果的关系。受试者为26例抑郁症患者,其中女性19例,男性7例,年龄23~58岁,(平均36.5±11.2岁)。全部患者均无内科和神经科疾患。在采血测定MAO以前,患者至少有7天没有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其中2例15天前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4例因激动而给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