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例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伴横纹肌溶解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伴横纹肌溶解国外早有报道,在我国相关报道较少。横纹肌溶解症指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漏至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中,常伴有威胁生命的代谢紊乱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伴横纹肌溶解多为亚临床过程,易被忽略而漏诊。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伴横纹肌溶解国外早有报道[1], 在我国相关报道较少.横纹肌溶解症指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漏至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中,常伴有威胁生命的代谢紊乱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正>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患者未能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而发生的急性代谢紊乱综合征,它以严重高血糖、脱水和血浆渗透压增高为临床症状,常伴有意识障碍,可引起休克、脑水肿、急性肾衰竭、DIC、横纹肌溶解症(RM)等各种并发症。在糖尿病高渗状态患者中37.5%可合并横纹肌溶解症[1]。横纹肌溶解症的主要并发症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代谢紊乱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横纹肌溶解症的严  相似文献   

4.
横纹肌溶解症(RM)是指可逆或不可逆的横纹肌细胞受损,使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变,细胞内物质如蛋白、离子、酶等物质释放入血最后从尿中排出,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升高,血和尿中的肌红蛋白阳性,伴肌痛、肌紧张和肌内注入感。RM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生率为20%~33%,而且RM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原因中大约占  相似文献   

5.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是指横纹肌细胞受损后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变,肌细胞内物质释放进入细胞外液和血循环中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肌痛、肢体无力、茶色尿,常并发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严重时危及生命.据报道,RM患者中有10%~50%发生急性肾衰竭[1],而其中病死率达7%~80%.  相似文献   

6.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是指横纹肌细胞受损后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变,肌细胞内物质释放进入细胞外液和血循环中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肌痛、肢体无力、茶色尿,常并发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严重时危及生命.据报道,RM患者中有10%~50%发生急性肾衰竭[1],而其中病死率达7%~80%.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并发横纹肌溶解症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横纹肌溶解症(RM)是一组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横纹肌细胞受损,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漏出,包括酶类、钾、肌酐和肌球蛋白等释放入血液中的综合症[1].常见病因有:药物、酒精及肌肉挤压伤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或高渗状态也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横纹肌溶解症若不及时诊治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病情凶险,预后差.因此,积极的抢救和护理十分重要,现将2005年4月~2007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3例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是一组病因不清,以对称性四肢近端、颈肌、咽部肌肉无力,肌肉压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可累及横纹肌的弥漫性肌肉炎症性疾病~([1])。横纹肌溶解症是指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漏出,多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代谢紊乱。多发性肌炎合并横纹肌溶解症发病较少,国内罕见,容易延误诊治。2017年9月,  相似文献   

9.
横纹肌溶解症是指可逆或不可逆的横纹肌细胞受损后使细胞膜完整性改变,致使细胞内的物质释放入血,最后从尿中排出的一种疾病.诊断标准:血清肌酸肌酶(CK)>20 000 U/L.临床表现为肌强直或疼痛、重症肌无力、尿色异常.最常见的是腓肠肌和腰背部肌肉出现痉挛性疼痛、压痛、肌无力[1].药物引起横纹肌溶解在临床病例中只占0.1%~0.2%.其中力平之(非诺贝特类药)为临床常用降脂药物,它引起横纹肌溶解则罕见[2].2002年,我科发生1例患者服用力平之后快速发生横纹肌溶解,经过10 d的治疗与精心护理,患者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徐意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3):154-155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是一组由各种原因导致横纹肌细胞损伤,细胞膜完整性破坏,释放大量肌酸磷酸激酶、肌红蛋白及乳酸脱氢酶等物质进入血液的临床综合征。因肌红蛋白的入血可以直接侵犯肾小管,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ARF)。  相似文献   

11.
黄松  周嘉  梁杏欢  罗佐杰  陈青云 《临床荟萃》2004,19(16):954-954
横纹肌溶解症 (rhahdomyolysis,RL)是指横纹肌细胞受损后使细胞膜的完整性发生改变 ,细胞内物质 ,如蛋白、离子、酶等释放入血 ,最后从尿中排出。其临床特征是肌痛、肌紧张、肌肉注水感 ,尿色异常 (黑红或可乐色 ) ,血清肌酸激酶 (CK)显著增高 ,超过正常 10倍以上 ,血、尿肌红蛋白阳性 ,甚至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导致RL的病因很多[1] ,包括肌肉直接损伤 ,过量运动 ,药物因素 ,代谢性疾病等。我们遇到 1例非诺贝特和普伐他汀合用引起RL的病例 ,经积极治疗 ,患者很快康复 ,报道如下。患者 ,男 ,19岁。诊断 :① 1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肾病 ;②…  相似文献   

12.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是指可逆或不可逆的横纹肌细胞受损,使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变,细胞内物质如蛋白、离子、酶等物质释放入血,最后从尿中排出。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升高,血和尿中的肌红蛋白阳性,伴肌痛、肌紧张和肌肉注水感。RM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3.
正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横纹肌破坏与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崩解后释放入血引起代谢紊乱及脏器功能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可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在非外伤性RM中,由于过量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发生的RM亦称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exercise rhabdomyolysis,ER)[1]。此病易并发急性肾损伤(AKI)和多脏器功  相似文献   

14.
正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exertional rhabdomyolysis,ERB)是由于过度运动导致横纹肌细胞受损,出现细胞膜破坏,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等大量释放入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急性肾损伤(acute renal injury,AKI)。AKI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大量肌肉溶解产物沉积于肾小管,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renaltubularnecrosis,ATN)。本文报道的2例青年患者均于健身  相似文献   

15.
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及诊治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横纹肌溶解症 (rhabdomyolysis,RM)是指可逆或不可逆的横纹肌细胞受损后使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变 ,细胞内物质如蛋白、离子、酶等物质释放入血 ,最后从尿中排出。其主要临床特征是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CPK)升高 ,血和尿中的肌红蛋白阳性 ,伴肌痛、肌紧张和肌肉注水感。由于RM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发生率为 2 0 %~ 33% ,而且RM在急性肾衰的发病原因中大约占 10 %~ 15 % [1] 。所以 ,随着人们对RM认识的不断深入 ,对RM所致ARF的病因、发病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现将其最新进展综述如下。1 导致RM…  相似文献   

16.
横纹肌溶解症(rhahdomyolysis,RL)是指横纹肌细胞受损后使细胞膜的完整性发生改变,细胞内物质,如蛋白、离子、酶等释放入血,最后从尿中排出。其临床特征是肌痛、肌紧张、肌肉注水感,尿色异常(黑红或可乐色),血清肌酸激酶(CK)显著增高,超过正常10倍以上,血、尿肌红蛋白阳性,甚至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导致RL的病因很多,包括肌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糖尿病高渗状态并发横纹肌溶解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探讨超声诊断糖尿病高渗状态并发横纹肌溶解的价值.方法 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9月27例糖尿病高渗状态伴肌肉肿胀、疼痛患者,经临床、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糖尿病高渗状态并发横纹肌溶解19例.27例患者中超声诊断为糖尿病高渗状态并发横纹肌溶解18例,其中17例与临床、病理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相符,漏误诊3例.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正确的17例糖尿病高渗状态并发横纹肌溶解患者超声表现,观察病变肌肉的连续性、肌肉纹理回声、病变部位、形态、边界、范围、有无液性无回声区和范围、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探测病变肌组织内有无血流信号显示.结果 超声诊断正确的17例糖尿病高渗状态并发横纹肌溶解患者,二维超声显示病变区横纹肌均明显肿胀,分别位于骨盆附件肌肉(6例)、下肢肌肉(8例)、上肢肌肉(1例)和后背肌肉(2例),病变范围17 mm×13 mm×9 mm至62 mm×39 mm×19 mm.其中6例肌肉弥漫性肿胀,11例肌肉内出现界限清晰的肿块样结构;病变区横纹肌肌纹理模糊不清,内部出现不均匀的强回声及低回声,呈现云雾状或毛玻璃样回声,其中7例病变中心出现强回声斑,6例于肌束间出现液性无回声区及强回声,4例肌肉与骨表面出现液性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病变肌肉内均无血流信号.结论 糖尿病高渗状态并发横纹肌溶解症超声表现有特征性,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横纹肌溶解症(RM)是指可逆或不可逆的横纹肌细胞受损,使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变,细胞内物质释放入血,最后从尿中排出的一种疾病.通常发生于肌肉严重受创之后,尤其是肌肉压砸拉撕伤之后,或运动过度,高压电电击,全身性痉挛,酗酒或服用过量安眠药,导致长期维持某一睡姿,某些降血脂药物,或大量蜂螫,毒蛇咬伤等出现局部或全身的肌肉酸痛而产生广泛横纹肌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19.
横纹肌溶解综合症(Rhabdomyolysis,RM)是指一系列原因引起横纹肌细胞膜损伤进而影响细胞膜完整性改变,导致胞内毒性物质释放入全身血液循环的综合症。其常常伴有威胁生命的代谢紊乱和急性肾衰竭(ARF)。其典型表现为:肌肉疼痛、虚弱及棕色尿液。最早提出横纹肌溶解的可能由圣经(旧约全书页码11:31—35)中提出。  相似文献   

20.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指一系列因素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的改变,细胞内容物漏出,包括肌红蛋白、肌酸磷酸激酶等酶类以及离子和小分子毒性物质[1].他汀类药物是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调脂治疗的里程碑药物,然而他汀类药物引起的急性横纹肌溶解征国内陆续有报道,以辛伐他汀较多见[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