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帕罗西汀治疗中老年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维  李尧 《中国医药》2011,6(6):757-757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较高,占23.0%~76.1%,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绝望及失眠等症状为主要表现,明显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加重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我们应用帕罗西汀治疗中老年脑卒中后抑郁3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聪 《河北医药》2009,31(16):2181-2181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血管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3%-65%[1]。抑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依从性差,导致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较差。本文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27例进行4周心理护理,以探讨其对PSD的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3.
<正>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不仅能够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而且甚至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而脑卒中后抑郁国内外均有报道其发生率高达25%~79%。有报道脑卒中后1个月内抑郁发生率为24%~26%,6个月左右33.6%~50.6%,1年内可高达61%,已成为当今世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之一。有学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了为期10年的专访,发现有53%左右的患者死于PSD,其病死率比无抑郁组高4倍左右。这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社会支持的调查与社区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迎霞 《河北医药》2010,32(16):2289-2290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我国常见的脑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约为50%[1]。PSD不仅使脑卒中患者康复时间延长,而且降低了生存质量,增加了病死率。本研究从调查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社会支持入手,探讨其心理状态及社区心理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董焕娥  牛秀茹  吴彦茹  刘惠勤 《河北医药》2009,31(18):2506-2507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59.42%,其抑郁情绪对患者的运动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非常不利,故其预后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多种新的治疗措施和康复手段不断出现。本文对10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研究,以探讨更好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李键  高晓平 《安徽医药》2012,16(10):1518-1520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发病率较高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发展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增加社会及家庭负担.目前临床上对脑卒中后抑郁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对其康复治疗手段尚不十分全面,本文就脑卒中后抑郁的康复治疗及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病,是人类致残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笔者对我科98例老年人脑卒中患者进行观察,旨在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脑卒中后约60%的患者发生抑郁或恶劣心境,同时伴有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为探讨舍曲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现将舍曲林与阿米替林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焦虑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了解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影响因素、临床特点,寻找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进行焦虑与抑郁评定,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焦虑患者中男性占36%,女性占38%,无明显差异.抑郁患者中男性占20%,女性...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抑郁是患者常出现的神经内科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可达30%~70%。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会导致患者的组织器官兴奋性降低,影响机体的恢复和临床治疗效果。通过一定的途径分析患者抑郁的原因,实施心理疏导等相应的护理策略,可使患者情绪改善,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张玉红 《河北医药》2012,34(4):636-637
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75%的患者愈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社会和家庭负担.脑卒中后抑郁(PSD)是困扰脑卒中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20%~70%.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兴趣减弱、睡眠障碍、早醒、体重减轻等,是目前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重要因素.对PSD进行及有效的干预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中能力的恢复.本文180例对脑卒中后患者康复效果进行康复研究,以探讨脑超声波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6月至2010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随机抽取180例脑卒中患者,均经颅脑CT诊断符合全国第2次脑血管疾病会议通过标准[1],其中男115例,女65例;年龄32~85岁,平均年龄62.3岁.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2组一般资料有均衡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相关因素评价。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以面对面调查结合查看病例等方式,对我医院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干预。结果 9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不合并其他疾病的21例,占23.33%;合并其他疾病的有69例,占76.67%;表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越高,则合并疾病也越多,二者关系密切。结论护理人员需要高度关注卒中后抑郁患者,需要早期发现患者抑郁的情绪,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护理、康复状况护理以及健康促进宣教,大力降低脑卒中后抑郁发生所造成的人体危害,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控制率。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临床研究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析相关因素并提出适当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80例脑卒中患者在入院初、入院2周后采用密斯抑郁量表(HAMD)用开放式问卷对护理对象进行评定,分析与抑郁相关的因素.结果 本组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47.61%,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减少脑卒中患者情绪抑郁的发生,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正确认识疾病,减少负性情绪产生,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对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对其中2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为期2周的早期心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做对照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俞风华  陈艳妮  王丽敏  安爱荣 《河北医药》2011,33(22):3515-3516
脑卒中后抑郁是指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症状且持续2周以上,属于一种继发性抑郁症,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总发生率为28%~80%。国外文献报道,卒中后抑郁患病率5%-63%,而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不可能对康复治疗有足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影响卒中的康复过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提高了致残率和病死率。因此,我们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给予全程健康教育,使患者获得健康知识和技能,从而转变健康观念,树立健康行为,对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和促进整体康复有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脑卒中后患者进行筛查,其中超过16分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一步评分,按有无抑郁分两组进行分析,结果①130例脑卒中患者中,43例出现抑郁,发生率为33.1%;②相关因素有性别、社会交往、家庭关系、偏瘫程度、病变部位,其中大脑半球病变及偏瘫严重程度与抑郁状态关系密切。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早期积极治疗减轻致残程度,加强家庭及社会支持对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观察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率,早期抗抑郁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脑卒中早期抗抑郁治疗的必要性,为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将276例日常生活依赖评分≥25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2组患者均按指南规范治疗脑卒中,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于发病2周内抗抑郁治疗;对2组患者入院第2周及出院后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进行两次评定,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卒中入院第2周抑郁发生率37.32%,出院后8周抑郁发生率,对照组为50.48%,干预组为12.73%;对照组与干预组出院后8周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有显著差异,干预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无论是否伴发抑郁障碍,早期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60%[1],抑郁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而且延缓脑卒中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选择帕罗西汀+心理治疗的方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安排所有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通过抽签展开随机分组;观察组;帕罗西汀+心理治疗;对照组:帕罗西汀;临床分别选择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SS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对两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障碍情况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实施评分,观察对比评分结果。结果在HAMD评分以及SSS评分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帕罗西汀+心理治疗,可以将患者内心的抑郁状态进行有效改善,对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可以发挥极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脑卒中后抑郁疾病过程中,广泛普及。  相似文献   

20.
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宏  张俊辉  郄小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3049-3050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ESC)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汉密尔顿(HAMD)抑郁评定量表对27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定,对于有抑郁症状者给予ESC(10 mg/d)治疗,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经药物治疗均有明显效果.结论:ESC对老年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