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为了解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后,对降低神经管缺陷等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干预效果分析,为制定降低出生缺陷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9~2015年莆田市农村妇女于孕前和孕早期3个月免费给予小剂量(1日0.4mg)叶酸补充,采用莆田市20所医院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增补叶酸与出生缺陷发生率变化的关系.结果 ①通过项目实施后,2015年全市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服用率达92.15%,叶酸服用依从率达79.68%,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知识知晓率达95.63%.②服用叶酸与神经管缺陷发生率关系密切,7年间呈逐年快速下降,下降幅度达92.42%.在监测的20类出生缺陷中主要有唇腭裂、先天性脑水肿发生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而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膈疝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农村妇女于孕前和孕早期3个月增补叶酸对降低神经管缺陷发生效果明显,可能也是唇腭裂、先天性脑水肿等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的影响因素之一;服用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效果不仅取决于服用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服用的依从率〔1〕,加强宣教和随访工作,提高叶酸服用依从率.探索增补叶酸长效机制,以期进一步降低神经管缺陷等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
叶酸缺乏可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唇腭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还和某些出生缺陷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本文对叶酸的生理功能、代谢途径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及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出生缺陷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叶酸是人体必需的B族维生素,体内缺乏叶酸会引起多种疾病,尤其是育龄女性叶酸缺乏会使新生儿畸形尤其是神经管畸形的发病率升高[1]。本组资料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深圳市观澜街道外来育龄女工进行叶酸及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并对宣教前后叶酸知信行进行调查,力求找到更好的提高她们叶酸知信度的方法,减少本地区出生缺陷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内蒙古地区育龄妇女对出生缺陷知识认知情况和地域差异.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的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育龄妇女来自东部地区的比例为36.5%,中部地区为30.1%,西部地区为33.4%;中部地区的育龄妇女除了对B型超声、优生检测和叶酸的补充时间认知较低,其他知识均较高(P〈0.05);出生缺陷认知率较低地区,其出生缺陷率较高.结论 内蒙地区育龄妇女的出生缺陷认知水平偏低,尤其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可能与其育龄妇女的认知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5.
出生缺陷 (birth defects)是指胚胎或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发生解剖学和功能上的异常。出生缺陷儿的死亡占围生儿死亡的 2 5 % ,我国出生缺陷率 4 %~ 6 % ,全世界出生缺陷 85 %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中国占世界 2 0 % ,我国每年有10 0万缺陷儿出生 ,其中 90 %缺陷儿发生在农村 ,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减少围生儿死亡 ,必须减少缺陷儿的出生。1 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我院自 1995年 5月至 2 0 0 2年 6月间分娩的围生儿 6 4 4 9人 ,其中有出生缺陷的病例共 10 6例 ,占围生儿的 16 .4‰。通过分析 ,总结出在基层医院提高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率的方法。出生缺陷…  相似文献   

6.
出生缺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生缺陷是指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两者共同作用于孕前或孕期,引起胚胎或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发生的解剖学结构和/或功能上的异常。据报道,全世界每年生育缺陷儿约790万,确定的出生缺陷种类在7000种以上;每年至少有33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出生缺陷,约320万存活缺陷儿终生残疾。从这些庞大的数字可知出生缺陷给国家、社会、家庭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其次,还有精神负担及患者本人生理及心理上所受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综合干预措施,探究妇女围孕期服用小剂量叶酸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以降低神经管畸形等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以2007年10月至2009年9月分娩的围生儿及其中的神经管畸形儿作为对照组,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间服用叶酸的妇女所分娩的围生儿及其中的神经管畸形儿作为观察组,对昌平区叶酸发放工作开展前后两个时期内的妊娠结局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发放叶酸后神经管缺陷发生率(7.05/万)明显低于发放叶酸前的神经管缺陷发生率(21.65/万),规律服用叶酸的死胎死产发生率(4.2%)明显低于不规律服用者(12.9%)。结论规律补充叶酸制剂可有效降低神经管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列线图构建新生儿出生缺陷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于医院建卡并随访到分娩结局的4 213名孕妇为研究对象,记录孕妇和胎儿基线资料,根据孕期检查结果及分娩结局是否发生新生儿出生缺陷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对比2组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绘制列线图构建新生儿出生缺陷预测模型预测,并绘制决策曲线检验新生儿出生缺陷预测模型对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4 213名调查对象中,发生新生儿出生缺陷111例2.63%;发生组未做孕前保健、孕早期未服用叶酸、未规律服用叶酸、孕期患病、孕期服用药物、有异常生育史比例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未做孕前保健、孕早期未服用叶酸、未规律服用叶酸、孕期患病、孕期服用药物、有异常生育史是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OR>1,P<0.05);绘制列线图构建新生儿出生缺陷风险预测模型,验证模型显示C-index值为0....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育龄期女性关于叶酸增补的知识、信念与行为情况,为制定孕期保健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5年7月-2016年3月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445名育龄期女性进行叶酸增补知信行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95.54%育龄期女性听说过叶酸,70.59%育龄期女性知道叶酸是一种维生素,88.47%育龄期女性知道叶酸可以预防神经管缺陷,86.35%育龄期女性知道叶酸的正确服用频率,45.26%育龄期女性知道叶酸的正确服用剂量,78.37%育龄期女性知道叶酸的最佳增补时间,32.35%育龄期女性能正确增补叶酸。在"叶酸可以预防出生缺陷"知晓率方面年龄、学历、职业、收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确增补叶酸率"方面学历、职业、收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莞地区育龄期女性对增补叶酸知识掌握程度较好,但能正确增补叶酸的育龄期女性不足,知识、信念与行为存在脱节,知信行理论在健康教育工作中收获甚微,应加强健康促进工作,为育龄期女性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支持,以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相似文献   

10.
据调查,我国现在每年约80万~120万新发的出生缺陷病例,约占每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其中单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出生缺陷所占的比例高达25%.这些先天缺陷儿的出生不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患儿自身也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分析叶酸吸收代谢途径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相关性,为减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性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妇产科收治110例的孕产妇,根据其妊娠初期增补叶酸的情况分为服用叶酸组(70例)和未服用叶酸组(40例);分析2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的缺陷类型,比较2组孕妇的妊娠结局;2组新生儿的缺陷情况;不同孕期2组产妇的新生儿一般情况的比较,服用叶酸组产妇血浆、红细胞叶酸水平与新生儿体重、身长、头围的关系.结果 服用叶酸组与未服用叶酸组的活产儿率均为100%(P>0.05);2组在分娩方式、妊娠高血压和妊娠糖尿病发生情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叶酸组的总畸形率明显低于未服用叶酸组(P<0.05).孕晚期未服用叶酸组的患者分娩的婴儿出生体重和身长均有明显减低,与服用叶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孕中期未服用叶酸组的孕产妇的婴儿的体重、身长和头围较服用叶酸组稍有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叶酸的变化与出生体质量、出生身长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叶酸缺乏会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概率,主要的缺陷类型为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指/趾畸形、脊柱裂及外耳畸形;叶酸缺乏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的体重和身长较正常增补叶酸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低,这与红细胞中叶酸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孕妇在孕前及孕期补充适量的叶酸是减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据报道,我国每年有80万~120万出生缺陷儿诞生。出生缺陷给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所以,减少出生缺陷儿出生对家庭、社会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现将我区2008-2010年间发现的出生缺陷情况作一调查,目的在于了解本区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为减少出生缺陷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我市出生缺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出生缺陷的种类、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我市2011年~2015年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年~2015年庄河市监测医院出生的孕满28周至出生后7 d内的所有时进行监测。结果 5年间共监测围生儿28515例,出生缺陷的发生率75.64/万。出生缺陷种类前5位的是:多指(趾)、外耳其他畸形、直肠肛门闭锁及狭窄、总唇裂、先天性心脏病。农村和城镇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58.06%、91.25%;男性和女性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74.92%和60.01%;35岁以上孕妇通常属于幼儿出现缺陷的高危人群。结论强化"优生优育"的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升孕产期保健工作的力度,孕前及孕早期补充小剂量的叶酸,提高产前诊断技术,进一步落实出生缺陷监测措施,努力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葫芦岛市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收集各机构填报的《辽宁省出生缺陷卡》,对全市医院的围生儿进行了出生缺陷的动态监测。结果 2015年葫芦岛市出生缺陷儿123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85.99/万。城市发生率为90.24/万,农村发生率为83.79/万,男性发生率为101.41/万,女性发生率为68.51/万。前五位出生缺陷顺位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16.08/万)、外耳畸形(12.58/万)、多指(趾)(11.19/万)、总唇裂(6.29/万)、先天性脑积水(3.50/万)。2015年孕28周前各类出生缺陷的构成为先天性心脏病(21%)、神经管畸形(17%)、总唇裂(12%)、先天性脑积水(10%)等。结论通过医院出生缺陷监测资料技术分析,完全可以得知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并可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因素并研究干预措施。方法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实施方案》进行各项具体监测工作,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3291名围产儿中出生缺陷82例,出生缺陷检出率为61.70/万,其中出生缺陷的84.15%为单发畸形,发生率最高的前三位因素依次是:唇裂、多指(趾)畸形、先天性脑积水。城乡出生缺陷检出率为44.84/万、89.29/万,差异有显著性,男女婴出生缺陷检出率为63.69/万、59.32/万,差异无显著性。不同季节出生缺陷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产母年龄≥35岁是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占同期围产儿死亡的35.25%。结论需进一步普及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对重点人群、地区、高发畸形,采取针对性的三级预防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是世界上出生缺陷高发的国家之一,每年约有80万-120万名缺陷儿出生,占全部出生人口的4%-6%。因此,加强出生缺陷儿监测和回顾性研究工作,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为有效降低白城市新生儿期出生缺陷发生率,我们对白城市2002-2010年医院出生的新生儿期出生缺陷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发病情况以及相关因素,制定降低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胎儿出生缺陷尤其是重大出生缺陷的防治,面临着挑战.伴随着超声出生缺陷筛查,大量胎儿异常被发现,使得常规胎儿医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100多万例出生缺陷.按照传统的出生缺陷模式,大部分缺陷都依赖临床引产解决问题,但这种模式随着临床胎儿医学的出现正悄悄发生了改变,即传统的出生缺陷二级预防模式,将变为三级预防诊疗模式,胎儿异常终止妊娠的模式将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8.
我国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约占所有新生儿的4%~6%,每年大约有80~100万的畸形儿出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和沉重的经济负担.超声作为一项无创伤的技术,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本文通过对2004-2006年间我院经产前超声诊断并经引产或分娩后出生缺陷统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讨论超声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从1996年的0.87%,上升至2007年的1.48%,形势十分严峻。2012年原卫生部在出生缺陷防治报告中指出,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约占5.6‰,新增出生缺陷人数每年约90万~100万例,出生缺陷明显可见的约有25万例[1]。201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以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总唇裂、神经管缺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出生缺陷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负担,甚至不堪重负.使家人和孩子长期处在极度痛苦中.对我区2011年出生缺陷围产儿的分析,找出我区今后控制和预防出生缺陷妇保工作的重点.方法 通过我区2011年7984例围产儿的情况,分析3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各项比例.结果 我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受文化和居住地的影响明显,神经管畸形占首位.结论 加强农村知识普及,提高保健意识.认真做好孕前增补叶酸、产前筛查、常规产检,加强三级预防工作,是我区预防和控制出生缺陷儿出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