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论》中提出“气为血之帅”的气血理论 ,并贯彻于辨证论治当中 ,其理论特点有四 :源出经旨 ,阐发气血功能 ;阴阳两仪 ,气血相关 ;重视脉诊 ,着重气血 ;五脏论治 ,突出气血辨证。  相似文献   

2.
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的学术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医家杨士瀛,字登父,号仁斋,闽三山郡(今福州)人。杨氏精于医学,著述颇丰,著有《仁斋直指方论》、《仁斋小儿方论》、《伤寒类书活人总括》、《医脉真经》等书行于世。《仁斋直指方论》成书于南宋景定5年(公元1264年),全书26卷,以论治内科杂病为主,并兼论妇外科病证。该书论述精当,既广撷诸家名方,又参以家传经验,内容颇切实用,且使人明白易晓,对病识证,因证用药,实为阅者“直指”之捷径,是一部较有影响的临床参考书。该书原刊本已佚,唯存明嘉靖新安刻本、日抄本及《四库全书》本3种版本,传世较少。目前已…  相似文献   

3.
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治疗妇产科疾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士瀛 ,字登父 ,号仁斋 ,南宋时福建人。公元1 2 64年 ,杨氏著《仁斋直指方论》二十六卷 ,该书大部分篇幅为内科杂病证治方剂 ,少部分是杨氏治疗妇产科病证的总结。他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对后世医家有一定影响 ,对当今治疗妇产科疾病仍有借鉴价值。杨氏认为 :“气者 ,血之帅也 ,气行则血行 ,气止则血止 ,气温则血滑 ,气寒则血凝 ,气有一息之不运 ,则血有一息之不行。”[1] 《仁斋直指方论》一书在诊断及治疗妇产科疾病方面 ,充分体现了杨士瀛的这一观点。1 月经失调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杨氏认为月经先期及后期的病…  相似文献   

4.
以杨士瀛的《仁斋小儿方论》为研究对象.总结杨士瀛儿科脾胃学术思想和临证诊治特点,认为杨士瀛对儿科疾病的阐发和调治有独到之处.其脾胃学术思想和用药特点.对宋以后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据《补要袖珍小儿方论·序》记载,明永乐乙酉年,徐用宣写成《袖珍小儿方》,至嘉靖11年(1532年)壬辰,先督抚庆台江楼陈琦重校,至万历2年甲戌(1574年)又由太医院吏目庄应祺补充为10卷,孟继春、祝大年校对出版。是书共10卷,约19万字,是编者以《袖珍小儿方》为基础校正补充而  相似文献   

6.
南宋医家郑端友所撰《全婴方论》是在摭证诸家学说的基础上汇集个人临床经验而成的儿科专著,虽非灸法专著,但设有小儿灸法专卷。本文从该书中关于小儿灸法的注意事项、常见病灸穴、灸痫3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全婴方论》在取穴上推崇同身寸法,认为取穴应当高效且精准;注意事项中主要涉及气候、患者状态、时间与部位、灸量等方面的避忌;在灸法适用的29种常见病中,以内科的肝胆病证与心系病证居多,选穴以任脉、督脉及经外奇穴为主;在灸痫上该书认为灸痫关键在于虚实,并归纳出惊痫四证。《全婴方论》中记载的小儿灸法对现今儿科及针灸临床仍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具备深入挖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临床医学巨著,创立了辨证论治,理、法、方、药融于一体的理论体系,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伤寒论》载方共113方,应用药物82种。笔者仅就张仲景《伤寒论》所载方药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用药规律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以前,小儿用药只要注射按年龄折算剂量就行了,其实不然,折算剂量固然重要,但对小儿的合理用药来说,差距尚远,由于小儿处于不断发育的时期,新陈代谢旺盛,血循环时间较短,肝肾功能尚不成熟,一般对药物排泄较快,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加,对药物的运转、分布、解毒、排泄等功能日趋完善,各期的用药特点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1小儿特殊的生理特点小儿时期是人体不断生长发育的时期,各脏器的重量与功能都在不停发育和成熟。大多数药物主要在肝脏被肝药酶代谢,尤其是混合功能氧化酶(主要是细胞色素P450和结合酶)活力比成人低的多,肝脏解毒功能弱,因而易在常规剂量用药时也发生药物中毒。还有一些药物主  相似文献   

10.
标本中气是《内经》五运六气治则的重要内容.吴鞠通在诊治温病组方用药时充分运用了《内经》标本中气理论,为后人治疗温病遣方用药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后世医家将《内经》标本中气理论运用于临床树立了典范.本文从少阳太阴皆从本化,少阴太阳从本从标,厥阴阳明从乎中气三个方面分析了《温病条辨》的用药特点.本文对于掌握《温病条辨》医学思想,研究其与《内经》理论的渊源关系及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考证不同传本、传文中的仲景医方,进行比较、校勘、辨伪,并对《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方论》外仲景遗方进行辑佚,明确在不同传本、传文中仲景医方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2.
在系统查阅国内现存《金匮要略方论》历代注本基础上,筛选了清代《金匮要略方论》稀见注本予以介绍。扼要叙述了这些著作的书名、卷数、现存版本及主要内容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证指南医案》痹证用药特点。方法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统计药物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并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复杂网络分析等。结果 筛选出83首处方,共涉及中药125味,使用频次前5位依次为桂枝、茯苓、白术、当归、苦杏仁,功效类别以补虚药为主,性味以甘温最多,归经主要涉及肺、脾、肝、心、肾、胃;关联规则得到10对常见组合,高频中药聚为4类,复杂网络分析得到1个核心组合。结论 叶氏常从络病角度治痹,或通、或补、或通补皆施,重视肺脾,注重调和气血营卫,擅长通补奇经治法。  相似文献   

14.
15.
由于小儿机体的生理及免疫特点,所以儿科用药方面有不同于成人之处。现将儿科用药的特点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补益、祛邪、立法、用药、制剂、服法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钱乙组方用药的特点从中揭示了他制方重祝脏腑生理的升降出入和生克制化关系,治病重视扶正祛邪的学术观点。从立法用药角度剖析了仲阳在儿科学方面的贡献,为全面研究钱氏的学术思想和唐、宋时期的遗药组方提供了一些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全书113方,组配严谨,药精致密,临床应用广泛。正如石寻荣在《医源·论张仲景伤寒论》所说:“汉张太守著《伤寒论》一书,立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随病之病迁用之,千变万化,灵妙无穷,万病皆当仿之为法,不可仅作伤寒书读也。”特别是近代以来,经方新用、经方活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颇有成果,经方在临床各科的应用几乎无不涉及,疗效之佳令人关注,运用经方经验案例的报道数以千计。本人通过学习有关文献,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方论》是医圣张促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本书的问世可以说是中医急症治疗的一大进步,也代表了当时的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19.
《金匮要略》相反相成用药法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宋校《金匮要略方论》与宋校《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宋人在《金匮要略方论》中所增的附方与此3书所载方剂相合,但其具体内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表明:(1)宋人校书时,于《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书中确实发现一些标注为"仲景"的方剂,而当时的《金匮要略》文本中却未记载这些方剂,故在整理过程中,据其他著作补入附方。(2)虽说宋人所校中医经典较严谨,但从《金匮要略方论》附方与原书差异对比来看,宋人的校勘工作在整体统一性上,存在的问题仍然较多;(3)宋人校勘医书时,所采资料广泛,存在同一内容多种资料并存的现象。提示中医药工作者首先要对宋校医书的严谨性、可靠性采取更加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不宜盲信、盲从;其次要对这些医书的版本源流、基本构成、引用文献及引用方式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正确理解、有效利用文本意义;最后,对于文本中存在的差异应审慎对待,在详加考订之后再作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