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分析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选自2010-03~2012-03期间收拾肝硬化住院患者135例作为肝硬化组,其中合并合并胆囊结石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140例肺肝硬化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将135例肝硬化患者按照Child-Pugh分级为Ⅰ、Ⅱ、Ⅲ级,分析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和单纯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及不同类型肝硬化发病率比较,观察每级别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情况,并对比不同类型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并发胆囊结石发病率为4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86%.不同类型肝硬化发病率不同,三组不同类型的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发病率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发病率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其中肝功能损害Ⅰ级50.79%、Ⅱ级39.22%、Ⅲ级38.10%,三个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与肝功能损伤、胆囊运动功能障碍接脾功能亢等因素有关,同时因为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漏诊,常被医生忽视,因此临床上应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超声刀胆囊切除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均成功完成胆囊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时间35min,术中平均出血20ml,无术后出血、胆漏、腹腔感染、肝功能衰竭及肝昏迷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4d。结论: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对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具有止血彻底、出血少、肝功能损害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等优点,是治疗胆囊结石症有效、安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5例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LC组(n=50)与传统胆囊切除术(OC)组(n=4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胆囊结石的诊断和治疗,分析胆囊结石成因。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4例胆囊结石患儿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所有病例均得到病理证实,其中胆固醇结石22例,胆色素结石2例。结论:小儿胆囊结石的发生与饮食习惯,肥胖及家族和遗传等多因素的有关,胆石病家族中小儿患胆石病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6.
西安地区大学教职工胆囊结石流行病学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大学教职工胆囊结石的流行状况。方法2004年1月~2004年10月期间,以健康普查形式对2963名西安地区大学教职工进行胆囊结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胆囊结石患病率为7.93%,胆囊结石组中女性患病率13.57%,高于男性3.83%(P<0.05);胆囊结石症者的血清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血清甘油三脂(TG)高于非胆囊结石者,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非胆囊结石者。结论胆囊结石形成与高脂血症、缺乏锻炼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高原地区^13C-美沙西丁呼气实验定量肝硬化分级与临床Child-pugh分级一致性。方法:肝硬化患者83例和非肝硬化患者41例进行^13C-美沙西丁实验结果与临床Child-pugh分级比较。结果:83例肝硬化患者临床Child-pugh分级与^13C-美沙西丁呼气实验定量肝硬化分级严重不符,^13C判定肝功能分级高于Child-pugh分级率高达55.42%。结论:^13C-美沙西丁呼气实验定量肝硬化分级测定标准在高原缺氧地区不适用。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病人中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较高。由于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的存在,增加了术中、术后出血及肝衰竭的危险,早期被认为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禁忌证。随着LC技术的发展,其治疗范围不断扩大。1997年6月-2003年6月,我们应用腹腔镜对胆囊结石合并不同程度肝硬化80例进行胆囊切除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飞行人员脂肪肝合并胆囊结石特点。方法:对脂肪肝581例与非脂肪肝2400例合并胆囊结石的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脂肪肝组合并胆囊结石发生率4.5%,非脂肪肝组L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合并胆囊结石以单发为主,占61.5%。结论:飞行人员脂肪肝合并胆囊结石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肝硬化相关因素关系。方法对46例肝硬化及30例浅表性胃炎Hp感染率、CagA阳性率进行研究。分析Hp感染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血氨关系。结果肝硬化组与浅表性胃炎组Hp感染率及CagA阳性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Hp感染率与乙肝病毒指标之间及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无相关性(P〉0.05)。结论Hp感染在肝硬化胃粘膜病变中起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因素。Hp感染可致血氨升高,但与肝性脑病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患者由于其自身代谢特点,胆囊结石患病率较高,约为非肝硬化患者的8倍。由于此类患者肝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蛋白质合成功能下降、门静脉高压等,使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变得较为困难和复杂。2003年7月-2009年12月,我们对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25例行LC。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肝损害,临床上较常见,而单纯性胆囊结石合并肝脏损害较少见.笔者收集了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纯性胆囊结石575例,其中合并肝损害者171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转归分为死亡组(23例)和存活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发症、实验室检查等项目的差异,并将有意义的因素置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病史、血钠水平、总胆红素、Child-pugh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有意义的单因素置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钠血症,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具有SBP病史,Child分级C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钠血症,上消化道出血,出现肝肾综合征,具有SBP病史,Child分级C是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CT分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肝硬化CT分级的可行性及其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行CT扫描的肝硬化患者 5 0例 ,由三个观察者双盲法研究肝硬化CT分级的方法 ,并与患者的Child Pugh分级、疗效与预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三个观察者双盲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 0 .89、0 .93和 0 .96(均P <0 .0 0 0 1) ,5 0例肝硬化CT分级与Child Pugh分级等级相关系数RS=0 .8(P <0 .0 0 0 1) ;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 (双侧概率 ,P <0 .0 0 0 1) ;随肝硬化CT分级数的提高 ,门脉高压征的程度及征象种数有递增规律。结论 :肝硬化CT分级对肝硬化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估计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胆囊结石(gallbladder stones disease GSD)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T2DM-GSD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T2DM-GSD的患者为21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另外抽取同期住院的未合并胆囊结石T2DM患者21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脂肪肝、病程(患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门冬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因素,对上述因素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率显著性检验用x2检验,不满足x2检验条件的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再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从而分析得出T2DM-GSD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联密切程度。结论糖尿病患者胆囊结石为高发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不同血清钠水平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35例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患者,根据其人院时血清钠水平分为低钠血症轻(A)、中(B)、重(C)3组。然后比较肝硬化腹水患者不同血钠水平的肝功能分级。结果不同的低钠程度的肝功能分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C两组分别与A组比较,肝功能Child分级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B、C两组之间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钠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紧密相关性。提示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需重视预防,及时发现并治疗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及低渗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一步探讨补充钠盐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依据血钠水平分为轻、中、重组,分析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在综合治疗和利尿的基础上补充氯化钠,观察临床转归情况。结果:轻、中、重组发生低渗性脑病的比例分别为0%、12.5%、42.85%;发生肝肾综合征的比例分别为0%、8.33%、28.57%,经积极补充氯化钠后,腹水明显消退,低渗性脑病症状消失。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血钠水平呈负相关,适当补充钠盐是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有利于临床症状的好转。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引起的肺周围血管扩张的CT征象在不同Child-Pugh分级和不同肝硬化病程间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4月—2016年6月间120例肝硬化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男69例,女51例,年龄34~85岁,平均(56.42±11.32)岁。将病人按Child-Pugh分级(Child A、Child B、Child C)和肝硬化病程时间(≤3年和3年)分别分组。120例病人均进行胸部螺旋CT平扫,观察病人以下4种CT征象:(1)肺血管纹理增粗达胸膜面;(2)双肺小结节影;(3)双肺底层面网格状影;(4)右肺底层面平均密度。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χ2检验比较组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按Child分级的3组间比较,肺血管纹理增粗达胸膜面数量、双肺小结节的数量、双肺底层面网格状影的出现以及右肺底层面平均密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Child C组各项数据均高于Child A组、Child B组,Child B组高于Child A组(均P0.05)。3组间肺血管纹理增粗达胸膜面和双肺小结节影的定性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病程时间分组的2组间比较,3年组的上述4项CT征象数值均高于≤3年组(均P0.05)。结论肝硬化引起的肺周围血管扩张的CT征象在不同Child分级和肝硬化病程时间组之间存在差异,观察这些征象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9.
黄维德  周向毅 《人民军医》2000,43(5):283-283
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的患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且临床症状不太典型,容易漏诊。为此,我们将我院近6年收治的64例进行分析,以期对提高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率有所帮助。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64例中,男51例,女13例;年龄31~89岁,平均56.7岁。临床诊断均为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B级19例,C级45例。合并活动性肺结核11例,陈旧性肺结核3例。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依据:(1)不明原因的腹水剧增;(2)腹水中炎性细胞增多,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  相似文献   

20.
尚现章 《人民军医》1999,42(1):23-25
胆囊结石是我国常见病,其发病率在10%左右。由于胆囊切除阻断了胆囊结石形成的病理过程,故可以预防其复发,但胆囊切除术有一定的并发症,并且易导致结肠癌发生。因此,非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要求日益增高,而非手术治疗未阻断结石形成过程,故有可能复发。目前,此方法仅适于不宜或不愿手术的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采用非手术疗法清除胆囊结石的疗效以及溶石后结石复发与预防。 1 非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目前清除胆囊结石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3种:(1)口服胆酸溶石;(2)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3)局部化学药物灌注溶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