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术前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56例病人,其中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7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9例。行腺瘤切除4例,根治性结肠切除术18例,直肠低位前切除24例,经肛门局部切除6例,Hartmann直肠经腹切除结肠造口1例,腹会阴切除术3例。结果术后34例(64.58%)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29例术前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中89.80%术后病理是腺癌。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也有38.29%的浸润性腺癌。34例腺癌中1例伴有肝脏转移,2例有邻近组织浸润,术后病理证实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癌结节10例(10/56,19.7%)。结论要重视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高度警惕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实际为浸润性癌的可能性极大,如果肿瘤的位置不涉及保肛的问题,宜首选作病变肠段切除,如术中诊断为浸润性癌,则应行根治性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是目前业内公认的癌前病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癌变率较低,一般建议密切观察随访,而高级别内瘤变则应按照早期胃癌处理。近年来,随着内镜设备及附件和操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已经成为诊治早期胃癌的重要方法,早期发现病变并通过内镜切除,已经成为胃癌治疗的常用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上皮内瘤变高级别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收治的79例上皮内瘤变高级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胃镜活检诊断,以术后病理切片检查进行对照,比较检查结果。结果胃镜活检发现26例早期胃癌、51例进展期胃癌;病理切片检查发现27例早期胃癌、52例进展期胃癌。胃镜活检结果与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上皮内瘤变高级别准确率良好,漏误诊率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湖北航天医院就诊患者中子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病年龄及其病理类型趋势的变化.为我院妇科体检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以湖北航天医院1991~2010年病理检查资料为材料,分别统计各年龄组的发病情况,并采用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患者的年龄范围21~76岁,宫颈癌患病高峰年龄段为41~55岁:宫颈上皮内瘤变患病高峰年龄段为36~45岁。前十年和后十年患病高峰年龄段对比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我院未出现明显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病年轻化趋势,应加大对36~55岁妇女的普查和健康教育的力度,做好1、2级预防工作。本资料可为我院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HSIL)的应用价值。方法用LEEP术对经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诊断为CIN Ⅱ、Ⅲ级(包括原位癌CIS)患者58例进行治疗,根据病检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对其疗效及并发症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术前、术后病理诊断一致者占51.7%(30/58);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上升占8.6%(5/58),术后病理诊断级别降低占39.7%(23/58)。手术切缘未净2例,其中1例病理为浸润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1例为镜下微小浸润癌行全子宫切除术。LEEP术后主要的并发症是术后出血。结论LEEP术后病理诊断是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补充诊断,对于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患者,及早行LEEP术诊断和治疗可以早期发现宫颈浸润癌,以便及时得到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恶性结直肠问质瘤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点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5年3月经手术治疗的17例恶性结直肠问质瘤的临床资料和病理检查结果,分析手术切除的效果以及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结果 1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且经病理证实为恶性,其中行左半结肠切除6例,右半结肠切除3例,直肠局部切除2例,腹会阴联合切除、腹壁造口术6例.中位生存时间52.0个月,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0.6%和47.1%。结论 恶性GIST的最后诊断需依靠病理切片,CD117和CD34是确诊最有价值的依据。恶性结直肠问质瘤仍应以外科手术为主,原则上需行局部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8.
林庄儿  汪效静  李红霞 《武警医学》2009,20(12):1127-1129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局限于宫颈上皮内的一组癌前期病变,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反映宫颈癌的连续发展过程[由CINⅠ→ CINⅡ→ CINⅢ(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这一过程也可以是跳跃性的发展,历时10年左右[1].  相似文献   

9.
刘春艳 《西南军医》2012,14(2):301-302
hWAPL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调节细胞染色体结构的一个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具有癌基因的特性,其相应的RNAi能明显抑制细胞hWAPL的表达并促进细胞凋亡,是宫颈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较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或Ⅲ级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有生育要求的CINⅡ或Ⅲ级年轻患者4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LEEP组29例和CKC组18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病理检查情况;门诊随访疗效、并发症发生、疾病复发及术后妊娠和分娩情况。结果:(1)LEE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或少于CKC组(P<0.05)。(2)随访2~5年,无一例失访,LEEP组治愈28例,占96.6%;CKC组治愈17例,占94.4%;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3个月,LEEP组复查TCT、阴道镜结果均阴性28例,CKC组为17例;LEEP组复查HPV结果阴性27例,CKC组为18例;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LEEP组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KC组(P<0.05);两组胎膜早破、剖宫产及宫颈裂伤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LEEP治疗CINⅡ或Ⅲ级较CKC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且对妊娠结局影响小,更适合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为CIN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59医院和478医院病理诊断CIN的72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INI29例,CINⅡ23例,CINⅢ20例,平均年龄38.3岁,≤35岁30例(42%)。其中31例进行人乳头状病毒(HPV)检测,阳性率71%(22/31)。结论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准确的病理诊断有利于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对防止过度治疗和治疗不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肖英  王心  尚丽新 《人民军医》2010,(8):621-622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多发于25~35岁妇女,是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改变,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全过程。CIN与性活跃、HPV感染、吸烟、性生活过早(〈16岁)、性传播疾病、经济状况低下、口服避孕药和免疫抑制等有关。CIN有两种不同结局:一是病变自然消退,很少发展为浸润癌;二是病变具有癌变潜能,发展为浸润癌。  相似文献   

13.
余睿 《西南军医》2007,9(6):19-20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12例妇女进行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对可疑病例作宫颈组织活检进一步确诊。结果细胞学诊断有正常范围108例,炎症反应细胞303例,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39例,低度病变(LSIL)32例、高度病变(HSIL)30例,其中ASCUS、HSIL建议活检进一步确诊。组织学诊断69例患者中慢性宫颈炎伴轻~中度鳞状化生的5例,CIN1~3级的60例,宫颈原位癌2例,宫颈早期浸润癌2例。结论采用细胞学筛查、结合组织学诊断宫颈病变,对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正>随着筛查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子宫颈癌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已显著下降,这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对宫颈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正确识别和合理有效的早期干预[1]。2007年1月—2010年1月我院病理确诊CIN 100例,应用Leep刀进行早期干预治疗获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陶锦 《人民军医》2010,(5):356-357
目的:评价LEEP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对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25例,采用LEEP术宫颈锥切,观察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术前宫颈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随访疗效情况。结果:宫颈病理术前与术后相符106例,符合率84.8%;手术时间(5.2±1.5)min,出血量(4.5±1.5)ml;随访结果良好。结论:LEEP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治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基因微阵列分析,研究经显微切割后的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IN)的基因表达谱,并将其与前列腺良性增生(BPH)及前列腺癌的mRNA基因表达谱进行对比,探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检测PIN及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方法:采用美国Affymetrix公司的HG-U133A基因芯片,检测了16例人的前列腺组织标本,包括5例良性标本,6例PIN以及5例前列腺癌标本,均为新鲜冰冻组织。为了精确获得上皮细胞基因表达谱,避免周围间质细胞及单核细胞的RNA 对结果的影响,我们采用了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别得到了3组纯的上皮细胞群进行研究。结果:有些基因的表达强度在从良性增生到PIN到癌的转化过程中,呈逐渐改变的趋势,但笔者发现3组间基因表达谱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与BPH及前列腺癌相比,PIN有其独特的基因表达谱。结论:基因表达谱中显著上调及下调的特异性基因,可以将PIN 和BPH及前列腺癌中区分开来;基因微阵列分析也有助于揭示代谢通路及信号转导途径的变化,有利于靶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地区HPV感染情况,分析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方法:对500例妇女进行筛查,均行TCT、HPV分型检测和宫颈组织学活检,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结果:500例病人共检测出HPV阳性155人,阳性率为31%,单一亚型111例,占71.6%,双重亚型35例,占22.6%,三重亚型5例,占3.2%,多重亚型4例,占2.6%,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5例HPV阳性病人中,检出18种HPV亚型,HPV16检出率最高,其次为HPV33和HPV58,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廉江地区HPV感染主要亚型为HPV16、33、58、31、18,HPV16和HPV33感染是导致CINⅡ及CIN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间收治的110例在妇科门诊经细胞学、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级患者,用LEEP刀环形切除术治疗,对其疗效采取前瞻性分析及随访。结果110例均成功利用LEEP刀完成宫颈上皮内瘤变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切除物可送检等优点。结论LEEP刀切除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等特点,患者易接受,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fN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间收治的110例在妇科门诊经细胞学、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级患者,用LEEP刀环形切除术治疗,对其疗效采取前瞻性分析及随访。结果110例均成功利用LEEP刀完成宫颈上皮内瘤变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切除物可送检等优点。结论LEEP刀切除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等特点,患者易接受,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