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9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ADE)以及产生药物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2010年1月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96例进行分析,对其用药情况、年龄、ADR、累及系统-器官等临床相关因素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96例中用药环节存在不当58例(60.4%),包括不符合适应证或不辨证用药、同一输液瓶续滴未冲洗输液管、超剂量应用和用药次数过多等。正确用药情况下ADR38例(39.6%),其中清热解毒类占44.7%,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类占44.7%,补益类占10.5%,一般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75%,以皮肤反应和胃肠道反应为主。结论用药不当是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容易被临床忽视,需要医生遵循中药注射剂的适应证和用法正确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院老年用药中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诱发ADR相关因素,以建立健全ADR监测制度,保持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2月老年用药中发生ADR患者546例(男337例,女209例),年龄60~88(71.4±13.2)岁,并把收集的这些ADR进行统计、分类和分析。结果发生ADR的546例老年患者中男性(61.7%)高于女性(38.3%),发生率最高的是抗菌药类药物。ADR发生与使用抗菌药种类、中药注射剂质量、给药途径等相关。ADR常见临床表现依次是皮肤及其附件、其次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结论老年患者ADR发生率最高的是抗菌药类药物,临故床上必严格掌握,做到安全、合理和有效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该院2010年收集到的17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2例ADR报告中,以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97.09%;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48.04%;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52.33%。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规范抗微生物药物的应用,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4.
何全 《兵团医学》2012,(2):53-55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收集到的20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ADR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最高,占28.50%。由抗菌药物引发ADR的比例最高,占31.50%。注射给药途径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途径,占90.00%。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全身症状及消化系统损害。结论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很多因素有关,应重视医院ADR的报告及监测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328例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4年11月收到的32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涉及药物161种,对症处理260例,未进行特殊处理68例;痊愈283例,好转42例,死亡3例;抗感染药物引起ADR占44.13%,神经系统用药占9.46%,中药制剂占8.88%;ADR临床表现最多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55.26%.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审慎用药可降低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冯茹  刘静  屠峰  苗羽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698-169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收集的138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ADR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由抗菌药物导致的ADR最多,占总数的68.12%(94例);以静脉滴注方式76.81%(106例)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38.41%(53例)。结论:临床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2011年收集的96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ADR报告中,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4.79%(91例);其次是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69.97%(67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48.96%(47例)。结论给药途径、药物种类等因素均会影响ADR的发生,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及检测,减少注射剂的使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吕娟丽  刘旭  仲华  刘振华 《武警医学》2018,29(9):874-878
 目的 探讨细辛脑注射剂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s,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有关数据库,对细辛脑注射剂ADR病例报告进行文献汇总,统计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药情况、ADR等信息,并将危及生命的严重ADR归为本次研究的重点。结果 纳入研究的85例中,重型ADR 41例,构成比48.23%;年龄小于6岁的患者54例(63.41%),发生重型ADR 28例,构成比68.29%; 90.58%ADR出现在用药10 min内,80.48%的重型ADR发生时间小于5 min;ADR累及循环系统156例次,占34.51%;呼吸系统116例次,占25.66%。有2例经治疗无效死亡,1例经治疗13 d后失视,其余82例均经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 细辛脑注射剂引起的ADR以过敏反应为主,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发生重型ADR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死亡,建议临床要做好ADR的监测与防范。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从患儿年龄、性别、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药品种类、ADR分级等方面对我院78例儿童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收集的78例儿童ADR报告为我院2008~2011年所发生.结果:78例ADR报告中,1~3岁儿童ADR发生率最高,性别差异不明显;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途径,有50例(64.11%);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45例(57.69%);引发ADR药品以头孢菌素类最多;ADR分级以轻中度为主.结论:临床应合理应用儿科药物,并重视ADR的监测及药物咨询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05~2009年上报的93例ADR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注射给药ADR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及外用给药;抗感染药物ADR发生率最高,其次是中药类;主要不良反应类型为皮肤变态反应,消化系统反应次之。结论:要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强调合理用药,特别要注重在用药过程的ADR观察,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12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的用药情况及特点,探讨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0年接收的621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的12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中,共涉及中药制剂50种。主要ADR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发生频率排在前10位均为中药注射剂。结论:重视中药制剂风险管理,加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控力度,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航空工业中心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状况及引发的相关因素,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尽量减少临床工作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收集到的2002~2006年航空工业中心医院277例ADR报告的报表资料,按患者年龄、性别、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反应类型、临床表现等输入计算机,用Excel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7例ADR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1.56;单一用药221例,合并用药56例;因果关系评价为肯定80例,很可能137例,可能50例.怀疑7例,无法评价3例;本人或其家庭有药物过敏史的63例;抗茵及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73.3%;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占52.7%.结论:老年患者应作为临床ADR监测的重点人群;应注意掌握抗感染药物的用药指征,减少不必要的用药及合并用药;中成药的使用应注意慎重用药,特别是静脉用中药注射剂宜单独使用,并注意用药剂量.必须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尽可能减少临床不良反应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维护患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石河子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3年我院上报的452例ADR报告,分别从ADR的级别、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转归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2例ADR报告中,新的/严重的ADR为136例(占30.09%);发生ADR患者男女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10岁以下患者ADR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242例,占53.54%);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为285例(占56.21%);引发ADR最常见的是化学药(354例,占75.48%);ADR的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损害为主(122例,占25.85%),其次为血液系统损害(120例,25.42%).结论:新的/严重的ADR报告在分析和评价中意义重大,加强和重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分析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事件(adverse drug reaction / event , ADR/ADE)的发生规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和描述性研究方法, 对某院2013年1-6月使用乳酸左氧氟沙沙星注射液的病例798例中发生ADR/ADE患者的性别、用药时间、联合用药情况以及ADR/ADE的具体表现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98例ADR/ADE总发生率为10.3%(82例), 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用药时间越长、使用剂量越大, ADR/ADE发生率越高;消化系统、神经系统ADR/ADE发生率较高。结论 在选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时, 必须慎重考虑不良反应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收集的396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为提高ADR监测水平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对396例报告就年龄与ADR分布、给药途径、药物分类、累计器官系统、ADR严重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96例ADR报告中涉及86个药物品种,不良反应涉及机体多个系统损害,其中皮肤损害最多,有178例;新的和严重的ADR 16例,占5.30%.结论: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给药途径、临床用药频率密切相关,对严重ADR的监测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010年兵团623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分析。方法:运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管理平台,从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年龄、性别、药品种类、使用药品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累及系统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兵团各单位受到一定重视和普及;2010年623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共涉及药品270种。其中,化学药品的病例报告数占总报告数的85.7%,涉及223个品种,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占累及系统的45.2%,抗感染药物在化学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占40.5%;中药病例报告数占总报告数的14.3%,涉及47个品种,其中,中药注射剂是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主要剂型。结论:不合理用药特别是不合理联合用药和抗感染药物不合理使用,是造成药品不良反应/事件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培训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药品不良反应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  庆格乐 《武警医学》2010,21(11):985-986
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药源性危害也越来越明显。我国每年约有5000万患者住院治疗,其中至少有250万患者是因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而入院治疗,占住院患者的5%,ADR已经成为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死亡或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ADR发生率约为8.1%。ADR监测是确保安全、合理用药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我院自2007年以来上报的56份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了解ADR发生的特点和相关因素,完善和加强ADR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情况及特征。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2010年12月收集上报的902例ADR/ADE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及年龄,严重ADR的发生率,ADR/ADE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用药途径及诱发ADR/ADE的药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02例ADR中,有447例(49.6%)是由抗菌药物引起的。其中阿奇霉素是引起ADR的最多的药物(占31.47%),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累及最多的是皮肤。药物-药物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能确定的有79%,撤药后恢复率达到95%。结论在我院的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是ADR发生的最常见的诱因,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注意监测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近3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制定相应对策,减少或规避ADR伤害、用药风险,保障用药安全。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上报的ADR(共计465例),按性别、年龄、药品种类、制剂剂型、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组织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5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比例最高,占83.01%;涉及药品种类主要为抗菌药物,占64.51%;ADR累及组织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为主,占85.68%。结论重视对医院开展ADR监测工作,加强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上报意识,为临床提供合理规范用药的理论依据和客观参考,确保用药安全,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ADR)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分析2008年1月—2010年4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出现左氧氟沙星ADR的92例患者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类型以及治疗和预后。结果本组年龄<60岁患者有35例(38.04%),年龄≥60岁患者有57例(61.96%);静脉用药发生患者83例(90.22%),口服用药者9例(9.78%);联合用药所致70例(76.09%),单独用药22例(23.91%)。本组变态反应35例(38.04%),发生率位居首位;其次消化系统反应20例(21.74%),全身性损害15例(16.30%)等。所有患者经调整滴速、停药或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结论左氧氟沙星ADR发生率日趋升高,临床医护人员应掌握其相关因素,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