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目的了解空军某部士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与人格的相关性,为有效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卡特尔16PF量表,对922名空军士兵进行测试。结果(1)空军某部士兵SCL-90得分与军人常模比较,除恐怖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得分均明显偏低(P〈O.05,P〈O.01)。(2)在SCL-90多数因子得分上,以13年以上军龄士兵、机务士兵、警卫士兵、农村籍士兵、独生子女士兵的得分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O.05,P〈O.01)。(3)卡特尔16PF量表各因子除了幻想性、世故性外均与SCL-90因子相关。结论空军某部士兵心理健康状况基本良好,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户籍、是否独生子女之间的心理状况有所不同: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适应能力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测量问卷对重庆某高校的4846名新生进行测试。结果新生的SCL-90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新生在EPQ的内外向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在神经质、精神质和说谎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男生在内外向、精神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男生在神经质和说谎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男生新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心理适应能力对新生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关系有中介作用。结论心理适应能力在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静  汤雅婷  牛力华 《中国校医》2006,20(5):479-481
目的了解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学院145名贫困大学生和158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贫困生在人际敏感、抑郁、强迫、焦虑及偏执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其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7.26%;在恃强性、有恒性、敏感性、忧虑性、独立性及自律性上,贫困生显著高于非贫困生;而乐群性、稳定性及兴奋性显著低于非贫困生。结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根据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点,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4.
优秀师范毕业生的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应届优秀师范毕业生的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方法 采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整群测试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中222名优秀生,并以470名普通毕业生为对照。结果 ①优秀毕业生16PF测试显示5高1低的人格特征,即高兴奋性、高敢为性、高怀疑性、低独立性(P<0.01);高聪慧性和高恃强性(P<0.05)。②16PF综合预测次级人格因素和EPQ测试均显示优秀生明显外向,且有非常显性差异(P<0.01。③16PF和EPQ示优秀毕业生情绪稳定性较高,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优秀毕业生中心理健康欠佳比例11.26%,低于普通毕业生的18.72%,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 优秀毕业生的人格特征可作为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参照依据;通过完善和健全在校生的兴奋、恃强、敢为、外向和稳定性等人格特征,可培养更多心理健康的优秀毕业生。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高校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绍珍  杨明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2402-2403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3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大学生EPQ的E、L量表得分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2.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0.001).3.神经质、家庭月收入、是否获得奖学金、掩饰性4个因子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变量.结论:人格特征和经济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产生重大影响.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某部官兵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部官兵个性特征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1204名官兵进行测试及相关分析。结果某部官兵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除乐群、聪慧、幻想、世故外,16PF各因素均与SCL-90总分显著相关(P〈0.05);SCL-90各因子分均与16PF次级因素心理健康及内外向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某部部分官兵个性特征对心理健康水平可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卫生状况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方法以吉林地区两所高校2005年入学的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90项症状量表(SCL-90)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对有效答卷用EPQ,SCL-90及SPSS11.5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效问卷EPQ:2604份,SCL-90:2626份,其中EPQ—N〉60占15.82%,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大于常模(P〈0.01),男性大于女性(P〈0.01~0.05),位于前三位的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结论部分大学新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医专业1996级贫困生心理卫生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及应对量表对本校中医专业1996级新生中的贫困生(月生活费在100元以下)进行了调查。发现贫困生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阳性项目数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尤以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两项因子分均值极显著高于非贫困生。以阳性项目数为心理卫生总体水平指标,贫困生与非贫困生无显著差异;贫困生在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有密切关系,心理健康者积极应对均值高于心理有问题者,消极应对则相反。贫困生中不论心理健康与否,积极应对均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了解押运护卫队员心理健康现状与个性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10年度在湖北省新华医院体检的470名押运护卫队员进行测试及定量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统计和方差分析,SCL-90结果与军人及地方常模比较,均采用t检验;16PF各因子与SCL-90总分,以及SCL-90各统计指标与16PF次级因素分别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押运护卫队员受测人员卡特尔16种人格问卷结果与军人常模比较,除聪慧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实验性和自律性六项都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余都达到0.05以上的显著水平;除乐群,聪慧,恃强,幻想,世故,实验和独立性外,16PF各因子均与SCL-90总分呈显著相关;SCL-90所有因子与16PF的次级因素适应与焦虑型有显著相关。结论押运护卫队员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人格特征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兵焦虑情绪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新兵训练过程中的心理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Beck焦虑问卷(BAI)、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及自编20项背景因素调查表,对1072名男女新兵进行心理测试。结果新兵训练不同阶段的BAI评分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AI评分与人际关系适应程度、是否独生子女、休息情况、与家人通讯是否良好、是否单亲家庭及受表扬情况等6项因素显著相关;独生子女焦虑的阳性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结论新兵中存在焦虑症状者约占12.13%,独生子女焦虑的严重程度高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11.
综合干预对离异家庭青少年个性和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离异家庭青少年个性持征和不良心理的影响,以便采取措施改善其不良心理和个性。方法 以来自2所中学和心理门诊的60例离异家庭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其中30名作为干预对象,其他为对照组,干预组的SCL-90抑郁分、EPQ情绪稳定分高于对照组(P<0.01);在人口学指标、亲子关系、父母养育方式、离异时间等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学校联合,对干预组进行为期12~18个月的个体心理治疗和亲子关系、养育方式的干预。干预结束后,复测上述指标。结果 干预组的人格特征中神经质分(N)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而精神质(P)和内外倾向(E)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SCL-90总分及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心理治疗和养育方式、亲子关系的综合干预,有助于改善研究对象的不良个性和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成教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玲 《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341-342,344
目的 探讨成教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社会支持量表(SSRS)、应付方式问卷(CSQ)进行评定和统计分析。结果普通大学生与成教大学生比较,SCL-90得分除恐怖因子外其余各项均存在显著差异,新生之间的差异尤为显著,LES各项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16PF部分项目得分存在显著差异;SSRS部分项目得分存在显著差异;CSQ各项得分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成教大学生,其原因与生活事件、人格因素、社会支持有关。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源关系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刘志华 《中国学校卫生》2000,21(1):17-17,19
探讨生源与心理主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系列心理卫生评定质量SCL-90、16PE、LES、CSQ、SSRS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评定。结果:采用系列心理测量软件能够全面地描述一个心理健康状况,生源与心理健康有显著指导工作,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增强自信心,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担任学生干部机会,以培养其责任感、义务感、促其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获得情况与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河南省高校1 100名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集体测查和分析.结果大学生社会支持水平在性别、年级和城乡之间,学生干部与非干部之间,不同身体健康状况和专业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社会支持各维度与SCL-90多项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EPQ人格P和N维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人格E维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培养中,要重视学生良好社会网络的建立与利用.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4所高校本科毕业生个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柏  徐勇 《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322-323
目的 了解大学毕业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为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评定山西省不同类型高校948名应届本科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结果 个性类型在男女生及不同学校间分布不同,有心理问题的毕业生以P型(38.7%)和N型(31.7%)为主,64.1%属于不稳定性格类型;无心理问题的毕业生以外向型较多(45.7%),性格稳定者占57.9%。文科类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理科类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培养开朗的性格与稳定的情绪,以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6.
221名大学生的EPQ和SCL-90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 23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1.大学生EPQ的E、L量表得分与常模有显著性差异。2.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3.神经质、家庭月收入、是否获得奖学金、掩饰性四个因子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变量。结论 1.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人格特征和经济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运用自行设计的《学生状况调查表》、《家庭状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Locke-wallance婚姻测定对广州市某中学的学生736名及他们的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学生情绪稳定性(N)、性格内外倾向(E)、学习能力、性别、每日自由活动时间、每晚睡眠时间、入托情况、独生子女、母亲的文化程度、母亲的情绪稳定性(N)、父亲精神病倾向(P)及父亲对子女的关心程度等。  相似文献   

18.
师范大学生群体精神卫生4年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协诚  缪文明 《职业与健康》2001,17(12):102-104
[目的]调查分析师范大学生不同学年精神卫生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380人作4a动态观察。[结果]学年生精神症状因子均分差别存在高度显著性(P<0.01),心理反应异常不同学年检出率达9.73%-26.53%;焦虑症状者居多。人格特征神经质者群体精神症状阳性项目数及阳性症状均分与非神经质者群体相比,判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2年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高,情绪不稳,神经质型个体易出现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外来工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并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深圳市933名外来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EPQ量表的N分和P分与SCL-90各因子分均存在正相关关系;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者的N分和P分均较高;P分高者与P分低者的忧郁、焦虑、敌对和偏执因子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个性类型的SCL各因子均分及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分和检出率从高到低顺次的个性类型为内向不稳定型、外向不稳定型、外向稳定型和内向稳定型。结论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具有神经质倾向、精神质倾向、性格内向的个性特征者容易出现不良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