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提高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肾嫌色细胞癌临床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 2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7例获得随访,随访9~74个月,所有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 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肾细胞癌,B超、CT检查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典型的病理表现.其TNM分期均为早期,治疗以手术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3.
One hundred and six cases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RCC) were studied with an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linical stages, histological patterns (grading), cell types, nuclear grading and tumor sizes on the postoperative survival time of the pati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the postoperative survival time among different histological patterns and among different cellular types, such as clear cell, granular cell and mixed cell. But those with either diffuse sarcomatoid pattern or undifferentiated cell type had poor prognosis. The patients with tumor size greater than 10 cm in diameter had poor prognosis. The prognosis-deciding factors for RCC patients were the clinical staging and nuclear grading. We suggest that the nuclear grading of RCC be noted in every pathological report,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prognosis and furth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4.
朱萍芳  螘国铮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3,28(6):492-494,F004
目的:观察肉瘤样肾细胞癌(SRC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5例S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评价。结果:组织学检查分为双相性SRCC4例,由癌和肉瘤样成分组成;单相性1例,由差分化的肉瘤样梭形细胞、单核细胞与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组成。5例肉瘤样成分角蛋白阳性,4例波形蛋白阳性。结论:SRCC为高度恶性的上皮性肿瘤,形态特征为癌细胞具有双重分化,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是肾细胞癌的独立类型,临床较少见,具 有不同于其他肾细胞癌的组织学形态和细胞学遗传 基础.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年根据肾肿瘤细 胞起源以及基因改变等特点正式将其归类为肾癌的 4种基本形式之一,约占肾细胞癌的 7%~14%[1],居 第二位,它的发生来源于肾小管系统.我们对 26例 PRCC的形态特点进行观察,并对其诊断、鉴别诊断、 预后及组织发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UISS分期的临床价值及免疫治疗对生存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09例肾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不同TNM分期、癌细胞级别和体能状况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按UISS分期,比较各期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最后,在UISS各期患者患肾切除的情况下,比较是否进行免疫治疗有无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除TNMⅠ和Ⅱ期,Ⅱ期和Ⅲ期生存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不同TNM分期、癌细胞级别和体能状况之间的生存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UISS分期之间的生存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各UISS分期中,无论是否进行免疫治疗,生存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NM分期、癌细胞级别和体能状况对肾细胞癌的预后有独立的影响;以此为基础的UISS分期更好的提示了肾细胞癌的预后;患肾切除后,是否进行免疫治疗对肾细胞癌的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无症状肾细胞癌和小肾细胞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3年1月-2010年5月间来我院住院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8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无症状性肾癌均为单侧发病,病灶直径最小1.5cm,最大6.3cm,肿瘤内部表现为低回声的32例,高回声的21例,内部回声不均质的15例,内部见丰富血流信号的35例,周边见血流信号环绕21例,内部见稀疏血流信号的12例,术后病理诊断,透明细胞癌37例,颗粒细胞癌21例,未分化癌10例。结论实时超声检查是筛查早期无症状性肾癌,包括小肾细胞癌的有效方法,超声肾细胞癌内部回声与肿瘤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与肿瘤内部的组织结构有关超声联合其它影像检查,特别是增强CT等有助于对肾细胞癌进一步明确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肾脏实质性肿瘤 ,除侵犯邻近脂肪肌肉组织外 ,还具有向静脉内扩散形成癌栓的特性。我院自1 993年 1 1月~ 2 0 0 2年 1 0月共收治此类病人 9例。现对其诊断、治疗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 9例 ,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2 8~ 70 (平均 55)岁。肿瘤发生在左肾 1例 ,右肾 8例。病程半个月~ 2年 ,平均 7个月。临床表现 :肉眼血尿 6例次 ,腰痛 5例次 ,腹部肿块 6例次 ,精索静脉曲张和发热各 2例次 ,无其它原因的体重下降 8例次。按Robson分期 :Ⅲ期 7例 ,Ⅳ期 2例 ,其中 2例并发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1例并发双肺转移 ,1…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35例肾细胞癌,均做了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本文详细描述了肾细胞癌的CT表现,并总结肾细胞癌的诊断依据,指出CT在肾细胞癌分析中所起的作用及鉴别诊断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比较SSIGN、Leibovich、UISS 3种预后预测模型对临床非转移肾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对1999~2012年间行手术治疗的1 202例临床非转移肾细胞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并将其临床及病理参数带入SSIGN、Leibovich、UISS 3种肾细胞癌预后预测模型计算其预后危险度。通过计算3种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AUC在0.50~0.70为低区分度;在0.71~0.90之间为中等区分度;而>0.90则为高区分度。了解3种预测模型对不同分期、分级的临床非转移肾细胞癌的预测强度。  结果  1 202例临床非转移肾细胞癌患者中局限性肾细胞癌1 030例,局部进展期肾细胞癌172例。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3.02月,其2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7%,87.6%,不同分期、分级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ISS、SSIGN及Leibovich评分系统对于局限性肾细胞癌总生存的预测精度分别为0.667、0.785、0.758,而3种模型对于局部进展期肾细胞癌的预测精度均在0.6以下。  结论  3种预测模型中SSIGN预后评分系统在本研究验证中有一定预测价值,但对于进展期肾细胞癌患者,现有预测模型区分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1.
本组病例按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及肿瘤的浸润程度选择以Miles术、Dixon术和Loculio术式,分别为79例38例和8例作了手术。中下段选择Miles术进行根治。术后随访,对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其疗效与病程的长短,肿瘤的部位、病理的分化程度以及术式选择的合理性与切除的彻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肾嫌色细胞癌(ChR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知。方法 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诊治的126例Ch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病理结果等,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患者中男64例、女62例,年龄22 ~80岁,中位年龄52岁。肿瘤直径0.6~16.1 cm。右侧70例、左侧56例。均行超声、CT或核磁共振检查。110例行超声检查,63例为低回声、23例为高回声、13例为等回声、10例回声不均或混杂回声、1例为弱回声。边界清楚,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提示42例未见明确血流信号,68例可见血流信号,其中60例为点状或边缘血流信号。54例行CT检查,50例平扫呈低或等密度,4例为高密度,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可见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多低于肾实质,延迟期仍有强化。97例行核磁共振检查,96例T1加权成像呈低-等信号,1例病灶中可见点状高信号,71例T2加权压脂成像呈高-等信号,26例呈等-稍低或混杂信号。93例弥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明显扩散受限,4例扩散受限不明显,增强扫描多呈轻-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12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肾部分切除术64例,根治性手术62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ChRCC,T1N0M0 91例、T2N0M0 15例、T3N0M0 20例。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率:CD10 48.2%(54/112)、CD117 92.3%(96/104)、波形蛋白 8.0%(9/112)、CK7 85.6%(95/111)、胶体铁 97.6%(83/85)。结论 ChRCC相对少见,恶性程度低,整体预后良好。临床症状不典型,核磁共振是影像学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确诊依靠病理诊断,手术为首选治疗方式,转移性患者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细胞周期素A在肾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素A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肾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肾癌及正常肾组织中细胞周期素A及Ki--67基因的表达,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差异,并通过Ki-67表达指数评价细胞周期素A在肾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结果细胞周期素A在肾癌及正常肾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12%和5.09%(P<0.01).在肾癌组织中,病理分级较高、术后生存时间<5年者呈高表达(P<0.01),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的肿瘤之间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Ki-67指数较高者,细胞周期素A呈高表达(P<0.01),细胞周期素A阳性表达率与Ki-67指数显著相关(r=0.757,P<0.01).结论细胞周期素A可能参与肾癌的恶性转化,但与肿瘤的临床进展过程无关.检测细胞周期素A的水平可反映肾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并可作为肾癌预后估计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囊性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加深对本瘤的认识。方法:对2例多囊性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本瘤生长缓慢,临床上患者多无自觉症状;病理检查大体见肿物由大小不等的囊腔构成。镜下囊内壁主要由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被覆,部分为多层上皮并有乳头形成,瘤细胞胞质空亮,无明显异型性。癌细胞免疫组化示:cytokeratin、CEA和vimentin阳性表达。结论:多囊性肾透明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癌的病理类型,临床极易误诊,分化程度高,属低度恶性的肿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探讨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3(MEKK3)在肾透明细胞癌(CR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CRCC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MEKK3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4例CRCC组织和癌旁正常肾组织中MEKK3蛋白表达。 结果 CRCC组织中,MEKK3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肾组织,MEKK3蛋白高表达的患者预后明显低于低表达者。多因素Cox回归显示,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MEKK3表达水平是CR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MEKK3在CRC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与CRCC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偶发性肾癌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4例肾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TNM分期,Ⅰ期20例(84%),Ⅱ期2例(8%),Ⅲ期2例(8%);肿瘤直径2.3~9.0 cm,平均4.6 cm;透明细胞癌21例(88%),颗粒细胞癌1例(4%),乳头状细胞癌1例(4%),混合细胞癌1例(4%);随访19例(79%),3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84.6%(11/13)、75%(6/8)、66.6%(2/3)。3年和5年存活者中均为I期。结论B超和CT是早期发现肾癌的重要检查手段,及早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是治疗的重要方法。TNM分期对判断预后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肾细胞癌的诊治方法,进一步提高其疗效。方法 对145例肾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诊断以B超,CT为主。行肾癌根治性切除125例,其中20例因肾脏肿瘤较大或有肺转移先行肾动脉栓塞术。5例同时行下腔静脉切开取栓术,手术探查3例。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104例(71.7%),颗粒细胞癌18例(12.4%),乳头状肾癌5例,混合型癌18例(12.4%)。135例(93.9%)获得随访。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0.2%(51/70)、56.2%(18/32),27.2%(3/11)。结论 B超和CT检查是目前诊断肾癌的重要手段,根治性肾癌切除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1994年 11月开始应用自体 L AK细胞和重组白细胞介素 - 2 ( r IL2 )治疗 5例肾癌术后患者。治疗后 5~ 2 4个月随访 ,4例患者未见复发及转移病灶。仅 1例 期肾癌患者术后 15个月右肺有转移病灶。认为过继免疫疗法对预防肾癌术后复发有一定效果。同时 ,本文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疗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永强  刘勇  张强  李胜军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6):1376-1377
目的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月235例肾癌患者中11例(4·68%)囊性肾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临床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11例患者中8例行肾癌根治术,3例行肾部分切除术。多房囊性肾癌8例,单房囊性肾癌3例。肿瘤大小为6·9cm×5·5cm×4·7cm。透明细胞癌9例,嫌色细胞癌2例。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1个月,平均27·9个月。无瘤存活10例。结论囊性肾癌同肾癌一样采用肾癌根治术或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满意,预后佳。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41 例肾癌、18 例癌旁正常肾组织及5 例正常肾组织中P16 蛋白的表达,以探讨P16 蛋白的表达与肾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P16 蛋白在肾癌及正常肾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5 % (24/41) 及91-3% (21/23) ,两组阳性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χ2 = 7-60 ,P<0-05) ;P16 蛋白表达在肾透明细胞癌及颗粒细胞癌间无差异,随肾癌分级、分期升高而明显降低,Ⅰ级与Ⅱ、Ⅲ级比较阳性表达具有显著差异,低分期组( Ⅰ、Ⅱ) 与高分期组(Ⅲ、Ⅳ)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16 阳性表达组术后5 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结果提示:P16 基因失活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16 基因及蛋白的检测可作为肾癌的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