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例术前CT拟诊 :胰腺囊腺瘤。临床考虑为胰腺囊性占位 ,遂行腹腔镜下胰腺囊肿切除或引流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小网膜囊内 ,境界不清 ,囊性感 ,穿刺抽出血性囊液 30 0ml,并切除囊壁少许送病理。冰冻及石蜡切片均报告为平滑肌瘤 ,恶性可能大。遂去除腹腔镜 ,扩大手术切口及视野 ,见肿块约 10cm× 11cm× 12cm ,基底部起源于胃底后部 ,约4cm× 5cm ,与胰尾部及脾门紧密粘连 ,将脾、胰尾、大网膜、胃大部及肿块一并切除。最后病理 :胃平滑肌肉瘤极度囊性变 ,侵及胰尾部。2年后CT及B超复查 ,均显示肝内有多发实性转移灶 (图 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腺胃吻合术及吻合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原则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18例),均采用经典PD术式行脏器游离、切除。对照组行手工胰肠、胆肠及胃肠吻合;观察组采用捆绑式胰腺胃吻合术行胰液内引流,采用吻合器行胆肠、胃肠吻合,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吻合时间缩短、术后住院天数减少(P<0.05),而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胃吻合术及吻合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简单、安全、易行,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但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 0 1 - 0 1~ 2 0 0 2 - 0 4我们共计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 1 2例 ,其中 3例为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例 ,女 2例 ;年龄 45~ 74岁。术前均行CT三期扫描了解血管受侵情况 ,特别是门静脉 (PV)、肠系膜上静脉 (SMV)、腹腔动脉干 (CA)受累情况 ,均提示PV或SMV受侵 ,其中 1例显示CA周围有肿大的淋巴结 ,肝总动脉受累。1 .2 手术方法 :我们通常采用右上腹经腹直肌倒L形切口 ,进腹探查 ,肿块最大 5 .5cm× 6 .0cm× 7.0cm ,肝及腹腔其他…  相似文献   

4.
腹部切口骨化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切口骨化是指腹部手术后瘢痕内骨组织形成 ,是一种少见的创伤性骨化性肌炎 ,我们于 2 0 0 0年 6月发现腹部切口骨化病人 1例 ,现报告如下。病人 ,男 ,5 0岁 ,胃小弯腺癌。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 ,术中经上腹正中切口 ,长约 18cm ,上至剑突 ,下至脐右旁 ,手术顺利 ,切口予常规丝线缝合 ,术后 9d拆线 ,切口愈合等级为Ⅱ /甲 ,术后 15d ,痊愈出院。术后 4 5d来院复诊 ,诉原切口上端有轻度钝痛 ,伴压抑感。查体 :腹部切口上端剑突下可扪及条索状物 ,质硬 ,可移动 ,予腹部正侧位X线摄片检查发现剑突下有一 1.0cm× 1.0cm× 1.5c…  相似文献   

5.
于 2 0 0 2年 3月 11日首次实施胰肾Ⅰ期联合移植 ,患者男性 ,年龄 5 3岁 ,糖尿病史 6年 ,尿毒症史 3年 ,术前行血液透析疗法 2年 ,采用全胰十二指肠肾脏的移植方式 ,胰液的外分泌予以保留并经膀胱作为胰液的引流途径。术后短期内胰肾发挥了正常的生理功能 ,停用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 ,现就术后并发症的观察进行总结。1 排斥反应的观察和护理1.1 肾排斥反应观察 主要监测血清肌酐值的变化和每小时尿量 ,监测每小时尿量的变化是观察移植肾是否存活的关键 ,每小时尿量必须多于 10 0ml~ 2 0 0ml,同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证及早期自觉症状 ,…  相似文献   

6.
手术所见 腹腔内广泛粘连、分离困难。肝脏黄染、质稍硬。肝脏脏面近胆囊窝处见4cm×5cm质软组织,肝胆管扩张,内径约1.5cm。胆总管下段近胰头部可触及3cm×3cm大小的结石,与周围组织粘连成一团不易取出。胃、胰、脾未见明显异常。行肝胆管切开探查术及RouenY空肠袢胆管吻合术。病理检查 肝左内叶边缘取1cm×2cm肝组织及胆道周围淋巴结病检,病理诊断为肝结节病、淋巴结结节病。讨论 结节病[1]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多发的非干酪性上皮样细胞性肉芽肿,常常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多见于肺、淋巴结,皮肤、…  相似文献   

7.
手术所见:在前胸壁波动最明显处纵行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长约8cm。钝性分离入脓腔,手指分离间隔,吸引器吸出脓液约80ml,清除坏死组织,脓腔约10cm×8cm大小,第三肋软骨(右)似有破坏。清除后缝合皮肤,放置双腔管引流。术后诊断:前胸壁和胸骨后脓肿。...  相似文献   

8.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和壶腹周围良、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1],消化道重建后吻合口瘘是常见严重并发症,胰瘘是该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20%[2]。一旦发生胰瘘可继发一系列相关并发症,如大出血和腹腔感染等,是造成患者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率,我们除关注手术方式外,同样注重术后引流。  相似文献   

9.
胰腺损伤的外科分级治疗与胰漏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外伤性胰腺损伤后的外科分级治疗与并发胰漏的临床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胰腺损伤的外科住院病人5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创伤病人均经手术证实有不同程度的胰腺损伤,其中Ⅰ-Ⅱ级16例,行引汉术10例;Ⅲ~Ⅳ级39例,清创引流术8例,胰腺节段性切除、近端封闭、远端与空肠行Roux-en-Y吻合术28例,胰体尾切除术3例,因手术后胰漏并腹腔感染死亡1例,术后早期MODS死亡例,Ⅴ级4例,2例行胰头切除、十二指肠修补引流/转流、远端与空肠行Roux-an-Y吻合术;2例因伤重不治死亡。手术后出现引流液持续高浓度淀粉酶者(胰漏)12例,内科保守治疗近期治愈6例,胰腺假性囊肿形成4例,经内引流术治愈,死亡2例。结论胰腺损伤病人,应积极采取早期手术治疗,常规使用胰腺分泌抑制剂和简易三套管持续低负压吸引法引流,对预防和治疗胰漏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8例肠系膜上静脉水平胰颈部完全性横断伤行胰胃吻合术治疗,同时行合并伤的处理,术后治愈7例,死亡1例,发生胰瘘2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术后出血1例。胰胃吻合术能有效地保护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避免术后糖尿病的发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过程中行胰管空肠侧侧吻合,并观察其预防术后胰肠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8年3月.对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中心收治的167例胆道或胰头恶性肿瘤患者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7例患者中,术前通过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和(或)B超等影像学检查证实胰体部主胰管直径>10mm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龄59.8(41~72)岁,其中胰头癌10例、胆管下段癌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2例,在术中切开胰体部的主胰管后.缝闭残胰断端,将切开的主胰管与空肠侧侧吻合,然后常规行胆管空肠吻合及胃空肠吻合.结果 26例患者手术后并发残胃应激性溃疡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但无一例发生胰肠吻合口瘘,全部患者均康复出院,患者住院11~26d,平均15.6d.结论 对于主胰管扩张的患者,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中,采用胰管空肠侧侧吻合处理残胰方法简单、疗效可靠,不失为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 ,15岁。以病毒性肝炎 ,上腹包块 ,急性黄疸住院。CT检查示 :肝脏稍显饱满 ,肝左、右叶及肝门部见多发球形、梭形液体密度影 ,CT值 7~ 15HU ,大小不等 ,壁光滑 ,肝门部一巨大囊袋形液体密度影 ,最大径约 10 .6cm× 8.8cm ,一直延伸直至胰腺钩突部 ,胰头受压变形 ,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附图 ) ,CT诊断 :胆总管囊肿 ,Ⅳ型。手术所见 :经右腹直肌外缘切口 ,逐层切开腹壁 ,见囊肿如拳头大小 ,色稍黑 ,胆总管全程受累 ,胆囊及肝脏张力增高 ,行囊肿穿刺 ,抽吸黄色混浊液体 80ml ,囊肿与胆管无法分离 ,随做了内引流ROn…  相似文献   

13.
晚期胃底贲门癌常侵犯胰腺及周围组织,行贲门癌根治、联合胰体尾脾切除,手术复杂,难度较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多,甚至失去手术机会;先行腹腔干动脉化疗并栓塞胃左动脉,使肿瘤局限萎缩,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术中出血,增加了手术安全性。我院2003—05至2008—10对5例实施了该手术,患者均康复出院,生存期内生活质量比较满意。笔者认为,晚期胃底贲门癌如果侵犯胰腺及周围组织,介入治疗后联合胰体尾脾切除手术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较多,但术后吻合口瘘及胆汁返流性胃炎仍是棘手的问题[1,2]。我们采用Plenk定向引流术行消化道重建15例,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46.5岁。胰头癌11例,壶腹周围癌4例。1.2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游离空肠,将空肠目结肠后上提,行空肠胰腺端端吻合.胰管内放置细枝胶管经空肠壁引出体外,距胰肠吻合口8~10cm处行胆管空肠端侧吻合术。再距空肠胆管吻合口25~30cm处行胃空肠端侧吻合术,在胃肠吻合口下方6cm处行…  相似文献   

15.
胰-空肠吻合瘘(简称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40%~145%;在手术死亡病例中,因胰瘘死亡者占50%左右[1]。我院1984~1994年共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3例,并发胰瘘2例,占8.7%。1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11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岁(44~72岁)。23例中胰头痛10例,十二指肠乳头癌7例,胆总管下段癌4例,壶腹癌、慢性胰腺炎各1例。全组病例均按Child法施行手术。术后并发症:腹腔出血、胰瘘、肝昏迷各2例,服瘘、切口裂开各1例。术后住院死亡3例,死于肝昏迷2例、胰瘘1例。手术死亡率为13…  相似文献   

16.
本期读片窗答案刘增荣马大波胡芳手术所见:术中见胃内巨大肿物,几乎占据整个胃腔,并侵及脾、胰、左肾上腺。行全胃切除术。术后大体标本示:肿物约25cm×20cm×15cm,基底宽广,表面为密集的小乳头状隆起,呈光滑的息肉状,酷似葡萄串样(图2)。镜下见浅...  相似文献   

17.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2例临床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并发症、死亡率和远期效果。方法对30年施行的102例PD的手术并发症、死亡率和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组织学诊断包括:壶腹周围癌48例、胰头癌43例、胰头慢性炎症4例、胃癌和结肠癌胰腺转移各2例、十二指肠腺瘤、胰头部囊腺瘤和胰岛细胞瘤各1例。近15年胰头癌切除率增加。总手术死亡率9.9%。死因包括胰瘘3例和上消化道出血2例,术中大出血、术后腹腔内继发出血、呼吸衰竭、腹腔内感染和脑出血各1例。恶性肿瘤1~5年存活率分别为57%,38%,27%,19%和18%。结论出血和胰瘘是导致PD术后死亡的主要并发症。胰肠和胆肠吻合口的腔内引流是预防胆瘘和胰瘘的有效方法。为了增加肿瘤切除率,当有经验的外科医生也无法排除胰头肿大和梗阻性黄疸是肿瘤引起时,即使未获得病理学的支持,也应施行PD。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胰-空肠吻合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改良胰空肠端端吻合,对照组行传统套入吻合。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和术后胰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胰瘘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62.25±58.76)mL和(18.84±4.52)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2.73±68.82)mL和(23.76±7.6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胰肠端端吻合可显著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且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9.
病人 男,70岁,发现左上腹包块3月。8年前曾在外院行胆囊切除术。B超示左上腹囊性肿物,内有不规则强回声。CT扫描示左上腹肝胃胰之间巨大类圆形囊性肿物,约10cm×12cm×11cm大小,囊壁薄而光滑,囊内大部为水样密度,CT值17HU,其中飘浮有不规则云雾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36~41HU(图1,2)。囊外周有网膜脂肪组织包裹。术中见左肝下面巨大囊性肿物,被大网膜包裹,分离网膜后见囊肿张力高,切开包膜引流出淡黄色浑浊液体约500ml,从囊内取出一块纱布,其上面有三个破洞和乳白色脓苔。囊壁送病…  相似文献   

20.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 。其发生率目前国内报道为18.8% [2 ] ,日本报道为14~2 3%。我院1987年1月~2 0 0 2年12月经剖腹探查和病理证实的胰头癌、胰腺转移癌和壶腹部癌97例,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34例,均行外引流式空肠胰腺套入吻合法,仅发生胰瘘2例,发生率为5 88% ,临床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4例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最小2 2岁,最大71岁,平均4 9 7岁。全组病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性黄疸,化验指标见下表。表1 术前血清胆红素含量TB(μmol/L)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