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下法为主治疗急重症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不通则病丛生,特别是胃肠通降失常,邪毒积滞壅塞为患,临床上多表现为大便秘结,或溏泄不爽,或呕吐,或腹胀满疼痛。按辨证皆属里证、实证,大多为热证;治疗急须以通下法清除积滞邪毒,恢复胃肠的通降功能。人是一个整体,其他脏腑病变亦可导致胃肠的通降功能失常;反之,胃肠道积滞邪毒不清除,亦可促使其他脏腑病变增剧,或引起其他脏腑发生新的病变。在临床上不少急重病症均可见到这种互相影响或互为因果的病理现象。而通下类方药能将胃肠道的积滞邪毒迅速清除、病情即可明显好转或痊愈。兹将以通下法为主治疗急…  相似文献   

2.
3.
4.
试论下法治疗儿科急重症王冬秀(江西钢丝厂职工医院336500)关键词小儿高热;新生儿便秘;中医药治疗下法;临床应用下法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法则之一,笔者在临床上运用下法治疗儿科急重症,均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分述如下。1小儿高热小儿高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的急...  相似文献   

5.
通下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下法是指运用有泻下、攻逐、润下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治法,近年来中医对运用此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研究颇多,兹就相关文献报道综述于下。1通下法应用依据研究1.1急性脑出血病机特点的研究邵氏[1]、蓝氏[2]、王氏[3]、卢氏[4]等认为,急性脑出血病位在脑,但与脾胃关系密切。中焦窒塞不通、气机升降失常、气血逆乱于脑是其中心病理环节,故调气通腑是治疗关键。权氏[5]认为瘀热互结是该病的病理特点,通下泄热,则散瘀而血止,血行则风息,热泄则阳降。杨氏[6]提出本病肝肾阴虚为本,…  相似文献   

6.
7.
8.
通下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血管意外发病急聚 ,变化多端 ,病势凶险 ,急性期临床上除出现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外 ,常有不同程度的腹部胀满 ,大便秘结等腑气不通的表现 ,尤其是出血性脑中风最为常见。笔者认为 ,根据中医“急则治其标”的原则 ,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应用通下法 ,能够迅速扭转病势 ,对降低中风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以及尽快康复都有积极的作用。1 大便秘结是脑出血急性期最常见的症状脑出血患者素体阳亢 ,肝肾阴亏 ,津液不足 ,肠道失润 ,形成津亏便秘 ;火热炽盛 ,灼津伤液而致热结便秘 ;气机逆乱 ,升降失常 ,脏腑功能失调 ,肠胃传化失司 ,腑气不通而形成气…  相似文献   

9.
段景文 《陕西中医》2001,22(2):103-104
李松林副主任医师业医 30余载 ,建树颇丰。擅用下法救治急危重症。笔者跟师学习 ,受益良多。兹录其临症验案 4则 ,以飨同道。   1 通腑宣痹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张某 ,男 ,64岁。 1 997年 9月 2 0日入院 ,患者有冠心病史 6年余 ,近日频发心绞痛。此次因心绞痛加重 ,含服硝酸甘油片不缓解而入院。症见 :胸骨后压榨性痛疼 ,向左上肢内侧放射 ,伴冷汗、心悸、气促、烦躁 ,大便 3d未解。查 :T38.5℃ ,P1 0 5次 /min,R2 4次/min,BP1 8/1 2 k Pa。精神紧张 ,痛苦病容 ,心音低 ,心律不齐 ,心界不大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稍胀 ,舌质红、苔黄腻 …  相似文献   

10.
11.
祛瘀通下法治疗脑溢血3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脑内瘀血状态是脑溢血急性斯的病机关键,阳明实热是该病发生发展的启动和加剧因素我们采用活血化瘀,通腑泻下中药组方进行治疗,取得总有效率达91%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许春 《新中医》1998,30(4):42-42
眼科急重症运用下法举隅许春主题词下法中医治法眼疾病/中药疗法急症浙江省中医院,杭州市邮电路54号(310000)笔者以下法治疗眼科急重症意在上病下取,逐邪外出,挽救视力,兹举验案3则如下。1凝脂翳患者某,女,48岁,1990年6月7日初诊。左眼被...  相似文献   

13.
14.
通下法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322200浙江省浦江县中医院宣建大通厂法是中医临床治疗的主要治则之一,即通过荡涤肠胃,泻下通便的方法,使邪浊得以外出。凡邪传入阳明肠胃,燥屎内结,邪热相搏,以及停痰留饮,寒积瘀血,宿食等外感与内伤的实证均可使用本法。笔者...  相似文献   

15.
通下法运用于骨伤蓄瘀急症患者,以其通便泻浊,荡涤瘀血,每能力挽狂澜;同时对机体起着整体调节作用,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促进骨折愈合.本文就躯体不同部位损伤患者,应用通下法治疗的作用机理、适应症、方药和禁忌症等内容作一初探.1 头部外伤者,导浊阴下行脑为精明之府,喜清静而忌邪扰.若因打击、坠落、跌打等伤及头部,浊阴之邪内留,上扰清阳,必使神明紊乱;症见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甚者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呼吸急促、昏迷不醒等,可急用《救伤秘旨》顺风散加减,用大黄、生地、桃仁、红花化瘀降浊,黄连、吴萸等和胃止呕,共成化瘀降浊、止呕醒脑之剂.通下之法用于头部外伤者,其功在于降浊,浊阴下降则神明无扰,神志自清.对此,历代医家多有共识,如《伤科补要》之夺命丹,《伤科汇篡》之苏气散,《金鉴》之黎洞丸及《三因方》之鸡鸣散均以泻下之峻药——大黄为主药之一,与破瘀化滞,通气开窍之品合用,共奏祛瘀降浊,醒脑开窍之功.  相似文献   

16.
胆道蛔虫病是由于肠道蛔虫上窜钻入胆道引起的常见急腹症。蛔虫钻入胆道时,胆道口括约肌受到刺激而发生强烈痉挛,产生上腹部剧烈绞痛,蛔虫把肠道细菌带入胆道内生长繁殖,发生胆道感染,甚至出现梗阻、化脓等并发症。本病较常见,多见于青壮年及肥胖者,无严重胆道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皆可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多以抗感染、解痉、镇痛、驱虫治疗为主。笔者在中西结合治疗胆道蛔虫中除抗感染外,采用中药安蛔祛虫,特别是舒肝、理气、通下法治疗胆道蛔虫,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胆道蛔虫诊断标准,其中胆总管扩张伴蛔虫22…  相似文献   

17.
下法,又称攻下法,是通过通便、下积、泻实、逐水.以消除燥屎、积滞、实热、水饮等证的治法,它不但可应用于胃肠疾病.还可广泛地运用于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笔者治疗头痛时合用下法,获得佳效,兹举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18.
孙一民主任医师从医6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用下法治疗急症.兹介绍其应用下法治疗的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儿所患 ,实证居多。下法在儿科临床运用中 ,只要是辨证准确 ,施治恰当 ,取效较快 ,兹举例如下。1 呕吐李某 ,男 ,12岁 ,2 0 0 2年 1月 18日初诊。呕吐伴上腹部胀痛不适 2天。患儿 3天前因饮食不慎 ,2小时后觉上腹部胀痛不适 ,进而呕吐 ,吐出物为胃内容物。在附近医务室予禁食、消炎、解痉、止吐等法治疗 ,呕吐不止。来诊时 ,患儿痛苦病容 ,呕吐黄水 ,脘腹胀痛拒按 ,大便 5日未行。查体 :体温 37.6℃ ,上腹部彭隆 ,肝脾不大 ,右下腹无明显压痛 ,肠鸣音正常 ,舌质红、苔黄厚 ,脉弦数。辨证为胃肠积热 ,腑气不通 ,浊气上逆。治以清热通下。…  相似文献   

20.
张重州 《陕西中医》2001,22(5):308-309
肺热咳嗽是儿科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常因失治误治 ,或治不得法 ,而使轻症变重症 ,持续不解 ,或反复发作。近年来 ,笔者在传统辨证论治基础上加以下法 ,治疗小儿肺热咳嗽 ,收效迅捷 ,兹举例介绍如下。1 有表证者 ,表里双解 案例 ,赵某 ,男 6岁。患儿起病发热恶风 ,继之咽痒咳嗽。经静滴青霉素、口服螺旋霉素 ,棕色合剂等治疗 3d,体温不降 ,咳喘日剧 ,来求中药治疗。诊时 ,体温 39.1℃ ,发热恶风 ,咳嗽喘息 ,气促 ,神疲口干 ,面色红赤 ,咳声重浊 ,痰稠而黄 ,舌质红、苔薄黄略干 ,脉浮滑数 ,3d未便 ,小便黄赤。证属风热闭肺 ,痰热壅盛。随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